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城市玉米地膜覆盖栽培技术探析

来源 :吉林农业·C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yuiyigjgh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玉米地膜覆盖栽培在白城市是一项成型的种植技术,通过在白城市多年的栽培实践经验来看,地膜覆盖栽培玉米栽培技术适用范围主要表现有两种栽培形式,一是小垄覆膜栽培;二是大垄双行覆膜栽培。对此,文中分析研究了玉米地膜覆盖栽培技术要点,以及玉米地膜覆盖栽培技术田间管理,以便于为玉米进行地膜覆盖栽培提供依据。
  关键词:玉米地膜覆盖栽培技术;玉米地膜覆盖栽培;玉米地膜覆盖;玉米栽培;地膜覆盖;小垄覆膜;大垄覆膜;玉米种植
  中图分类号:S5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2)-09-0125-1
  玉米地膜覆盖栽培在我区已经是一种成型的高产栽培技术,经过农民多年的栽培实践证明,玉米地膜覆盖栽培技术适合在我市普及推广应用。地膜覆盖栽培玉米主要表现有两种栽培形式,一是小垄覆膜栽培;二是大垄双行覆膜栽培。从我市多年的实践经验来看,地膜覆盖栽培玉米具有培肥地力、保墒、保肥、保温等作用,其增产、增收效果十分明显。
  1 玉米地膜覆盖栽培技术适用范围
  这方面在玉米地膜覆盖栽培中表现出有两种栽培模式,一是玉米小垄覆膜栽培技术,二是大垄双行覆膜栽培技术,
  1.1 玉米小垄覆膜栽培技术
  这种栽培技术适合在吉林省东或东南部山区或者半山区低温冷凉地区及西北部半干旱地区各县(市)区进行推广应用,这项技术的增产效果可以在30%以上。
  1.2 玉米大垄双行覆膜栽培技术
  这种栽培技术适合在吉林省西部半干旱地区或、东南部半山区地势平坦、耕层较厚、机械化程度较高、中等肥力以上的地块。玉米大垄双行覆膜栽培技术,平均可以增产达到35%以上。
  2 玉米地膜覆盖栽培技术要点
  玉米地膜覆盖栽培技术要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栽培地块的选择
  玉米小垄覆膜栽培要选择土壤耕层较厚,保水、保肥性能好,中等肥力的地块,西部地区最好具有井水灌溉条件进行灌溉。
  2.2 精细整地
  精细整地对于玉米来说尤其重要,要在种植前进行,并及时对原有的土地进行灭茬或深松土壤并及时起垄镇压保墒。整地要求平整,结合整地深施底肥,耕翻深度要达到25厘米以上。对于玉米地膜覆盖大垄双行种植,一般而论要打成垄底宽120~130厘米、垄顶宽90厘米的宽垄。应打成玉米垄底宽90~100厘米、垄顶70厘米的宽垄的种植方式,起垄后及时镇压保墒。
  2.3 坐水和灌溉
  在西部半干旱地区应采用作水播种或播种前灌底墒水,视土壤墒情每公顷灌60~120吨水,春旱严重时可以适当增加灌水量。干旱地区最好在土壤封冻前灌水,防春旱效果更好。如果在抽雄授粉、灌浆乳熟期发生干旱要及时补水,为了提高抗旱保水能力,可以结合播种前灌水和作水种公顷施入“吉粮”牌抗旱保水剂15公斤。
  2.4 施肥技術
  玉米地膜覆盖栽培技术在注重施肥,具体施肥量要在测土施肥的基础上进行确定。一般公顷施优质有机肥40立方米,施用尿素500~600公斤,磷酸二铵100~150公斤,硫酸钾50~100公斤,硫酸锌10~15公斤,也可以全部选用多元素复合肥。
  2.5 选用优良品种
  玉米地膜覆盖栽培技术要选用优良的玉米品种,主要选用根系好,增产空间大,抗性强,适合密植的耐密型的品种,种子发芽率应高于85%,纯度应高于98%,净度应高于98%,含水率应高于14%。由于采用地膜覆盖技术,在选用品种上,可以适当选些比当地主推品种延长5~7天的晚熟品种。而对于选择大垄双行的种植来说,一般应当选用耐密型、半耐密型的玉米品种,熟期可以比当地主推品种延长5~7天。同时,对于大垄双行的玉米种植情况来讲要适当采用“大双覆”栽培方式可以增产20%~25%。
  2.6 播种前的种子处理
  一是要对种子进行晾晒,选择晴朗微风的好天气,在播种前的3~5天翻晒2~3天,这样一来可以提高种子发芽率和发芽势;二是要用45℃清水或者配成500倍的磷酸二氢钾溶液浸种8~12小时进行浸种催芽,在催芽期间经常翻动,保证种子受热均匀,当胚根伸出1毫米时,表现为拧嘴露白之时,摊开阴干后即可播种;三是进行种子处理,要用种子包衣剂把种子进行处理,这样就可以防止很多病虫害。在选用种子包衣剂的时候,要先“三证”俱全的多功能种衣剂,而且必须是经审定部门正式审定通过种子包衣剂。在进行种子包衣的时候,要将药与种子搅拌均匀,等种子完全阴干后才能进行播种。如果是需要催芽的种子,就应该先催芽然后再进行种子包衣处理,在进行种子包衣处理时,要严格掌握种子包衣剂的使用剂量,以防止药害。
  3 玉米地膜覆盖栽培技术田间管理
  玉米地膜覆盖栽培技术田间管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3.1 剪孔引苗
  玉米地膜覆盖播种后,要经常进行田间检查和防护,及时防止地膜的损坏和受伤。当玉米苗齐到第一片真叶长出后,要及时把玉米苗从地膜中引出来,并要把苗孔压严压实,以防跑风影响玉米苗的生长。
  3.2 防治玉米螟
  防止虫害是增加玉米产量的条件之一,因此,我们要想尽办法减轻玉米螟虫的危害,具体措施是应用性诱剂、白僵菌、赤眼蜂、化学农药颗粒剂和高压汞灯等物理、化学和生物防治技术对玉米螟虫进行综合防治。
  3.3 适期揭膜
  在玉米生长中期,要掌握时间揭掉地膜,让土壤的通透性得到及时改善,充分接纳雨水。因为在玉米封垄后,我省逐渐进入了雨季,地膜已经达到了增加温度作用。在增温保墒的作用已经达到的情况下,揭掉地膜,更加促进玉米的生长。
  3.4 追肥
  在玉米大喇叭口时期,公顷用尿素300~400公斤,进行垄侧深追肥,追肥深度可达8~10厘米。
  3.5 化控与促熟
  根据本地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采取适当的化控和促熟措施。对生长较好、过生旺盛的地块要适量喷施植物生长剂,防止植物徒长。对于生长不好的地块,在玉米抽雄前7~10天喷洒植物生长调节剂加快玉米早熟,同时还要及时铲除玉米地块的杂草,以改善田间通风透光条件,减少养分的损失。在后期推广玉米进行玉米站秆扒皮晒技术,降低籽粒水分,促进安全成熟。
  作者简介:杨晓明(1967-),女,汉族,吉林白城人,就职于吉林省白城市畜牧科学研究院,高级职称,研究方向:农业科学技术推广应用。
其他文献
案例:“分数化小数”笔者见过3种形式的教学设计及实施,简要归纳如下:
冗余度机械臂避障算法研究一直是机器人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针对传统算法的不足提出一种基于主从任务转化的闭环控制避障算法。主从任务转化通过监测机械臂各杆件与障碍物之
《望月》是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第二学期的一篇融写景与记事为一体的文章。作者用清新的笔调写出了月光下江面、江边水与光的交融,明与暗的相称,既写出了月夜的宁静美,又写出了
在这个社会价值日益多元化,人的个性发展越来越受到关注的时代,学校德育工作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新问题、新冲击。学生认为教师不能理解他们的心理需要,不能和他们沟通,没有共同语言
一年级的儿童刚刚从幼儿园跨进小学,游戏作为他们喜闻乐见的活动形式,能帮助他们营造良好的交往氛围,便于儿童主动、积极、愉快地交往。如在“找朋友”游戏中,小朋友一边唱儿歌“
1.题型“模式化”。目前,稍稍留心就会发现,各层各级、各种各样的语文试卷的成语考查分量很重,然而题型基本仍在沿袭传统的模式,主要是“成语补充、归类列举”,如将下列成语补充完
随着城市的发展,城市框架不断拉大,镇江市主城区学校空间分布不均衡、施教区划分不合理矛盾日益突出,中小学布局调整迫在眉睫。2002年12月,该市教育局即委托规划设计部门对主城区
期刊
五莲县1991年在全县12个乡(镇)、23座小型水库、152.67ha 水面开展投饵与施肥相结合的连片开发试验。当年产鱼35.495万 kg,实现产值85.188万元,盈利53.651万元,投入产出比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