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教师游戏素养的结构模型与培养路径r——基于生态学的构想

来源 :学前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fvg454545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游戏素养是幼儿园教师的核心专业素养之一,是教师关于游戏的态度、知识、能力相互联系与作用而形成的一种高级、复杂、综合的心理结构.其中,游戏态度作为内隐的价值与情感向度,主要包括游戏精神、儿童视角、伦理敏感等要素.游戏知识作为承上启下的基础养分,主要包括关于游戏的本体性知识与方法性知识及幼儿发展知识.游戏能力作为外化的行为与技巧,主要包括分析与解读幼儿的能力、创设游戏条件的能力、师幼互动的能力等要素.没有基本的游戏态度,游戏知识与能力便难以有生根的土壤.同时,游戏知识与能力又反作用于游戏态度的形成.在这样类似于生态系统的结构模型中,教师的游戏态度与其游戏知识和能力的水平通常具有一致性,决定了教师所处的游戏素养发展阶段,并呈现出多种样态.根据生态学的循环原理,在充分关注教师需求的基础上,可以通过设计从“问题思考”到“理论学习”再到“实践反思”的层层深入且循环往复的培训环节,组合不同的培训内容和方式,形成系列培训方案,系统帮助教师提升游戏素养.
其他文献
现代音乐教学不同于以往的传统教学模式,注重的是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尤其是在乐感的培养方面,是现代音乐教学的重中之重.音乐这门学科,对当代学生而言,是较为生活化的、广
学习型教师是以学术为生命,以探求真知、发现真理、创造实绩、臻于至善为自身价值之期许.教师如果只满足于掌握课程标准和照本宣科地讲授教材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不断地完善
期刊
在家庭教育中,采用一定的策略和方法,有意识地对孩子进行高阶思维的培养与训练,帮助孩子以高阶思维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有助于孩子成长为具有批判性思维能力、创新性思维能力以
"儿童的视角"研究不同于关于儿童的研究,它探索的是儿童作为主体对世界的感知和体验。目前"儿童的视角"研究主要在欧美国家展开,我国这方面的研究处于起步阶段,所以非常有必
20世纪70年代以来,为应对少子化压力,日本基于福利多元主义的视角,对其传统的以国家提供为主、体现"家庭主义"特点的育儿支持体系进行了重大改革,逐步转为在政府引导下,由社
集体教学是幼儿园课程的重要实施途径,幼儿园教师应当具备设计与实施、观察与评价集体教学活动的能力。本研究基于关键事件技术,采用德尔菲法和观察评定法,建构了幼儿园教师
[摘 要]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我国学前教育师资培养改革提供了方法论指导。学前教育师资培养应贴近社会需要并服务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整体布局,为此应以供求关系为基础分析当前学前教育师资培养存在的主要问题,运用系统方法确定学前教育师资有效供给中的结构性问题,通过强化组织创新和制度供给优化学前教育师资供给的体制与机制。政府部门可以以省为单位进行学前教育师资有效需求测算和学前教育师资培养调研,对现有学前教育
科学精神是现代人应当具备的基本品格,是儿童必须发展的基本素养。儿童科学精神的形成有赖于教师的引导,这使得科学精神必然是幼儿园教师专业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具体来说,
在儿童早期进行编程教育,可以促进儿童对当今数字化社会的理解。近年来一批专为幼儿开发的编程工具也为幼儿学习编程提供了可能性。为探索结构式探究、引导式探究和开放式探
象似性手势是指在形式和表达方式上与其所伴随的言语的语义内容密切相关的手势。儿童通常在18~24个月产生象似性手势,到3岁时能准确理解象似性手势的含义。象似性手势的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