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史料实证素养的培养策略

来源 :中学教学参考·语英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io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培养学生的史料实证素养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师首先要重视史料实证教育,并精心打造有助于培养学生史料实证素养的课堂,还要合理用好历史教材。
  [关键词]高中历史;史料实证;培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33.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8)19-0076-01
  史料實证素养是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它指的是学生能够结合客观而可靠的史学材料,对历史事件进行分析和评判的能力和品质。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师要关注学生史料实证素养的培养。
  一、教师应重视史料实证教育
  为了促进学生史料实证素养的培养,教师作为教学的主导者,首先要端正观念,重视史料实证教育。就当前的教学实践来看,教师在课堂上缺失对学生史料实证素养的培养,和教师自身的素养有关。因为我们的教师大多是在传统教育模式中培养出来,他们耳濡目染的课堂,包括自己长久以来的教学实践,都没有对史料实证形成足够的认识。
  以往的历史课堂侧重于陈述性的知识灌输,而注重史料实证素养培养的课堂应该关注过程性知识的探索。在以核心素养为中心的教学背景下,教师应引导学生广泛收集材料,并对有关史实进行论证,这样的处理有助于学生对知识形成更加深刻的认识和理解,学生的历史分析能力也将由此而提升,同时其思辨意识以及思维品质也将得到优化。
  教师要开展史料实证教育,就必须注重提升自己的专业修养和教学能力。换言之,为了培养学生的史料实证素养,教师首先要具备深厚的史学素养以及教学功底。此外,教师还要积极发掘教材,精心设计教学,毕竟课堂是学生史料实证能力最主要的培养平台。
  二、精心打造能培养学生史料实证素养的历史课堂
  1.指导学生自主搜集史料
  让学生自主搜集史料,是培养学生史料实证素养的基础。教学中,教师首先要指导学生区分史料类型,比如文献、实物、遗址、文学作品等等,还要拓展学生的史料搜集途径。学生搜集史料的途径有很多,传统途径有博物馆、图书馆等,现代化途径有互联网等。比如在教学“美国联邦政府的建立”时,我们可以组织学生在上课前多方位地搜集素材,比如《华盛顿传》《1787年宪法》等等,引导学生结合教材对相关信息进行筛选、重组与整合,这样的处理有利于培养学生证由史来的基本意识。
  2.指导学生辨析史料价值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指导学生对浩如烟海的史学材料进行有效整理,对史料的来源及性质进行区分,比如哪些是真实材料,哪些是虚假材料,哪些是直接材料,哪些是间接材料等等。这样一系列的辨析有助于学生明确史料的价值。比如指导学生研究“西安事变”那段历史时,为了让学生能够深刻把握“当时各方势力对事件态度不一”这一史实,教师可以展示当时各个报社对该事件的报道。这样的处理有助于学生多方位了解西安事变中各方势力的态度和意见,进而做出更加客观公正的判断。
  3.指导学生结合史料表达自己的认识
  教学中,我们要指导学生结合史料对历史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较为理性的观点和看法,这样的处理可以帮助学生养成讲究证据、理性处事的公民素质。比如指导学生研究“中国古代市的变迁”时,教师可以安排学生整理宋朝前后“市”的材料,并按照时间与空间上的特点进行整理,然后让学生在课堂上汇报自己的学习成果,最后要求学生在互相探讨的过程中进一步完善结论。以上过程有助于学生史料实证素养的培养,也有助于学生在将来的学习与工作中能运用实证精神和理性思想来面对各类问题。
  三、合理用好历史教材
  教材是学生最基本的学习材料,在新课程体系下,我们要树立起新的教材观,即“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因此,我们要指导学生妥善用好教材,充分发掘其在培养学生史料实证素养过程中的功能和价值。
  当前的高中历史教材无论是内容的选择上,还是栏目的编排上,都采用了很多有价值的材料,以此来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这些材料也成为学生理解历史的关键证据。教材上所倡导的都是主流的历史思想和观念,我们指导学生使用教材,一方面要让学生尊重教材,另一方面也要指导学生通过独立分析、理性思考,逐步形成客观且充满个性的观点。
  教师在使用教材时,要善于对教材进行开发与重组,对教材存在的缺失,积极进行补充,对教材中不符合学生理解习惯的地方,进行适当调整。当然,如果存在史料不足的情形,教师也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收集和补充,让学生在自我探究中充实认识。
  综上所述,培养学生史料实证素养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历史教师首先要在思想上引起重视,并在教学实践中积极付诸行动,才能促使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得到提升。
  (责任编辑 袁 妮)
其他文献
[摘 要]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的情感表现至关重要。教师在教学中要凸显情感因素,运用一切可以激发学生学习情感的手段助力教学,这样才能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首先,教师要有热爱本职工作的情感,要热爱教学工作,热爱所教专业,热爱自己的学生。其次,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挥自己的智慧,创设师生情感交流的和谐气氛,有效表达内心的情感,增强感染学生的魅力。  [关键词]情感教育;热爱学生;感染学生  [中图分类号]
[摘 要]体育教学对于增强学生身体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发展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体育游戏内容丰富且充满趣味性,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枯燥的训练形式变得有趣。在中职体育教学中,教师可恰当融入体育游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中职体育;体育游戏;趣味性  [中图分类号] G7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8)06-0096-01  不少中职学生对于体育课
[摘 要]“求真课堂”是师生共同追求真知识、探究真方法、培养真道德的课堂。“求真课堂”既是一种教育理念,又是一种课堂教学模式。但从教学现状来看,高中地理课堂脱离实际生活,只注重灌输应试知识的现象比较普遍,课堂“失真”现象比较突出。从目前江苏省高中地理学业水平测试和高考试卷来看,考试越来越重视对学生能力的要求,不仅考查学生对知识的识记,更考查学生对知识在理解基础上的应用。这种导向就要求我们高中地理课
今年的除夕夜,廖昌永又是在春晚的直播现场度过,他已记不清这是第几次因为上春晚而不能和家人一起过除夕。20年前,第一次上北京,是因为要报考中央音乐学院,当时衣着寒酸的他,因为怕
[摘 要]初中生的成长和学习态度与班主任的管理能力有关,班集体是学生学习、生活和发展的重要场所,在全员发展的视角下,班主任对班集体的管理能力影响着学生的成长和学校的教学质量。全员发展视角下初中班主任应关心学生,做好沟通和协调工作,提升自身能力,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和成长环境。  [关键词]全员发展视角;初中班主任;班级管理  [中图分类号] G6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