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中学防溺水安全教育及对策研究

来源 :教育界·A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oyoliu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适当地游泳,对于学生的身体而言,有一定的益处,但是如果不做好安全防范措施,将会出现严重的后果。作为农村中学教师,应该做好学生防溺水安全教育,切实保障学生的安全。文章对农村中学防溺水安全教育现状及对策进行了分析研究,为农村教师进行防溺水安全教育提供参考价值。
  【关键词】农村中学;防溺水安全教育;问题;对策
  游泳是一项对身体有好处的运动,受到广大学生和成年人的追捧。游泳不仅可以帮助全身的肌肉得到运动和锻炼,在炎热的夏天还可以消暑。成年人有一定的安全防范意识,而中学生认为自己很安全,其实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自身游泳技能不足,并且对于水中的实际情况也不了解。尤其是农村的中学生,一般是几个同伴一起下河游泳,遇到危险时,没有救援能力和自救能力,最终导致出现严重的后果。每年夏天,报道溺水事故最多的就是农村地区。因此,对于农村中学教师而言,必须要做好农村中学防溺水安全教育工作,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保障学生的生命健康。
  一、农村中学生防溺水的教育现状
  当前,我国中学生溺水事故频发,尤其是在夏季即将放暑假时,教师会提醒学生不要下河游泳,要注意自身安全,但是仍然会有很多的溺水事故出现,给家庭带来沉重的打击,一个完整的家庭,从此不完整。在我国,几乎每年都会有成千上万人因溺水而失去生命,这是一个不可忽视的数,是一个沉重的数。在这些溺亡者中,有部分是学生。其实我国的溺水人数要多于其他国家,这是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也是当前学校教育中不可忽视的一个问题。中学生的防溺水安全意识较差,并且部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是以教学大纲为主,很少会在日常课程中开展防溺水安全教育工作,仅仅只是在即将放假时提醒学生不要下水游泳等。在农村地区,部分家长迫于生计,不得不出门打工,基本都是爷爷奶奶或者外公外婆在家带孩子,这些老人的安全意识更差,并且管理、教育孩子的精力有限,因此农村地区溺水事故频发。
  教育部针对学生防溺水教育发布了“六不准”的原则:不准私自下水游泳;不准擅自与他人结伴游泳;不准在无家长或老师带队的情况下游泳;不准到不熟悉的水域游泳;不准到无安全设施、无救护人员的水域游泳;不准不会水性的学生擅自下水施救。虽然国家和学校针对学生防溺水事故做出了相关的安全教育规定,但是教师不能时刻跟随学生左右,因此不能及时阻止学生私自下河游泳。中学生的防溺水安全意识较差,没有意识到游泳存在的危险性,并且认为危险不会降临到自己的身上,因此导致溺水事故频发。
  从目前的形势来看,我国对于农村中学生的防溺水安全教育是不容迟疑的。每个地区的相关管理人员需要加强对学生的防溺水安全意识教育,并且让家长配合教师的教育工作,一起来完成对农村中学生的防溺水安全教育。
  二、农村中学生防溺水教育现存问题
  (一)中学生防溺水安全意识较差
  中学生由于自身经历较浅,心智发育不成熟,对周围的环境很容易出现判断失误的情况。每年暑假时,有大量的中学生下水游泳,其中很多农村学生没有家人陪伴,屬于擅自下水游泳,最终出现无法挽回的局面。农村中学生出现溺水事故归根结底是中学生缺乏防溺水安全意识。在农村,很多父母对孩子的教育都忽视了防溺水安全教育,对游泳存在的危险认识不足。在夏季,经常可以看到农村学生成群结伴地在河中嬉戏,玩水,享受河水带来的清凉和欢乐,但是没有意识到其中存在的危险。
  (二)学校对于防溺水安全教育不足
  大部分学校将工作重心放在提升学生的考试成绩上。这主要是因为我国是以应试教育为主,学生只有获得较好的成绩才能进入理想的学校。并且每一所学校的教师也有自身的教学和升学任务,将重心往教学任务偏移,忽视了对农村中学生的防溺水安全教育。
  学校的管理人员对于中学生的防溺水安全教育认识也存在不足的情况,有些学校甚至根本没有安排安全教育课,安排的几乎都是应试学科,认为学生的学习成绩是最重要的,并不认为安全教育可以给学生的学习成绩带来帮助。这些情况在农村中学是普遍存在的,因为当地的教师都认为,中学生家庭条件不行,需要通过学习来改变自己的命运,出人头地,因此更加注重学生的学习成绩,而忽视了德智体美教育,更别提安全教育。学生被动地接受教师的教育,没有足够的安全意识,对安全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不能意识到下河游泳的危险。
  (三)家长教育和监督存在缺失
  在农村,很多中学生的安全意识非常薄弱,有一部分原因来源于家长。家长没有强烈的安全意识,尤其是学生下河游泳时,家长没有陪伴在左右,这种行为本身就是错的,家长没有意识到学生私自下河游泳所带来的危险。中学生没有自救的能力,家长应掌握必要的援救措施。但是当前很多农村家长的安全意识不足,对孩子的安全教育不到位,孩子私自下河游泳时,家长没有随行,不能做好监督和援救工作。并且很多农村家长为了生活,不得不外出打工,只留下老人在家照顾孩子,很多老人的安全意识更差,不会对孩子进行安全教育,从而导致溺亡事故增加。每年这类报道很多,但惨痛的教训并不能引起家长的重视,他们总是以为这些事情不会发生在自己的身边,但当事故真正发生时,后悔莫及。家长的安全意识不足,导致学生安全意识薄弱。学生在暑假期间,私自下河,出现危险时没有自救能力,最后出现事故,造成家庭的悲剧。
  (四)农村安全设施建设不够
  一些地方政府在进行安全宣传时,只是走过场,并没有落到实处,没有建设正规的游泳馆。一些池塘、河流位置偏僻,周围没有危险警示标志。学生没有专业的游泳设备、自救设备等,遇到危险时难以自救。而且农村的医疗设施和技术有限,离城区较远,没有专业的施救团队。这些也是导致农村中学生溺水事故频发的重要原因。
  三、农村中学生防溺水安全教育对策
  (一)加强对中学生的防溺水安全教育,增强农村中学生的安全意识
  在农村中学,学校应该安排安全教育课程,教师不能忽视这门课的作用,也不能随意用其他应试教育课程代替,安全是重中之重。   农村中学生下河游泳,一般选择的是池塘、水库等地方,很多学生出现溺亡事故是因为自身的体能无法适应过大的温差。中学生体能不是很好,农村水域的温差和外界存在很大的区别,部分学生在游泳时会出现抽筋的情况,不能及时游回到岸边,只能深陷危险之中。
  学校的管理人员要认识到中学生游泳的特殊性,开展安全教育课,有针对性地进行知识讲解,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让学生远离危险的区域。同时还要与家长加强联系和沟通,让家长配合学校,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学生要有安全意识,在家长陪同的情况下去正规的游泳池游泳,绝对不能私自去池塘或者水库游泳。
  结伴而行的中学生当发现同伴出现溺水情况时,应该立即呼救,寻求周边成年人的帮助,最好带上手机,及时拨打120和110,并寻找长树枝或者竹竿等,让落水的同伴抓住树枝或竹竿游回到岸边,切记不要轻易下水施救,否则两个人很有可能都处于危险的境地,施救者首先要保证自身的安全。通过很多新闻报道可以得知,很多施救人员最后也陷入危险的境地,出现溺亡事故。因此,教师和家长要向学生强调这一点。
  (二)加强安全演练
  学校除了要告诫学生不能去危险的水域游泳,还要让学生掌握安全知识和技能。学校要定期对学生进行防溺水安全演练,并且邀请农村医院的医生来给学生传授相关的急救知识,确保每一位学生都能够掌握安全急救技能。通过这些培训,学生可以了解到在遇到危险时,如何才能在最短的时间内为自己赢得生机,也能掌握及时抢救他人生命的技能,在救援人员没有到来之前,争分夺秒地抢救生命。这将对学生之后的人生具有重大意义。比如,如果在游泳中出现大脑缺氧的情况,黄金抢救时间只有四分钟,这个时候要进行心肺复苏,采取正确的方法可以让缺氧的人脑细胞恢复供血。
  (三)家长和教师加强对中学生的监督和管理工作
  在学校,教师虽然对学生讲述安全知识,但是不能保证学生是否会下河游泳。因此,当学生在家时,家长应该做好监督工作,防止学生私自下河游泳。教师可以给家长发短信,询问学生的学习情况、是否在家等,提醒家长要注意学生在家的行为活动,以安全为主。教师不能随时掌握学生的实际情况,需要家长配合一起进行监督管理。因此,家長和教师要随时保持沟通,保证学生的安全。
  【参考文献】
  罗晓俊.如何遏制农村学生溺水事故[J].贵州教育,2017(18):13-15.
  周洋.暑期,学生溺水事故何时休[J].湖南安全与防灾,2013(08):42-43.
其他文献
【摘要】慕课学习主要依托微视频。文章以道德与法治课中一则微视频为例,剖析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微视频有效设计要精于把握教学内容,善于掌握学生学情,勤于锻造提升美感的技术。  【关键词】有效设计;微视频;学术;心术;技术  慕课是依托互联网而产生的学习方式,旨在让学生课前自学有关微视频,学会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然后通过先学后教的方式,将学生在线学习和在校学习结合起来,使“互联网 教育”重构课堂教学,促
【摘要】高效能的学校会议,对于发现和解决工作中的问题,提高工作效率,完成工作目标有重要意义。然而普通高中会议效能的现状存在频率高、耗时多、效能低下的问题。文章针对这一情况进行了深入的摸底调查,从时间因素、组织者因素、参会者因素等方面分析了原因并提出了应对策略。  【关键词】学校会议;效能低下;原因;应对策略  学校会议是学校管理中进行决策、交换信息、解决问题的手段。本文中,笔者为了使问卷调查开展得
【摘要】理念的及时更新并不能完全保证行为的相应转变,教育改革的最终目的是将理念中的“应如何”转变为实际中的“如何做”。2011年版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那么,如何通过改变教学方式来促进深度学习发生呢?文章结合实践谈了一些思考。  【关键词】深度学习;生活化;知识生成;问题意识  一、选取“生活化”的有效材料,提高学生课堂学习效率  数学课程
【摘要】计算教学是我国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内容,是教给学生计算方法、培养学生计算能力的主要途径。有温度的计算教学应关注学生的数学现实,尊重学生的个性需求,顺应学生的数学思维,促进学生的成长发展。  【关键词】计算教学;运算能力;小学数学  计算是学生进行后续数学学习的基础,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运算能力一直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主要目标之一。《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强调,
【摘要】“生活教育”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主线和基石,他的教育思想反映出他对生命教育的重视。生本教育就是以生命为本的教育,就是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的教育。学校应以生命教育的理念为引导,以生本教育模式的创建为核心,在切实、规范的行动中继承和践行陶行知教育理论,达到以学定教、不教而教的目的,促使教师与学生共同提升,最终回归到教育本体——依靠学生自己提升生命。  【关键词】生命教育;学校
【摘要】线上教学作为一种新兴的教学方式,逐渐在小学语文课程教学中得到应用。文章通过对目前线上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中面临的设备问题、距离问题、教学话题以及心理接受程度等问题进行全面分析,探究了小学语文线上口语交际能力培养路径,旨在运用新兴的网络教学媒体来实现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全面提高。  【关键词】小学语文;口语交际;线上培养  【基金项目】2020年度漳州市线上教学教研专项课题一般课题“停课不停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