慎思明辨才能无愧先贤

来源 :博览群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cj_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先贤立传,是中国文化的优良传统,自西汉司马迁撰《史记》,开创纪传体以来史不绝书。近现代名人传记作品汗牛充栋,但我国现代医学先驱、卫生防疫事业奠基者伍连德博士(1879—1960),除他本人撰写的《鼠疫斗士:一个现代中国医生的自传》(英文版)外,其中文传记直至2007年3月才由福建教育出版社推出《国士无双伍连德》(以下简称《国士》)。伍连德博士开创了近现代中国卫生防疫事业。是东三省民众健康的守护者,为他立传,可谓功德无量。但是《国士》这本书中存在的诸多缺憾却令人扼腕,今按书中顺序,试举几例:
  1、1905年日俄战争中俄国战败,退出东北,借北满铁路盘踞哈尔滨一带。日本在列强干预下将辽东退还给清朝,但把大连作为殖民地,设关东州,借南满铁路继续蚕食东北。(《国士》第55页,下同) 显然作者混淆了“甲午战争”(1894)和“日俄战争”(1904)。甲午战后,日本胁迫清政府接受“马关条约”,中国割地赔款,台湾和辽东半岛割让给日本,后“三国干涉还辽”,清政府以三千万两白银的代价,赎回辽东半岛。十年后日本又发动了“日俄战争”,攻陷旅顺口打败俄国,签订“朴次茅斯”和约,将两国在中国东北的势力范围划分成“南满”和“北满”。之后,日本在大连、旅顺一带建立起“关东州”。沙俄也没有退出东北,而是退回东北北部——北满,南满权益让予日本。这里,作者还将“三国干涉还辽”(1895年),误为“日俄战争”(1904年)后的事情,这是不该出现的常识性错误。
  2、一个名动公卿的名医,无奈地看着共和国总统离去。(第163页)
  在全国人民征讨声中,“共和国总统”袁世凯被迫取消帝制,忧惧而亡,结束了81天“洪宪皇帝”美梦。医生对待死去患者角度与常人不同,但作者这样说也太过分。
  3、从公元541年起,到1941年青霉素大量生产使人类掌握了致胜的武器为止,整整1400年,人类和鼠疫进行了一场惨烈的战争,死于鼠疫者以数千万计。(第200页)
  看了上面这段文字,读者一定以为青霉素可以治疗鼠疫,实际上青霉素非广谱抗生素,只能抑制球菌生长,对鼠疫杆菌无效,链霉素才能治疗鼠疫。两种抗生素发明年代有先后,药理作用、生产工艺都不同,不能混为一谈。
  4、现在他只是东北防疫总处处长,这个防疫总处是隶属哈尔滨海关的。(第177页)
  东北防疫总处……机构上一直隶属哈尔滨海关,没有和政府职能挂钩。(第201页)
  东北防疫总处……原属哈尔滨海关,后来独立,不是政府官方的。他那个处长是一个历史的产物,和中央政府及地方政府没有关系。(第245页)
  东三省防疫事务总处(以下简称防疫处)是近代中国第一个常设防疫机构,由中央政府外交部和地方政府统辖。防疫处中外专家荟萃,设施先进,是当时世界著名卫生机构之一。防疫处机构是什么性质,看看该机构建立的背景、过程就很清楚。
  东三省第一次肺鼠疫大流行(1910~1911)平息后,在奉天召开了“万国鼠疫研究会”,与会各国专家达成共识,建议中国政府在东三省设立永久性防疫机构,以防瘟疫卷土重来。清政府采纳各国专家建议,决定在北满建立防疫机构,下设五处防疫医院。议定各防疫医院开办费由东三省地方政府筹措,常年经费在海关税项下划拨。当年中国海关被列强把持,动用关税要经各国驻京使团首肯。
  东三省总督赵尔巽当即拨出奉天库银14万两(21万元)作为开办费,吉林巡抚衙门在哈尔滨划出187亩土地建设防疫医院总部——滨江医院。
  辛亥革命后,各国驻京使团以中国政局变化为由,拒不拨付防疫经费。经外交部反复交涉,终于同意在海关税中拨付7.8万卢布为一年的防疫经费,派哈尔滨海关税务司为监理,管理各医院经费。防疫处存在的19年中共有六位国籍不同的海关特派员担任防疫处的会办兼司账。
  常年经费落实后,北京政府外交部派伍连德来哈尔滨筹办。《外交部致黑龙江省都督府公函》对以上史实有翔实记录。公函称,“本部现仍派伍连德为总医官,前往哈埠筹办一切……惟卫生事宜与民政时有关涉,须由地方官遇事辅助办理方易措手。应请贵都督加予委任,以重责成其办事权限及应负责任……”黑龙江都督宋小濂亲笔签批:“伍连德可以加状委任”,落款日期为民国元年九月二十七日。这份档案原件现存黑龙江省档案馆。
  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收藏的另一份档案,《滨江医院开办礼单》(1912年)中,吉林西北路观察使、滨江关道尹李家鳌的“医院创办始末情形”,也证明防疫处是中央和地方政府投资、委任负责官员,由外交部和地方政府双重统辖。政府授予伍连德关防的印文:“总办哈尔滨等处防疫医院事务兼总医官之关防”也说明了防疫处机构的性质。
  仅凭防疫处的账目由海关特派员管理,而断定防疫处是海关所属机构与史实相去甚远。
  5、让日寇的炮火再猛烈些吧,中国不缺热血。(第261页)
  面对日本侵略者的炮火,在民族危亡时刻,中国人竟然如此呐喊?!虽然是套用高尔基“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的佳句,但在此语境中会给人何种感受,相信读者自有公论。
  6、第十九章老兵不死(第268页)
  麦克阿瑟有句名言:“老兵不死,他们只是悄悄地隐去。”(第282页)
  麦克阿瑟其人其事中国人并不陌生,他扬言轰炸中国沿海城市、摧毁东北工业基地;反对结束朝鲜战争,极力鼓吹“保卫台湾”。信手拈来这个战争狂人比附“国士”,伍连德博士九泉之下有知,将作何感想?本来风马牛不相及,何必多此一举。
  《国士》还存在地名、机构、称谓等错讹,不一而足,例如:
  将满洲里以西三十多公里处的产煤市镇“达赉诺尔”(Dalainor),误为“呼伦”(第179页),殊不知此处为矿区,而非附近的达赉湖(呼伦湖),距呼伦贝尔则更远;
  瑷珲误为“艾根”,三姓误为“三星”(第150页);
  清政府外务部误为“外务府”(第51页等多处),稍有历史常识就知道,有清一代只有内务府,从未设“外务府”;
  称哈尔滨付家甸地方官为“陈知县”(第72页等多处),当时此地设“滨江厅”衙门,长官为同知或通判,进人民国才改设县治,称“知县”为时过早。
  伍连德为中国近现代著名学者,现存大量文献档案可供参阅,伍连德本人生前对以上史实也有详细记载,如果作者认真对待,不至于出现这些差错。如《鼠疫斗士:一个现代中国医生的自传》(英文版)第13章:“东三省防疫事务总处”(第375~402页),对防疫处的历史沿革、机构、成员等做了翔实地记述,第3章第112、114页即为“达赉诺尔”防疫经过的记录。
  无论学术研究或文学创作,都应取科学、严谨的态度。历史人物传记作品尤其要敬畏历史,以免误导读者。
  (《国士无双伍连德》,王哲著,福建教育出版社2007年3月版,29.80元)
  
  (本文编辑:李 焱)
其他文献
这儿一颗星,那儿一颗星  杳不知前路;  这儿一团雾,那儿一团雾  晨光终难阻!  这是美国19世纪女诗人狄金森(Emily Dickinson)的诗句。复校《西方哲学史》样书,工作到凌晨,键盘敲累了,脑子转不动了,就随手翻开这诗集。说起来,大学的美国文学课上我就听过狄金森的威名——为什么是威名呢?因为我那时从课堂上得到的印象是,这狄金森似乎与世隔绝、性格孤僻、专门写叫人看不懂的诗,若将其划进期末
这篇文章的正题引用六十年前的《文章》创刊号封三上端《编后》最后一段的最后一句话,最后一段为:“此外,还须一提的是本刊园地绝对公开,我们是文人,我们也曾体味到文人的一切苦难和压迫,我们将珍视每一滴文人的心血。”  《文章》创刊号编者所说的“珍视”,在卷尾由51则小讯息组成的《文人与文章》中。这51则小讯息,在现在弄中国现代文化尤其是弄中国现代文学的人看来,几乎全是第一手珍贵史料。抄录一些如下。  ▲
每天早晨起床,尤其是冬天,第一件事常常是打开窗子,让新鲜空气进来。我忽然觉得,这是一个神秘事件——为什么外面的空气,会是新鲜的?  作为动物,人时刻都要呼吸。在这一进一出之间,一定发生了什么变化。比如在东北的冬天,一大家人住在一起,屋子封得严严的,第一个起床的人从外面回来,会觉得浊气扑鼻,如果不马上开窗,简直会被憋死。对此,现在的小学生也能做出解释,因为人吸进氧气,呼出二氧化碳。在有人生存的密封空
在浙江富阳渌渚镇上有一座太太殿,殿中央供奉的神像一副文弱书生的打扮,两旁书有一副对联,上联是“忠孝岂为名传世”,下联为“礼义惟思利及人”。整个庙宇的规模不大,但是香火却盛,特别是每逢三月初三、九九重阳,来自本镇、外镇,甚至是外省市的朝拜者络绎不绝。  “太太”是江南民问对地方神灵的一种尊称,那么渌渚的太太殿里供奉的是谁呢?一个文弱书生为什么能够得到这么多人的崇信呢?从楹联的内容看,这位神灵应该是一
面对科技创新快速发展的时代,教育必须要不断探索新的模式和方法。这个时代对人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知识传授为主传统学习方式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以及批判性思维等高阶思维能力,同时随着网络的发展,学生需要的不再是网上也能随手搜到的零散的知识点,而是必须通过整合才能得到的有核心概念的完整的知识链以及由此得到的深度学习的能力。   教会学生“学会广泛适应的学习”,以培养终身
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年出版的一套“史家随笔”,作者有郭沫若、翦伯赞、吴晗、傅斯年、赵吉惠。傅斯年先生的一本题《出入史门》,收录内容包括三部分:1.直接与史有关的史学短文;2.对中国传统学术思想、民族性的反思;3.有关社会、政治、文化的时论。编者吕文浩先生在《卷首语》中评价道,“在二十世纪中国的一流史家里,傅斯年是独特的。”“傅斯年在二十世纪中国史学史上最辉煌的贡献是,他树立了史料学派的大旗,写下
陶渊明的名作《桃花源记》虚构了一个美妙的理想社会“桃花源”,亦即“世外桃源”,含蓄地寄寓了作者心中的社会理想。这个理想社会给人以极美极深的印象,千百年来一直令人无限憧憬。那么,这个理想社会究竟是何种社会形态?有何社会特征?在中国古代儒、道两个主流思想派别中,它符合哪家主张?  就笔者所见,一般涉陶选本皆泛泛而论,未作细究;只有个别选本的论述较为具体,认为其具有儒家“大同”社会的特征,是“大同”社会
2009年9月5日,南京大学教授、著名文史专家卞孝萱先生遽归道山,享年86岁。站在讣告前,有震惊、有遗憾、有怅惘。正值上课时间,身旁人流如织,一种对于生存的荒谬感油然而生:你熟悉的人离去了,世界却岿然不动,运转如常。暑假前尚在学校图书馆古籍部见过卞先生,当时他精神健旺,依然是斜斜握着一支圆珠笔,专注地抄写资料。如今却已天人永隔,相见无期。  余生也晚,我入南京大学时,卞先生早已离休,且我在历史系,
走进本科同学的教室,和大家对话,非常高兴。说过这句话后,特别别扭,觉得这句话大概不能令同学们信服。这学期刚开始,可能上节课老师的开场白也是:非常高兴来给同学们上课。下节课老师也许还是这么说,成了一句套话。我想说,我不是在说套话,但怎么论证这是我的真实想法?还真是个挑战。大家先听听我的论证。  德国有一个大社会学家叫卡尔·曼海姆。曼海姆概括传统社会和现代社会的差别时说,传统社会的特征是确信,准确地说
吴方和这本书    吴方生于1948年,44岁时出版《青山遮不住——中国文化的历史走向》,三年后因癌症去世。大学的同班同学传说:吴方写此书极苦,揣着馒头,成年累月泡在图书馆里。他原本是一个认真的人,这本纵览数千年的大作,简直就是用生命换来的。  展读此书,我的感觉正如他引用的王献之那段话:“从山阴道上行,山川自相映发,使人应接不暇。”所谓山,即历史上的各种文化现象。所谓川,即吴方给予的各种解说。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