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思想政治课中情感教学的应用

来源 :现代教师与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zq80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传统的教学模式中,通常是教师从进入课堂开始,一讲到底.学生在课堂中充当”演员”的角色,不能成为学习的主体.随着新课改的强势推进,要求教师将课堂还给学生,与学生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教师不再高高在上,而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参与者、合作者.以往的课堂教学模式明显不适应新课改的要求,需要教师作出改变.思想政治课对学生的情感至关重要,所谓情感教学,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在充分考虑认知因素的同时,充分发挥情感因素的积极作用,以完善教学目标,增强教学效果的教学.初中生由于年龄小、知识根底浅、活泼好动且好奇心强,偏爱形象思维,乐于接受富于情趣的教学方式.为此,在思想政治课的教学中,倾注情感的感化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初中教育思想政治情感教学
  1.用情感导入课堂教学
  导语是教师引导学生向新的知识领域进军的第一步.这就需要我们认真钻研,学会让导语饱含激情、充满活力、放射出灵性的光芒.把学生领入到带着兴趣、带着问题、蓄势待发的境地.我们应该注重在导语上创设情境、点燃激情.例如在学习《认清基本国情》”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中的实现祖国和平统一”一框时,采用配乐诗朗诵的方式:在萨克斯独奏《回家》的背景音乐中,教师深情的吟诵余光中的《乡愁》:小时候,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学生在情境的渲染下很容易产生情感共鸣,主动性很快被调动起来.在情感的调动中,学生有了更深刻的体验.对知识的学习不再是仅仅属于认知、理性的范畴,它已扩展到情感和人格的领域,从而使学习过程不再是知识增长的过程,同时也是身心和人格健全与发展的过程.
  2.用情感激励学生学习
  2.1情感投资,以爱结情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应当成为孩子的朋友,深入到他的兴趣中去,与他同欢乐,共忧伤,忘记自己是老师,这样孩子才会向老师敞开他的心灵.”教师可以利用课余时间深入班级,与学生们一起搞卫生、做游戏、侃大山、说故事.学生会慢慢将教师当做知心朋友,有悄悄话也愿对教师说,发生了争论请教师评判.这大概就是”亲其师,信其道”吧.
  2.2真情实话,以情诱学
  例如,在学习八年级上册第二课第一框《严也是一种爱》中”成长也会有烦恼”时,设置活动为”同龄人的心声”.教师首先现场调查:(1)现在你有一个或数个无话不谈、亲密无间的同龄好友的请举手.(2)现在你和父母的交往能像同龄好友那样的请举手.通过调查引导学生回到现实生活中去,反思自己与父母的关系状况.接着设问:与父母交往过程中因什么事情而烦恼?列举几例,结合自己实际经历谈感受.让学生敞开心扉,为他们提供一个倾诉的平台.然后进一步设问:为什么现在会在生活小事上常常与父母产生分歧而烦恼?让学生开展讨论分析原因,从中体会父母的期望、立场、态度、心思.通过这些分析,体会父母的爱.最后设问:现在你能理解父母了吗?你会怎样做?通过提升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来激发学生对父母真挚的情感,反思过去与父母交往的行为,学会以后在生活中尊重、体谅、理解父母,这样可以让学生自己教育自己.在教学中,我不断”升温 “,使同学们一直保持着旺盛的学习热情.
  3.用情感引导学生行动
  3.1教师身先士卒,作出表率
  常言到:身教重于言教.如讲”关心他人”时,教师视学生为弟弟妹妹,思想上鼓励他们进步,主动当他们入团介绍人;学习上耐心辅导;晚自习后,还护送路远的同学回家.讲”热爱劳动”,在学校大扫除中,教师不怕脏累干在前.从教师的行动中,同学们懂得了如何理论联系实际.
  3.2以情启思,明理践行
  如讲”孝敬父母”的内容时,教师列举大量事例,表明父母对子女的慈爱之情.又挂出《游子吟》的诗句,引导学生们讨论一下:”父母是怎样关心自己的?”同学们争先恐后地述说父母在饮食、起居、学习等各方面对自己的关心.教师又问:”你们都知道自己父母的生日吗?”教室立即静下来.一会儿,有个别同学说出了父母生日,但语气还不大肯定.教师叹息道:”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啊!”教师启发大家:”想一想,怎样报答父母生养之恩?不要口头,而是要行动,一星期后向教师汇报.”结果没过三天,就有不少同学对教师讲了他们如何帮助妈妈刷锅碗、洗衣服,给妈妈做生日卡,还有的述说怎样跟爸爸到煤厂买煤,累得满头大汗把煤拉回家的事.
  總之,运用情感教学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他们的情感世界,更有利于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让我们把微笑带进课堂,使学生感受到来自师长的爱和期待;把激励带进课堂,形成民主和谐的氛围;把竞争带进课堂,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为学生特有的个性插上放飞的翅膀.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充满激情,成为学生生命展开的精神家园,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同时潜移默化,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与心理素质.
其他文献
[摘要]法制教育是当今教育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它不仅仅需要学校专题组织学生学法,更需要数学科教师把法制渗透到教学活动中,做到尊重学科,科学导入,分量适中,目标恰当,有机统一,一箭双雕充分发挥数学的育人功能,”情动”而”知书达理”,在学生心中种下社会主义文明的种子,提高学生思想觉悟,陶冶情操,同时也扩大学生的视野,健全学生的知识结构体系.  [关键词]法制教育知识结构  当今的学校教育已不再满足于对
期刊
创造是人类进步的源泉,没有创造,人类就不会进步.在现实的生活和实践中许多客观事实都证明了创新能力的重要作用.  在竞争激烈的现代社会,主要是科技领域的竞争,科技领域的竞争又主要是人才的竞争,因此,国家更需要创新型人才.列夫托尔斯泰曾指出:”如果一个人在学校学习时,什么也不会创造,那么,他一生就只会摹仿和抄袭.”这是多么可怕的后果!可见学校教育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及能力是多么重要.下面,本人就结合个
期刊
[摘要]素质教育是依据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和主动性,注重开发人的智慧潜能,注重人的健全个性为根本特征的教育.初中化学教育要培养学生自主的实践、探讨、掌握知识,学会学习,具有创新精神的健康的人生态度的建设者.  [关键词]实验渠道功能应用  实行素质教育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是时代趋势所要,素质教育是指依据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
期刊
[摘要]网络的出现,信息时代的到来对传统的小学教师角色形成了严峻挑战,要求小学教师能及时调整自身角色,转变观念,改变已有的行为方式.本文分析了在信息时代环境下教师的新角色,并就如何帮助小学教师转变角色,完成适应给出了建议.  [关键词]信息时代小学教师角色适应  “教育部《关于启动实施全国小学教育技术能力建设计划的通知》要求各省在2007 年以前通过各种途径和方式, 使绝大多数小学教师普遍接受不低
期刊
[摘要]本文探索如何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来充分调动教与学的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关键词]多媒体高中数学应用  多媒体技术不断普及深入,它在教学中的作用也日益显现,它集声音,图像与一体.具有较强的直观性,仿真性.能对学生产生强烈的视觉作用,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起到良好的辅助教学作用,它确实给传统的教学带来生机,给传统教学注入了活力.同时我们也应清醒地看到,由于老师的现代教育观
期刊
[摘要]在中学语文教学中让学生从教师身上处处感受到一种无处不在的情绪感染,教师还必须在教学中以深厚的教育教学理论不断武装自己的思想头脑,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提高自己的教学语言水平,向学生传达出丰富的教学情感.  [关键词]中学语文教师素养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情感教育是不容忽视的,这对语文教师的素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使学生有情,首先就要语文教师自己有情,让学生从教师身上处处感受到一
期刊
[摘要]兴趣是学习的原动力,成功的教学需要的不是强制,是激发学习兴趣.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主要靠教师去培养,在教学中唤起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是顺利完成教学任务并收到良好效果的基础.这就需要语文教师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  [关键词]学习兴趣师生关系教学情境  夸美纽斯曾说过:”兴趣是创造一个欢乐和光明的教学环境氛围,诱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当学生自身对学习产生了
期刊
语文课上要讲字、词、句、篇,要用上语文的手段听、说、读、写,让学生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学习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语文实践是什么?最主要的就是多读、多说、多写.而多读是学习语文之根本.那么,怎样做才能把多读、读好落到实处呢?笔者谈一点看法.  1.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生朗读,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就要切实落实”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这一”课标”规定的各学段首要的阅读教学的目标.为此,
期刊
[摘要]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的作用是引导学生运用已知去探索未知,并在这个过程中培养他们的主体意识和做”主人”的能力.自主学习这种新的学习方式充分地体现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在课程改革占有很重要的位置.  [关键词]新课标小学生自主学习  《课程标准》指出: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的主要方式之一,而合作交流的前提是学生能自己主动的参与学习.现代教学论认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的作用是引导
期刊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这就把语文学科的性质完整地表述出来了,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具有工具性;语文又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人文性,二者是统一的.人文性是指社会规范与人的尊严、价值、个性、理想、信念、品行情操的统一.人文教育的基本宗旨是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健康的人格和健全的心理品质,是学生学会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