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人才培养需求下的职业教育课程设计

来源 :锦绣·下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jinjinli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职业教育课程与人才培养模式探究
  (一)统一招生、分类施教模式
  这种统一招生、分类施教的人才培养模式是指职業院校在改革传统模式的基础上,按照大类统一招生,第一年在文化课和专业课的开设上不做具体区分,统一教学,第二年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开设专业课,使学生根据自己的意愿或兴趣选择自己喜欢的小专业,然后老师根据专业方向进行授课,第三年就是根据学生所选专业安排学生进行实习。这种模式打破了以往那种以学科为中心的培养模式,更加注重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因此被广大职业院校所接受。
  (二)校企合作的模式
  这种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是当前发展较快的模式,它是利用企业对人才的需求,采用教学和实践相结合的方式,目前校企合作这一模式应用比较成熟的是“2.5+0.5”模式和“订单式”模式。所谓的“2.5+0.5”就是学生头两年半在学校学习专业知识和技能,最后半年开始上岗实习;“订单式”就是学校和用人单位提前签订就业协议,按照用人单位的要求进行招生和教学,学生毕业后直接去用人单位工作。
  二、课程设计和人才培养模式相关性
  (一)课程是实现人才培养的途径
  人才培养的实质就是“培养什么样的人”和”如何培养“的问题,要解决这两个问题必须要通过课程教学来实现。人才培养目标是学校实施课程教学的目的和依据,也是教学目的的体现,而课程教学是提高学生的知识储备和技能的方法和手段,是学校教育思想的体现。当确定了培养目标后,教学课程就要解决如何实施培养目标和如何教学的问题。学校只有在培养目标的指导下,按照具体的步骤实施教学,才能形成学校特有的人才培养方式,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因此,课程是实现人才培养的途径,也是人才培养的具体体现,它是支撑人才培养模式的框架。
  (二)课程以人才培养模式为依据
  人类文明浩如烟海、博大精深,而职业教育只有三年教学,要想在这有限的时间里迅速提高学生的知识知识储备和综合能力,需要老师对知识进行精心筛选,然后通过课程教学的形式呈现给学生。培养目标与课程教学紧密相关,因此在具体的教学中,课程要紧紧围绕培养目标进行设计,以满足人才培养的需求,同时课程的设计还要和人才培养模式相符合,体现出人才培养模式的特点和优势。
  三、职业人才培养需求下的职业教育课程设计的过程
  (一)课程设计的程序
  1.对社会的行业和职业进行分析
  行业和职业的关系就像是群体和个体的关系一样,属于包含关系。职业是指一个人所从事的具体工作,而多个工作性质类似的职业合起来成为行业。在进行课程设计时,要对社会进行行业和职业分析,根据行业的性质,列举出该行业所覆盖的具体职业,然后把每一个职业的特点和对学生的要求都明确记下来。
  2.设置专业课程
  在分析了社会的行业专业后,接下来就要根据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来设置专业课程。我国很多职业院校在设置专业课时不是出于社会的需求和对行业职业的分析,而是根据学校的具体情况来设置。这种方式不利于对人才的培养。对于职业院校来说,社会和行业的需求才是人才培养的方向。因此学校在进行专业课程的设计时一定要根据社会的实际需要和对汗液职业的分析,合理地设置专业课。对于一些有国家和地区限制的专业课,要根据专业指导目录的要求来设置,而对一些岗位比较分散的专业,可采取大类招生的方法,在大类专业的基础上进行定向培养。
  3.开设课程门类
  在完成了以上步骤之后,还要考虑开设哪些具体课程。课程门类的设计必须要弄清整个课程体系包括哪些大的课程,以及每个课程包括哪几门课。课程的设计受课程模式的影响,当前在我国使用最广泛的就是任务课程模式。所谓的任务课程模式根据教学任务来设置课程门类,它以教学任务为出发点,使学生有目的地进行学习。
  4.设计课程单元
  再设计完课程门类后,还要设计课程单元。课程单元设计就是指对于独立开设的每一个课程,都要清楚具体地描述其开设的目的以及相关的教学内容,也就是我们在教学中经常将的课程目标和教学大纲。
  (二)把培养目标贯彻到教学中
  1.建立实训基地
  实践教学是职业教育的重要环节,因此学校可以建立一些与课程相关的实验室、实训基地等等来提高教学成果。实训基地建设需要大量资金,单纯靠学校的力量来进行是很难的,因此可以通过和企业合作来进行。
  2.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首先老师的知识面要宽、要广,能够将知识融会贯通,并且要及时解决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另外还要加强教师的道德修养,老师的职业道德不仅关乎老师的教学,还会对学生产生影响,因此老师应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用自己的知识、道德修养、价值取向等来影响学生。
  参考文献
  [1]服务型职业人才培养的理论探索[J].殷文杰,殷文娟.职业教育(下旬刊).2014(11)
  [2]基于职业人才培养模式校企合作的制度化探究[J].张云秀.科技创新与生产力.2016(04)
  [3]服务型职业人才培养认知误区及改进策略[J].殷文杰,殷文娟.教育与教学研究.2014(07)
其他文献
(曲阜师范大学 文学院 2016级汉语言文学(师范) 山东 曲阜 273165)  摘 要:近年来,网络流行语的发展在丰富汉语语料库的同时,也展现了汉语兼容并包、极富活力的发展前景。可以说网络流行语是当下一种能迅速反应社会生活,人民表达需要的语言符号。本文选取网络流行语中较火的“盘他”“锦鲤”二词,通过追溯其来源、代表含义及社会应用广泛程度,分析其背后潜藏的语用价值和社会心理影响。  关键词:“盘
期刊
摘 要: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双差生”的存在是一种自然现象,特别在农村中小学,这种现象更为严重。学生进入高年级后,部分学生对数学学习兴趣递减,双差生增多,学生成绩出现两极分化,这是一个令许多老师感到头痛而又难以解决的问题。转化双差生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  关键词:数学教学;双差生;转化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提醒教师一句话:“在教师的鞭下有瓦特,在你的冷眼里有牛顿,在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差生时刻
期刊
摘 要:书法是中华民族千百年来独有的创造,正是有了书法才使中华文明数千年永续传承发展,书法具有特殊造型符号和笔墨韵律的一门文化艺术,有着三千多年的辉煌历史,成为我们中国人特有的精神载体,不但具有兼容的气度与灵变的智慧,同时也涵盖了我们中国人的价值观与创造力。为继承弘扬这一优秀的传统文化,国家教育部从2013年1月18曰出台印发了《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并于在同年春季开始执行,意味书法课程正式进
期刊
摘 要:班主任是教师队伍中的最重要组成部分,是加强学风建设和德育工作、开展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进一步加强班主任工作管理,是促进“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和“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有效措施,对加强和改进中学生存在的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班级管理;青春教育;尊重人格;正确对待;亲密关系;激励表扬  一、重视青春教育,消除青春障碍
期刊
摘 要:语文作为基础学科,提升语文教学的效率,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是非常重要的,随着当前教育改革的深入进行,对初中语文进行改革是非常有必要的,充分利用多煤技术,创新教学方法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改进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本文主要从几个方面来论述如何提升初中语文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有效性;策略研究  提升初中语文教学需要充分利用课堂,在课堂上教师通过开展有效的教学活动,进而完成教学任务。想
期刊
听 荷  晨曦中轻轻地告诉你  摘一朵彩云  为你披上金色的外衣  晶莹剔透的泪珠  是睡梦太过清晰  飘然而至的馨香沁人心脾  亭亭玉立的倩影  平静的湖面慌乱起层层涟漪  沙沙沙——  那是微风轻抚你的私语  唰唰唰——  那是鱼儿竞相演奏的玉笛  我不是鱼儿  愿羽化为蝴蝶  邂 逅  當小草与烟云在睡梦中邂逅  朝露不知疲倦地笑开了眼  当夕阳与尘埃在云头邂逅  仙女剪下了绚丽的绸缎  当
期刊
摘 要:随着时代的变化发展,艺术设计的所追求的设计原则也在发生变化,设计作为始终贯穿于生活中的一种形式,其设计思想也从各个方面中反映出来。在此结合现代设计发展史简单的论述艺术设计美的理想——人、人造物、环境的和谐。  关键词:设计美学;和谐美;现代设计史  一、人、设计、环境的和谐关系  和谐原则是艺术设计的一个重要原则,纵观整个设计艺术史,设计师们都在不断地探寻人、设计、环境之间的和谐关系,不断
期刊
摘 要:高效课堂指教学效率或效果能够有相当高的目标达成的课堂。具体而言是指在有效课堂的基础上,完成教学任务和达成教学目标的效率较高、效果较好并且取得教育教学的较高影响力和社会效益的课堂。我们应该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在教学实践中发挥教师教学艺术,通过创设数学教学情境、引领学生探究学习、应用现代教育手段、挖掘教材生活因素等策略,构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  关键词: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构建  高效课堂是知
期刊
摘 要:近年来,高等教育中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备受关注,高等教育中学生基数大,有较强的独立思考能力,同时面临即将到来的生活压力和精神压力也比较大,产生的心理问题和心理疾病也多。本文就当前高等教育中大学生心理健康中最常见的几种问题进行阐述分析,提出了几点建议,结合现行教育制度,让大学生能够拥有一个良好的心理素质面对学习、迎接未来。  关键词:大学生;高等教育;心理健康  一、大学生心理健康方面的问题及
期刊
摘 要:学校中的思想品德教育贯穿于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全过程和学生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渗透在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之中,并与之相辅相成。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德育在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格和人格素养方面发挥着无法比拟的作用。虽然不少小学都开展了德育工作,但是仍然存在不少问题,阻碍着小学德育工作的顺利开展和所取得的实效。文章结合实际,就小学德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加以分析,并提出做好小学德育工作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