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参照点视阈下的心理距离

来源 :现代语文(学术综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olcano9288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认知参照点理论指在某一特定领域中,借助某一突显、固定的事体或概念为参照物,通达其他事体或概念;心理距离指对社会交流强度的一种度量,是人对某事物接近或远离参照点时所产生的一种主观经验。心理距离体现的是人类认知参照点的认知能力,以"自我"为认知参照点由心智路径通达各种距离维度。文章将认知参照点与心理距离结合,探讨了语言认知中的时间、空间、社会距离以及假设性的认知本质,并对对外汉语教学提出了相关建议。
其他文献
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至于古文的微观背诵的研究尚不多,因而提出:在熟读的基础上,分析综合,从作家作品的字里行间,结合听觉、视觉、嗅觉等方面进行理解背诵。作家是人,学生也
目的探讨先天性心脏大动脉畸形的产前超声诊断线索。方法选取2013年6月一2016年6月我院接待的4500名孕妇为研究对象,均给予产前超声检查,回顾分析其临床资料,观察其产前诊断情况
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良好的习惯乃是人在神经系统中存放的道德资本,这个资本不断地增值,而人在其一生中就享受着它的利息。”一直以来,阅读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始终处于举足轻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