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类型人工林下土壤斥水性的变化

来源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aronlongh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土壤斥水性是普遍存在的,通过研究不同类型人工林下的土壤,探究土壤斥水性的变化规律以及影响因素,为人工林的栽培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栽培时间为10年的竹阔混交林、乔灌混交林和针阔混交林,并将草地作为对照组,利用滴水穿透时间法测定各混交林以及草地的土壤斥水性.比较不同类型人工林以及草地下的土壤之间的差异,并分析土壤斥水性与土壤理化性质以及林分特征之间的关系.[结果]研究结果表明除了针阔混交林下的土壤,各个样地内不同土层土壤的WDPT值随着土壤含水率的增加都具有一个显著峰值,草地、竹阔混交林、乔灌混交林的上层和下层土壤分别在含水率为200、210、190、120、170和140 g·kg-1时达到峰值,草地和竹阔混交林上层和下层以及乔灌混交林的上层土壤表现出斥水性的含水率范围分别为70~220、180~220、120~200、90~140和160~180 g·kg-1.土壤斥水性与土壤pH值、砂粒、粉粒、容重呈显著正相关关系,与有机质、黏粒、郁闭度、物种丰富度、土壤持水能力呈显著负相关关系.[结论]土壤斥水性与林分特征、土壤理化性质显著相关,林分结构越复杂,土壤级配越良好,持水能力越强,土壤斥水性越弱.随着土壤含水率的逐渐增大,斥水性的变化曲线呈单峰状.土壤的持水能力越强,表现出斥水性的含水率范围越小.
其他文献
[目的/意义]探究京津冀地区雾霾污染的分布特征以及影响因素,厘清PM2.5浓度与制造业集聚之间的关系,可能是推动京津冀地区绿色发展的重要途径.[方法/过程]本文基于2005—2013年京津冀地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微观数据以及NASA的年均PM2.5浓度数据,以京津冀204个区(县)为研究对象,探究制造业集聚与PM2.5浓度的时空演化特征,运用地理探测器方法,从集聚形式和行业异质性两个视角揭示PM2.5浓度空间分布的影响机理.[结果/结论]①京津冀地区年均PM2.5浓度呈现西北低、东南高的空间分布格局,且上升
利用2007-2016年湖州国家基本气象观测站常规地面气象资料和NECP再分析资料(1°×1°),选取出现降雪的25个个例,通过统计分析方法和TS评分最优原则,确定降雪相态出现时各物理量的范围及阈值,得到了相态转变的判据.选取4次历史个例进行检验分析,同时结合实际业务运行情况发现,各类混合指标能够较好地区分降水相态的变化,TS评分均在0.7以上.研究结果能为湖州地区的预报业务和模式产品处理提供较好的参考.
[目的]考虑湖南杉木人工林的立地条件、林分密度和林分年龄,基于混合效应构建最适宜的林分平均高与优势木平均高相关关系模型,为湖南杉木人工林的立地质量评价与可持续经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湖南省内设置的512块杉木样地数据为基础,基于基础线性模型,利用数量化方法Ⅰ、k-means聚类和线性混合效应回归建模方法,构建基于混合效应的湖南杉木林分平均高和优势木平均高相关关系模型.[结果]1)采用数量化方法Ⅰ筛选出坡位、坡形、土壤类型、土壤厚度、株数密度和土壤松紧度是对高比值(林分优势木平均高和林分平均高之比)影响
[目的]研究植物的生态策略能了解植物在环境中利用资源的方式及生态系统功能,为生态恢复、森林经营及生物多样性保育的植物筛选及应用工作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湘西天心阁青冈栎次生林13个25 m×40 m的固定样地植被调查数据为基础,以林下自然更新的主要木本植物为研究对象,对叶面积(LA)、叶干物质含量(LDMC)、比叶面积(SLA)、叶氮含量(LNC)及叶磷含量(LPC)5个叶功能性状进行测量及分析,并用CSR策略模型的方法分析植物生态策略.[结果]31种林下主要木本植物可分为8种生态策略类型,分别是C/C
[目的]探讨陈山红心杉不同良种和初植密度对其幼龄期生长的影响及其互作效应,旨在为红心杉良种的初植密度优化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2015年在江西省吉安市青原区白云山林场营造的红心杉试验林为研究对象,采用完全随机区组设计,根据连续5年树高、胸径等调查数据,分析2个陈山红心杉种子园良种(1代良种和1.5代良种)和4个初植密度(1667、3333、5000、6666株/hm2)控制下的早期生长动态效应.[结果]1)造林初期,不同初植密度对树高和胸径生长差异不显著,但造林6 a,低初植密度(1667株/hm2)林
[目的]基于单一平台遥感数据提取的森林结构参数信息不全面,因此融合多平台遥感数据已成为遥感技术在林业应用中的发展趋势.本研究针对手持移动激光雷达和无人机激光雷达2种不同平台的数据,提出一种基于Delaunay三角网和迭代最近点(ICP)算法的点云数据融合方法,通过融合获得完整的树木点云数据.[方法]选取哈尔滨城市林业示范基地中樟子松和蒙古栎2块人工林作为研究样地,利用手持移动激光雷达和无人机激光雷达获取样地中树木点云数据,然后分别提取2种不同平台点云数据的树木位置点,使用2组位置点构建2个Delaunay
[目的]TCP家族基因是植物特有的一类转录因子,广泛参与了植物的各类生命进程,起到至关重要的调控作用.白桦BpTCP10基因是属于TCP家族的一个重要基因,探究BpTCP10基因在白桦生长发育及非生物胁迫过程中的作用,能为揭示该基因的功能、培育白桦耐盐良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白桦为试材,在克隆BpTCP10基因的基础上,对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和启动子元件分析,研究该基因的时空表达特性,同时使用CRES-T技术构建植物抑制表达载体,通过农杆菌介导法获得抑制表达转基因白桦株系,对转基因株系进行形态学分析,
[目的]研究长白松采伐迹地不同风速下的火灾对土壤性质的影响,并观测火烧后5年内土壤中营养元素含量的变化,为遭受火灾后的森林资源恢复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模拟长白松人工林采伐迹地发生火灾,利用热电偶测温系统得到火灾过程中土壤达到的最高温度,每隔半年进行1次灾后土壤的取样测量.采用折线图及柱状图的方法直观地描绘出不同风速条件下的火灾对土壤性质的影响.[结果]火灾释放的能量使表层土壤温度急剧升高,土壤性质会随之发生改变.当土壤温度超过200℃时,土壤受到高温作用会形成严重板结,容重大幅升高且在观测期内无法恢复至
[目的]研究氯化锌控根处理对榉树容器苗根系生长及生理状况的影响,为确定榉树容器苗控根的最适氯化锌浓度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榉树容器幼苗为研究对象,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试验设计,进行不同浓度的氯化锌控根处理,试验结束后测定苗木质量形态和生理指标,重点关注苗木的根系形态和营养状况.测定的形态指标包括苗高、地径、生物量和根系形态指标;生理指标包括根系的营养状况和抗逆性生理指标.[结果]氯化锌控根处理显著地促进了榉树容器苗的生长,其根系形态也得到改善.这体现在与对照相比,氯化锌处理显著地增加了榉树容器苗的苗高、地
[目的]探究不同指数施磷水平对闽楠幼苗生长和光合生理特性的影响,为土壤磷背景值较低地区培育优质闽楠苗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金洞林场1年生闽楠容器苗为研究对象,设置7组指数施磷水平、1组平均施磷水平和不施磷组共9组处理,分析不同施磷处理对闽楠幼苗生长、生物量分配、根系形态和光合生理特性的影响,运用主成分分析筛选出最佳的施磷水平和施磷模式.[结果]1)施磷促进了闽楠幼苗苗高、地径的生长,随着施磷水平的提高均表现出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2)施磷对闽楠幼苗叶、茎、根生物量分配的影响存在差异,随着施磷水平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