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致 持续 整理

来源 :作文成功之路·中考冲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45272369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1版《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观察是写作过程中必须具备的重要能力;要观察周围世界,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把自己觉得新奇有趣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写清楚。”在统编教材的作文板块中,涉及到观察能力训练的有十多处。其中,统编四上第三单元的“写观察日记”,就要求学生运用观察日记记录观察对象的变化,将观察过程写下来。现结合笔者自己的教学经验,谈谈对这一内容的实践和思考。
  一、细致入微,夯实观察日记的基础
  观察不能走马观花,浮于表面,需要深入观察对象内部,对事物所展现出来的特点进行分析,要透过表象看本质。因此,观察能力的训练要从细节入手。
  首先,要引导学生从事物的细微处入手。事物比较显眼的方面,容易被关注,但那些细微的变化则容易被忽略。教师可以采用读悟融合的方法,引导学生从细节入手,发挥课文的示范性作用,有计划、有步骤地观察。以教学《爬山虎的脚》为例,在教学描写爬山虎脚外形的语段时,教师先从语言入手,引导学生感受作者语言表达的细腻与精准,但不能让学生始终在语言中纠缠,还要将语言还原成作者的观察方法。可引导学生思考:叶圣陶爷爷为什么能把爬山虎的脚写得如此细腻生动?你能想象出他是怎么观察的吗?此时,学生的思维就不再局限于语言,而是从语言转换到揣摩作者的观察方法,从而明白细致观察的诀窍在于探幽察微,捕捉细节。在这样的基础上,教师需要组织实践活动,比如把一片枫叶带到课堂,让学生观察,看看除了颜色和外形的鲜明特征外,这片枫叶还有哪些与众不同的地方。学生在细致观察后,注意到枫叶的纹理很清晰,有条理,即便有的地方分了叉,也是规规矩矩的,一点也不乱……
  其次,要引导学生运用各种感官。观察绝不仅仅是靠眼睛看,而是多种感官综合作用的结果。在学生细致“看”的基础上,可以鼓励他们闻一闻、摸一摸,安全的情况下甚至可以尝一尝,借助多种感官,获得更多信息。如教学统编三上第五单元“初试身手”这一版块时,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调动多种感官观察某种水果:用眼睛看水果的形狀、大小和颜色;用鼻子闻水果的气味;吃上一口,尝尝水果的味道;最后,用手触摸,体会水果皮的手感……如此,调动多种感官,从不同角度捕捉事物的信息,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加深学生对事物的认知。
  二、高效、持续探究,把握观察日记的写作重点
  写观察日记是一个系统工程,不是短时间内可以完成的,更不是一蹴而就的。教师要引导学生注意事物的变化以及细节,夯实他们连续观察的能力。
  首先,教师可以搭建实践活动的平台。小学生对陌生事物有着强烈的好奇心,面对不了解的事物,会急于探索,且不达目的不罢休。因此,教师在指导写作前,可以先设计一些前置性活动,唤起学生的探究欲望。比如,可以播放孔雀开屏或毛毛虫变成蝴蝶的视频,让学生说说自己的发现。然后教师加以引导,激发他们的探究欲望,比如提问:“毛毛虫在变成蝴蝶的过程中经历了什么?”其实,关注这一内容,需要持续三个月以上的时间,非常考验学生的耐性和毅力,但由于视频直观、有趣,充分唤起了他们的探究动力,学生便乐此不疲,积极投入到持续观察中,获得了观察结果。教学结束,一些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提出了其他观察主题,如蜘蛛是怎么织网的,燕子是怎么筑巢的,鱼儿是怎么睡觉的……这些通过前置性活动延伸出来的话题,让学生有了更广阔的探究范畴,为历练学生高效、持续性的探索能力奠定了基础。
  其次,要搭建对比性的观察平台。批阅学生的观察日记会发现,很多学生只关注和记录当天的观察所得,而没有在对比中发现事物的具体变化。因此,教师要进行指导,让学生学会前后对比,凸显事物的变化。一方面,可以从横向对比,比如不同的事物在同一环境、同一时期的异同点。比如校园中的樟树,教室门前的和停车场的叶落时间就不一样,这是因为教室门前的樟树有人浇水,营养充足,所以长势更好。有了发现,也有了探究,更容易激发学生的观察意识。另一方面,可以从纵向对比,即对比相同事物在不同地域、不同时期的表现。比如教师种下了种子,种子生根、发芽、长叶、开花,不同的时间经历了不同的状态,观察日记就应该将每天的观察所得与前面进行对比,凸显种子的成长过程,这样的观察才能凸显持续性观察的价值。
  三、汇总整理,突破观察日记的难点
  首先,要学会根据表达中心筛选素材。观察能让学生获取第一手的资料,但这些资料并不是都要写进日记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在观察的基础上汇总、整理、遴选,否则就容易出现流水账的情况。本次作文的核心任务是要将事物的变化写清楚,因此所有的观察内容并不需要一股脑地写进作文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根据具体要求,对观察所得进行筛选。比如观察对象一直没有变化的内容,就可以不写,要将自己印象最深、最感兴趣、变化最大的内容保留下来,根据中心大胆取舍,选择合适的素材。
  其次,要注重以变化为详写内容。本次作文的重点是关注变化,这与三年级纯粹观察“对象怎么样”有着本质的区别。因此,教师指导学生对观察所得进行整理时,要密切关注凸显变化的素材。可以提出问题:“你最感兴趣的变化是什么”,将学生的关注点聚焦在事物前后的变化上,让他们在交流过程中,将事物的变化说清楚。比如观察“绿豆芽长高了”,就可以让学生说说绿豆芽长高了多少,豆芽有多粗,前后的颜色有没有变化,如果摸一摸的话,触觉上有什么不同……这样关注变化,凸显变化,学生的观察才有价值。
  再次,要学会有技巧地整合。将观察所得串联成作文,也是需要技巧的。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关注观察记录中的时间,搭建作文支架,如此一方面可以避免观察内容重复,另一方面可以形成作文构思,找到写作线索。还要鼓励学生用表示先后顺序的词语进行连接。此外,教师还可以鼓励那些能力相对较强的学生,尝试变化人称或角色,将自己物化,用第一人称写作,使作文更有趣味性。
  写观察日记是训练学生持续性观察意识和语言表达能力的有效手段,教师不能急于求成,要多引导学生进行细致观察、持续观察以及整理汇总训练,为他们综合素养的提高打好基础,如此,才能逐渐提升写作能力。
其他文献
一篇好的作文需要有理、有序,因此,教师在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谋篇布局以及让思路清晰的能力,才能使学生作文层次分明、结构完整。那么,如何培养学生清晰的写作思路呢?本文以统编版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思路要清晰》为例,针对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清晰写作思路的方法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树立正确观念  首先,需要让学生了解写作思路的内涵。从古至今,好文章的评价标准中必不可少的两个要素便是有“物”、有“序”,其中
期刊
优秀的作文要求内容充实新颖、感情真诚深刻、语言生动优美,但大多数学生的作文平淡无奇,因此,培养学生写作技巧至关重要。“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授人以鱼只救一时之急,授人以渔则可解一生之需”。此语出自《老子》,讲的是给人送鱼,不如教会他捕鱼的方法,送的鱼只能满足暂时的需要,学会了捕鱼方法一生不愁没鱼吃。鱼是目的,捕鱼是方法,方法在中学语文写作教学中尤为重要,让学生形成自我学习的能力,能有效促进学生语
期刊
就当前而言,大多数初中生需要根据作文题目写文章,将自己平时学习到的知识和生活中的阅历相融合。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构思文章的时候,教师需要鼓励并引导学生展开发散思维,使学生大胆表达自己的观点,抒发自己的情感。  1.给与学生充分的自信,引导学生思考,发散思维  创新思维是每个学生都需要有的,创新思维在写作中不仅能使读者在阅读过程中感到新颖,更能体现作者的创新意识。而这一能力的培养,需要教师的引
期刊
技法指津  线索是贯穿全文、将材料串连起来的一条主线,是贯穿在整篇文章中的情节脉络,它能使分散的材料组合成一个严密的整体。怎样选择叙事的线索呢?  以实物为叙事线索。在叙事的过程中,让一个具体的“物”在事件的各个阶段重复出现,把全文的材料贯穿起来。这种物件往往起过渡、象征和点明中心思想的作用。就像《金色的鱼钩》一文,作者就是以“金色的鱼钩”作为叙事线索,叙述了长征途中一位炊事班长用鱼钩钓鱼给三个生
期刊
作文是一种从客观事物中感知并挖掘素材,再到脑海中进行润色加工,最终用文字表现出来的创作活动。一般经历三个过程,即:积累写作素材、构思布局内容、实际表达应用。学生必须具备良好的观察能力、素材积累能力、谋篇布局能力以及语言应用能力。中考中,作文是不可忽视的重点,它在语文试卷中分值占比很大,因此,提高写作能力,才是迅速提升中考语文成绩的有效途径。那么,如何在中考作文指导中消除当前作文教学的弊端,培养学生
期刊
小学阶段是学生语文素养形成的关键时期,在小学课堂中开展微写作教学,有助于激发小学生的写作兴趣,活跃他们的思维,对于他们语文综合水平和能力的提升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教师在开展小学语文写作教学的过程中,应该根据小学生的特点,运用微素材、微练习、微日记、微分享等多样化的形式,实施微写作教学,从而进一步提升小学生的写作水平,促使他们创作出更加优秀的作品。  微写作与普通的写作方
期刊
鑒于写作可以锻炼学生的多种能力,形成综合素养,新课改对写作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了。但目前的写作教学中存在很多问题,学生对写作文感到困难,不能更好地完成。因此,教师要改进教学方法,可运用阅读与指导的方式,解决目前难题。  一、初中语文写作指导现状  写作指导,不是学生写完作文后,进行批注评价就可以的。过去,在评价的时候也有很多不足,所以无法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而教师在批注的时候,也都比较简单笼统,不能让
期刊
生活是写作的起源,也是创作灵感生成的地方,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只有具备了充实的生活,才能写出真实、灵动的好文章。初中语文新课标强调语文教学应注重与生活的结合,陶行知提倡生活即教育的观点,这些充分说明了生活与作文教学之间的关系,同时也体现出生活对作文教学的影响。只有让生活与作文教学亲密牵手,学生才能在热爱生活的基础上,衍生出热爱写作的情感。对此,本文以统编版七年级语文第一单元写作训练中的《热爱生活,
期刊
文 题  请以“润泽心灵的美好时光”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不得套作,不得抄袭;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不少于600字。  思路点拨  一、层层剖析,识得庐山真面目  题目是个偏正短语,中心词是“时光”,修饰、限制“时光”的第一个定语是词——“美好”,第二个定语是短语——“润泽心灵”。偏正短语的题目,题眼在“偏”的部分。  对“时光”一词的理解很关键。“时光”有两个基本意思,一是“时间、光阴
期刊
时文引路  赵妈的节日  李燕燕  一  30多年前,中秋节的下午,赵妈从县城卖完小菜,拿黄油纸,包着一块东西回来,油气一块块从内里浸润出来,浸得纸面斑驳。  “嗯,卖完了,这是三块钱。”赵妈一边跟丈夫张叔讲,一边得意地掏出花花绿绿一沓零钞,角角分分,夹着一些硬币。理钱的时候,赵妈讲起了集市见闻:商户们不只有卖小菜的,还有卖小鸡小鸭的,集市又多了个卖肉的档口;除了河里打来的鱼虾,还有人用水泥在集市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