遥感在矿产资源潜力评价中的综合应用研究——以山西省为例

来源 :国土资源遥感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iwen843107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山西省遥感地质找矿为例,以区域地质和成矿理论为基础,通过对ETM+遥感图像进行控矿构造要素、控矿环形要素、色调异常、找矿标志、蚀变矿化异常等遥感要素的解译和研究,从宏观上总结了区域性大型断裂与成矿的关系,提出区域遥感地质找矿模型;在微观上圈定了遥感最小预测区,为矿产资源潜力评价和找矿预测提供重要线索和依据。所取得的成果和经验可为今后山西省的遥感地质找矿工作打下基础。
其他文献
本文提出"三步法"解答坐标曲线题,对酶曲线、物质运输曲线、光合作用曲线、细胞呼吸曲线、生长素作用曲线及种间关系曲线六大类坐标曲线题进行示例分析,有助于广大高三师生探寻
为增强学生对“渗透作用”原理的认知,促进课堂教学的效果,本文从培养探究性思维的角度,对“渗透作用”实验进行了新的拓展。
掌握非震情况下的热红外亮温背景场及其时空变化规律是有效提取地震红外异常信息的关键。利用2003—2011年NOAA卫星夜间热红外遥感数据构建祁连山和首都圈亮温背景场,分析其时空演化特征。结果表明:红外亮温背景场受季节、地形和断裂活动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受季节变化影响最大,年变规律明显;不同地理环境,亮温年变特征呈现不同形式,对于地形地貌复杂的地区,亮温变化曲线不稳定,红外亮温与地面高程呈显著的负
本文从创设问题情境、开展问题讨论和深入解决问题三个方面,探讨如何在生物学教学中通过问题驱动学习,引领学生思维发展的做法和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