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

来源 :飞·素质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stkjs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课程改革的今天,课堂教学的成败取决于学生是否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因此,要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就要正真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运用多种教育教学手段,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那么,在教学中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呢?我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来做。
  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乐学
  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主要来自于教师的调动,教师只有激发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才能激起学生的情感,才能激活学生的思维,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活动中,才能使之处于“我要学”的最佳学习状态。
  1、优化课堂氛围,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教师要彻底放下“师道尊严”的架子,把学生当作是和自己平等的人来看待。只有尊重学生,信任和关心学生,才能缩短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才能建立起朋友式的师生关系。这就要求教师的语言要亲切、自然,要富有感染力,教师要用灿烂的微笑为学生送去阳光、雨露,为学生营造一份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这样才能使学生产生情感的迁移,是指“亲其师,信其道,乐其学。”在这样的氛围下,学生才能无拘无束的学习,才敢大胆地思考,大胆地去创新,学会的才敢说一说,不懂的才敢问一问,又不同的意见才敢争一争、议一议,才能真正体现出学习主人的姿态。
  2、创设情境,强化学生学习动机。
  学习动机是引发学生学习的原动力,教师要利用教材这一载体,根据小学生年龄特征和个性特点,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来创设情境,引发学生学习的动机,促使他们主动学习,积极参与,变被动吸收为主动探索。
  3、恰当运用电教手段,调动多种感官参与。
  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学习时参与的感官越多,越能充分发挥大脑左右两半球的协调能力,思维活动效率越高,学习效果越好,加之小学生自控能力差,注意的持久性短,以形象思维为主的特点,教师要想维持学生长久的注意力,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最好的办法就是利用电教媒体极好的表现,变静为动,化抽象为具体,将学生带到教学活动中,是他们与教学过程融为一体。
  二、注重学法指导,让学生会学
  教师要把学法指导有机地融入到各个教学环节中去,授学生于渔。学生也只有掌握了一定的学法,才能自己去学习,才能更好地发挥其主体作用。
  总之,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想方设法,尽最大努力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把学习的主动权真正地交给学生,保证他们有足够的自主活动时间,给他们充分展示自己、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使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的淋漓尽致。当然,要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并不是不要教师的主导作用,而是更要强化了其主导作用,教师只有导得适时、适度,引导的恰如其分,激活了课堂,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其他文献
在教学过程当中,有的时候会遇到这样的学生:上课集中注意力时间短,经常东张西望、做小动作,如玩钢笔、抓耳挠腮;不听从老师的指令,不能遵守课堂纪律;上课时常想与同座位说话,不能专心做作业,影响别人。  作为教师,应该善于运用适合自己的方法来调节课堂气氛,进而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我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点:  1、在教学过程当中巧用学生名字  在教学中,把授课内容中的名称改成班级学生的名字,尤其是学号靠后,上
随着一轮又一轮的高中化学新教材的教学,对化学教材的特点及教法稍有体会。下面就个人看法谈谈本人在教学过程中的一些心得。  一、循序渐进,注意培养及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  我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便有了学习的动力,便能促使学生自觉主动地学好化学,获得较为理想的学习效果。那么,如何激发高中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呢?笔者认为对高一的教学一定要遵循循序渐进的认识规律,控制好教学的难度和深度,尽力
运动和相互作用的规律是物理学的核心内容,也是学习物理学的基础。该部分内容分为四个一级主题分别是:多种多样的运动形式、机械运动和力、声和光、电和磁。我们首先来看一下:多种多样的运动形式。课标第一条,要知道机械运动,举例说明机械运动的相对性。这在形式上更加准确,更加便于评价。要求知道机械运动,举例说明机械运动的相对性。因此第一条在这里是一个了解层次的要求,首先要求学生知道什么是机械运动,而后能举例说明
在已有的7年工作基础上,以叶面积损失百分率为指标,继续于2000年和2001年对从6724份大豆资源中筛选的46份抗感材料及6份江淮与南方大豆推广良种、3份新选育家系和重组自交系群体NJRILKY的两个亲本共57份材料进行了大豆对食叶性害虫综合虫种抗性的鉴定工作。结果表明,品种间、记录日期间、年份间抗虫性有极显著差异;品种与记录日期间互作、品种与年份间互作极显著;年份之间抗虫性表现极显著相关。综合
本试验于 2003-2004 年连续 2 年系统地研究了苜蓿与不同禾本科作物间、混作群体的光照强度、地温、土壤含水量与含氮量的时空变化,及其对间、混作复合群体的形态、物质生产和营养品质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 大喇叭口期间作青贮玉米群体基部和中部光照强度分别较单作提高 45.8%和52.1%,透光率增加 5.3 和 6.4 个百分点。孕穗期间作饲用高粱群体基部和中部光照强度分别较单作提高 13.3%
学位
青稞,又称裸大麦,是青藏高原最具特色的农作物之一,也是藏族农牧民不可替代的最重要的粮食作物。目前青稞品种选育的主要手段依旧是传统育种,然而,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迅猛发展,转基因技术被认为是创新作物种质和选育新品种的有效技术之一。建立和优化农杆菌介导的青稞遗传转化体系是实现外源基因在青稞中表达的前提。因此,本研究以“肚里黄”青稞品种的幼胚和成熟胚为外植体,通过比较不同胚的处理方式、不同基础培养基、不
才职不对称主要指人才素质和与之相对应的职位不匹配,使人力资源不能得到充分发挥,造成人才和岗位的浪费。实际工作中,它主要有名不符实、大材小用、小材大用等现象。在管理过程
“说话能力”也就是“语言表达能力”。很多人认为,数学只要学生会计算就可以了,可事实上并非如此。《新课程标准》在总体目标中要求:学会与他人合作,并能与他人交流思维的过程和结果,能有条理地、清晰地阐述自己的观点。做到言之有理,在与他人交流的过程中,能运用数学语言合乎逻辑地进行讨论与质疑。由此可见,数学这门学科不仅对学生的计算能力要求很高,在语言表达能力上要求也很高,很多学生的反映很快,能很快给出正确答
摘 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是终结性评价方式之一。试题应充分体现新课程标准的教学理念,坚持能力立意命题,重点考查学生对已学语言知识与技能进行理解、运用。试题既体现出引导学科教学的价值,又包括试题本身蕴含的对答题者的教育价值两方面。注重联系学生的生活和经验,关心社会问题,结合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来考查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从而考查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生活中简单的现实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