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教学中直觉思维的训练

来源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中学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risby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直觉思维是对问题进行总体观察,迅速检索储存的信息,从而做出正确判断。发展和训练学生的直觉思维具有其特殊的意义,首先,学生在将来的科学创造中,可以依靠直觉进行选择。其次,除了在选择中提供现成的解决办法以外,直觉还可以帮助学生在今后的创造活动中做出预见。所以,爱因斯坦认为创造的关键是直觉。怎样在生物教学中训练学生的直觉思维呢?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一、打破思维常式
  培养学生直觉思维,要求学生在思维活动中打破分析思维的一般步骤,尽可能从总体上认识事物,一下子抓住事物的本质,运用已学的全部知识、经验对问题进行快速思考、大胆假设,迅速做出判断。如,在《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 (必修)》第一册(以下简称新编生物教材)的实验一生物组织中可溶性还原糖、脂肪、蛋白质的鉴定实验结束时,可向学生提出这样的一个讨论题:“你认为本实验涉及到的鉴定方法是否适合鉴定其它生物组织中有关化合物的存在,为什么?”对此问题,学生不仅要理解实验原理,而且要根据实验过程以及观察记录到的实验现象进行思考及假设,运用直觉迅速做出正确判断,只要符合实验原理,无明显影响实验过程的因素,本实验鉴定方法就可以用来鉴定其他生物组织中有关化合物。这样就从总体上抓住了此实验的本质。又如,对生物的基本特征的理解有这样一道对应选择题:一种雄性极乐鸟在生殖季节里,长出蓬松的长饰羽,决定这种性状的出现是由于“A.应激性B.遗传性C.变异性D.多样性。”对此题,学生首先要掌握、理解生物的六个基本特征,在理解的基础上透过现象抓住本质,极乐鸟的长饰羽实际上是该物种所表现出的特有性状,是经过长期自然选择积累并保留下来的遗传现象,那么就不难得出本题的答案为“B.遗传性”了。经常训练思维的“感觉”,能充分发展学生直觉的透视能力。
  二、缩、简思维的分析过程
  要培养学生的直觉思维,必须训练学生瞬间分析综合的能力。如,对应新编生物教材第一册第三章“新陈代谢”中的“光合作用及呼吸作用”有这样一道题目:将某一绿色植物置于密闭的玻璃容器中,在一定條件下不给光照,CO2的含量每小时增加8mg;如给予充足光照后,容器内CO2的含量每小时减少36mg,根据实验测定,上述光照条件下光合作用葡萄糖生产量为每小时30mg。问:“在光照时该植物葡萄糖净生产量为每小时多少mg”?此题按一般步骤,先列出反应方程式,由方程式中各物质的对应关系,求出不给光照时葡萄糖的消耗量,即:
  C6H12O6+6H2O+6O26CO2+12H2O
  1mol 6mol
  X/1808/44
  1∶6=x/180∶8/44
  x=5.45(mg/h)
  净生产量=光照条件下葡萄糖生产量-无光照时葡萄糖消耗量=30-5.45=24.55(mg/h)。但此题我们抓住“如给予充足光照后,容器内CO2的含量每小时减少36mg”这关键性一句话进行理解,则可迅速得出结果:
  6∶1=36/44∶y/180,y=24.55(mg/h) 。
  也就是说,在光照时葡萄糖的净生产量为24.55mg/h。由于后一种方法抓住了事物的本质,压缩、简化了思维的分析过程,故能迅速、准确地得到结论。
  三、训练思路迅速变迁
  直觉思维往往具有试探性,当思维受阻时,迅速改变思路,转移到正确的思路上去。如,在做新编生物教材第一册实验七“探索影响淀粉酶活性”的条件实验时,由已学的知识学生只知道酶的催化具有高效性、专一性,但在具体实验中学生发现,酶的高效性、专一性发挥要受其他条件(下转150页)的影响,高温和低温以及过酸和过碱都会影响酶的活性,只有在最适宜的温度和最适宜的PH下,酶的活性才会最高。通过这种探索性实验,不但培养了学生思路的迅速变迁能力,而且使学生掌握了一般对照实验的方法,即研究某一因素(如:PH)对某一特定反应(或事物)的影响时,要在其他因素相同的条件下进行。观察该因素的不同情况(如不同的PH)对特定反应(或事物) 的影响,以便对实验结果进行科学分析。又如,对应新编生物教材第二册第一章中的基因分离定律有一道机率计算题:豌豆高茎(D)对矮茎(d)为显性,现进行高茎豌豆间杂交,后代既有高茎又有矮茎豌豆。若令后代的高茎豌豆进行自交,问:自交后代中出现高茎豌豆的机率是多少?正确解答此题的一般步骤为,先判断遗传类型。由题目条件分析可知,豌豆高茎是由常染色体上显性基因控制的,且双亲均为高茎杂合体,其基因型为(Dd);再确定后代基因型。由于双亲基因型均为(Dd),故F1有三种基因型,符合题意的基因型及机率分别为:DD(1/3) 、Dd(2/3);最后计算机率。其计算方法有两种。方法一,直接计算F2代高茎豌豆机率,F1自交后代的基因型及机率分别为:DD(1/4)、 Dd(1/2) 、dd(1/4)。
  ①、1/3 DD→(1/3)×1 DD=1/3 DD
  ②2/3 Dd→(2/3)×1/4 DD、(2/3)×1/2 Dd。即,2/3Dd→1/6DD、1/3DdF2高茎机率为:1/3+1/6+1/3=5/6。方法二,先计算F2矮茎机率,2/3Dd→(2/3)×1/4dd=1/6dd。所以,F2高茎机率为:1-1/6=5/6。由于方法二思路的改变,选择了解题新途径,其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培养学生思路的迅速变迁能力不但要在生物教学中注意让学生扎扎实实学好基础知识,通过多种途径,如:研究性课题的完成、课外生物科技活动、一题多变的训练等,培养学生思维的多面性、灵活性、及主动性,而且还要让学生多掌握一些思维方法,如假设、比较、转化、逆推、设计等。学生掌握的方法越多,其思路迅速变迁能力就越强,也就越有利于学生直觉思维的发展。
其他文献
目的 探索经皮肝穿刺胆道造影术(PTC)下胆道活检的可行性和敏感性。方法 31例阻塞性黄疸患者,在行经皮经肝穿刺胆道内外引流术(PTCD)中,进行PTC下胆道活检。通过经皮肝胆道穿刺通道
目的 探讨经支气管动脉药物灌注预防肝癌肺转移的应用价值。方法 肝癌患者按栓塞化疗 (TACE)后是否实施支气管动脉灌注 (BAI)化疗将其分为A组 (31例 )与B组 (36例 )。前者
没有对常规的挑战就不会有创新,而对常规挑战的第一步就是提问。虽然说没有提问就不会有回答,但是一个好的提问往往比一个好的回答更具有价值。
目的 探讨简捷、安全和有效的输卵管再通治疗方法。方法 采用DSA下双腔气囊导管加压注射输卵管再通术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37例(原发性不孕17例和继发性不孕20例,平均不孕期4年)。37例中行
由于小学一、二年级学生年龄小,记忆方法单一,且又贪玩、学一会就够;而汉字笔画多、难认、难记、难写,学生学起来感到枯燥乏味。怎样才能激发学生对汉字的学习兴趣呢?这就要抓住小学生具有探索知识奥秘的好奇心理;抓住汉字具有象形、指事、会意和形声的特点,教学时采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吸引学生注意力,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使学生从不爱学汉字到想学汉字,在教学过程中采用与汉字特点相适应的教学方法,收到意想不
目的探讨介入微创技术在颈段高位食管恶性梗阻治疗中的可行性.方法颈段高位食管梗阻病例39例,梗阻部位近端分别位于食管环咽段至以下12mm区间.经用扩张管进行耐受性扩张试验
信息技术作为信息时代的主要载体和工具,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正担负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由于信息技术学科是一门技术性、实践性较强,技术发展和知识更新异常迅速的新兴学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要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所谓“阅读期待”,是指一
优化课堂教学,让数学课堂高效而精彩,是广大教师值得深思的一个问题,笔者在教学实践中进行了以下几方面的探索。    一、激趣增效    数学知识的学习,可以从学生感兴趣的问题情境进入学习的主题;可以为学生提供有趣的数学问题,构筑学习起点;也可以从学生已有的数学知识人手,从新的角度发现新的知识。这样能使学生产生一种愉悦的学习情绪参与学习。教育家斯宾塞说:“教育要使人愉快,要让一切的教育都带有乐趣。”激
目的 总结水解可脱弹簧圈治疗颅内动脉瘤的初步经验。方法  8例动脉瘤采用TRU FILLDCS、5例动脉瘤采用TRUFILLDCSOrbit水解弹簧圈进行血管内介入栓塞治疗。结果  11例动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