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数学课堂生成更加精彩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tie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数学课堂教学过程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而课堂上不一样的精彩往往来自于课堂预设之外的绝妙“生成”。然而,富含生成价值、引人入胜的课堂,并非与时俱来,更绝非凭空产生。那么,作为身处教学一线的教师,我们究竟应该如何优化思维,变革教学方式,让数学课堂生成无尽的精彩呢?
  一、精彩预设,促进数学课堂生成的创新
  古人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老师、学生、教学内容作为课堂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三个基本元素,这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的共识。那么,对于我们走在教育前线的教师来说,更多的是要将学生当做课堂的主体。这就要求我们在备课时,不仅要认真研究教材,仔细研读教材,还要从各个方面认真研究学生。这样在教学过程中才能为课堂教学的动态生成奠定坚实的基础。
  如在教学《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时,为突破学习的重难点,我这样设计课堂教学。在新课开始,就提问学生: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习了什么是周长,现在如果知道一个长方形的长是30米,宽是10米,那么你能用什么方法算出长方形的周长呢?各个小组相互合作,讨论一下。同学们相互讨论,教师个别指导,收集了不同小组的方法。并让每个小组汇报各自的方法,说出自己的理由。
  学生1:我们是将这个长方形的四条边都分别加起来,30 10 30 10=80(米)。
  学生2:我们看到这个长方形有2个30,2个10,我们就用30×2=60(米),10×2=20(米),然后再将60 20=80(米)。
  学生3:我感觉我的方法比他们的都简便。我是先算出30 10=40(米),再用40×2=80(米)。
  对这些同学的发言,我都给予了高度评价。学生在课堂上只有潜心思考,认真开展思维活动,他们的灵感才会展现出来,智慧火花也才会迸发出来,教师再对这些资源加以巧妙整合,将其转化为可利用的资源,进一步创新课堂教学的生成。
  二、动手实践,促进数学课堂有效的生成
  如今多媒体技术已经走进课堂,得到了大力推广和运用。在平时参加教研活动时,每每遇到一些活动课,需要学生动手,有些教师却往往运用动画播放代替,或者只是让学生在书上画一画、涂一涂。导致学生失去动手操作的机会及思考的能力。事实上,我们要想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发展他们的思维本领,如果仅仅凭借虚幻的空间思维,对思维能力欠缺的小学生来说的确存在着相当大的难度。因此,我在教学《认识几分之一的分数》时,设计了下面的环节:孩子们,大家能用自己手中的长方形纸表示二分之一吗?大家都跃跃欲试,兴致高昂地动手折起来。学生汇报如下:
  学生一:老师,我横着将正方形的纸对折,把它分成了2份,其中的一份就是这张纸的二分之一。
  学生二:老师,我可以把长方形的纸竖着折,平均分成2份,其中一份也是长方形纸的二分之一。
  学生三:老师我可以沿对角线折,平均分成两份,其中一份也是它的二分之一。
  学生四:老师,我与其他人不一样,只是将对角线倾斜一下,将原来的图形分成了两个一模一样的梯形,这每个梯形也是原来的二分之一。
  老师:对啊,将这条对角线倾斜的角度适当改变,就会产生出很多种不同的表示方法。
  在课堂上,看到同学们如此投入,看到他们如此精彩的回答,我不禁鼓起了掌。这样在动手操作中,学生深刻理解了二分之一的含义,还掌握了多种平均分的方法,发展了思维。
  三、激趣游戏,捕捉数学课堂多元化生成
  在教学《认识几分之一的分数》一课时,有这样一个内容:比较几分之一的大小。我在事先与学生共同回忆几分之一含义的基础上,抛出问题:大家能用自己手中的正方形纸,经过自己的思考,通过折、涂表达出自己喜欢的分数吗?各个小组的同学立即开展活动,此时我再次提问:谁能主动说一下自己是如何表示的?
  学生一:我表示的是三分之一,把正方形平均分成3份,涂其中一份就为三分之一。
  学生二:我表示的是八分之一,把正方形平均分成8份,涂其中一份则为八分之一。
  学生三(突然站起来大声地说):老师我表示的是二分之二。
  这位学生的回答出乎我的预料,课堂上往往会出现这样超出我们意料的事情,但许多老师因此会手忙脚乱,无所适从,从而让原本课堂上的精彩生成资源无端流失。我对他说:你能给大家展示一下你是怎么思考的吗?
  学生三:我是将这张正方形的纸平均分成2份,涂它的2份,所以叫做二分之二。
  同学们都很诧异,默默等待我的评价。此时,我微笑着点了点头说:你说得非常好,思考的过程也相当独特。我还接着学生的思维乘胜追击:我们将这张纸平均分成了2份,又涂了2份,实际上就是将1张纸全部都涂色了。那么,二分之二事实上就是多少?学生豁然开朗,理解了二分之二就是1。因此,教师在课堂上要善于捕捉、发现惊喜过程中生产的精彩瞬间,发现学生的奇思妙想,我们就要有资源意识,对其进行有效利用。
  四、巧用问题,二次开发数学课堂的生成
  新课程倡导教师要树立强烈的资源意识,努力开发,积极利用。从宏观上看,惊喜过程中的各种因素,如,教师本人,学生的体验,教学中的信息,都是教学中宝贵的资源,我们应充分利用这些资源,让学生积极参与、自主构建,打造富有个性和充满活力的课堂。因此,教学中我们要善待学生的错误,让“错误”真正成为数学课堂教学中的亮点。
  总之,在日常教学中,无时无刻不蕴含着丰富的教学资源,如课堂上学生不经意间的一个插嘴、一个奇思妙想、一个错误等。只要闪现着学生思维的火花,即使它微弱渺小,我们都应大力挖掘,不断开发,巧妙利用,从而让我们的小学数学课堂不断闪现出耀眼的光芒。
其他文献
平坦效率对于实现光中子反应的单中子、双中子和三中子事件的区分和截面的计算非常关键.介绍了一种用于逆康普顿散射γ源(Shanghai Laser Electron Gamma Source,SLEGS)光中
在采用液态铅铋合金(Lead Bismuth Eutectic,LBE)冷却的未来先进核能系统中,合理控制LBE中的溶解氧浓度可以有效抑制结构材料的腐蚀,用于测量氧浓度的传感器尤为重要。目前已有的Bi/Bi_2O_3型、Pt/air型等铅铋合金氧传感器受参比电极限制,或测量温区有限、或结构稳定性较差,需要通过筛选新的参比电极以解决这些问题。本文以采用Cu/Cu_2O参比电极的LBE氧传感器为研究对
初一新生来自各个学校,个体差异性较突出,加之初中数学的灵活性较强,面对减负不减质更要升质的高要求,急需学生转变学习方法,增强学习的独立性。对于一些学习习惯不好和兴趣不浓的中等生、后进生,老师的首要任务就是让他们转变思想,提高兴趣,在信心、基础、成就感、方法、学习习惯上加强教育。  一、用成就培育情感,提高兴趣  1.重视情感教育。首先从心做起,增强学生的自尊心,一视同仁,树立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和学习
针对高能物理实验的电子学系统中采用传统方式更新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固件,存在所处环境复杂不便现场操作和设备数量众多的限制问题,提出
日本脑炎(JapaneseEncephalitis,JE)是由日本脑炎病毒(Japaneseencephalitisvirus,JEV)经蚊虫传播而引起的一种严重的人畜共患的病毒性疾病,日本脑炎病毒属于黄病毒科,黄病毒属,其基
熔盐堆氟盐冷却剂在服役周期内应保持较高的纯度以维持其对堆结构材料良好的相容性.氟盐中的O2-以及Cr3+、Fe2+、Ni2+等过渡金属离子可能增强熔盐腐蚀性,并导致液态核燃料形
A省是鸡肉生产大省,居民对鸡肉的消费量很大。为了防病和治病,饲养人员在养殖过程中,会添加使用某些药物,在用药过程中,不合理用药和滥用药物现象普遍存在,这就造成了鸡肉中药物残
离子回旋加热是用以维持聚变堆实现长脉冲、高功率稳态运行重要的加热手段之一.中国聚变工程试验堆(China Fusion Engineering Test Reactor,CFETR)的离子回旋加热天线将经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