架桥铺路,巧径通幽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mengl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思维导图是一种有效的思维图形工具,能开启学生大脑的无限潜能。在教学中,基于恰当的策略应用能清晰地呈现教学内容之间的内在联系与逻辑体系,有利于学生建构系统化知识框架,促使学生收获着意想之外的教育幸福,完善着深刻的自我建树。这样的教学,将为终极的发展奠基定调,为价值的实现提供可能,为和谐的教育创建良策。本文从三个方面的策略来阐述思维导图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以求教于方家。
  关键词:思维导图;初中数学;应用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7)09-0084
  一、缘起,“圓网蛛”的借鉴与断想
  偶然看到一种被誉名为“天才建筑师”的蜘蛛——圆网蛛。它织网的技术虽然谈不上精巧设计,但从其织网的过程观看:巧妙的三角构思,先有框架,后有步骤;先有主干,后有细节,无愧于天才的美誉。由此联想到我们的初中数学教学,我们有没有给学生留下一个清晰的知识结构呢?
  思维导图是1971年由英国著名心理学家、教育学家东尼·巴赞(Tony Buzan)先生创造的一种终极的组织性思维工具。思维导图是表达发射性思维的有效的图形思维工具,它运用图文并重的技巧,把各级主题的关系用互相隶属于相关的层级图表现出来,协助人们在逻辑与想象之间平和发展,从而开发人脑的无限潜能。思维导图有四个基本特征:1. 学习的焦点清晰地集中在中央的图像上;2. 主题作为分支由中央图像向四周放射出去;3. 分支由关键图像或者联想的线条上标注的关键词构成,比较不重要的话题也以分支形式表现出来,附在较高层次的分支上;4. 各分支形成一个相互连接的节点结构。基于上述缘由,笔者认为思维导图是实现知识结构构建、呈现思维动态、展现思维能力的有效方式。(附初中数学结构导图模式图)
  二、追溯,“思维导图”的认知与梳理
  运用思维导图可以把零散的知识按照一定的逻辑、类别、结构组织起来,形成完整的知识系统。思维导图是一种终极的组织性思维工具,也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法,在数学教学中使学生熟练地掌握思维导图的画法,运用思维导图教学策略,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的创新思维水平,促使学生更好地记忆、理解和运用数学知识。以下笔者就以一些实践为例,简要阐述思维导图在数学课堂中的应用策略。
  1. 顺应发展脉络,用知识统领全局
  古语:“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放眼全局,形成认知的网络结构;关注整体素质,准确解读数学教材与课程标准。在新学知识的时候,我们可以让学生先将原有的认知和自己的猜想在思维导图中绘制出来,然后通过学习,对自己原有的认知及猜想进行修正和补充。
  知识的整理、沟通,形成良好的知识网络就是将知识条理化、系统化,并将那些有内在联系的知识点在分析、比较的基础上串联起在一起,做到学一点懂一片,学一片会一面。
  它可以促使学生积极动手作和动脑思考,使他们能够从整体上掌握基本知识结构和各个知识间的关系。
  2. 启迪智慧思辩,用方法串联核心
  数学的知识是有联系的,有系统的,有结构的,并在相应的层次及层次与层次之间呈现整体性。这种整体性还反映在数学与其它学科知识的有机关联而产生的知识的统一与综合。这些无疑对学生认知结构的形成产生积极影响。数学的教学不能是把零碎、无联系的、不分巨细的内容一点一滴地塞给学生,要他们通过强化记忆装进脑袋。我们的教学法不但讲求知识结构,同时还要求教学这类知识的方法结构,教学过程是搭建数学“框架”的过程。
  我们常常会因为复习形式不够多,学生积极性不够高,复习效果不够好而感到烦恼,而让学生自己复习整理学生又总是无从下手,思维导图就可以作为一个很好的复习方法(上接第84页)和复习工具提供给学生使用。教师要想办法让学生通过观察思考,把那些有内在联系的知识点进行主动思辨,通过分析、比较再串联起来,加强沟通,丰富和完善自己的认知结构。学生掌握的是整体的知识框架,更容易了解新旧知识间的联系和区别,学生通过思维导图记忆的知识比简单机械记忆更高,他们更善于解决问题。
  3. 着眼知识网络,逐步建构数学体系
  数学知识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解题的方法会因不同的思维习惯、思维风格呈现不同的风格。因此,我们需要将其纳入知识系统,有效沟通,形成思路,使认知结构更趋完善,也使学生的思维从狭隘走向广阔,从肤浅走向深刻。
  数“0”是中考命题人的宠儿,是学生数学成绩高低的界点。可以让九年级学生通过做全国各省市中考题,使其发现往往因为没有充分考虑“0”这一重要条件而导致错误。画一个与“0”有关易错点的思维导图,下次碰到类似的题目就可以让我们的思路更清晰。
  让学生获得一种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是新课程的一个新视角,使数学教学进一步往深刻层面探入。正是这种提纲契领的描述,我们除识记之外,更应利用所体现的简单本真的数学思想方法,将学生的思维引向更高的层次,用简约的结构丰盈我们的视野。
  三、推敲,“思维导图”实施的意义
  1. 思维导图对数学学习、思考问题、集中注意力、分析解决问题、知识剖析及归类等也有很大的作用,借用思维导图对错题的整理,其实是数学学习中必不可少的一种补充和完善。
  新课程初中教材内容多、知识点琐碎、具体实例少,思维导图能将复杂问题简单化,将混乱的问题有序化,简单到可以在一张纸上画出来,也让你一下子看到问题的全部。
  2. 思维导图以一种与众不同的独特的方法来驾驭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自主能力,根本上提高课堂学习的效率。
  3. 思维导图作为一种学习策略,能促进学生思维发展、合作学习和创造性学习,最终使学生学会学习。思维导图能促使学生整合新旧知识,建构知识网络。
  张奠宙教授曾说:“数学教学设计的核心是如何体现“数学的本质”“精中求简”“返朴归真”,呈现数学特有的“教育形态”,使学生高效率、高质量地领会和体验数学的价值与魅力。”在有效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只有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有机整合教学资源,使课堂上的知识点有机整合,并把“学”的权力还给学生,把“想”的时间交给学生,把“做”的过程留给学生,才能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扩大学生数学知识的视野。
  (作者单位:浙江省宁波市镇海区澥浦中学 315200)
其他文献
摘要:英语教學的主要途径是课堂教学,课堂教学要在教学活动中来体现。设计有效的课堂教学活动,层层推进课堂进程,是实现课堂目标的基础、起点和关键。  关键词:英语课堂教学;层层推进;课堂教学;有效性活动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7)07-0008  目前,英语课堂教学改革面临新理念、新领域、新知识、新能力等,这些新的问题依靠一个教师不能够也不可能
摘要:我们在教学圆锥曲线时,可以把双曲线与椭圆类比理解记忆。从第一定义出发,椭圆和双曲线都强调的是到两定点距离(椭圆:和;双曲线:差的绝对值)为定值的问题,而抛物线则涉及的是一定点与一条直线的问题。与此同时,还要引导学生理解明白圆锥曲线定义的几何条件,这样更利于学生理解记忆圆锥曲线的定义。本文通过具体实例与大家共同交流“在圆锥曲线中回归定义解题”的体会与感悟。  关键词:圆锥曲线;定义解题;体会 
摘要:教学中,尊重学生的个体性,也要尊重文本的“个体性”,强化文本细节的捕捉,用心聆听文本的细节价值,紧扣文本对话,才能真正体悟作者的情思。  关键词:对话;文本;价值;细节;情感  战争对于高中生而言,更多的认识是处在概念上,理性层面上的。而要学的东西自然就成为感性的填补,让原本的理性认识换化为具体的情感体验,最终再从所获得的情感体验中升华为新一层的理性认识。  一、如何去渲染文章所传达出来的情
2017年的高考已顺利落下帷幕,仔细研究今年的高考试题,让人很是欣慰,因为今年的高考试题在求稳的基础上有较大的创新和变化,下面就本人的一点体会和感悟和各位同仁分享。  一、试题结构  1、今年任然采用7 3 1模式,七道选择题、三道必做简答题和一道选做题,其中一卷42分,二卷58分。  2、试题变化,今年化学试题的最大变化是后面的选做题,由以往的三选一变为二选一,删除了《化学与技术》这个选修模块的
摘要:作为校长,我显然还是一名“新兵”。但就是这短短数年的校长工作却使我感悟颇深,尤其是在参加了全国高中校长研修培训后,更是受益匪浅。现将工作中的感悟结合培训的体会做一总结,希望对大家能有所帮助,如有不周之处,还望不吝指教。  关键词:校长;课堂教学改革;感悟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7)09-0111  山西省侯马市502学校是全市唯一一所
摘要:农村初中学生在校外学习的情况,一直是学生、家长、学校、社会十分关注的一个问题。目前,许多学生由于自身原因和没有得到教师、家长正确的指导,校外学习的状况不容乐观。为了提高学生校外学习的有效性,改变学生旧有的学习习惯,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学习方式,密切通过学校和教师、家长、社区各界、学生四方面,构建统一有机的学生校外学习指导监督体系,搭建学生学习互助小组,自主合作学习,共同进步。  关键词:农村初
摘要:我国是拥有上下五千年悠久历史的国家,发展到如今已沉淀了丰富的文化底蕴和民族精神,广大国民无不为这灿烂的文明和悠久的历史感到自豪。语文学科是我们深入学习母语的学科,同样也是中国文化展现的学科,而国学这一中国传统思想文化学术,在语文教学中的有效渗透,对于培养学生文化素质和民族精神至关重要。本文就国学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难点入手,重点阐述国学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方法。  关键词:国学;初中语文;渗
摘要:高中化学课程是理科课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门课程,学生如果仔细观察的话,很多生活中的现象都可以用课堂上学过的化学知识解释。因此教师在进行高中化学教学时,可以生活化教学法,联系生活实际进行教学既可以提高学生兴趣,又可以让学生认识到化学知识的实用性。?  关键词:生活化教学;高中化学;应用探究  在以往的教学实践中,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我国的教育只局限在课堂上,学生在课堂上学过的知识也不能很好的应用到生
摘要: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随着小学语文课改的深入,教师在新时期的教学方式,教学观念应该发生变化,随着尊重学生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的教学深入,小学语文教学中,越来越注重鼓励学生从多角度、多方位去思考,有意识地引导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学习内容和适合自己的方法来学好语文。语文的素质是什么?是语文的工具性,基础性,交际性,人文性,生活性。那语文的素养又是什么呢?无论书上的“文学语言”,
摘要:高中语文教学一定要继续做好朗读方面的专门培养,将其与高中语文其他能力培养紧密结合。就理念和方法上而言,要避免学生的朗读流于形式,老师必须做好示范;教师一定要对学生进行朗读指导,让学生掌握朗读技巧,做真正的朗读者;还要创设情景,丰富朗读形式,全面提升朗读效果。  关键词:高中语文;朗读;素养  似乎,培养学生的“读”是小学语文的工作,事实上,恰好这是一种误区,因为阅读读一定是伴随着语文教育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