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学体育教学中学生素质的培养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rkh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在新课程的中学体育教学中教师如何培养学生的素质,本文对此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中学体育教学 素质教育 全面发展
  
  在新课程改革中,教学要全面推行素质教育,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为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学校体育,既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又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具有其它学科不可代替的作用。在新课程的中学体育教学中,教师怎样培养学生的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下面是我的几点心得。
  1.教师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健康成长
  体育教师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利用体育教学改善学生的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从增进学生身心健康这一目标出发,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的运动技能,学会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培养坚持课外锻炼的习惯,使身体素质、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等全面发展。
  新课程以“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为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要求教师心中要装着每位学生的喜怒哀乐和身心健康;把学生看成学习的主体,学习的主人;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将学生的全面发展放在首要地位;根据学生的体能和体育基本技能的差异,确定教学目标,安排教学内容,让全体学生都有平等参与体育活动的机会;关注学生的需求,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让学生在自主的学习过程中学会学习,享受学习的乐趣,养成健全的人格。
  教师要认真了解和研究全体学生,使每个学生都能够在时间和空间上得到平等的教育;根据学生的身体素质、接受能力、个性差异来确定教学目标,安排教学内容,分层教学,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激发学生对体育学习的兴趣;针对不同类型的学生提出不同的标准要求,对每一个学生负责,让所有的学生都爱上体育课,爱参加体育锻炼。
  2.教师要将德育贯穿在整个体育教学之中
  德育就是教师有目的地培养学生品德的活动。教师应通过体育教学培养学生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的思想品质,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体育道德观,具有勇敢顽强、团结进取、活泼开朗的精神面貌,并诱导学生养成维护道德规范、遵纪守法的习惯。毛泽东早年在《体育之研究》一文中就曾指出:“体育一道,配德育与智育,而德智皆寄于体,无体是无德智也。”“体者,载知识之车而寓道德之舍也。”由此可见,体育与德育从来都是在教育活动中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的。从这个意义上说,体育和德育是一个“整体”,不可分割。不怕吃苦、勇敢坚强、遵守纪律、热爱集体等品质,在体育教学中常常会在学生身上显现出来,教师应该抓住时机,在体育教学中对学生的这种自发意识加以引导,使之真正成为学生自身的稳定的品质。同样,有部分学生在上体育课时会暴露出缺乏某些应该具有的良好品质的现象,教师应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针对不同情况采取最佳的教育方法,使所有学生在体育课上既能达到增强体质的目的,又能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体育教学的德育是教学中结合课的内容的传授进行的,教师不能空洞说教,要细心构思、巧妙安排,引导学生去感悟,使学生在锻炼身体的同时,不知不觉地受到思想品德教育。如通过田径、球类、体操等训练,培养学生良好的组织纪律性和勇敢、果断、机智、顽强的意志,以及团结协作的集体主义精神。
  3.教师要通过体育活动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体育教学中包含着极其丰富的美育内容,教学过程自始至终都贯穿着美的教育。中学体育教学中的审美教育,应注重帮助学生增强体质,塑造美的体型,促进机能完善,形成对身体的正确审美观念,培养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
  体育教师是教学中美的引导者和传授者,教师本身的活动就是学生的审美对象。教师要具备美好的心灵、高尚的情操、文明的语言、诚恳的态度、优雅的态势、整洁的仪表和精湛的教学艺术,为学生树立美好的形象,做到自身形象和教学内容的统一。教师可以创设轻松和谐的氛围,伴以优美动听的旋律,让学生通过充分展示外形的动作来表达内在的情感,从而发展个性,陶冶情操,培养良好的气质,提高审美意识,使学生形成健康的人格品质;还可以使学生通过感受体育实践体验后的“成功感”和“收益感”,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和保健素养,形成科学用脑、讲究规律的现代生活模式。
  4.教师要通过体育活动培养学生的集体观念
  体育教学具有形态化的特征,学生以个体或群体的形式参与各种身体活动。教师要充分利用这种环境,引导学生正确地认识自我,正确地交友,正确地处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增强其社会的适应能力,从而培养学生文明的行为规范和高尚的道德修养。
  5.教师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
  加强对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深化学校体育改革的必然。现代社会所需要的人才在身体方面,不仅要求要有健壮的体魄,而且要有健康的心理。教师可通过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培养学生顽强向上的精神、良好的心理品质和坚强的意志,发展他们的想象思维和创造能力;要帮助学生建立正常的人际关系,培养他们自尊、自爱、自信。因此,教师要充分利用体育这一独特的教育形式,加强对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
  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在坚持教给学生技能、增强其体质的同时,还应注意培养提高学生各方面的素质,让学生全面发展,为素质教育的实施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组织编写.走进新课程.北师大学出版社,2001.
  [2]陈建嘉.体育,体育与健康——教育实施指南.华中师大出版社,2003.
其他文献
摘 要: 随着竞争压力的加大,现在很多大学生出现了心理问题,本文认为良好的心理调适能力能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而健身健美操具有调节心理焦虑、抑郁、强迫的良好功效,对调整心理状态有积极作用。  关键词: 健身健美操 大学生 心理调适能力    1.前言    现代社会,大学生面临的挑战很多,心理上存在着多方面的压力。当种种压力积累超过一定限度时,心理健康水  平差的大学生就会出现消极颓废的情绪甚至导致
女子防身术可以提高女性自我防身的能力,同时也可以减少犯罪的机率。体育院校是以培养体育师资为主的单位,是女子防身术推向社会的一个好的途径,同时通过学习防身术,女大学生能增强自我保护的能力。笔者对我院女子防身术的开展情况进行研究,以便为体育院校女子防身术的发展提供依据。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沈阳体育学院2005—2008级四个年级选修女子防身术课程的60名女生和随机从四
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TEM),X射线衍射(XRD),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等技术对多周期脱硫/再生后CFZ脱硫剂微观结构进行了表征,分析脱硫剂经多周期脱硫/再生结构发生的变化,从微观结构角
近几年来,随着矿井生产的集中强化和开采深度的增加,造成巷道瓦斯涌出量增加,特别是开采有瓦斯和自燃发火倾向煤层,对提高矿井产量是重要的抑制因素。同时必须指出:近年来,
s)、碱金属氢氧化物 M—OH(1)与硫醇 R-S-H(Ⅱ)反应生成 R-S-M(Ⅲ)。式中,M 为金属 Li(锂)、Na(钠)或 K(钾);R 为烯丙基、苄基或丁基。 s) and the reaction of alkali met
川金丝猴是我国的一级保护动物,数量稀少,被世界保护联盟列为濒危物种。有研究表明川金丝猴为季节性繁殖,每年9~12月为交配、怀孕的高峰期也被称为繁殖期,次年3~5月为分娩期
社会发展以人为本,人的综合素质决定未来社会的发展。学生体质的状况是一个国家潜在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体质的改善和增强是国家经济发展的结果,也是社会发展的动力。因此,增强学生体质不仅可为国家发展提供健康的人力资源,还可从另一个侧面反映国家社会和经济等方面的发展变化。分析我国学生体质测试的变化和发展历史情况,探寻我国学生体质研究指标体系的发展趋势,对于完善新一轮学生体质健康调研指标体系,修订《学
摘 要: 当前休闲体育蓬勃发展,本文通过对休闲体育价值、意义的分析,揭示了休闲体育与体育教育结合的必然性,以及对体育教育的影响。  关键词: 休闲体育 体育教育 影响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和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人们逐渐从繁重的劳作中解放出来,闲暇时间逐渐增多,追求身心愉悦与健康日益成为生活目的之一。在此背景下,休闲体育迅速兴起并蓬勃发展,并成为学术界研究的热点。本文从休闲体育的定义,价值,以及其
屎肠球菌是公认的益生乳酸菌,具有改善宿主肠道健康、促进生长、降低腹泻及免疫调节等作用。目前,有关屎肠球菌益生机理研究较少,尤其是其炎症调节机制。本论文通过体外试验,
本研究从培养好的PRRSV XJPRRSV1/03株提取总RNA,参考VR2332和CH-1α株基因序列,设计6对引物GP2-1/GP2-2、GP3-1/GP3-2、GP4-1/GP4-2、GP5-1/GP5-2、M1/M2、N1/N2,应用RT-PC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