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开展科技活动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cwj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由于部分中小学对于开展科技活动不重视,认为中小学生年龄小、知识浅薄,没有能力开展科技创新活动。这样严重违背了教育规律,专门死读书、读死书,不利于提高学生素质。我认为开展科技活动,有利于提高中小学生品德素质、文化素质、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劳动素质。
  关键词 素质;提高;科技活动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9)22-0172-01
  素质教育包括五个方面的教育,即品德素质教育、文化素質教育、身体素质教育、心理素质教育、劳动素质教育。中小学开展科技活动,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
  一、开展科技活动能提高学生品德素质
  品德素质包括政治思想道德意识、观念等方面的内容。对农村中小学的学生来说,开展科技活动,动手、动脑搞发明创造认为是高深莫测之事。为了解决学生中存在的这些错误认识,我校在布置开展科技活动动员会上讲到了科技创新的重要性。中小学生的发明创造能力不可低估、忽视。我国第一座横跨长江的铁路公路两用桥——武汉长江大桥,就是根据一个中学生的设想方案设计建造的。学生们感到,中小学生的设想方案这么重要,那我们为什么不能大胆的设想呢?平时部分最爱下纸棋的学生(他们用纸折成方块形,写上将帅,做成像棋或写上司令、工兵做成军棋),都积极投入了每年一次的小发明、小制作、小论文的科技活动中了。虽然他们的小发明、小制作、小论文质量不高,但学校对于他们的积极参与行动给予表扬,对于他们的作品给予肯定、奖励。这些学生参与科技活动的兴趣提高了,再不把课余时间甚至自习时间用来下纸棋了。通过开展科技活动提高了他们的品德素质。
  二、开展科技活动能提高学生文化素质
  文化素质包括:各类相应的科学文化知识、听说、读写、算等方面的技能、观察、想象、思维、研究等创造力。在开展科技活动中学生们要去查“读”大量资料。在设计过程中要冥思苦索,在设计绘图时要去计“算”线段尺寸比例。在写小论文时要去组织语言词汇把小论文“写”得更好更通顺。为了把作品创作得更完整,要去请教辅导老师,而指导老师要求学生“说”出他们的基本构思、主要创新点,通过辅导老师的指点,学生会认真聆“听”辅导老师的指点教诲。
  开展科技活动,不仅能提高学生个人的文化素质,而且能提高整体学生的文化素质。对于一个班级来说也是如此,今年我任教的五年级,这次科技活动中成绩比较突出,参加人数较多,获奖作品也较多,而且文化素质提高也很快,因此在今年上学期期末考试中,第一次获得了年级第一名的好成绩。
  三、开展科技活动能提高学生心理素质
  心理素质包括志趣、意志等许多方面的内容。中小学生好胜心强,有高尚的志趣、坚强的意志、刻苦的品德,这些都靠我们去培养、引导,提高他们的心理素质。
  在2018年的科技活动中,陈晞、李丽芝同学为了完成《牧鸡小农场》的设计方案,冥思苦想。一次设计方案不理想,又来第二次,第二次不如意,又来第三次、第四次。据他们自己说在床上一晚上都睡不着,在思考《牧鸡小农场》的设计方案。他们的科技作品在老师的指导下,在工人师傅的帮助下,送县、市参评,并报省参赛,获省一等奖。
  四、开展科技活动能提高学生劳动素质
  劳动素质包括劳动情感、劳动习惯、劳动技能等方面的内容,科技话动本身就是劳动。这种劳动不是简单的劳动,而是一种复杂的脑力劳动。在科技括动中要动脑动手、通过活动能提高学生的劳动情感,养成学生良好的劳动习惯,提高学生的劳动技能、技巧。如在科学考察、科学实践、小发明、小制作过程中,要动手、动脑,设计绘图,写论文,同时要亲自动手制作,亲自考察,爬山涉水采集标本。这就能提高学生脑力与体力的劳动素质。如陈雨熙同学设计的《雏鸭体质分选器》第一次绘图不标准,不规范,指导老师鼓励他,方案可以,绘图不标准再把图绘好些,可能获好奖。这个同学认真地又绘了几次图,并在老师的指导下,家长的帮助下,做好了这个作品,该作品送省参评,获省一等奖,并报国家参赛。
  总之,开展科技活动是时代的急需,是世界科技发展形势的需要。开展科技活动,是提高学生素质的好方法,是进行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
其他文献
摘 要 幼儿阶段是人生最重要的启蒙时期,这一时期科学有效的家庭教育对孩子的终身发展至关重要。恩爱和谐的夫妻关系是进行家庭教育的前提。良好稳定的亲子关系,才能保证家庭教育的效果。  关键词 幼儿阶段;家庭教育;夫妻关系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9)11-0036-02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思想的进步,幼儿阶段的教育越来越被重视起来,家长为了培
摘 要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落实学生的核心素养培养是改革的一个重要方向,因此教师要不断提高小学生的数学综合能力。现如今大多数的小学数学老师上课还只是单纯地引入问题讲解问题,只注重传道授业,而缺乏了数学思想的渗透,没有真正开发出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所以作为小学数学教师,需要多方选择教学手段,利用科学教学工具,化难为简、化抽象为直观,帮助学生顺利学到知识,切实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 小
摘 要 随着我国素质教学的不断发展,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模式也在不断的发生改变,教学的方式也越来越多元化。其中,翻转课堂教学是目前最为重要的、最为新颖的教学模式。本文就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应用进行讨论,并提出有效的建议。  关键词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翻转课堂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9)30-0078-01  语文是我国教育体系
摘 要 随着教育发展,英语的学科地位也越来越受到社会的重视,而小学英语作为英语教学的基础学科,对培养学生的英语学习素质、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有着重要作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模式能够提升学生们的英语学习体验,突显学生们在英语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是当前小学英语教学中提高教学效率的首选,本文就制定小组合作学习规则、小组的合理分组和调配分工以及贴合教学目标完成小组学习任务这三个方面着手探究多样化的小组合作学习形式
摘 要 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实施,高中音乐教学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高中音乐教学不仅可以陶冶高中生的情操,同时还是实施德育教育的有效途径。因此,高中音乐教师应该积极将德育教育与音乐教学进行有效融合,以此加强对高中生的素质教育。笔者针对高中音乐教学中融合德育教育的重要性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究与分析,并提出了高中音乐教学融合德育教育的有效策略,希望深化教育工作者对音乐教育的德育功能的认识,做
摘 要 初中阶段是培养学生数学逻辑思维的关键时期,在这个过程中,如何让数学课堂生动有趣,吸引学生的学习注意力,就是教师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在新时期的教学改革过程中,教师开始意识到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重要性,并正在研究实践课程与数学教学工作有机融合的可行方法。基于此,本文主要根据常见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类型,结合现存的数学教学问题,研究优化教学内容和形式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 综合实践;初中数学;教学
摘 要 高中数学比初中数学难度更大,很多学生很难一下子适应过来,总是出现数学成绩不合格的现象。特别是对于从农村中学走出来的学生来说,他们在初中阶段的数学成绩名列前茅,但到了高中阶段后数学成绩呈下滑的趋势,这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没有做好初高中数学知识的衔接工作。那么要让学生保持着对数学学习的热情,高中数学教师就要有衔接教学的意识,带领学生巩固初中数学知识的同时讲授新知识,给学生一个缓冲期,能让他们适
摘 要 新课改背景下,学生解题能力的高低已经成为衡量其学习水平高低的重要指标,也是衡量其考试能力的重要指标。所以,分数应用题作为小学数学学科考核中的重点知识,探究学生解题存在的障碍,并找准解决的策略,是所有小学数学教师要重点解决的问题。据此,本文结合教学实例,提出了几点有利于小学分数应用题教学的建议。  关键词 小学数学;分数应用题;解题障碍;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
摘 要 初中数学作为一门重要的学科,对学生的个人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新课标要求在教学中,要利用数学知识来开拓学生的思维,培养其创造和应用能力。问题导学法就是利用问题的引导,帮助学生建立属于自己的思维模型,自主探讨和解决问题。基于此,本文就问题导学法的应用价值进行了简单阐述,探究了如何运用该方式来提升教学质量。  关键词 初中数学;提问能力;问题导学法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
摘 要 随着新课改理念不断推行,强调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换言之,除了知识的传播,更要将核心素养的培育与实践教学渗透统一,从而推动初中数学教学的全面发展,这也成为现代数学教育工作者热议的话题。笔者鉴于多年教学经验,立足于核心素养背景,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全面、深入地研究,以期望应用行之有效的策略,通过优化教学模式和方法,推动教学的发展。  关键词 初中数学;核心素养;教学实践  中图分类号:G6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