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技工院校品牌建设的思考

来源 :教育前沿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urich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882(2012)02-080-01
  
  在职教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对技工院校而言,也许更重要的不是校舍和设备,也不是名教师或名校长,而是富有竞争力的“品牌”,尤其在教育基本处于“同质化”的情况下,品牌是制胜法宝。本文针对技工院校发展的现状,对技工院校品牌建设的谈些思考。
  一、 打造学校品牌是技工院校科学发展的急需
  学校品牌是具有一定知名度、赞誉度的学校综合内涵的概括,是学校办学理念、教育品质、教育特色以及学校文化的集中体现,是学校最宝贵的资产,也是学校的核心竞争力。
  技工院校作为一种独特的职业教育模式,一直以来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导致技工院校的发展面临着许多挑战。然而,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高技能人才的紧缺成为制约中国第一产业发展的“瓶颈”。因此,职业教育重新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技工院校的发展亦存在着不少机遇。为了站在新的高度把握新的形势,适应新时期新经济对新技工的需求,使技工院校引领职教,保持率先,转换发展思路,打造具有自己鲜明个性的特色品牌是科学发展的急需。学校品牌形象好,才能获得社会的支持、家长的信任、师生的认同,为学校赢得更多的发展机遇,它可以拓展学校生存和发展的空间,从而促使学校良性循环。因此,技工院校必须审时度势抓机遇,提升内涵铸品牌。
  二、 丰富办学内涵是铸就技工院品牌的根本
  技工教育是以就业为导向的,社会就业市场对专业人才的需求制约着其发展。当职业教育发展到一定规模的时候,院校之间的竞争归根到底是教育服务质量、毕业生素质的竞争。要使毕业生更适应社会的需要,就要有与其他院校有不同的办学特色,让学生接受过良好的教育、受过严格的职业训练。因此,职业院校为了更好地发展,必然要把握好教育质量,走内涵发展之路。
  三、 科学合理举措是铸就学院品牌的关键
  (一)调整专业增活力
  技工教育是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只有紧贴经济发展、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就业市场的变化,及时调整专业结构,才能显现职教办学活力。没有叫得响的专业,就无法建成品牌学校,必须坚持“服务社会设专业、依托行业建专业、校企合作强专业”的专业建设思路,进一步深入行业、企业广泛调研,为设置新专业、淘汰旧专业、整合现有专业提供依据;围绕学校的专业群建立专业设置动态调整机制,主动适应就业市场变化,构建特色鲜明、宽窄并存、方向灵活的专业体系;使专业设置和建设与服务社会、依托行业有机结合,不断做大、做强、做精重点、特色专业,凸显职业特色,力铸职教品牌。
  (二)强化实践铸能力
  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是技工教育的重中之重,也是体现技工院校办学特色和其生命力所在。为此,技工院校需对优势专业、紧缺专业,在人力、物力、财力上优先保证其建设的需要,在搭建校企合作平台、推进课程改革等方面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实行“重点投入、重点建设、重点倾斜、重点监控”;按照“高标准配置、规范性建设、校内外结合、应用性突出”的思路,加强生产性实训基地、“企业文化、工作场景、工作过程 ”于一体的一体化教室等建设,全力做好创建“校中厂”和“厂中校”型的实习实训基地,形成以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为主线的实践教学体系,通过创建示范专业推进其他专业建设,最终达到让各个专业百花争艳的可喜成果。
  (三)校企合作添实力
  职业教育具有开放性、实践性的突出特点,决定加强校企合作推进工学结合,是深化专业建设和改革的必然选择。加强校企合作,对专业的课程改革、教学团队建设、实践教学条件建设,对人才的培养都带有根本性的作用。因此,继续探索冠名办班、推行“订单式”教育、加大“产学研”结合的紧密度等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实行“全方位、全过程”的校企合作,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保证工学结合人才培养工作的开展,提升专业内涵。
  (四)教学改革挖潜力
  1、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即解决“如何培养”,纵观世界发达国家职业技术教育,不管哪一种模式,其核心就是工学结合。不少技工院校的发展之所以是健康的,其原因是人才培养工作遵循了工学结合的原则,但是也要看到在工学结合的具体实施过程中,其教学效果和工学结合的程度还存在许多问题。因此,加强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和实践是高技能人才培养工作应首先解决的问题。
  2、改革课程体系。即解决“教什么”,全面启动基于工作过程的一体化课程体系的建设与改革。一方面应该通过职业岗位分析,确定职业岗位的特点、专业培养目标,再依据专业培养目标,结合职业岗位的需求和职业标准,进行职业能力分析,确定课程设计的主体内容和层次定位,有针对性地设置课程;另一方面,还要及时更新教学内容和资源,使其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只有这样,学生才能真正时刻紧贴社会需求,才能做到学以致用。
  3、改革教学过程。即解决“怎么教”,全面推动一体化教学。编写情境教学、案例教学、项目引领为主要表式的校本教材,结合实际项目“教”和“学”,把“做、学、教”为一体,使学生在学和做中构建自己的专业知识,引导学生将专业知识用于解决实际工作之中。让学生在做中学,教师在学生做中教,师生双边互动,使课堂教学充满活力、动感和实效。
  4、改革技能培养。即解决“特色如何”,技能培养作为技工教育的特色,应该作为技工教育的立身之本。在人才培养方案中要订出符合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各项专业技能训练项目,并与平时的课堂教学同步进行;提倡并大力支持各专业开展职业技能大赛,以赛促练,使学生的职业技能迅速而有效地提高。
  5、改革评价方式。即解决“怎么考”,加强过程性考核,使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改革考核内容,变学校考核为学校考核与企业考核相结合,既要体现基础性与全面性,又要反映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改革考核方式,由单一笔试向多样化考核转变。
  (五)建设队伍孕内力
  对于以技能型人才为主的技工学校来说,一体化教师队伍水平很大程度上代表着院校的办学水平和社会声誉,代表着院校未来发展的方向。院校应始终坚持让品牌教师支撑品牌专业,让品牌专业支撑品牌院校的发展思路,努力加强“一体化”教师的培养。通过实施“专业带头人”工程、实施培养工程、实施引进工程等。另外,学校建立对教师的考核和评估制度,对教师施以压力,促使教师不断提升自身素质。有了一支高素质的骨干队伍,挑起了院校的骨干专业,形成了院校的职教特色,也就可促进学院可持续发展。
  另外由于技工院校招生没有设置门槛,因而技工院校学生素质普遍偏低,因此,德育工作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关键。为此,技工院校的教育工作必须实施“1234”工程即:坚持“一条主线”即坚持把学生素质教育这条“主线”贯穿于人才培养工作的全过程;突出“两个重点” 即围绕安全抓教育,围绕学习抓学风;加强“三个校园文化”建设即以物质文化为切入点,以精神文化为核心,以制度文化为突破,不断完善校园文化体系,提升校园文化水平;强化“四个结合”即努力形成学校与家庭、企业、社会相结合,思想品德教育与人文素养、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职业能力与专业素质相结合的育人工作格局。
  
  参考文献:
  [1] 范文衷,辞旧迎新·话技师学院[M]中国培训.北京中国培训杂志社出版,2008No.1。
  [2] 关 晶,人力资源新视野下职业教育培养目标新探[J].职教通讯.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8-7.
其他文献
笔者在阅读和摘录2007年第1期时,感到其中有两处文字似有谬误,特提出来,就正于编辑.
摘 要:目前我国的音乐高考热度不减,赢大量的高中生报考音乐专业。虽然高中音乐特长生教育已取得了较好成绩,但其中仍存在着许多问题。如何更有效地、有针对性地对这类学生进行教学——本文从“实用”的“应考”角度结合笔者多年教学经验进行初步探讨交流。   关键词:高中音乐特长生 教学 能力 培养  中图分类号:G633.951 文献标识码:A
的“多媒体互动”,和其他大多数党报一样,经历了电子版、网站、手机报等阶段.早期是简单的电子版,就是直接将报纸内容搬到网上.后来报牡创办了漳州网,才有了自己独立的综合性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高校将从经济社会的边缘走向中心,进入经济运行过程,直接参与经济活动.为了适应这一重大转变,高校必须进一步完善和全面拓展自身职能,对学术组织结构
以组织理论和知识管理理论为基础,在知识管理理论指导下进行大学学术组织变革.依据其外部驱动和内部需求,从知识管理角度对大学学术组织进行分析研究.要提高大学知识管理的效
作为实现教育平等、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一项重要举措,从2006年起,我国各地农村陆续开始实施免费义务教育,政府承担了全部办学经费.安徽省也多措并举,全力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
经验功能从属于韩礼德功能语言学三大纯理论功能之一的概念功能,是指人们用语言来谈论他们对世界(包括现实世界和内心世界)的经验,用语言来描述周围所发生的事情或情形。该文
中图分类号:G623.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882(2012)02-075-01     新课程强调:美术教育是以愉悦学生的感受和使其积极体验、参与为出发点,以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为目的的基础素质教育。乐观充满活力是人们的心理健康的一个标准。我们教师不仅要教书,更要育人,让孩子们对学习生活充满自信。帮助孩子树
中国高校学术人力资源是高校科研力量的主力军,也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国际竞争力关系到国家的整体国际竞争力。目前,国内外学者对于中国高校学术人力资源国际竞争
民办教育事业是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国家对教育投入严重不足,民办教育以投资为主的情况下,更应有营利性民办教育机构的存在.本文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