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子弹之母”:一生只爱

来源 :百家讲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ivili184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原子弹之母迈特纳出生在奥地利一个犹太人家庭,由于当时的高中不接受女生,她14岁便终止了初级教育,靠自学完成了高中学业。21岁时,大学终于对女性开放,迈特纳考入维也纳大学,因在数学和物理学上表现出众,1906年获得博士学位。
  在父亲的支持下,迈特纳来到聚集着众多著名科学家的柏林,可是对于女性,保守的社会观念并没有同科学的迅猛发展保持同步,她仰慕的物理学家马克斯·普朗克讨厌办公室出现女性的身影。虽然他最终被她的才华打动,允许她到自己的实验室工作,但同时要求她只能从后门进入,上厕所要到附近的餐馆,而且没有薪水。
  这期间,迈特纳结识了化学家哈恩,他们开始合作,哈恩研究新的化学元素,迈特纳则研究这些新元素的放射性。合作很快取得突破性的进展,一系列放射性同位素的发现令迈特纳在学术界声名鹊起。
  然而,经济上的无法自立也让她深感内疚,1910年,父亲去世,她自责地说:“我做的每一件事只对我、对我的野心和我在科学工作中的乐趣有好处,我对任何人都是无用的。”
  幸运的是,普朗克终于消除成见,同意让她做助手。同时,她和哈恩的工作条件也得到改善,然而令她尴尬的是,发表论文时,出版社的编辑傲慢地宣称“压根儿就没想过要发表由一名妇女撰写的文章”。发现新元素“镤”时,尽管她做了大部分工作,发表文章时,她还只能是第二作者。
  第二作者的身份并没有让人们忽视这位勤奋钻研的女性,1922年,她成为柏林大学第一位获得教授学位的女性,四年后被聘为核物理学特别教授。她继续研究放射性元素,并发表了大量论文,引起了科学家们对这一新领域的极大兴趣,爱因斯坦盛赞她为“我们(德国)的居里夫人”。
  1934年,迈特纳劝说哈恩再次合作,用中子轰击铀,希望能获得新的元素。遗憾的是,随着纳粹上台,由于迈特纳有犹太血统,柏林大学解除了她的教学职务。随着反犹主义越来越狂热,1938年,已经60岁的迈特纳被迫逃亡,而那时,他们的研究正走到最关键的一步。流亡瑞典后,迈特纳和哈恩通过书信联系、探讨,当哈恩发现铀原子经过中子的轰击会产生分裂却无法解释时,写信求助迈特纳。迈特纳漫步在初冬的雪地里,脑海中突然出现了一个画面:原子在撕裂!这种新的核反应,她称之为“裂变”,并计算出了裂变所释放出来的巨大能量,为核能应用开辟了道路。
  因为“核裂变”的发现,哈恩获得了1944年的诺贝尔化学奖,尽管他否认与迈特纳合作,然而迈特纳的贡献无法泯灭。
  迈特纳被誉为“原子弹之母”,但致力于和平的她拒绝参与原子弹的制造。晚年的她获得了诸多奖项,她却多次拒绝写自传的邀约。对于她来说,科学带给她的喜悦和敬畏才是这个世界给她的最大奖赏。
  1994年,109号元素以迈特纳的名字命名,用以纪念这位杰出的女性,此时,她已长眠地下26个年头了,她的墓碑上只有一句话:
  “一位从未失去其人性的物理学家。”
  编辑/梓童
其他文献
参加过同盟会,后来在辛亥革命中掌握一省政权的人,在袁世凯当政的时候,大都被搞掉了,但山西军阀阎锡山是个例外。  本来就算阎锡山不激进,袁世凯也不能容忍这么一個来路很像革命党的家伙当家的。但是阎锡山乖巧得很,在袁世凯尚未跟革命党人闹翻之前,就已经进京表示了十二分的恭顺,并送上了大礼。当然,阎锡山也特别会装孙子,在袁世凯气焰熏天之际,他大事小事都听袁世凯的。袁世凯把山西的军队削了又削,一个省只剩下一个
《水浒传》中,穆弘差不多是个龙套,然而他的排名很高,竞排在了第24位,在李逵、史进之后,雷横、李俊之前。穆弘何以排名如此之高? 其实,按道理说,穆弘和宋江的关系应该不会太好:热心肠的宋江给了在揭阳镇街头卖艺的薛永(后来也上了梁山,坐第84把交椅)五两银子,而被穆弘的弟弟穆春追杀,好不容易逃到一个大户人家家里,以为安全了,谁知竟是从火坑跳进了火海,那正是穆弘家。然后,穆弘出现了,带着兄弟和家丁一路追
东汉广汉人翟酺善于图书谶纬、天文历算,早年在长安街头给人摆摊算命,后来被朝廷征召为议郎,不久又升迁为侍中,前途一片光明。当时,尚书职位出现了空缺,皇上下诏让600石以上的大夫就有关天文、道术等问题进行考试,成绩优异者可以担任尚书。翟酺自恃才能高超,可又担心前太史令孙懿的才能高过自己,害怕孙懿被录用,于是开始算计孙懿。他深知孙懿的软肋——虽然有才,但十分胆小、迷信,翟酺顿时想出了一個办法。  这一天
拍“美照”怎可沒動物
我的外婆是位年过六十的老人,她个头不高,却是个“大力士”。每次从老家来,她都会大包小包拎一大堆东西,于是,在我幼小的记忆里,我的外婆就是个“大力士”。  记得我上幼儿园时,每天放学后外婆来接我,我都会把手里的东西一股脑儿丢给外婆,甚至还撒娇地骑到她的背上,一摇一晃的真舒服。可是,这样的“大力士”外婆是哪天变老的呢?  记得那天,我和外婆一起坐車回乡下,外婆拿了两个又大又重的包,留下我的小书包让我自
一  公元373年端午节,一个男孩在前秦首都长安呱呱落地。关中习俗认为这天出生的孩子很不吉利,男孩的父母准备把他过继给宗族。男孩的爷爷王猛听到消息,急忙赶来抱住孙子说:“战国时的孟尝君也出生在不吉利的日子,却官至齐国宰相。我孙子将来也一定能光宗耀祖!”王老爷子时任前秦总理,因辅佐苻坚统一北方、建立前秦而深受关中百姓拥戴,被称为“功盖诸葛第一人”。最后,他做主留下了这个男孩,还给他起了个“以毒攻毒”
“我的志向是成为北魏监察部门的监察官,向一切邪恶势力亮剑!”北魏监察部部长高道穆出仕前多次在朋友圈发这段励志宣言,赢得了无数人点赞。  高道穆立志进入监察部,源自父亲对他的影响。高道穆年幼时,曾随担任洛阳市长的父亲到洛阳读书。他目睹父亲一身正气、勇斗强权豪门的魄力,将乱哄哄的洛阳治理得“县内肃然”,于是油然生发敬意,立志长大后要成为父亲这样的好官。  父亲不幸早逝后,高道穆一方面勤奋学习各种治国的
日记最能反映一个人的真性情。因为日记,我们知道胡适最爱打麻将,不管刮风下雨还是酷暑难耐,都得“打牌”“打牌”“打牌”,戒都戒不掉。  季羡林的日记更有趣:  1932.09.23 早晨只是坐班,坐得腚都痛了。  1932.12.21 说实话,看女人打篮球……是在看大腿。  1933.04.29 因为女生宿舍开放,特别去看了一遍。一大半都不在屋里。  1934.03.13 没做什么有意义的事——这些
出生于苏格兰爱丁堡的约翰·劳从小就在算术上显露出异常的天赋。17岁时,父亲去世,他带着大笔遗产前往伦敦,成为各大赌场的常客,凭借他的算术天赋,基本没怎么输过。  约翰·劳顺风顺水的赌徒生涯由此开始,一赌就是九年。直到1694年,他为了一名女子杀死情敌,被关进死牢,但很快就靠贿赂逃了出来,开始了漫长的逃亡生涯,先后在法国、荷兰、德国、匈牙利、意大利等地游荡。不过他的逃亡生涯并不凄惨,作为技术精湛的赌
18世纪,英国爆发了工业革命,变革首先发生在棉纺织业中。很多人看到了其中的巨大商机,其中就包括名不见经传的理发匠阿克莱特。  1732年,阿克莱特出生在英国一个贫穷家庭,为了补贴家用,他13岁就去当学徒,学习理发。经过几年的打拼,阿克莱特开始自己单干,并筹集资金,做起了制作假发的买卖。这让阿克莱特赚到了一大笔钱。但是,阿克莱特并不满足于眼前的利益,他后来又把目光对准了方兴未艾的棉纺织业。  阿克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