让科学实验课在预设和生成的融合中绽放精彩

来源 :知识窗·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xcl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有效的科学实验课既离不开预设,又不能没有生成,预设与生成是一对矛盾统一体,共存于课堂教学中。如何在一节课中通过“预设”促进“生成”,通过“生成”完成“预设”的目标呢?教师需要精心构思,碰撞出师生智慧的火花,才能让科学实验课在预设和生成的融合中绽放精彩。
  关键词:实验教学 预设 生成 融合
  有效的科学实验课既离不开预设,又不能没有生成。完全按照预设进行的教学,将会无视或忽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一味追求课堂即时的“生成”,也会因为缺乏目标而出现“放而失度”的现象。由此可见,无论怎样的生成,教师都不能忘记自己的引导作用。笔者认为,教师只有重视课前预设,才能把握课堂生成的亮点。
  一、精心的预设是精彩课堂生成的基础
  精心预设是基础,它犹如外出旅行时的指南针。在预设中,教师只有根据教学中可能出现的不确定因素,设计多种组织与引导方式,才能使课堂教学呈现出丰富、多变和复杂等特点。如在教学《食盐在水里溶解了》之前,笔者进行了预设:首先,出示盐、沙、面粉、高锰酸钾、砂糖等实验材料,启发学生猜想:“哪种物质会让水变浑浊?”其次,通过实验进行验证,得出“面粉和沙能使水变浑浊,高锰酸钾不确定”的结论;第三,笔者指导学生根据现象、结果提出问题;第四,汇总、提炼问题,设计研究方案;第五,交流方法,再次研究(沉积、过滤方法);第六,组织学生对面粉、高锰酸钾的质疑进行辩论;第七,讨论总结溶解的特征。
  以上预设使学生更加明确认知主线,有了较强的系统性和生成性,是一个生动活泼、具有生命力的教学预设,是在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如笔者让学生猜想哪种物质会让水变得浑浊,引得学生兴致高涨,从结果中产生问题,从问题中引出新的实验,从实验中产生新的问题。这样环环相扣的教学预设,激活了学生的思维,促进了新的学习信息与已有经验的融合,并实现了学生思维的内化。可见,一个成功的预设,是打造充满活力的科学实验课的基础。
  二、精心的预设给动态生成留足空间
  在传统课堂中,教师怎么教,学生就怎么学,教师不允许学生提出疑问,或者发表自己的独特见解,所以备课只要“备”一种思路就行。
  但是,要想生成精彩的课堂教学,教师必须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充分考虑课堂会出现哪些情况,每种情况如何处理,让学生自主学习,那么学生必定会出现不同的结果。因此在备课时,首先,教师要以科学的精神和智慧,重组和整合教学内容,选取恰当的内容对教材进行深加工,设计出鲜活的、丰富的和多彩的课堂教学,使教学内容立体化,形成有“个性”的教学内容;其次,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活用教材;再次,教师要设计可调控的教学内容,可以根据课堂教学的实际情况,灵活调控教学内容;最后,教师要安排有弹性的教学时间。由于在教学活动中会生成许多意外,再加上教学环节的探究和开放,教师无法预料各个教学环节的准确用时,所以在设计教学预案时,教师要对教学时间的安排留有余地,以便在课堂上能够根据学生的表现随时调整教学内容,从而为课堂的精彩留足生成的空间。
  三、预设和生成是一对矛盾统一体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能机械地按照预设进行教学,而要以学生的实际情况为基础,精心设计教学环节,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突出学生在活动中的能动性、创造性和差异性,尊重学生的独立人格,因势利导地组织学生参与自主创新的教学活动,使学生在互动中真实、精彩地展现自我。
  总而言之,有效的课堂生成离不开教师精心的课前预设,而精心的课前预设又必须通过课堂生成才能实现。由此可见,预设是生成的基础,能体现教师的匠心;生成是预设的升华,能展现师生互动的智慧火花,教师只有处理好两者对立与统一的关系,因势利导,才能达成“精心预设”与“动态生成”的融合,实现预设目标。让动态生成在精心预设的基础上绽放精彩,焕发课堂实验教学生命的活力吧!
  参考文献:
  [1]叶澜.让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J].教育研究,1997,(9).
  [2]周一贯.课堂:让预设和生成激情共舞[J].福建教育,2005,(5).
  (作者单位:江西省南昌市豫章小学)
其他文献
摘要:本文探究了《变频调速》一体化课程,阐述了一体化教学模式的特点,实施一体化教学的必要条件,并介绍了一体化教学与理论教学的不同,以及一体化教学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从而归纳总结了一体化课程改革的几点经验。  关键词:《变频调速》 一体化课程  变频调速技术是电力拖动控制系统的换代技术,它在提高产品产量和质量、节约电能、实现自动化,以及改善工作环境等方面发挥着巨大作用。变频调速器在我国的应用相当广
摘要:目前,我国高校的法学教育存在教学与实践相脱节的问题,而运用案例教学可以帮助学生合理运用所学法律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对提高学生法律实践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分析了案例教学的特点,提出将案例教学运用于高校法学教学中的方法,旨在提高法学教学的效率。  关键词:案例教学法 法学教学 运用  在我国制定出“建设法治社会”的方针政策之后,国家对优秀法律人才的需求越来越高。法学属于一门专业性较强的学科,其
批注式阅读是指在阅读时,学生使用一些简明的符号和简洁的语言把自己的感受、疑问、思考,以批语和注解的形式在原文字里行间以及四周的空白处写下来。它的突出特点是“意(批注)随文(文本)生”,强调学生个体对文本的理解和领悟。下面,笔者针对如何指导学生进行有效的批注式阅读,谈了几点看法。  一、统一符号,规范批注式阅读  古人云:“不动笔墨不读书。”批注式阅读就是使用一些能代表某种含义的符号,在字、词、句、
摘要:微课是一项微时代文化背景下的新型教育技术,它在教师职前教育的专业发展中有其独特的优势。教师可以通过有效运用自己制作的微课、灵活运用中小学的优秀微课以及指导学生自己制作微课的方式不断提升职前教师的专业素养。  关键词:微课 职前教师 专业素养  微课,最早是由美国新墨西哥州圣胡安学院的高级教学设计师戴维·彭罗斯于2008 年提出的。在国内,广东省佛山市教育局教育信息中心的胡铁生老师率先提出了微
摘要:中国拥有众多世界级的知名景区,它们为发展国内旅游和出入境旅游提供了质量和品味都极高的旅游资源,并形成了景区品牌。但是,“注重评选,轻视内修”是各景区普遍存在的问题。自1998年武陵源遭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评以后,中国世界级旅游景区不断发生“黄牌警告”事件。本文仅以世界“双遗”泰山景区为例,探讨了知名景区的营销策略,并提出一些建议,以改善景区品牌的现状。  关键词:知名景区 营销策略 泰山  
摘要:在高校数学教学中实施主体性教学模式非常有必要,它能够有效地增强学生的自主性学习,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进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对学生今后的学习大有益处。本文分析了在高校数学教学中实施主体性教学模式的原因,并提出了实施策略,阐述了实施主体性教学模式的意义。  关键词:高校 数学 主体性教学模式 实施策略  就整个大学课程而言,数学是难度较高的一门学科,它需要学生具有较强的思维能力、逻辑能力和
摘要: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初中物理教学对教师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教师不仅要让学生能够熟练掌握物理实验中的知识,还要针对学生的真实情况,有效调动学生参与物理实验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物理学习的热情和探究物理知识的欲望,从而提升学生的综合实力及初中物理教学的质量。  关键词:初中物理 电学实验教学 质量 成因 措施  一、影响初中物理电学实验教学质量提高的成因  现如今,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最主要的问题是
一、苏教版中职语文新教材的运用背景  2009年,国家教育部印发了新修订的《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以下简称新大纲),其课程的性质与任务既强调了中职语文的工具性、人文性,又强调了“语文的应用能力、综合职业能力 ”以及“继续学习和发展的能力”。2011年,我校开始使用新的语文教材——由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江苏省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材。该教材在课文内容和编排上、语言的运用能力培养上,比较贴近中职生的
摘要:本文从两个“注重”,即注重教师的导学作用,注重学生的参与作用入手,探讨了如何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如何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如何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促进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富有个性地学习等问题。  关键词:英语课堂 教学活动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明确了培养方向,关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地位与作用的变化。如何处理好师生互动,把握活动和知识传授之间的平衡,如何既能培养
摘要:微课是一种随着科学技術的发展而形成的新教学方法,主要通过多媒体技术进行授课,将学科的重点、难点、课例以视频形式表现出来。微课教学可以让学生更加主动地参与学习,能够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为了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本文将对微课在高中化学翻转课程教学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微课 高中化学 翻转课堂 教学应用  翻转课堂是目前教学改革的主要方向,被广泛地应用于我国的中小学教育中。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