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多媒体技术为物理实验教学“锦上添花”

来源 :中学教学参考·理科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ved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物理学是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通过教师演示实验或学生分组实验,建立学生对物理实验现象的感性认识,加强学生对物理学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分析实验现象,总结实验原理的能力。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由于受到主客观条件的限制,各学校的实验开课率不高,部分实验由于条件的限制很难达到预期的实验效果,这时利用多媒体技术,可开发学生智力、增强实验效果、提高学生的实验感知效果。那么,在物理实验教学中,如何设计出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的实验,充分发挥多媒体技术的作用呢?这是每位教师都应认真思考的问题。
  一、运用多媒体巧设课堂情境,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率
  将抽象的物理知识融入情境之中,这对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的兴趣,提高学生课堂参与率极其重要。例如,在一次公开课中,教师为了引入重力这一内容,大胆采用多媒体截取007电影中人从悬崖上一跃而下的电影镜头,那强烈的视觉效果一下子激发了学生主动参与的兴趣,这样结合情境适时地利用问题引入重力的概念,很多同学非常好奇,重力究竟是怎么回事?通过这样的多媒体视频,让学生带着有趣的问题主动参与到课堂中来的,要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二、运用多媒体清楚展示实验现象,提高演示实验的可观察度
  初中物理很多知识的形成是通过观察实验现象或经历实验探究过程,逐步加深对知识的认识,而完成的。但是有的演示实验现象,观察的效果不够明显,观察度很低,这样不便于物理知识的总结与归纳。此时,可以通过多媒体展示,提高实验现象的可观察度,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例如,在讲电磁转换中磁场对电流的作用时,由于常规实验仪器的限制,使用很小的马蹄形磁体,放在小塑料盒里,让学生通过观察小金属棒是否转动、转动的方向如何、磁场对电流是否产生力的作用等实验现象,尽管学生很仔细地观察,但由于实验现象不明显,造成结论难以形成。此时可将演示实验通过投影幕来放大实验过程,这样学生就能自行总结出结论,学生参与课堂的热情也大幅提高了。
  三、运用多媒体定格讲解或分段演示,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提高理解层次
  由于许多物理现象的产生是瞬时的,学生来不及仔细观察就消失了,而在这瞬时现象中,包含了丰富的知识信息和物理规律,它恰是学生理解本知识点的关键。如果学生的直观感受不深,理解没有达到一定的深度,必然造成学习障碍。这时可以借助多媒体模拟实验,并进行定格讲解,这样就可以增强学生对学习内容的记忆和理解,从而准确把握实验的内涵和物理规律。例如,在做水的沸腾实验时,发现学生对水的表面和内部同时汽化理解不透彻,于是,就将整个实验过程录制下来,再重新分段演示,定格讲解,重点过程通过放“慢镜头”的形式让学生仔细观察,如气泡上升变化的过程,再强调沸腾必须是液体达到沸点时的情况,让学生注意观察从温度刚达到沸点时水中的情况,再去总结沸腾的概念,问题便不攻自破了。
  四、运用多媒体再现课堂无法演示的实验,加大课堂信息量,提高课堂效率
  通过多媒体技术模拟物理实验,不仅可以弥补常规实验仪器的不足,更能帮助解决在现实环境下难以完成的一些物理实验问题。比如,长周期性的物理实验,可将实验的过程压缩成数字录像引入教室,为学习提供一种直观的学习环境;对部分危险性的物理实验,可通过多媒体课件模拟,避免实验造成不必要的伤害等等,这方面的应用主要表现在:
  1.多媒体模拟自然科学实验
  自然现象中云、雨、露、雾、霜、雹的形成过程,固态、液态、气态这三种状态间的物态变化等自然科学实验,由于这些物质形成对自然条件要求较高,一般的实验室条件下很难完成,这时可以借助多媒体课件,让学生感受到这些自然现象的形成过程;小水滴从液态经过蒸发变成气态,上升后经过一定的条件变成固态的冰晶或液态的小水滴,这些动画的演示效果,可以让学生在观察动画中,很轻松地获取相关知识,并能留下深刻的印象,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2.多媒体模拟抽象的,“理想状态下”的实验
  很多物理实验受条件限制,不能在实验室中进行演示,例如,船闸是怎样利用连通器原理使船平稳前进的;匀速直线运动中,速度、时间、路程之间的关系;原子弹的爆炸;“神州十号”的发射等等。这些现象都无法在课堂上演示。但可以通过多媒体模拟将抽象化为具体,给学生身临其境的感觉,加深记忆与理解。
  3.多媒体演示肉眼看不见的微观现象
  初中物理中的微观运动,因为人的肉眼根本就看不到,无法对这些物理现象建立合理的感性认识,更不能准确理解与运用。如巧用多媒体课件就能轻易展示的微观运动现象,就能顺利解决这一难题。
  总之,多媒体教学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各种感官,使课堂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责任编辑易志毅)
其他文献
中国共产党一直把实现台湾与祖国大陆的统一作为自己神圣的历史使命,积极探讨和寻求最佳的方式和途径,并根据国内外形势的变化,适时制定了一系列方针政策,表现出与时俱进的科
1945年8月日本投降以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广大华侨知识分子的努力下,朝鲜华侨重新恢复和新建了华侨学校.1949年4月,中共东北行政委员会将朝鲜各地的华侨学校全部移交给朝
加强青少年政治理论教育对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当前由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正在建设中,全球化迅速发展及西方'和平演变'战略的作用,导致青少年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口腔干燥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4年6月收治的58例口腔干燥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9例,观察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进
情境教学是当前课程改革背景下的一项新型教学模式。在高中生物课堂中,恰当地创设情境进行教学,让知识点以具体的方式呈现在学生面前,能使学生对其留下深刻的印象,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下面,就高中生物课堂运用情境进行教学,谈谈自己的研究和体会。一、问题情境,激发兴趣为有效提高学生对问题的发现和探寻能力,可以在课堂教学中创设适当的问题情境,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讲解“减数分裂与受精作用”时,教师可提出以下
传统的教学模式对待不同层次的学生运用同样的教学方法,这样的教学方法缺乏灵活性.实践证明,学生在兴趣、心理、智力等方面都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因此,在这种形势下,高中数学分层教学方法的实行势在必行.  一、分层教学的含义  分层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将学生划分为不同层次,并且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实行区别对待的教学方法,以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具体来讲,教学要求与教学方案应该与学生的学
《背影》一文中,父亲为什么买的是橘子,而不是其他水果?当我们弄明白,朱自清父亲是遵循绍兴习俗买橘子来为儿子送行,其中寄托着父亲对远行儿子的祝福时,我们就能更深入地体会父亲对儿子的关心、挂念和深爱。从这一例子也可以看出,这类与文化习俗有关的问题,只有放到特定的文化语境中,才能够得到正确适宜的理解和诠释。  《读写月报·新教育》2012年第3期刊登了朱华贤老师的《抢来抢去的话筒——杜郎口中学课堂观感》
江泽民在十六大报告中提出了两个"最大"的思想,即"我们党的最大政治优势是善于组织群众、宣传群众、联系群众,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是脱离群众."概括起来,"两个最大"就是联系群
高中语文教师在日常的记叙文写作教学中,经常会遇上这样一个共同的难题——学生写的记叙文,虽然中心思想明确,结构完整,记叙文六要素也已经具备,但就是平平常常,平平淡淡,看头就知道结尾,缺乏韵味。甚至同一个话题一个班会有十几个学生记叙的事情几乎一样。例如话题作文“节俭”的写作训练中,班上62位学生,有15位写的几乎一样:平日花钱大手大脚的“我”,在得知奶奶捡垃圾的原因(不忘贫苦生活)后,认识到了“节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