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克:理应授予大将的开国上将

来源 :党史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ragon62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07- 2008,湖南嘉禾人,开国上将】
  偏低原因
  萧克是红军高级将领,参加过国民革命军、北伐战争和八一南昌起义的将军。1952年评级时,他被评为正兵团级。有人质疑,无论战功、威望、职务来看,萧克都应该被评大将军衔,但他最终只被评为上将。这究竟是为什么呢?
  早年投身革命事业
  1907年7月14日,萧克出生于湖南省嘉禾县小街田村。
  1926年2月,萧克辞别家乡,远赴广州考上了中央军事委员会宪兵教练所第二期,正式走上军事道路。毕业后的萧克于次年3月辗转来到11军24师(11军是由4军一部扩编的,叶挺任24师师长),被分配到71团3连当政治指导员,终于实现他的愿望,成为“铁军”一员。
  1927年4月到7月,蒋介石在上海、许克祥在长沙、汪精卫在武汉先后发动反革命政变,大肆捕杀共产党人和革命进步人士。就在这血雨腥风的危急关头,萧克毅然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从此走上了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道路。
  7月下旬,萧克随部队到达南昌,准备进行南昌起义。8月1日凌晨2点,起义爆发了。萧克所在二营的任务是攻打匡庐中学的敌军。由于战斗前已将敌人情况摸清楚,起义军很快用火力将突围的敌人压得无法动弹,敌人撑不住,仓皇爬上城墙,企图逃跑。可城墙上早已布置了工人纠察队和公安局的部队,敌人只好又退回原地。天快亮时,一个营的敌人在操场上缴枪投降。
  1928年1月,萧克任宜章县游击队长并参加了湘南暴动。后率部上井冈山,被编入红四军,先后任连长、营长、营党代表、第一纵队参谋长等职,参加了巩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斗争。他还亲身经历了朱毛红军在井冈山的会师。
  1932年10月,年仅25岁却已身经百战的萧克调任湘赣红八军军长。次年6月,湘赣红八军改为红17师,萧克任师长。
  建国后为军队教育事业鞠躬尽瘁
  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军正处在一个历史的转折关头,随着夺取全国政权之后我军作战任务逐渐减少,军队的教育与训练成为新时期部队建设的主要任务。1950年三四月间,萧克在武汉汉口正式接到调任军委军训部部长的通知。
  萧克上任抓的第一件事就是筹建陆军大学(后改为军事学院)的工作。1951年1月15日,南京军事学院正式开学。从此,我军有了一所正规化的高等军事院校。
  此前,萧克曾对全军院校进行摸底,发现陆军中的步兵、炮兵、装甲兵、通信兵、工程兵都有院校,只有化学兵没有院校。他认为化学兵是个重要的兵种,在现代战争中不能缺少,而当时又特别缺乏这方面的人才,就向军委建议组建化学兵学校。1950年11月底,毛泽东同意了萧克的报告,又过了1个多月,化学兵学校在四川江津成立,以后又迁到北京的南口。截止1957年,全军共建立了100多所各级各类军事院校,为我军现代化建设先后培养了20多万干部,并造就了一大批军事教学人才。同时,全军学习蔚然成风。
  “掌握新技术,学会联合作战”,这是我军军事训练的重要方针,对于我军为准备打赢现代化高技术条件下的局部战争而进行军事训练,仍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这个具有鲜活生命力的军事训练方针,是萧克在1950年11月举行的第一次全国军事学校和部队训练会议上创造性提出来的。萧克还根据当时我军的实际情况,狠抓部队的训练工作。在这个方针的指导下,我军成功地组织了几次大规模演习,丰富了诸军种、兵种协同作战的能力,极大地推动了部队的训练与战备工作,提高了我军的战斗力。
  被称为“‘军人学者’的再世”
  在1955年授衔的开国将帅中,很多人都是在革命军队中才逐渐开始学习文化,进而在战争中学会战争的。在战争年代,几乎高小毕业的人就被冠以“知识分子”的名头了。在这些将帅中,能诗善书的萧克可以算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儒将,正像斯诺前夫人在《中国老一辈革命家(自传)》中所评价的那样:“像周恩来、徐向前和毛泽东一样,萧克是中国人所称的‘军人学者’的再世。”
  萧克不仅爱看书,对文学创作也一直非常有兴趣。红军时期,萧克在湘赣根据地写过白话诗、小故事等,发表在根据地的报刊上。即使在长征途中,萧克也不放过诗情迸发的时刻,硝烟尚未散尽,他就在山头简陋的指挥所挥毫赋诗了。一个久历戎马的人,从事文学创作,似乎不可思议,但萧克却说:“我从来没有把这件事(指文学创作)看得那么神秘。”
  1985年底,萧克从解放军军事学院院长的职位上退下来时,曾作诗自叹:“既感事太多,尤叹时间少。虽老不知疲,愈老愈难了。”这“难了”之事,指的便是将军一生所喜爱的文学创作。
  说到萧克在文学创作上的赫赫“战绩”,最值得称道的便是那本被著名作家夏衍称为“中国当代军事文学史中一部奇书”的《浴血罗霄》。1988年建军节前夕,诞生于抗日战争的烽火硝烟之中的《浴血罗霄》,终于跨越半个世纪出版了;作者萧克也从一个30岁的年轻人,成为81岁的老人,其中的酸甜苦辣是外人所难以体会到的。
  1991年3月,中国作家协会第三届茅盾文学奖评奖办公室通知84岁高龄的萧克,《浴血罗霄》荣获1984至1988年度茅盾文学奖荣誉奖。这是对作者本人及作品本身的肯定,也是对这部小说成书的奇特经历的褒扬。之后,经夏衍等介绍,萧克成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自称建国前曾经两次“站错队”
  有人曾说凭萧克的资历,应该被评为大将,但最终被授予上将军衔,是与建国前两次“站错队”有关。对于这两次“站错队”,萧克曾说过这样的话:
  “第一次站错队是1929年6月红四军第七次代表大会。那时,军召开的党代表大会,几乎都要重新选举军党委和军委书记。在这次选举军委书记时,我投的陈毅同志的票,大多数代表都投的陈毅同志的票,只有林彪少数几个人投毛泽东同志的票,所以毛泽东同志落选了,陈毅接替毛泽东当了军委书记。毛泽东同志一气之下,据说跑到漳州‘养病’去了。那时刚建党不久,党内民主空气很浓,选举时愿意投谁票就投谁票。陈毅同志当选后,就化装绕道香港去上海,向中央军委汇报红四军七大的情况。当时中央军委书记是周恩来同志,周听了陈的汇报后,指示陈毅同志回去一定要把毛泽东同志请回来。陈根据周的指示,又化装成商人,几经周折返回了苏区。陈回来后,请回了毛泽东同志,并于1929年的12月在福建古田召开了红四军第九次代表大会(之前曾于9月开过红四军八大),毛主席在会上作了报告,并根据这个报告做了决议———即有名的古田会议决议,毛主席又恢复了在红四军的领导职务。你想,我在红四军七大的这次投票,不是站错队了吗?”
  “第二次站错队是我们二、六军团长征快到现在的四川甘孜时。那时张国焘在甘孜,他派了一位代表来迎接我们。这位代表来到后,就分别单个找我们二、六军团的领导谈话,说毛泽东、周恩来、张闻天他们率一方面军(东路军)北上如何如何错误,他们四方面军南下如何如何正确,等等。我当时不了解他们长征会师后的具体情况。那时我们六军团就一部电台,还经常坏,再加上战斗紧张,很少和他们联系,所以对张国焘代表所说的话我没有表态。也就是说,我当时没有批评张国焘的错误,这不是又站错队了吗?”
  为照顾各方面军平衡只能屈居上将
  萧华真是因为两次“站错队”而被授予上将军衔的这一说法,还需进一步的资料佐证。至今有一种说法还是比较可信的,那就是适当照顾到各方面军干部的相对平衡。
  在大将中,井冈山时期成长起来的干部就有粟裕(三野代表)、罗瑞卿(华北野战军代表)、黄克诚(四野代表)、萧劲光(虽然也出自四野,但他当时海军总司令的身份是入选大将的主要原因)、谭政(政工代表),人才济济,每个人都有各自的背景,萧克(曾任华北军区副司令员、四野第一参谋长)若再评为大将,那这一支在大将中就过于庞大了,基于此,萧克就只能屈居上将了。正如粟裕是排在大将第一位一样,萧克也位居上将第一位。曾参加《萧克回忆录》编撰工作的周炳钦说:“在这次授衔的55名上将中,萧克名列榜首。授衔前毛泽东曾亲自找他谈话,对他说,把你放在这个位置上,别人就不好说什么了。”
  (摘自《党史纵览》2008年第6期;《国家人文历史》2015年第18期)
其他文献
程晓健,1963年出生,山东济南人,1981年成为中国空军第五批女飞行学员,先后飞过伊尔- 76等6种机型,以自己的高超飞行技术和丰富飞行经验,多次出色完成重大急险飞行任务,被空军评为优秀女飞行员,总政治部评为“全军妇女先进个人”,被解放军选为第八、九、十届人大代表,受到江泽民和胡锦涛的接见。  1998年,湖北公安县数万名群众被洪水围困,程晓健指挥一架架运输机飞赴抗洪一线。2008年汶川地震期间
期刊
【1910- 2003,陕西子长人,开国少将】  偏低原因  1954年秋,中央军委决定贺晋年到南京军事学院战役系学习,学员大都与他职务、资历相当。但是,第二年授衔时就不一样了。与他差不多的,或是职务、资历都比他低的,是上将,最低也是中将,而他却是少将———共和国唯一的一名副兵团级少将。实际上,贺晋年之所以被“降衔”,主要是因为受到高岗的牵连。  戎马陕北壮军威  贺晋年是陕西子长县人,出生在一个
期刊
【1916- 1993,湖南茶陵人,开国少将】  偏低原因  1952年,段苏权被评为准兵团级,与梁兴初等人在一个级别,应评为中将。但1955年9月全军授衔,段苏权因“有历史遗留问题”被“暂授少将”。1955年国庆节南京军事学院授衔仪式前半小时,段苏权扯下将官服肩章上的那颗星:不去开会了,这个玩意我也不戴了!  段苏权,湖南茶陵县人,1916年生,14岁入团,同年入党。先后任中共湘赣省委宣传部部长
期刊
【1915- 1984,湖南平江人,开国少将】  偏低原因  钟伟在红军时期的最高职务是师政治部主任,解放战争中提拔得很快,是四野的12纵队司令,和黄永胜平级;后来担任四野49军军长,和梁兴初平级,怎么也该是中将,毛泽东是清楚这一点的。但由于当时四野悍将多,钟伟只能屈居少将。  勇猛似虎,机警似鹿,狡猾似狐  钟伟,湖南平江人,1915年生,15岁参军入党,在彭德怀的红三军团和徐海东的红十五军团先
期刊
【1908- 1969,湖南长沙人,开国大将】  偏高原因  1952年,许光达被定为正兵团级,按资历、战功应授上将,但他是红二方面军的唯一代表,这也是许光达为什么能评为大将的原因。其实,当年许光达从老上级贺龙那里得知自己将要被授予大将军衔的消息,心中深感不安。几经思考后,他还给毛主席和中央军委领导写了一份《降衔申请书》。  放牛娃走上红色道路  许光达原名许德华,1908年11月19日生于湖南省
期刊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42军,是1948年11月,由东北野战军第5纵队改编而成的。  42军的前身,是陕甘宁边区、晋察冀、华中和山东等解放区抽调部分部队和干部进至东北辽东地区后,组建起来的各地警卫团、保安团等地方部队。  1946年5月,辽东军区警卫营、庄河保安团、安东军区保安1团、辽宁军分区警卫1团和延安炮校调进的一部分干部合编组建南满独立1师;8月,以通化支队、靖宇支队、山东和华中挺进东北部队一部分
期刊
“援越抗法”是新中国成立后首次大规模军事援外行动,比投入抗美援朝战争,至少早了半年。由于行动绝密,不公开、不宣传、不报道,只有中国军事顾问团的官兵见证了援越抗法的波澜壮阔与惊心动魄。  越南形势严峻,向中国求援  越南民主共和国从1945年9月2日诞生之日起就面临严峻的局势。越南独立战争之初,法国殖民军约8万余人,胡志明领导的越盟武装约4万人;1947年,侵越法军总兵力超过10万,攻占了越南北方的
期刊
【1899- 1976,湖南洞口人,开国少将】  偏低原因  袁也烈是一位鲜为人知的开国将领。他在湖南一师听过毛泽东的课,算得上“天子门生”;他担任过林彪的老师和上司;他入党的时候,彭德怀、贺龙还没入党;他进军官学校时,陈毅、罗荣桓还没参军;同时在黄埔军校任职,徐向前没有他的名声响。1952年评级时,袁也烈被评为准兵团级,应授中将,却只被评为少将。  退后一步也不忘闹革命  袁也烈出生于湖南省洞口
期刊
曾是张学良部下  1907年8月8日,万毅出生在金县四十里铺的一户农家。1925年3月,万毅参加了奉军,被分配到军士教导队。万毅在教导队训练6个月后,被分配到张学良的司令部当二等兵。1930年6月,万毅升任东北陆军第二十旅二十团少校副团长。  1931年九一八事变发生后,9月21日,上级命令万毅所在部队向关内撤退。撤退中,万毅深深地责问自己:作为军人为什么保卫不了故乡?但军人又不得不服从命令!两难
期刊
【1908- 1984,吉林辽源人,开国少将】  偏低原因  解方在1955年评衔前任职是纵队副司令员、第十二兵团参谋长、中国人民志愿军参谋长,为准兵团级,应评为中将。但授衔时,他只是个少将。有人认为解方的军衔偏低,主要原因可能有三点:一是入党时间较晚;二是缺乏土地革命时期资历;三是东北军出身的中将已经有万毅作代表了。  解方生于1908年,8岁时进入小四平公立学堂读书。1922年,解方高小毕业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