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答疑七千个

来源 :特别健康·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v_lov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在七十岁左右时,看到年轻人用短信或电脑上的邮箱互通信息很方便,决心学习汉语拼音。以前我没有接触过拼音,学起来还真不容易。年岁大,记性不行,我就采用笨办法,多念多背。连老伴都说,像着了魔一样,成天嘴里念字母,饭前念,饭后念,晚上临睡觉躺下还在念。经过十几天的努力,我终于学会拼音,能用手机发短信,又经过一段时间的键盘操作练习,我就可以用电脑打出邮件了,当时真是把我高兴坏了。
  几年前,我偶然看到网上有人提问题,有些我还比较了解。从那时起,我就开始在网上回答问题,到现在被采用的答案已经近七千个,采用率为93%,自己的账号也升到十五级。我回答的内容全是生活多年积累的常识,如健身,人员招聘,厂矿的安全管理,各种公告的写法,如何写辞职申请,数码电子器材使用方法,户籍迁移的具体手续,退休人员的一些具体问题等等。现在,我每天回答三五道题,既锻炼了自己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又锻炼了手指运动的灵活性,还帮助了他人,对自己好,对他人也好,真可以说是共赢。
  前两年,我还买了一架单反数码相机。虽然过去我知道一些胶片相机的使用常识,但对电子产品是一窍不通。数码相机光说明书就有二百七十多页,一些电子词汇对我来说是完全陌生的,每次看到菜单中出现的对话窗口,我都不知所措。而且,相机机身和镜头上的各种按键、开关有近三十个,别说使用了,就是记下名称及具体功能都不是件容易的事情。我只好把名称写在卡片上,结合说明书反复观看使用加強记忆,用了两个多月时间,总算能大体掌控相机了。
  现在,每到鲜花盛开季节,我就背上相机,到太平河公园拍照。那里春天时像是花的海洋,白玉兰、紫玉兰、桃花、杏花、迎春、连翘、樱花、海棠等陆续开放,美不胜收,真是个拍照的好地方。
  作为一个古稀老人,我从对电子产品一窍不通的“白丁”,到能看新闻,能发邮件,甚至学会用单反相机去拍摄美照,重新当学生给了我享受新生活的快乐。
其他文献
期刊
我在台北跟儿子住对门,他家人多,東西没地方放,就挪到我屋里。有时候我回台北,发现儿子为了给我留出宽敞的地方,把很多东西堆进了他的书房。  我就对他说:“家才这么大一点儿,当咱们已经没什么空地,要做的第一件事是淘汰,扔出去或送人;另一件事是少进。”后来,我的口号成为“进一样,出一样”。  这是绝对合理的。你想想,房子就那么大,屋子已经装满了,自然再也塞不进新的东西。为了“布新”,只好“除旧”。旧的除
期刊
1992年9月,高湘琴查出乳腺癌。手术后,看着自己胸前厚厚的绷带,她万念俱灰。  难以置信的抗癌群体  变成一个癌症患者,除了忍受病痛的折磨,高湘琴还感受到深深的孤独。1992年年底,她从一本杂志上看到一篇新闻,说八一湖有一群癌症病人每天在一起活动,对治病效果很好,她决定去看看。到了八一湖一看,一群人在那里有说有笑,气氛热烈。高湘琴过去打听,是否有癌症病人在这里活动。他们相视一笑,说:“我们就是啊
期刊
90岁的他,踢毽子、转盘子、抖空竹样样拿手;88岁的她,跳舞、耍花棍、打竹板样样都行。他们是家住河南洛阳西工区的兰学瑞和陈于琴。结婚六十多年来,他们琴瑟合鸣,玩转各种健身器材,在众人眼中好似一对神仙眷侣。  喜新不厌旧,健身神器多  兰学瑞和陈于琴腰板笔挺,精神矍铄,行走如风,根本不像耄耋老人。  只要是健身神器,兰学瑞和陈于琴都感兴趣。二十年前,兰学瑞和陈于琴去武汉游玩,在公园里认识一位杂技团的
期刊
父亲喜欢跳舞,年轻时是生产队的文艺骨干,公社会演的时候演过李玉和。父亲这样说的时候我们几个子女都不相信,因为我们眼里的父亲,背有些驼了,佝偻着腰,哪里像是跳舞的人?  后来父亲和母亲一起进城养老,我们才惊讶地发现,父亲真的很有跳舞天赋。小区附近的露天广场,每到傍晚便响起音乐,一些老头老太太翩翩起舞,有的舞姿优雅,有的生硬笨拙,但一个个都乐在其中。父亲本不会跳交谊舞,但看了几次就会了,然后还以极大的
期刊
雷锋帽、大墨镜、黄大衣,你以为出现在时尚杂志上的元素,全部呈现在年近七旬的张梦遥身上,一点也不意外。  “很多人问我,有什么秘诀让自己依旧美丽。其实,也没有什么秘方,无非就是接受新潮的穿着理念。”张梦遥说。  虽然只是一句接受新潮理念,但是张梦遥说,上年纪的人真正做起来,却很困难。“基本上很难走出黑白灰的范围,只要肯迈出这第一步,就好办了。”  张梦遥的做法是多和年轻人混在一起,多倾听年轻人的意见
期刊
三天跑102公里,还有时间限制,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这都是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一些资深跑友温馨提醒:如果你没有长达半年的训练,千万别轻易去尝试它,这不是玩个人英雄主义的地方。孙继昆给出的答案是:“我能行。”  孙继昆退休前是厦门市普陀区中医医院的器械工程师,52岁加入长跑队。他每天凌晨4点多钟起床,一周7天有5天要跑10公里以上。  练了两年,孙继昆报名参加杭州马拉松赛,连半程也没敢报,而是选择了1
期刊
他自称“70后”,几十年来一直坚持两个习惯:日行万步路,夜读十页书。退休后,他不停“充电”,也不断“放电”,与士兵谈理想,与大学生谈成才,与领导干部谈做官,与老同志谈养生。他讲话不用稿,听他演讲,通常两三分钟就有一次掌声与笑声。迟浩田将军说他是“军中儒将”。他就是解放军总参謀部原军训和兵种部政委田永清。  退休只是给人生画了个分号  2001年,田永清退休,时任副总参谋长的吴铨叙上将宣布他的退休令
期刊
一个曾经计划活到40岁的人,如今已七十多岁,她就是中国保健协会食品与安全专业委员会会长孙树侠。为什么孙树侠当年只想活到40岁?因为她得了红斑狼疮。  26岁患红斑狼疮  1965年,孙树侠被分配到黑龙江地委组织部,是按接班人分配的。1968年,孙树侠在鸡西市同七位局级干部一起,带着一千多名知青去海伦县劳改农场落户。  孙树侠是连长,是八名带队干部中的唯一女性。26岁的孙树侠,因为处理知青打群架的事
期刊
画画儿这档子事儿,本来就是件好玩儿的事儿。闲来涂涂抹抹,看着心里的一种样子,渐渐在布上、纸上或石头上、墙上,反正是个什么地方显露出来,渐渐是那个意思了,心中就高兴。或者只是看着那些花里胡哨的色彩相互地揖让、勾连、覆盖,看着水跟墨变过来变过去,氤氲漫洇,不成个什么东西,也高兴。  古人其实就是这么玩儿的。看看那些岩画,为了些什么正经的理由才去画那些个牛啊羊啊野豬啊庄稼啊?图个什么价值去画那些星星啊月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