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阅读 “悟”写作

来源 :作文成功之路·中考冲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dyzhufeng522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鑒于写作可以锻炼学生的多种能力,形成综合素养,新课改对写作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了。但目前的写作教学中存在很多问题,学生对写作文感到困难,不能更好地完成。因此,教师要改进教学方法,可运用阅读与指导的方式,解决目前难题。
  一、初中语文写作指导现状
  写作指导,不是学生写完作文后,进行批注评价就可以的。过去,在评价的时候也有很多不足,所以无法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而教师在批注的时候,也都比较简单笼统,不能让学生明白自身不足和改进办法。在写作教学中,仅仅是教师给出题目,然后列出大致结构,告诉学生要运用什么手法,写作模式被固定了,不利于创新。一些学生将奇特思想写进去的时候,期待着教师的关注,却看到了一句简单的评价,感觉到被忽视,情绪低落,没有被尊重的感觉,不能更好地创新写作,降低了写作指导的有效性。
  二、应用慢阅读提升初中语文写作指导有效性的策略
  1.注意评价语言,激励学生
  在以往的写作指导中,教师都是简单地批注,面对每次都类似的评价,学生有一种不被重视的感觉。产生怎么写也是一样结果的想法,所以开始敷衍,不利于其写作能力的提高。教师要深入反思,从学生的角度考虑,认真评价指导。在批阅作文的时候,不要只看大致结构,还要注意字词句章,将写得出色的地方勾画出来,比如红色的横线标示。让学生感觉被认可,学生将在以后的写作中热情高涨。教师还可以在批注的时候写上有针对性的评语,例如:“感情丰富”“这里很有新意”“如果能用拟人法更好”等等,学生看到后,知道自身的优缺点,在以后的写作中便可注意并改进。例如,开展《学会记事》写作练习时,教师要指导学生注意写作顺序,还要写出细节等。在批注时,看到学生抒发情感的地方,要给予勾画,然后写上“感情表达特别准确”;在学生写得过于平淡的地方,写上“缺少文采”等等。学生看到这样认真的评语,便会改进,从而提升评价指导的有效性。
  2.鼓励学生写读后笔记
  写作是需要一定阅读积累的,积累丰厚,写作时才能使内容不空洞,同时还能加入自身的情感。所以,教师要鼓励学生在平常的阅读中注意写读后笔记,并坚持不懈,哪怕少写几句也可以,尽量不中断。对于文章中的优美语句或有吸引力的地方,教师可指导生用彩色的线去勾画,适当在边上标注。将这些内容抄录在专门的本子上,同时也可以在下面备注上喜欢的原因等。这就是眼过千遍,不如手过一遍,而且还加入了自身的感想,为以后的写作提供帮助。遇到同样写作内容的时候,也知道运用什么样的手法或语句才能表达出心中所想。例如,在阅读了《济南的冬天》后,让学生勾画出优美的句子,对其中的“秀气”“卧”等字词也圈画一下,体会到作者笔下的冬景,在课下的时候抄在本子上。同时,指导学生写读后感,不限制字数与内容,进行抽查或在课上分享,加深学生对阅读内容的理解。
  3.个性阅读与指导,因材施教
  在批阅学生作文的时候,教师可以从中看到其思想与情绪。了解了学生的情感与想法后,可以结合实际情况,根据优缺点进行指导,保证每位学生的写作都有所提升。同时开展个性化指导,除了要依据学生特点,还要注意采用不限制写作内容与结构等方式。这样开放的写作方式可以让学生在写作的时候放开思维,更好地表现出其新奇的想法。让学生在轻松的写作中,越来越乐于表达心中真实的想法,也促进了语文的学习。给学生寻找适当的阅读内容,使之从中体会到写作的乐趣,增长见识,学会更多的表达方式。这样,在写作的时候才不会觉得无从下手,内容也不会空洞,带着自身的情感。例如,在阅读了《皇帝的新装》后,学生知道了童话故事虽然是虚构的,但与生活紧密相关。在开展写作练习的时候,可以采用两种形式,第一,续写故事;第二,以《十年后的学校》为题写想象作文,让学生自由选择。指导学生写作的时候,要让学生想象力,运用与之相符的手法去写。鼓励学生无论有什么想法都可以全部写入作文中,如幻想自身变小了,裁缝真的做出一件透明的衣服等等,只要注意了连贯性就可以。同时可以参考《女娲造人》或其他寓言故事,从中学习想象作文的写法。这样可以让学生感觉到自身才是课堂的主体,便能更好地参与其中。在阅读中,知道了很多有意思的幻想故事,特别有趣,然后在写作的时候才会更好地运用想象。对写作内容独特的学生教师要加以表扬,并且分享其作文,使学生们共同进步,提升指导的有效性。
  结语:在初中语文写作教学中,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运用“慢”阅读、“悟”写作的新方式,让其愿意参与其中,并提升指导的有效性。
其他文献
作文教学一直是中国教育的一个重要课题。作文教学的质量对学生语言能力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写作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更是初中生语文终身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涉及的知识面更广,在开展写作教学活动时,教师应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掌握过硬的写作技巧,打好语文科目的基础。新课程标准的有效实施促进了作文教学的改革,在新课程改革中,笔者提出了对初中作文的相关建设性探索建议:教师应创新教学中的作文指导方法,强
期刊
素质教育提倡“以人为本”教学理念,对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有非凡的意义。初中阶段的学生,不管是在日常生活中,还是在课堂上,乐于合作、敢于挑战、热情似火。因此,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该阶段学生的心理特征,在教学中运用“发现学习”的教学新模式,以学生为中心,减少教师大量超标拓展知识,增强与学生的分析交流,主动放手引导学生找出问题所在,并让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激发学生主动思考,运用各种方法和手段解决问题。这不
期刊
《人生幸好有别离》是林清玄先生写的一本散文书,主要写了五个主题的内容——爱别离、一生一会、世缘、回味时光、拥有。全书围绕“别离”来写,写出了对生命与离别的认知,包含了许多作品类型——报告文学、文艺评论、剧本等。  刚开始读这本书,“人生幸好有别离”这个题目吸引了我,通读完,心中感触很深,尤其是“别离”这个词语,让我想起了我人生中经历过的别离——小学毕业时的别离、从老家回城时的别离和与同学的别离。 
期刊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作文一向是比较重要且具有一定难度的部分。为了更好地提升初中作文教学的效率,语文教师应当在作文教学时锐意创新,以适应新课标教学改革的要求与学生的需要。在初中作文教学中,学生写作素材的缺乏、教师教学方法的单一,以及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是几个比较严重的问题。因此,初中语文教师应当在教学过程中针对这些问题调整教学模式,以提升初中作文教学的效率。  为顺应时代的变化,我国对教育体制进行了一系
期刊
一篇好的作文需要有理、有序,因此,教师在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谋篇布局以及让思路清晰的能力,才能使学生作文层次分明、结构完整。那么,如何培养学生清晰的写作思路呢?本文以统编版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思路要清晰》为例,针对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清晰写作思路的方法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树立正确观念  首先,需要让学生了解写作思路的内涵。从古至今,好文章的评价标准中必不可少的两个要素便是有“物”、有“序”,其中
期刊
优秀的作文要求内容充实新颖、感情真诚深刻、语言生动优美,但大多数学生的作文平淡无奇,因此,培养学生写作技巧至关重要。“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授人以鱼只救一时之急,授人以渔则可解一生之需”。此语出自《老子》,讲的是给人送鱼,不如教会他捕鱼的方法,送的鱼只能满足暂时的需要,学会了捕鱼方法一生不愁没鱼吃。鱼是目的,捕鱼是方法,方法在中学语文写作教学中尤为重要,让学生形成自我学习的能力,能有效促进学生语
期刊
就当前而言,大多数初中生需要根据作文题目写文章,将自己平时学习到的知识和生活中的阅历相融合。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构思文章的时候,教师需要鼓励并引导学生展开发散思维,使学生大胆表达自己的观点,抒发自己的情感。  1.给与学生充分的自信,引导学生思考,发散思维  创新思维是每个学生都需要有的,创新思维在写作中不仅能使读者在阅读过程中感到新颖,更能体现作者的创新意识。而这一能力的培养,需要教师的引
期刊
技法指津  线索是贯穿全文、将材料串连起来的一条主线,是贯穿在整篇文章中的情节脉络,它能使分散的材料组合成一个严密的整体。怎样选择叙事的线索呢?  以实物为叙事线索。在叙事的过程中,让一个具体的“物”在事件的各个阶段重复出现,把全文的材料贯穿起来。这种物件往往起过渡、象征和点明中心思想的作用。就像《金色的鱼钩》一文,作者就是以“金色的鱼钩”作为叙事线索,叙述了长征途中一位炊事班长用鱼钩钓鱼给三个生
期刊
作文是一种从客观事物中感知并挖掘素材,再到脑海中进行润色加工,最终用文字表现出来的创作活动。一般经历三个过程,即:积累写作素材、构思布局内容、实际表达应用。学生必须具备良好的观察能力、素材积累能力、谋篇布局能力以及语言应用能力。中考中,作文是不可忽视的重点,它在语文试卷中分值占比很大,因此,提高写作能力,才是迅速提升中考语文成绩的有效途径。那么,如何在中考作文指导中消除当前作文教学的弊端,培养学生
期刊
小学阶段是学生语文素养形成的关键时期,在小学课堂中开展微写作教学,有助于激发小学生的写作兴趣,活跃他们的思维,对于他们语文综合水平和能力的提升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教师在开展小学语文写作教学的过程中,应该根据小学生的特点,运用微素材、微练习、微日记、微分享等多样化的形式,实施微写作教学,从而进一步提升小学生的写作水平,促使他们创作出更加优秀的作品。  微写作与普通的写作方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