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相册 考古学家们的学生时代

来源 :中国文化遗产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yr8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22年,北京大学国学门下成立考古学研究室,开展田野考古工作并开始逐步收集古代文物,这是中国第一个考古研究机构;稍后,北京大学文科研究所成立,下设考古研究室;同时成立了博物馆专修科并建立了北京大学博物馆,收集古物及民族学标本;1952年,教育部、文化部和中国科学院协议在北京大学开设考古学专业,这是中国第一个考古学的专业教育机构;同年,中科院考古研究所、文化部文物局和北京大学合作举办了四届考古训练班;1983年,北大成立了考古学系;1998年与国家文物局合办考古文博院,2002年成立北大考古文博学院至今。在过去90年历程里,老一辈考古学家大多和北大考古专业有着不能割舍的关系。在北大考古系和北大图书馆收藏以及校友提供的几千幅老照片中,本刊撷选了1950~1980年代北大考古专业学生实习、教学、生活方面的部分老照片,照片里的人大多是后来活跃在中国考古舞台上的知名学者。一个个有趣的瞬间,也成为中国考古史的珍贵片断。这些老照片见证了中国最早一批考古学家激情飞扬的青春。是为北大考古90年和北大考古专业成立60周年之纪念。
其他文献
一、涪陵白鹤梁  ——从古代水文站到水下博物馆的藏品  白鹤梁是位于重庆市涪陵区长江中靠近城区(也就是南岸)的一道纵向石梁。长江上游的洪水和枯水水位差异很大,在每年的丰水时期和一般年份的枯水时节,白鹤梁全部被淹没在水下;但在上游来水较少的枯水年份的枯水期,白鹤梁会部分暴露在水面,据说在多年一遇的水位极低的年份,石梁露出水面的高度可至2米、长度在1500米以上。不同枯水年份的最低水位有所不同,古人注
期刊
“大道之行——纪念辛亥革命一百周年影像展”于2011年8月~11月在香港大学美术博物馆、中华世纪坛世界艺术馆、湖北美术馆、江西省博物馆、广东省博物馆、河南博物院、贵州省博物馆、甘肃省博物馆、华侨博物院、东莞展览馆、云南省红河州图书馆等十一地相继展出。  该展由中华世纪坛世界艺术馆策划并与多家博物馆通力合作,展出的120张珍贵历史照片,系从世界各地万余幅历史图片中遴选的精品,有相当部分属首度公开发表
期刊
截至2011年6月第35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世界遗产名录》共收入遗产地总数为936项,其中183项为自然遗产,725项为文化遗产,28项为混合遗产。可以说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是各个国家非常关注的工作之一。尤其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通过申遗的方式的确可以一定程度上起到吸引国际社会关注、发展地方文化旅游、带动地方文化建设和经济发展的作用。但过多过热地进行申遗活动,在促进文化遗产保护的同时也给文化遗产背上
期刊
文化遗产是民族生命力和创造力的重要体现,也是人类文明的瑰宝。党和国家历来高度重视文化遗产的保护、发展工作。党的十七大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四位一体”总体布局的高度,强调“加强对各民族文化的挖掘和保护,重视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在2010年我国第五个“文化遗产日”,李长春同志在《人民日报》发表重要文章《保护发展文化遗产建设共有精神家园》,提出要在新的起点上推动文化遗产事业实现新的跨越。  正
期刊
人们总是怀着强烈的好奇心,试图拨开重重云雾,去探索古人的城市生活。无奈,有限的文献记载只提供了模糊破碎的想象画面,散乱的文物遗珍也仅仅让考古学家还原出一小部分真相。正当大家望洋兴叹时,考古学界的震撼发现带来意外惊喜。虽然我们无法拥有时间机器,一些在人类视野中消失已久的历史名城却在时空胶囊的保护下穿越到现代,几近完整地呈递在世人面前。  18世纪开始发掘的庞贝古城因为受火山灰保护而躲过一场场历史浩劫
期刊
设在杭州西子湖畔、曾经在上世纪20年代至40年代荣膺全国艺术院校之最的国立杭州艺专,一代艺术大师林风眠、林文铮、吴大羽、潘天授(寿)、雷圭元、王子云、滕固、傅雷、常书鸡、庞薰琹、吕凤子、刘开渠、董希文等,与李霖灿、刘宝森、闵希文、雷震、赵春翔、邹道龙、姚继勋、卢是、许用保等一批师生一起,经歷了抗战、流徙,他们参与的教育部艺术文物考察团,是中国西北内陆文物古迹史上浓重的一笔。六十年之后,我们再一次重
期刊
它历经五百余年沧桑,它埋藏民间近半个多世纪。它是一种失落的文化、中州大地上一个被遗忘的历史辉煌。它是普查抢救文化遗产的一个惊人发現,它就是滑县木版年画。  2006年11月,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中国文联副主席、我国抢救民间文化遗产专家委员会主任、著名作家、画家冯骥才先生在探访豫北新发現的古画乡后,向世人宣告:“滑县木版画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从未发現的一个新的木版画品种”,“它是一种失落的文化、中州
期刊
嵩山地区位居中华民族腹心重地,在中华文明发轫、形成过程中,一直处于政治、经济、文化活动的核心地区。周公旦在此“测土深,正日影”,确立了以此地为“天地之中”的宇宙观,从而巩固了嵩山地区在中华文明起源中的核心地位,并进一步对中华文明的发展和延续产生了重要影响。  “天地之中”理念的形成  早在先秦时期,中国古人就萌生了天圆地方的观念,认为天地分离,天在上,地在下,地是平的。当时的人们还没有将地理观念与
期刊
清溪镇位于四川省犍为县县城西南10公里,北连213国道,南临马边河,背靠平畴沃野,面对绿水青山,具有独特的自然环境。东汉建武元年(25年)时设清溪驿,唐永徽元年(650年)置边关军镇——惩非镇,北宋大中祥符四年(1011年)至明洪武四年(1371年)为犍为县治所,清末民初发展成远近闻名的商业重镇。  “鹤栖桫椤蝉声咽,吊脚楼外日已斜。人间清梦何处寻?潺湲边河山万叠。”马边河古称婆笼江,自古便给清溪
期刊
摘要:针对世界文化遗产地平遥古城的传统民居保护修缮和环境治理的《平遥古城传统民居保护修缮及环境治理管理导则》和<平遥古城传统民居保护修缮及环境治理实用导则》已分别于2014年和2015年发布。文章从利用模式引导、病害治理与性能提升、修缮与维护并举三个角度对导则进行了解析,特别是对导则所针对问题的具体背景与原因、导则所提出的适应性的保护方法进行了深入讨论。  关键词:平遥古城:传统民居;保护利用;方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