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东莲花村

来源 :大理文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tadpol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巍山永建镇的东莲花村有着丰富的民族文化和马帮文化,我一直想去看看马家大院博物馆,于是参加县报社组织的采风活动,走进东莲花村来感受这里的文化魅力。
  二十多年前,我因办事来过这里一次,当时马家大院是公社的所在地,当时因为时间匆忙,我事情办完就走了,所以遗憾没有留下太多的印象。只听说马家大院过去是个大地主的宅子,主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到缅甸去了,这里就作为公房,先后做过学校和行政机关。此次是参观采风,能让我看得仔细一些。所以从城里出发一路上我还有点兴奋,这大院到底现在是什么模样了呢?
  车子离开关巍公路转向西边,经过七弯八拐的行驶以后,来到一块镌刻了“东莲花历史名村”的石碑路口,紧接着车子就左转进入了村中的水泥路,不一会儿就到达近旁种植着风景林木的停车场。我一下车,抬头迎面看见的便是一座高耸的碉楼,这就是马家大院了。
  文友们纷纷下车,三三两两站在停车场里闲谈,这时,走过来一个年轻、气质出众的女导游,她的装束是个典型的回族少女,头上缠着一块洁白的纱巾,身穿一件洁白的纱裙。她把我们召集到她跟前,用标准的普通话通过胸前精致的话筒开始了她的导游介绍。她讲述了村子的历史,当地的风土人情,这些年来发展的道路,未来发展的规划。作完简短的交待以后,她就引导着我们向村中走去。
  村子很大,道路非常干净,基本都由青石板铺就而成,两旁还有一股股水从脚下流过。我们跟随她在村中绕了个大圈,可以算是看了这些年村子发生的变化,最后又回到马家大院的大门口。
  大门的左侧有个稍小一点的庭院,门口显示是陈列旧时东莲花马帮器具的展室。走进院门,旁边就竖着一块用汉文、阿拉伯文、英文刻写的石碑,对回族马帮的历史作了简略的介绍。进去是树荫浓郁、清幽的小院。我们进入过厅和房间,过厅的四壁、地上和屋子里,陈列着马帮的器具,有响铃、马秋珠、口嚼、马鞍、马鞭、马刀、马镫、凉帽、马灯、竹篾饭盒……这些器具紧密联系着马帮的生活点滴。这些物件记得我儿时还曾经见过一二,如今除了在这里,逐渐难以见到了,已经渐渐变成了历史的遗迹,这些陈列的物品像是有着鲜活的生命,使我们仿佛走进了昔日马帮的生活,听到了当年马帮行走在崇山峻岭的茶马古道上的铃声、马蹄声、锣鼓声,能感受到那山间崎岖小道的艰辛一样。它们显得沧桑、古朴,但蕴含的是后人对先辈创业精神的深深敬意。大家都对这过去的马帮生活有着浓厚的兴趣,都用摄影的方式记录下影像资料,有的还用笔记本记录下导游说的历史知识,并不停和导游进行着互动交流。
  旁边的“马家大院”的确气势不凡,大门仍是旧时的模样,即使岁月变迁也依然有着宏伟的气势。进门是个转角的门廊,里面便是院落,这里的布局结构就是人们常说的那种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走马串阁楼的建筑风格。
  二十多年前的造访没有给我留下太多的印象。这次专门来,可谓印象深刻。主院便是这个大院,四面都有厅房,一角作为门厅,其他三处都是小院,当地俗称做漏阁。西面厅房,后面是个较之大院稍小一点的院子,两旁也是厅房。正对着的是一堵大照壁,有绘画、对联,非常气派。
  大院真实完整地恢复了历史的风貌。壁画、对联、匾额,随处可见的镂雕,雅致的窗棂,屋内的古老家具,房屋精致的构造,这一切都是独具匠心的艺术品,散发着那个时代的特征,让人感觉历史既远去又亲近,让参观者感受到了当年主人的生活情趣、创业精神,也体现着主人一定的文化思想。最惹人注意的是东西两边的厢房檐下分别挂着两块字匾,一为“明道致远”,另一是“仁惠梓里”,前者是民国二十八年白崇禧将军题写,后者是时任蒙化县长的宋嘉晋所书,不用说,匾的内容已经表明了题匾人对主人的一切敬意,对他的声望、人品和成就的崇敬,了解了创业的过程以后,会让人感到这匾额说得一点也不过分。
  站在院中,最惹眼的,也是最别具特色的,是那座高高的碉楼,它仿佛一只巨眼俯视着整个大院,看视着整个村落,给庭院增添了别样的风采。在雅致中显出恢弘的气度,沧桑里透出历史的韵味。我先从楼下的各室一一浏览,再登上楼去浏览“走马串阁楼”的特色。我从楼上的窗户俯瞰整个村子,眼前全是错落有致的瓦顶房屋,别有一番特色,难怪东莲花回族村被命名为“中国历史文化名村”,这里确实保存了它应有的历史风貌。
  走完所有可供观赏的房间,看过各室中的图片介绍,摆设的实物,又回到院子西边厅堂里坐下,我这时感觉有点累了。我正在沉思中,一声甜甜的“请喝茶!”把我从沉思中拉回现实,眼前是一个小姑娘端着托盘,上面摆放着茶具,她向游人们说道:“请用回族特色的三道茶,这是第一道。”我端起茶盅将它一口喝干,是所谓的苦茶,接着她又送来第二、第三道,是甜茶和回味茶。早听说回族也有喜欢喝茶的习惯,今日品尝了,真是尝到了它的醇美和甘甜。
  正当大家在各处参观,闲坐聊天时,看见大门口走进来三个“老外”,他们由文化局的同志陪同着,也是来参观考察的。一打听,据说他们是专程到巍山进行考察并来投资的,原来东莲花村的文化也在吸引着海外人士来了解。
  时间过得真快,马上就近中午时分。领队催促大家,说要在中午赶回到镇上去。
  车队缓缓驶出村子。来到村头的时候,前面的车却停了下来,我们后面的车也只好跟着停下。我走到车队的前头。原来村头有个很大的荷塘,里面是满塘的荷花,有红色的,有粉色的,也有淡黄色的,把一个池塘妆点得繁花似锦,五彩缤纷。微风拂过,一排排莲花在轻轻摇着脑袋。车之所以停下,原来是前头车里的那些女士们看到这一景色后,都忍不住下车来纷纷到塘边以荷为背景争相拍照。在满池高高低低、远远近近、错落有致的荷花的陪衬下,那些窈窕淑女更显得风姿绰约。看到她们照相,我们观赏,那又是一幅何等美丽的风景哟!
  此时我才明白,东莲花,为何有这样一个美妙的芳名,原来,挺拔的莲荷便是这里的气质,丰富的文化就是这里的精魂。
  编辑手记:
  《弥井行》一文中,作者带着自然悠缓的脚步,眼睛被每一个属于弥井乡村的细节所打动,将那些乡村静景鲜活刻画在文字当中,绘制着弥井那些久违的图景。虽然苍山有十九峰,但每一峰都有着自己独有的自然风光特色,作者此次探游的云弄峰光是名字已经美不胜收,透露着美丽的神秘感,《探游云弄峰》在山翠花开的时节去感受山里的世界,沿路精彩的瞬间令人惊喜连连。《鸡足山揽胜》讲述作者到访寺庙、品书画楹联、看日出等一系列精彩的游历过程,每一个到鸡足山游览的人都会有着丰富的收获。在巍山的紅河源支流上有着一个美丽的村庄,大地给予了这个村庄秀美的名字——“东莲花”。《走进东莲花村》讲述了一次难忘的采风体验,感受了东莲花村丰富悠久的民族文化和马帮文化。
其他文献
2014年8月2日至4日,“元代文学与文献研究学术研讨会暨元代文学学会(筹)成立大会”在内蒙古民族大学召开,会议由元代文学学会(筹)主办,内蒙古民族大学文学院承办,来自北京师范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南开大学、复旦大学、中山大学、山西大学、内蒙古师范大学等五十余所高等院校、科研单位的一百多位学者参加了会议,提交论文八十余篇。
据现有文献,可将清至民国间的子弟书演出分成四个阶段:本家凑趣、应邀出府、票友走票和卖艺谋生。它们有着时间上的先后承袭,中间亦有并行、重叠的时期。大体言之,旗人子弟和盲艺人,是子弟书演出的主要成员;前期以八旗子弟为主,后期则以盲艺人为主。
云弄峰麓位于大理苍山十九峰北起第一峰,早在书籍和网络资料了解到那里山高入云,气势磅礴。峡谷两侧的神摩山和旗山,崖壁如削,那里幽深坡陡,道路蜿蜒,苍松茂盛,藤蔓缠绕,山鸟群群,构成了一幅令人神往的旖旎画卷!  在一个风和日丽的日子,我和几位文友相邀徒步探游苍山云弄峰。一大早我们各自身着不同色彩的登山服装,并携带着各自喜好的摄影器材。我们之前也提前查阅了登山安全资料和森林环保知识,准备来一次专程的高山
期刊
鸡足山揽胜,最尽兴、最惬意的,还是结伴徒步游。早上从下关出发,中午来到橘果飘香的白族村寨炼洞,沿着溪水潺湲的拈花箐迂回而上,时闻樵歌牧唱,偶见药叟僧尼。经入山第一刹拈花寺后,不远便到沙址河上的洗心桥小坐,便谈起当年山中长老治服八个强盗在此洗心革面、弃恶从善的传说,自然想起“为善最乐,作恶难逃”的古训。  过了洗心桥,穿过魁星阁,前行不远就到了“灵山一会”坊。驻足仰望,山巅天柱峰楞严白塔在云雾缥缈中
期刊
住宅市场上伴随着概念的过度炒作,许多令人眼花缭乱的广告宣传淡化了住宅品质的核心。然而,随着住宅市场和消费者的不断成熟,认识的不断成熟,人们越来越重视住宅内在品质和品质的
我和友人丽从剑川弥沙岩曲村骑电动车前往弥井,路程大约十公里,骑了不一会儿,就开始进入弥井的路段。这段路山路蜿蜒,碎石遍地,路有些颠簸,轮胎旁不时弹起小石子。沿路下面崖高谷深,奔腾不息的弥沙河汹涌袭击着山壁,延绵的河水围抱着山倏地拐出个漂亮的急弯。我们继续一路骑行,在远处的一片碧田里,一垄垄土堆上覆盖着薄亮的塑料膜,农民们正在辛勤的劳作。两侧山间无怪石嶙峋,算得圆润。才从山头俯冲而下,继而又似直上云
期刊
忽必烈幕府多用经济之士和义理之士而辞章之士受到排斥,其用人导向影响了入仕文人的人生价值取向。元代文人雅俗分流,雅文学作者群体和投身于杂剧创作的俗文学作家队伍形成,且具有相当规模。雅俗分流,使得元代文坛呈现出独特的格局与风貌。
报纸上新闻报道的速度太慢。国外一些通讯社发稿都是分秒必争,我们却似乎从来不急不迫,致令“日”报变“晚”报, “新”闻化“旧”闻。新闻速变慢的原因很多。过去,“四人帮
羊城晚报一部分记者于四月三日举行了一次《怎样把新闻写得短些》的座谈会。在座谈会上,同志们谈到,对于写短新闻,目前存在一些思想障碍。例如,有的记者觉得头条新闻较难写
巍山县是唐代南诏国的发祥地,历史文化底蕴丰厚,至今还保留着大量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从远古的美丽传说,到惊为天人的华美服饰,从口口相传的踏歌,到传统古老的舞蹈,夜幕下、篝火边,彝族打歌常常通宵达旦。狂欢的人群,矫健的步伐姿态,游龙般舞动的大刀是生活与劳作在歌舞中的升华。时至今日,每逢年节庙会、婚丧嫁娶、竖柱上梁等重要时刻,巍山的彝族村寨,震天动地的彝族打歌都会应时而起,一舞传千年。  笛子一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