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背景下高中美术鉴赏能力的培养新探讨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right2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培养学生的鉴赏力是美术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文章主要从多媒体的使用、情境教学的选择等四个方面,谈谈新课改下高中美术鉴赏教学的几点心得体会。
  关键词: 高中学生;美术鉴赏能力;教学策略
  美术鉴赏起源于古代人们的劳动工具、语言文字等的研究。美术作为一门艺术,欣赏美、创造美是美术的主要功能和教学宗旨。下面,笔者从情境创设、多媒体使用、转变观念以及动手实践等几个方面,论述高中美术教学中鉴赏教学的几点体会。
  一、 注重体验式学习,鉴赏与动手实践相结合
  体验与实践相结合是高中美术教学的主要特点。高中美术教学中,应注重体验式学习,注重动手实践,实现二者的完美结合。
  例如《托物寄情》的教学时,呈现给学生元代王冕的《墨梅》、宋代郑思肖的《墨兰图》、呈现徐渭的《墨葡萄图》、凡高的《自画像》《星月夜》……通过对这些字画的欣赏,体会美术作品与艺术家的人生经历的关系。呈现给学生《二马图》,让学生仔细观察各匹马的形象有什么特点?再与徐悲鸿的《奔马》、南宋龚开的《骏骨图》进行比较,体会画家在马身上寄寓了怎样的思想感情?再让学生欣赏《怒吼吧,中国》以及《到前线去》,体会这些作品与前面的作品风格上有什么不同,表达的思想感情是否一致,思考和讨论作者通过什么样的语言形式表达出这种思想感情的。
  作品的呈现,将学生带进名人名作中,融情于这些作品中,真正理解和把握作品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体会“托物寄情”的表达手法。再让学生运用“托物寄情”的手法创造性创作一幅作品,实现“学以致用”之目的。
  中国的古陶瓷的欣赏的教学时,笔者呈现给学生一些器皿,让学生用“眼”看,用“手”摸,通过“眼观”“手摸”体会陶瓷的机理以及质感,再组织学生自主品评,让学生体验作品的乐趣,提高作品的感悟力。
  二、 情境教学,激发学生美术鉴赏的兴趣
  情境教学一直被教师们所推崇和广泛使用,情境教学的主要优势在于通过情境的创设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如《玉石之分——古代玉器》的教学,笔者采用谈话法和故事法相融合的方式而导入新课的学习。笔者这样导入:一块玉料,如果不经过雕琢,和一块天然石头、鹅卵石等没有多大的区别。再以《完璧归赵》的故事,简单介绍“璧”的含义;再以成语“亭亭玉立”“玉石俱焚”“琼楼玉宇”等成语,说明人们对“玉”的喜爱,再以“化干戈为玉帛”“宁为玉碎不为瓦全”“一片忠心在玉壶”“君子比德于玉”的出处以及本义和比喻义的介绍等,了解玉器的丰富的内涵,引入本节课的主题,引发学生对“玉”的探究的兴趣,激发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再以“你了解玉的哪些故事,说出来与大家分享”而引导学生畅所欲言,创设轻松愉悦的浓厚氛围。
  情境创设,设疑也是主要的方法之一。如《泥土的生命——古代瓷器与玉器》的教学前,直接以问题教学法,就可以把学生带进课堂的教学中。如说到陶瓷,你联想到了什么?你了解到陶瓷哪些方面的知识?等,问题提出后,让学生充分交流、讨论;《皇权的象征》的教学时,以问题“你知道紫禁城有多少间房子吗?”或者以问题“你知道紫禁城的房间为什么是999.5吗?”如此的问题,诱发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为有效课堂的创建打下基础。
  三、 利用多媒体,提高学生的美术鉴赏力
  高科技的發达、信息技术突飞猛进,以多媒体为代表的现代技术为美术课堂教学带来了生机和活力。
  如《如实地再现客观世界》的教学,笔者利用多媒体呈现《清明上河图》《黄筌》等,引出“具象艺术”的概念,通过对这些画面的欣赏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体会和感悟具象艺术的特点和作用:视觉的真实性、客观性;艺术形象的典型性;艺术的情境性,也称为叙事性。
  再如《走进意象艺术》教学,呈现几幅作品,从作品的欣赏中,体会“意象”的含义,体会“意象”和“实象”的区别,从而感悟“意象艺术”与“实象艺术”的区别,呈现一幅意象艺术作品,体会其“怪异性”,进而提出问题:为什么有的意象作品具有形象怪异性?用多媒体呈现更多的意象作品,如挪威的《呐喊》、凡高的《耀眼的炫月》、“我们从哪里来?我们是谁?我们往哪里去?”等作品,让学生在欣赏的基础上,归纳和总结“意象艺术”的特点。
  多媒体在高中美术教学中的运用,利于为学生呈现大量的美术作品,激发学生美术鉴赏的兴趣,提高美术鉴赏力。
  四、 转变陈旧观念,改进教学方式
  与学生交流时,85%以上的学生认为:我又不考艺术学院,学不学美术意义不大,美术的学习是美术考生的事,学习美术浪费时间和精力,这种看法在农村高中更为突出。学生的这些想法和观点,除了应试教育使然以外,关键还在于美术课堂教学方法对学生是否有吸引力,美术课堂对学生是否具有诱惑力。
  其次,教师应转变学生的思想观点,如认为艺体班的学生都是文化课不好,考重点大学没有希望而不得已而为之的选择,只要选择美术、体育、音乐等,借助于这个阶梯等进入北京艺术学院等高等院校的大门。他们只是对美术的爱好、对艺术的渴求,例如凡高、齐白石等不仅是艺术家,也是诗人、作家,他们在艺术天地独树一帜,在文学天地也居一席之地。
  再者,教师在课堂上应注重方法的趣味性、吸引力。如问题教学、探究教学、合作学习、开展欣赏鉴赏活动等,活动的开展促使学生动起来。
  美术鉴赏教学,是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只有转变对美术的认识,并创新教学,改变“一成不变”的教学态势,“变则通”、“活则灵”,注重美术教学的方法的探讨,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美术教学的美育功能才能绽放在美术课堂,彰显美术的魅力。
  参考文献:
  [1]陈为龙.提高高中美术鉴赏教学有效性培养学生艺术鉴赏力[J].美术教育研究,2013,(16).
  [2]姚伯玉.高中美术鉴赏课中学生审美能力培养之我见[J].美与时代(中旬刊)·美术学刊,2014,(1).
  [3]王云龙.高中美术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美术鉴赏力[J].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2014,(8).
  作者简介:
  孟慧慧,江苏省新沂市棋盘中学。
其他文献
今年夏天,南京中山植物园的水池旁分外热闹,游客们慕名前来观赏我们同时种植的三个(品)种的王莲。它们是克鲁兹王莲、亚马逊王莲,还有分别以两者作父母本杂交而成的“孩子”
球茎茴香,特别是设施栽培的,由于连作,病害发生较重,易发生的病害主要有苗期的猝倒病、菌核病、根腐病、灰霉病、白粉病等。主要虫害有蚜虫、茴香凤蝶等。1.猝倒病主要危害幼
摘 要: 随着教学改革的逐渐深入,传统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模式亟须改进和优化,在实际教学中也逐渐提高对学生主观能动性的重视,有效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提高其综合素质。作为一种全新学习模式,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应用合作学习,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能够得到充分激发,教学效果也能够得到全面增强。本文主要是对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应用合作学习的意义以及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有效应用合作学习的对策两个方面做出了详细的分析和研究
摘 要: 新高考模式主要是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优秀的人才,本文就新高考模式下物理教学现状以及高中物理课堂优化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关键词: 新高考模式;物理教学;思考  一、 新高考模式下的高中物理教学现状  教育事业一直是我国发展的重要内容,如今,国务院以及教育部门结合当前的教学现状,对传统的高考模式进行了改革,高中生可以自主选择考试,他们不再受到文理分科的影响,这就使得新高考模式下的各
摘 要: 初中化学是学生接触化学的一个最重要的阶段,它可以培养学生的化学学习兴趣,形成化学学习思路,养成自主探究的良好学习习惯。为了增加学生学习化学的主动性,教师要善于利用生动、形象、具体的范例来指导学生探究,促进学生化学思维的发展,提高学习能力。  关键词: 初中化学;范例教学;思维;习惯  《初中化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师要采用能够激发学生主观能动性的教学方式,来组织学生共同参与到学习过程中。为此
摘 要: 在初中物理的学习要求里面有着很明确的要求,要求学生不仅要学习什么样的物理知识,还要学习更多的物理技能,不仅要有着深厚的物理理论知识,更多的是学习方法,要做到不仅会得到一条鱼,还要会钓鱼,那么应该如何学习物理方法呢?我总结了以下几点方案,推荐给大家。  关键词: 初中物理;学习要求;学习方法  一、 强化与日常生活的联系,创设教学情境  初中物理和其他学科有着很多的不同之处,注重物理更多地
摘 要: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进行,各大高校的物理教学也受到不同程度的重视。如何实现在新课改环境下,初中课堂教育的高效性,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是本文探讨的重点。本文通过分析初中物理教学的现状和问题,结合高效课堂的优点,总结出高效课堂在新课改环境下发展的必要性,最后根据新课改环境的要求,提出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因人而异研究新的教育模式、结合情景化和生活化的物理学习、积累多的学习方法,实现高效课堂的
随着经济建设日益成为社会的主导因素,思想政治教育的经济价值引起了人们的关注。思想政治教育的经济价值与功能,在现代社会越来越突出,也必将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当今在一
摘 要: 中学化学是一个复杂的专业知识系统,目前,化学课堂教学以学生讨论和教师讲解为主,如果让学生清楚理解并且建立化学核心知识体系,就能使学生深刻地认识物质组成及其变化规律,进一步掌握中学化学知识,从而实施高效化学课堂教学。  关键词: 中学化学;核心知识体系;高效课堂  教师如何构建好一节课的核心知识体系,首先要构建一节课的知识网络,然后引导学生从主节点核心知识发散出去。现以中学化学课堂教学案例
摘 要: 随着湘西地区整体发展水平的不断进步,高等教育也在不断改革和进步,不再单单满足于单一的教学模式,综合化教学模式改革已成为高等教育发展的题中之义。愈来愈多的高校将培养学生的艺术素养提到日程上来。在高校教育目前的发展状况中,重专业知识轻综合素养的不平衡在逐渐改善。音乐舞蹈类专业作为实践性较强的学科,正得到不断发展。而高校音乐舞蹈类专业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与发展,无疑会大大推进高校的综合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