摇曳多姿 如诗如画

来源 :中学语文·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ke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直以来,我钟情于记叙性作品,因为它以鲜明的形象给我情绪感染;执着于议论性作品,因为它以严密的思辨给我思想启迪;无视于说明性文章,因为它那干涩的术语让我味同嚼蜡。近日品读过现代画家吴冠中先生所作的小品文——《桥之美》,才蓦然发现,原来说明文同样具有华美的文采,感人的魅力。
  一、音节整齐匀称,韵脚和谐,给人荡气回肠之感
  “仿佛发闷的苇丛做了一次深呼吸,透了一口舒畅气”中,“做”和“透”,“一次”和“一口”,“深呼吸”和“舒畅气”分别对称使用,“吸”和“气”押韵,形式相对整齐,旋律更为优美,感情更为强烈,印象更为深刻。
  二、句式长短交错,整散结合,给人疏密有致之美
  “桥,多么美!”简短的语句,明快地流露出作者对桥之爱,情有独钟,溢于言表。“茅盾故乡乌镇的小河两岸都是密密的芦苇,真是密不透风”,长长的句子,渲染出令人压抑的气氛。“圆的桥洞、方的石块、弧的桥背”,形式整齐,声音和谐,气势贯通,意义鲜明。“极目一片庄稼地,有些单调,小径尽头忽然出现一座小桥,桥下小河里映着桥的倒影,倒影又往往被浮萍、杂草刺破。”多变的句式,丰富的信息,鲜活的画面,生动地诠释了桥“联系形象的重叠及交错”这一作用。时而简洁明快,时而绵长舒缓,时而匀称整齐,时而参差错落,读来文气畅达,音流婉转,更觉思想丰富多彩,感情波澜起伏。
  三、修辞别出心裁,引人入胜,收到形象感人之效
  例如“茅盾故乡乌镇的小河两岸都是密密的芦苇,真是密不透风,每当其间显现一座石桥时,仿佛发闷的苇丛做了一次深呼吸,透了一口舒畅的气。”“真是密不透风”在夸张之中,使人感受到厚厚实实平面铺开的苇丛使空间显得狭窄拥挤,令人产生憋闷感。“仿佛发闷的苇丛做了一次深呼吸,透了一口舒畅的气”其实,苇丛不会“发闷”,也不会做“深呼吸”,作者借用通感方法,将人的感受投射到它身上,表明作者与周遭环境已融为一体:间或出现的石桥轮廓简单鲜明,使空间陡然显得疏朗开阔,令人觉得神清气爽。发现石桥前后截然不同的感受形成鲜明的对比,突出了苇丛之中的石桥打破呆板画面、改变沉闷气氛、令人眼睛为之一亮的形式作用。
  作者将具有不同修辞效果的辞格彼此渗透,前后配合,交错使用,使它们变化层出,互补互衬,浑然一体,相得益彰。
  四、表达方式多种多样,尽显珠联璧合之妙
  本文虽是说明文,却不乏生动的景物描写,第四段尤为突出,文笔细腻,语言丰赡,内容充实,形象逼真,意境优美。乌镇河畔,一座石桥与密密的苇丛相配合,厚厚实实的苇丛中,间或出现鲜明简单的石桥,使狭窄拥挤的空间陡然显得疏朗开阔,令人觉得神清气爽,繁简交融中带来特别的感受。早春天气,江南乡间,细柳纤细的游丝拂着桥身坚硬的石块,刚柔相济中创造出缠绵景致。苍茫湖面上,水天一色间,一座长桥“长虹卧波”,面线对比中谱写出壮丽诗篇。险峰之间,湍流之上,一座有廊有亭的风雨桥横亘其中,点线联系中营造出安闲意境。四个不同环境之中出现的四座桥,联系了繁与简、柔与刚、面与线、线与点,体现了“桥在不同环境中的多种多样的形式作用”。
  行文之中,作者难抑对桥的情有独钟之情,或直抒心意——“桥,多么美!”毫不掩饰对桥的热爱;“它是沟通线、面间形式转变的桥!”充分肯定了桥不可或缺的形式作用;“画家们眼里的索桥却是一道线,一道富有弹性的线!”高度赞扬了人道索桥独特的生命力。或寓情于理,“如果煞它风景,将江南水乡或威尼斯的石桥拆尽,虽然绿水依旧绕人家,但彻底摧毁了画家眼中的结构美,摧毁了形式美”,在议论强调桥在水乡的重要形式作用的同时,流露出痛彻心扉的遗憾和惋惜。
  更有叙述、描写、议论、抒情与说明五种表达方式融为一体的精典语句——“为了画钱塘江大桥,我曾两次爬到六和塔背后的山坡上,但总处理不好那庞大的六和塔与长长的桥的关系,因而构不成画面。虽然滨江多垂柳,满山开桃花,但脂粉颜色哪能左右结构之美呢!”通过叙述作者两次爬六和塔山坡画钱塘江大桥的经历,描写钱塘江大桥及其周围各具特点的景物,提出颜色不能左右结构的观点,抒发钱塘江大桥难于周围景物入画的遗憾,众星拱月般指向桥“联系形象的重叠及交错”这一角色特质的说明目的。
  [作者通联:四川华蓥市高兴初级中学]
其他文献
用“本质”这样的词来描述靴子这样的制品,大概只有高尔斯华绥想得出来。如同一匹文字黑马,它突然出现在读者眼前:  “只有亲眼看过靴子灵魂的人才能做出那样的靴子——这些靴子体现了各种靴子的本质。”  还有一处是这样的:  “人们不可能时常到他那里去,因为他做的靴子非常经穿,一时穿不坏的——他好像把靴子的本质缝到靴子里去了。”  然而,“靴子的本质”究竟是什么?笔者注意到,《品质》入选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
作文说到底是个性的表达,表达自己的发现,以己之心去洞察生活,感悟人情,力避落入公共话语的俗套,力避在故纸堆中徘徊。近几年的高考作文也在有意地引领学生关注生活,写出当下青少年的人生体验与认知。  表达的价值在于真实,说自己的话,表达自己的真心实意(意志)、真情实感(情感)、和真知灼见(思想),并为自己的表达负责。但学生作文中丢失自我的问题已成为最大的弊病,也是考场作文宿构、套作成风的缘由之一,因而,
课文解读方法是直接决定语文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然而,当前中学语文课文解读方法却存在着两种情况:阐释过度与解读不足。  一、阐释过度  这种分析多将文本与历史背景、政治意义、社会影响相结合,任意“拔高”主题,课文解读成为了政治学的附庸,社会学的奴仆。  比如《荷塘月色》中的“颇不宁静”。许多教师在讲解时仍然沿袭几十年前的政治话语:朱自清的不宁静是由大革命失败后白色恐怖笼罩全国造成的,心忧天下的爱
所谓有效的课堂教学,是指能激发、支持、促进学生内部学习过程的系列事件。心理学家奥苏泊尔阐释自己提出的“有意义学习”时这样表述:“当学习者运用某种内在的认知操作来主动解释其经验时,意义就产生了”,“影响学习的唯一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学习者已经知道了什么”。所以,探测学生的已知,评估学生的学习起点,进而确定自己的教学起点及教学内容,对教师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我们以《中学语文》2012年第5期刊登的宋登水
下面是2009年江苏省高考作文题:  时尚表现为语言、服装、文艺等新奇事物在一定时期内的模仿与流传。各种时尚层出不穷。其间好与坏,雅与俗,美与丑,各种观点交错杂陈。创新与模仿永不停息地互动。有的如过眼云烟,有的能积淀为经典。“人们追逐时尚,不是因为它适合自己的气质,而只是因为大家都是如此。”  请以“品味时尚”为题目,写一篇文章。【要求】①自选角度,自行立意。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不少于800字
当前中学生学写议论文有一个极大的弊端就是不会说理,不会分析事例,它直接导致学生议论文出现两种很呆板的文章格式:一种就是开头提出观点,然后堆叠一些事例,最后一个“由此可见”转到结尾的结论上来;第二种就是开头提出中心论点,然后列举两个或三个分论点,在每一个分论点后写一两个例子,最后得出结论来证明论点。这两种文章论点与论据之间互相脱离,只叙写事例,没有分析,属于“不讲道理”的议论文。因为论证简单,内容单
由复旦大学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复旦大学高等教育研究院、上海市中学语文教育研究会、上海语文学会、上海市写作学会、上海市杨浦区教师进修学院、上海市语文工作委员会办公室、《语文学习》杂志社、复旦大学附属中学等九个单位联合举办的“‘黄玉峰语文教育’研讨会”于2011年12月23日在复旦大学附属中学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及上海市50多所学校的教师代表200多人参加了此次会议。   著名教育家吕型伟先生,
毛乐耕先生的《翻书小语》(线装书局2014年4月初版)摆在我的案头已有好些日子了,我迟迟不敢贸然下笔,唯恐在这位学识渊博的长者面前暴露了我的浅薄和无知。因为在我看来,这是一部严谨扎实的读书随笔集,是毛乐耕读书、读人、读社会的集中展示。  全书分为两辑,一为“书灯盏盏”,一为“书声琅琅”,两辑文字,通篇不离一个“书”字,使人想起窗明几净、香烟缭绕、清茶悠悠的读书人的世界来。毛乐耕是一个爱书的人,他爱
一、课例背景  网络平台被越来越多的学校应用于教学中,并为教学增添新的活力。对于它如何发挥最大平台效能,很多学校也都在积极的探索中。两年来,本人非常幸运地参加了今日学校《依托网络平台,促进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的实践研究》的课题研究,逐渐地了解到今日学校作为第一批“上海市信息化实践学校”的背景和运作情况,于是开始关注今日学校如何结合学校实情,依托网络平台,与学科教学进行多元整合,促进教师业务发展的情况。
一、导入新课  写议论文,什么最难找?素材!素材的匮乏正是我们的短板。很多时候,我们不是不知道怎么写,而是不知道写什么。唉,作文,想说爱a你不容易!写作文找素材真的有那么难吗?其实没有那么难,中学生的生活储备足够了!不信,咱们试试!  二、素材展示  师:下面,我们来看几道作文题,你们点题目,我来说素材。  1.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老师说,每一个人都有他的潜力,就如每一粒米都有它的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