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孩子在活动中学习合作

来源 :小学科学·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rog12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让幼儿了解合作的意义,知道合作的重要性
  1、利用文学作品对幼儿进行教育。
  教师通过讲故事的形式让幼儿理解故事中人物的合作行为以及合作后的快乐情感。当幼儿在生活中遇到相似情境时,便会将故事中的角色行为迁移到自己的生活中来。
  2、教师为幼儿提供积极的合作榜样。
  教师是幼儿模仿的对象,教师之间的相互配合、互相合作对幼儿有着直接影响。幼儿之间也会相互学习,教师要善于发现,对有合作行为的幼儿进行积极评价和鼓励,以积极的榜样作用促进幼儿的模仿行为。
  3、引导幼儿感受合作的快乐。
  当幼儿能较好地与同伴合作时,教师要及时地给予肯定、鼓励。如:“你们俩配合得真好!”“你们能互相合作,搭得真好!”教师赞许的目光、肯定的语言、对孩子亲切地点头、翘起大拇指等行为,都能让幼儿逐渐产生合作的意识,初步萌发合作交往的内在动机。
  二、多渠道、多途径对幼儿进行合作能力的培养
  1、在建构活动中培养幼儿的合作能力。
  怎样在建构活动中培养幼儿的合作能力呢?我觉得首先应为幼儿创设利于合作的建构环境。例如:我们根据幼儿的生活经验设计了“美丽的幼儿园”这一建构主题。然后幼儿根据自己的兴趣进行自由选择分工,谁来建构围墙,谁来建构大型玩具,谁来建构幼儿园的房屋,幼儿在讨论中萌发合作的意识,体验合作的快乐。其次,有意识地投放便于幼儿进行合作的材料。在建构“房屋”的活动中,我们为幼儿准备了许多废旧材料,如:牛奶盒、牙膏盒、各种瓶子等等,还有一些胶带。幼儿想要一个人将它们粘贴组合成“房屋”很困难,必须与他人进行合作才能完成。教师在活动中可以多创造这种合作机会,增加问题的难度,使幼儿在建构的过程中多一些协商与合作的机会,使幼儿感受合作成功的快乐,从而提高幼儿合作的积极性。
  2、在绘画活动中培养幼儿的合作能力。
  幼儿在共同完成一幅作品时,能力高低决定着幼儿的参与情况。能力强的幼儿容易包办或代替,而能力弱的幼儿常常被冷落或忽视。教师应根据幼儿的能力强弱来分配任务,使小组中每一位幼儿都有事可做。例如:美术活动“快乐的小鱼”中,有的幼儿用蔬菜拓印小鱼的身体,有的幼儿添画小鱼的眼睛、鱼鳍、尾巴,有的幼儿添画水草、泡泡??在整个活动中,幼儿根据自己的兴趣、能力,以小组为单位共同完成了作品,体验了合作成功的愉悦。幼儿的合作能力较差,需要教师适时适当的引导。比如共同完成一个绘画作品时,首先要让幼儿明确合作的目标,然后大家一起商量,分工合作;遇到不同意见时,协商解决;当几个幼儿要同时使用同一种颜色的水彩笔时,应相互谦让、轮流使用。通过这些具体的合作情景,帮助幼儿在美术活动中学习合作。
  3、在音乐活动中培养幼儿的合作能力。
  音乐是兴奋的语言,美好的音乐是声、音、形的结合体,它对幼儿的愉悦功能是其它任何艺术形式都无法比拟的。因此,教师应根据不同形式的音乐活动为幼儿提供和创造合作的机会。歌唱活动中,可以根据歌曲的内容,让幼儿自主选择角色,自由交流歌唱的感受。韵律活动中,引导幼儿快乐游戏,相互结伴,共同表演。如:音乐活动“找朋友”,刚开始可以要求幼儿找一个好朋友,慢慢地鼓励幼儿找两个、三个好朋友,甚至更多,这样幼儿的合作能力也就随之提高了。
  在打击乐活动中,教师可以根据乐曲的特点引导幼儿看指挥进行演奏,让孩子们懂得自己是乐队的一员,不能因为自己而影响大家。总之,教师应尽可能地挖掘各类音乐活动中利于幼儿合作的机会,提高幼儿相互间的合作交往能力。
  4、在体育游戏中培养幼儿的合作能力。
  体育游戏是幼儿喜爱的活动,但由于幼儿缺乏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游戏经常不能很好的进行,这时就需要教师的引导。教师可以运用趣味的语言引起幼儿合作的愿望。如游戏“小兔采蘑菇”中,我们用趣味性的语言对幼儿说:“小兔一个人到山上采蘑菇多孤单呀,如果有人陪她一起去,那该多好啊!”孩子们立刻嚷着要去结伴了。同时,教师还可以用灵活的方式引导幼儿尝试合作。如游戏“运水果”中,我们用筐做“推车”,里面放上皮球做“水果”,这个游戏原来是以小组竞赛的形式开展的,为了培养幼儿的合作能力,引起幼儿活动的兴趣,我们改变了游戏方式,每组请三位幼儿合作比赛,自由选择角色,“装货员”、“送货员”、“卸货员”,活动中幼儿密切配合,充分体验了合作成功的喜悦。
  5、在科学活动中培养幼儿的合作能力。
  科学活动中,许多材料单靠教师收集是非常困难的,这时就要发动幼儿。同时告诉幼儿:“如果你一人有困难就找好朋友一起收集,和一个好朋友做不好的,可以和几个好朋友一起做。”这样幼儿之间就有了协作关系。活动中,教师可以提供活动内容,大家齐动手,如在做“陀螺”时,有的画、有的钻小洞、有的插小棒,很快就完成了,从而让幼儿有了更强烈的合作欲望。
  三、教给幼儿有效合作的方法
  幼儿常常以“自我为中心”,有的幼儿不善于表达自己的感受,往往通过不恰当的行为来表现。我们班上的孩子总是来告状,说“张永琰喜欢咬人。”我问张永琰:“为什么总咬人?”他说:“因为我喜欢他,想要亲亲他。”我告诉他,表示友好的方法有很多,可以用语言来表达,如“我很喜欢你”,“我们做好朋友,好吗?”??可见,不善于与人合作的幼儿平时往往缺少友好交流和商量的语言,而这些友好的语言正是合作开始的引子。因此,教师教给幼儿合作的语言是提高幼儿合作能力的基础,如“你好,我能和你一起玩吗?”“我们一起来做,你觉得怎么样?”“我来帮你,好吗?”合作性的语言可以为幼儿的合作行为做好铺垫。
  幼儿的合作能力是一种品德培养,是早期教育中必不可少的一项内容,幼儿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并不完全是自发的,需要教师的引导和培养。我们应把培养幼儿的合作能力贯穿于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中,激发幼儿的合作兴趣,为幼儿合作创造机会,让幼儿产生积极与人合作的态度,从而提高幼儿的合作能力。
  (作者:镇江市丹徒区荣炳中心幼儿园园长)
其他文献
在设计教学活动时,我进行了认真的分析,发现虽然幼儿熟悉各种表情也会加以模仿和表现,但是要让幼儿将自己的感性认识和体验直接在蟹壳上用泥塑加以表现却并不简单。因为这次活动
针对现代网络销售过程中配送路线规划的实际问题,充分考虑客户收货点的随机性、分布散的特点,将配送区域划分为合理的投递网点,转化为对投递点的路径优化问题,以最小化行驶里程目
孔子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可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道出了学习的内在动力——自己对学习的需求。要知道学习知识的本身,就是一项艰苦的脑力劳动。而在学习过程中,既需要一定的意志力,也需要对整个学习过程产生兴趣,即变“苦学”为“乐学”,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下面我来简单谈一下我是如何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的。    首先,导语的设计要独具匠心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好
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研究与实践正在中小学深入开展,其有效性也越来越明显,给现代教育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并对教育教学的发展改革也提出了全新的要求。   信息技术是指包含信息收集、处理、传输、储存和信息伦理的总称;而学科指的是教育教学活动中的一门课,或者是一组相关的课程组合,在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中,整合更多的表示使两者成为整体,使之一体化。   在目前的大多数
CAI作为一种全新的信息交流教学模式,悄悄地走进了课堂,这对于提高教学质量、扩大办学效益、改善教学方法、实施素质教育、培养新型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拟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现代教育技术在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中的有益尝试。  一、创设教学情境,激发探究兴趣。  “学习最好的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布鲁纳)。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习的原动力。小学生有意注意时间很短,加之课堂思维活动比较紧张,
一、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意识  学习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习惯作为指导。意识决定行动,想要小学生将语文学好,必须培养他们的一种习惯意识。语文的学习与其它学科的学习有直接性联系。语文学好了对于其它课程的学习也是有帮助的。  良好的习惯意识是良好习惯形成的基础,小学生在学习语文前应该意识到习惯对于学习的重要性。  二、培养学生哪些方面的习惯  (一)课前预习的良好习惯  习惯分为好习惯与坏习惯。养成一种
观众厅既是影剧院的核心,又是人们视觉的焦点,它的装饰效果直接影响观众的情绪.形态感、色彩感与光影感是装饰设计中的三大要素,本文阐述了上述三大要素在观众厅装饰设计中的
语言是人与人相互交往的一种重要途径。作为一名幼儿教师深知语言能力培养对儿童发展重要性,倘若能运用合理的方法有意识地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这将为他们今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一、在认识周围环境中发展幼儿语言,激发幼儿的语言兴趣  幼儿只有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才能获得发展。幼儿学习语言,都要与周围现实的人、物、大自然及社会现实紧密相连。通过各种感官直接感知,听、看、触摸、尝、闻等等,获得周围的一
音乐欣赏教学是纯粹的精神空间的拓展,在这里心灵自由地呼吸、精神的张弛。如何抓住学生的兴趣,引领学生品尝艺术的甘醇,捕捉艺术的神韵之美,这是当今学生对老师提出无言的要求。  一、热情导入,激发兴趣  学生的愉悦首先来自于老师,学生对音乐的热情也来自老师对音乐教育的激情,教师的积极态度能带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激发他们对音乐的积极态度。当我在上《春节序曲》一课时,由于这是以春节为主题的音乐欣赏,所以我特意
采用朗讯公司'Phone-On-A-Chip IP Solution'提供的芯片组,设计一种用于局域网语音通信的脱机IP电话机,该IP电话机具有成本低、语音质量好等优点.给出IP电话机硬件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