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语文阅读能力,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来源 :科学之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iaoni0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对于中学生而言,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是阅读,阅读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语文教学质量;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是中学语文教学重要的基本任务之一,也是提高学生语文水平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阅读;语文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8136(2009)33-0108-02
  
  当代的中学生正处在一个科学文化技术飞速发展的新时代,各种知识信息以惊人的速度急剧增多。对于中学生而言,获取知识财富的主要途径是阅读,阅读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语文教学质量,提到提高阅读水平,人们自然想到的是多读,这当然没错,熟能生巧是世人皆知的道理。但读也要讲求质量,盲目无绪地乱读未必就能提高阅读水平。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是中学语文教学重要的基本任务之一,也是提高学生语文水平的有效途径,那么如何有效地提高中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呢?
  1在平时阅读时倡导个性化的阅读
  阅读教学虽然在很大程度上是在教师的指导下的学生群体阅读,但是群体阅读必须以个体阅读为基础,以发展读者个性为归宿,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当前,我们发现,语文课堂上齐读太多,虽然朗朗的读书声整齐划一、气氛热烈,可以调动学生的情绪,消减课堂上的沉闷。但教师不能准确了解学生的朗读能力,不易发现读书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这样下去极有可能出现一些“南郭先生”。因此,齐读要知时、适度,不是不用,但要应时而用。相反,学生自主阅读,各人的思维进度,各人的阅读习惯不同,对文本中某一句某一词的理解也有差距,这样更能体现学生的主体性,达到不同的感悟和体验,也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有力展开。个性化的阅读还有利于学生学会多种阅读方法,课标中对各个学段都很重视朗读和默读,以及精读、略读和浏览都做出了明确要求,个性化阅读也是为培养学生自身的与众不同的阅读方法和语感提供的一个机会。
  2反复阅读选文,养成二次阅读习惯,培养逻辑推理能力
  平时讲解课文之前要求学生要预习、阅读课文,其目的在于让学生熟悉课文、读通课文、读懂课文。要答对阅读分析题,自然也不例外,读是基础。何况现在的选文大多是文质兼美的文章,它们或注重思辨,启迪学生智慧;或展示科技新貌、开拓学生视野;或寓理于情、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审美观、人生观,有的还代表着新的文化观念等,这些材料对大多数同学而言是陌生的,因此引导学生对材料进行浏览、细读、品读是必不可少的。在平时练习中,学生做完阅读,唯一可做的就是对答案,事实上,纠正答案后对文章的再次阅读往往至关重要。二次阅读能真正培养学生逻辑推理能力,提高阅读水平。
  3抓住文体特征,准确把握阅读材料
  阅读是解答题目的前提,要答好题,如果仅是读懂选文,而没有一定的知识积累,不掌握一些基本技能,可能也会无从下手。各类文体的特征就是必须掌握的知识。因为许多阅读材料一般都有较明显的文体特征,只有掌握各类文体的基础知识,答题才容易“上路子”。例如,记叙文常涉及的是记叙的六要素、记叙的线索、叙述的方式、表达的方式等;说明文常考的是说明方式、说明顺序、说明对象及特点、说明方法等;议论文则侧重对议论文三要素的考查,如文章的论点、论据的类型、论证的方法等。这些都涉及到相应文体的基本概念,有共性的内容。每篇选文都是有血有肉的。但是阅读过程中,如不能很快地抓住主要内容或主题思想,而被一些具体琐碎的材料遮住视线,答题就会费力不讨好。所以阅读时要抓住文章的主干和灵魂,抓题目,抓中心句,抓议论、抒情句,如果学生对选文的文体类型辨别无误,基本概念认识清晰,把握材料准确,那么答题时就不会张冠李戴,这样基本分就不会丢失了。
  4做好“两比”活动
  “两比”是指语文教师组织引导学生进行对比阅读训练和比赛阅读训练。对比阅读训练,是语文教师组织引导学生通过比较对照,培养学生较高阅读能力的有效训练方法之一。对比阅读的方式较多:从训练内容上看,认读字、词,可进行字、词辨形、辨义对照比较;理解词句,可进行调换词语和变换句式对照比较;理解文章结构,可以将不同文体的文章进行对照比较;理解文章的不同写作特色,可将不同作者或同一作者不同时期的文章进行对照比较……从训练的形式上看,则有提问对照比较、列表对照比较、修辞对照比较、调换或修改对照比较等。
  俗话说:“有比较才有鉴别”。教师针对不同的学生和不同的文章,落实好以上各种对比阅读训练,就能更好地辨别文章内容的好坏、表达的优劣、风格的差异以及文体特色的区别等,从而加深对文章的理解,有效地提高学生阅读能力。比赛阅读训练主要作用是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与热情。语文教师要落实好比赛阅读训练,须根据学生的实际年龄和心理特点选用不同方式,低年级的中学生可以开展识字比赛、朗读比赛、速读比赛等;高年级的学生除进行限时速读阅读之外,还可以采用读书演讲比赛等方式。
  5注重综合归纳
  综合归纳,是语文教师注重引导学生对讨论的问题进行总结,也是语文教师对学生讨论后的总结评价。有讨论而无总结,学生的阅读效果会受到很大的影响。综合归纳的作用在于教师能够有效地调动学生的主动积极思维,有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概括能力。这种训练的方式有:列提纲训练,即在阅读后要求学生列出段落层次提纲;画图表训练,即要求学生画出文章内容的结构图;缩写训练,即对某些句、段或全文,要求学生抓住主要内容进行缩写,或对段落、全文概括出段意或中心;总结归纳出某些问题的思考角度的训练,这点颇为重要。如:针对某一个问题,你是从文章的中心这个角度去思考,还是从文章的结构这个角度去思考?你是从文章的语言表达方式这个角度去思考,还是从作者运用手法这个角度去思考?等等,从而总结归纳出一系列的思考答题规律。
  总之,有效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方法有很多,但一定要依据语文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因材施教。随着学生进行探究性阅读习惯的养成,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也会不断得到提高,学生们的閱读也会逐渐走向深刻与成熟。语文教学质量也会相应得到提高。
  
  The Raise Language Reading Knowledge,
  Enhances Language Quality of Teaching
  Dou Jianqin
  Abstract: Speaking of the middle-school student, knowledge acquisition’s main way is reading, the reading level height immediate influence language quality of teaching; Raises and sharpens student’s reading knowledge, is one of middle school language teaching vital basic tasks, is also raises the student language proficiency the efficient path.
  Key words: reading; language teaching
其他文献
企业“走出去”实施国际化经营,是我国加入WTO后企业面临的一项紧迫任务.“走出去”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不断增强企业跨国的经营能力,取得国际市场的广阔空间.在这之中,国
【摘 要】杭州湾二岸有很多独特的民俗,其中最典型的是嘉兴的端午节和慈溪的都神会。端午节有实物粽子,竞技踏白船,祭龙等;都神会有豆酥糖,行会,祭祀五帝等。保护活态的民俗活动项目等于保护为数总多的非遗项目,为后人研究杭州湾历代文化可以提供佐证。  【关键词】杭州湾;民俗;异同  嘉兴粽子誉满四海,随着粽子衍生出来的端午节活动在节庆活动中也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尤其是踏白船的习俗,让人觉得耳目一新,很有特色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职业病是指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等用人单位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它有毒、有害因素而引起的疾病.
在企业“走出去”经营中,一方面,具有科技实力的中小企业应创造条件成为“知识供应”优势.另一方面,企业则可到国外去寻找“知识供应者”.美国的大企业中有许多科研开发项目
山东诸城市枳沟镇初中刘欣苏光玲上了八年级,学生开始学习物理。物理这门学科在工农业生产及日常生  活中都有着广泛的应用与实践。为了学好它,我们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正确理解和记忆物理概念、公式及规律  1.注意物理量的字母符号。在数学运算中,未知量用x、y、z等表示,而物理量却有专用符号,不能使用  x、y、z等表示,如质量用m,重力用G,长度用s或l,速度用v,时间用t,体积用V,等等。有些物理
医院属于社会公共保障系统,是保证社会正常发展的重要部门,而激励机制在医院宣传管理过程中有着重要的作用,通过物质和精神上的激励可以最大限度调动医疗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宣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摘要:二十一世纪以来,我国各级学校针对提高学生体育成绩的教学法改革的实验层出不穷,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学生个体发展。针对引体向上这个项目,如何从实际情况出发,经过相关的教学课程,不仅能提高学生引体向上学习的动机,还能培养学生引体向上学习的兴趣,最终还能让大部分学生的引体向上成绩有所提高,笔者认为这是本文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通过本文的研究得出了这样一个结论:在体育选项课中,对引体向上项目采用分层教学法
摘要:中学地理中,学习图像的根本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在生活实践中,灵活运用图像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运用地理图像系统,联系生产生活实践和国际国内的时事热点、焦点,在探究“生活世界”中提升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用图能力。  关键词:图像系统;用图;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8136(2009)33-0109-02    捷克著名大教育家夸美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