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课堂提问的方法

来源 :新课程·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ysnak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提问是课堂教学的常用手段,是启发学生思维的主要方式。
  关键词:课堂提问;方法;启发式教学
  “提问”是教师向学生输出信息的主要途径之一,是课堂教学的常用手段,是启发学生思维的主要方式之一。很多教师认为“提问即启发”,多提问就是启发式教学,显然,这种认识是不正确的。
  繁杂、多余的课堂提问,根本起不到启发的作用,是我们应该摒弃的。那么,课堂最忌讳什么样的提问呢?首先,课堂提问忌讳问题过于简单,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问题的简单化不利于学生的思维训练。其次,课堂提问忌讳复述式提问。教师所提问题,学生只要看书即可看到答案,这类问题学生只动眼动口不动脑,这样会影响教学效果。再次,课堂提问忌讳“排除异己思维,只求标准唯一答案”。叶圣陶曾说过:“像牧人赶羊群似的,务必驱使学生走上老师预期的路线,说出预期的答案。这个方法好像是启发式,实际上就是灌输式。”
  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就主张启发式教学。他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因此,在教学中,教学要设计精当的提问,使学生“开其智,达其辞”,达到“心欲求索”和急于想说的境地,得到“举一隅”而“以三隅反”的结果。概括地说,就是具有启发性、指导性、趣味性的课堂提问。(1)激发兴趣,促进动脑的提问;(2)看似深奥,但“跳一跳就能够得着”的提问。课文《第一场雪》中,写了柳树上的冰条“毛茸茸、亮晶晶”,松树枝上的雪球“蓬松松、沉甸甸”。教师提问:“怎么理解毛茸茸又亮晶晶?蓬松松的雪球为什么反而沉甸甸呢?”这个问题有一定的难度,但如果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和事物的某些特征,学生经过思考和讨论,问题就会迎刃而解;(3)提高思维质量的提问。提高学生的思维质量,使其养成思维缜密的好习惯;(4)提携全篇的提问。在教学《桂林山水》一文时,可提出这样的问题:“为什么说‘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呢?”学生要想回答这个问题,需要通篇阅读了解桂林山水的特点,体现教学的整体性。
  总之,课堂教学的提问技巧应随机应变,更应该在课堂之外下功夫。它要求教师既备教材教法,又要备学生,是灵活应用教学技巧、不断提升课堂教学效率的手段。
  参考文献:
  严永金.名师最能激发潜能的课堂提问艺术:让学生的思维活起来: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02-01.
  编辑 王团兰
其他文献
《西游记》中,在孙悟空保护唐僧取经的过程中,佛祖曾说过三句话:  ——你这泼猴,一路以来不辞艰辛保护师傅西天取经。  ——这次何故弃师独回花果山,不信不义。  ——去吧,我相信你定能发扬光大,保护师傅取得真经。  这三句话褒中有贬,既肯定了孙悟空前面保护唐僧的所作所为,又批评了他这次的不信不义,最后提出目标和期望,恰到好处地激励了孙悟空的斗志。这种批评方式不是一味地采取批评的手段,而是在两层厚厚的
摘 要:面对新课程改革,作为历史教育者应该怎样去做呢?这是每一位历史教师一直思考的问题。目前的教学工作总是提到要紧扣课程标准,围绕大纲展开教学工作,同时还要体现新课改的理念,这就无形中给教师增加了巨大的压力。主要论述了在新课改过程中如何培养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让学生学好历史、喜欢历史的一些方法和感悟。  关键词:历史教学;课堂提问;主观能动性  传统的历史教学中课堂通常是由教师口述说一下这段历史
摘 要:语音是语言的基础,语音学习是学好一门语言的关键。但在英语学习中,音标的学习往往成为多数学生的困惑之一。主要原因是音标教学受到的重视程度不够和音标的学习与运用脱节。教师可以从汉语拼音的教与学中受到启发,吸取适合音标学习的方法与理念,探究音标学习的规律,以减少英语学习的障碍,提高英语学习的实效性。  关键词:汉语拼音;音标教学;地位与作用;方法探究;实效性  《新华字典》对“语言”的解释是:“
摘 要:结合教学实践,浅谈小学低年级的口语交际教学。  关键词:小学;低年级;口语交际  在人类社会里,人们借助语言,尤其是口头语言,交流思想感情、学习劳动技能、传授生产经验等。人,作为社会的成员,必须具备与其他成员交际的本领。如今时代的进步,社会的发展,也对人们的口语交际能力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但是,令我们担忧的是少年儿童们,有的因缺乏口语交际的严格训练与培养,说话能力差,语汇贫乏,条理不清
摘 要:初中历史教学中采用探究式教学模式,在这种教学模式中需要教师合理地提出问题,引导学生积极地进行自学。对于问题的设计,教师要坚持适度性原则、梯度性原则和开放性原则。  关键词:探究式;适度性原则;梯度性原则;开放性原则  《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指出“历史课程改革应有利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倡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勇于提出问题,学习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改变学生死记硬背和被动接受知
摘 要:幼儿教师是否拥有正确的性别教育观,对幼儿的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幼儿园要注意幼儿的性别取向教育,在游戏设计中,要有意识地增加性别取向的内容,要改变师资结构,改变传统意识。  关键词:幼儿性别取向;游戏;师资  幼儿时期是儿童形成初步的性别概念与特定的性别偏好的起始阶段和关键时期,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他们的一生。幼儿园教育活动中能否表现出合理的性别取向,幼儿教师是否拥有正确的性别教育观,对幼
厨子也分派别。北派的爱乱炖,肉夹饃羊肉汤,大快朵颐;南派的爱羹汤,虾饺皇生煎包,细嚼慢咽。杨师傅非南亦非北,我笑问他属哪派时,杨师傅捻须一笑:“我做菜与别个不同,就叫‘清汤派’吧!”我不甚明白,也许他最拿手的清汤排骨就属于那个“清汤”。于是每每杨师傅问及味道怎样,我便用家乡话嚷道:“祖父的‘清汤’好吃得紧!”  杨师傅并不是从清汤排骨发家的。有一回,电视上名厨教做菜,松鼠鳜鱼、响油鳝糊,浓油赤酱样
摘 要:微课是与传统课堂截然不同的授课形式,它具有自由、新颖和个性化等特点,在生物教学中是一种值得尝试的教学手段。采用合理的策略,会起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催化作用。  关键词:微课;初中生物;教学方法  作为一种新型的授课形式,微课以其个性化和新颖性特征吸引了学生的目光。作为初中生物教师,也可以借助微课的高人气,在知识点的选择、师生互动、教学类型等方面多多尝试,录制出高质量的微课
摘 要:马克思说:人创造了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了人。可以说,人是环境的产物。特别是对以实际操作活动和直接经验为心理发展基础的幼儿来说,受环境的影响更大。这正如当代幼儿心理研究所提出,幼儿是在与环境的交互作用中得以发展的。班级的室内环境是幼儿教育的最主要组成部分,也是幼儿最重要的学习环境。  关键词:班级环境;幼儿发展;环境创设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强调: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该通过环境的创
摘 要:听力是指听音、辨音和听音会意的综合能力,也是对语音和语调的领会能力。为了提高英语听力教学的质量,应充分认识到初中生听力困难的原因,然后才能有的放矢。  关键词:初中生英语;听力困难;原因  英语听力学习如果只是依靠盲目地多听多练,很难实质上提高听力水平。初中学生听力学习困难有以下因素。  一、缺少学习的兴趣  英语不像母语那样,后天的学习对学生来说相对困难,如果没有兴趣,长期靠考试的压力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