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生德育养成的意义及策略

来源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linju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新课程标准要求小学生在德、智、体、美、劳各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合格人才。小学阶段的德育是一种影响着学生品格养成的终身教育。面对校园中形形色色的德育后进生,我深深地感受到,小学生德育养成的意义及养成策略的重要性。教师的德育形象、道德文化、转化德育后进生、家校教育相结合和社会实践等,都与小学生的德育养成教育密不可分。
  【关键词】德育养成;教师形象;道德文化;德育后进生;家校教育;社会实践
  我校地处偏远的农村,学生的来源分布较广。学生的思想品质、行为习惯欠佳,再加上学校留守儿童的人数较多,给我校的德育工作带来较大的压力。根据多年的德育工作实践,笔者浅谈小学生德育养成的意义及策略。
  一、小学生德育养成的意义
  “德育”,广义地说,它包括了政治教育、思想教育和道德教育。狭义地说,主要指道德品质教育。新课标明确要求使小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方方面面都得到发展,才能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合格人才。“养成教育”指教育者达到不需要外力和内部意志的控制,就能自觉地表现出来的行为习惯。它的特点在于教育时间持久、训练要求严格、情感体验深刻、道德品质“内化”。同时“德育”和“养成教育”在客观上起着相辅相成的作用。在小学阶段,如果学生的德育培育得不好,就会影响其今后一生的行为习惯,所以,笔者十分重视这个黄金时期的道德教育,因为德育教育也是一项终身教育。
  二、小学生德育养成的优化策略
  1.教师的良好德育形象促进学生的德育养成
  小学阶段,学生受到生理和心理等方面发展的限制,形象思维还处于支配地位。因此,教师的示范性十分重要。我校要求每一位教师必须承担德育教师的责任,树立良好德育的形象,做好学生的楷模,小学阶段的学生对外界的模仿能力很强,老师在课堂上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被学生看在眼里,记在心上,并会进行模仿。这就要求每一位教师都要言传身教,为学生提供一个个可模仿的德育榜样。也能促进学生的德育养成。
  2.传统道德文化渗透学生的德育养成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五千年的文化精华,其中的道德文化更是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也是教师教育学生的重要材料之一。中国历史上古有孔融让梨、司马光砸缸救人;今有雷锋为人民服务、少年周恩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现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些都是我们对学生及时进行德育教育的好题材。因此,我校大力宣扬传统道德文化教育,并且常常举行“颂国学”比赛,还评比出一大批“德育先进少年”。每天中午学生利用一些时间齐诵《弟子规》或《三字经》,同时还举行手抄《弟子规》或《三字经》的书法比赛及歌咏比赛等,并把优秀的手抄报张贴在学校的板报栏和评出一批“道德经典歌咏大王”。小学生长期在传统道德文化教育的渲染下,其德育的养成也得到了提升,达到内化的作用。
  3.因材施教,灵活转化德育后进生
  对于后进生,笔者相信“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笔者对他们既严格要求,又宽宏大量;既批评指正,又适当表扬。多年来,先后成功转化的后进生达60多人。例如,小晶同学,开学伊始,就打架斗殴、一言不合就顶撞老师等违纪行为,她样样都有份。笔者及时加强了对她的关注,发现她是个孤儿,平时很少有人关心她。于是笔者经常开导她、关心她,发现她思想反应快,在课堂上及时地表扬她,时常把课堂上开口发言的机会留给她,让她体会成功的喜悦;并培养她上台表演“丑小鸭”变成“白天鹅”的舞台剧。经过笔者的努力,她不断地转变,思想更成熟了,待人也有礼貌了,学习更主动自觉了,小学毕业后还升入高一级学校学习。她的进步令师生瞩目,也令笔者倍感欣慰。又如小铭,他学习目的不明确,纪律较散漫,违反纪律后还责怪学校制度太严格,还被学校记了“大过”。笔者对他不歧视、不放弃,经常利用课余时间找他谈心,并因势利导,帮助他树立学习的信心,对他加强理想前途的教育,最后小铭不负众望,被同学们推荐为新会区优秀学生,而且以优异的成绩推荐就读新会葵城中学。
  4.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相结合
  “育人为本,德育为先。”为进一步加强家校合作,共同监管教育子女,使学生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形成良好行为习惯,我校以 “美德少年”评选活动为载体,引导更多的学生学习美德、弘扬美德,争做有理想、品德高尚的一代新人。美德少年评选的形式主要是通过学校与家庭的合力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具体活动方案如下:
  (1)美德少年评选目的:通过美德少年评选活动,大力宣传美德少年事迹,为学生树立身边的好榜样,引导学生崇德向善、见贤思齐,培养良好道德行为习惯,进一步规范学生日常行为。
  (2)做法:我校特别设计了《美德少年评选》的表格,每位学生一本美德少年评价本,细化了学生平时在校及在家表现。学生每天一一对照自己行为进行自评,再分别由老师、家长进行评价,综合评价分数作为学生当天的德育分数,每周班主任利用班会课进行小结,表扬先进,指出不足,并定好下一周的目标。
  (3)激励机制:每学段学校专门召开家长会,邀请被评为学校美德少年的学生与家长分别介绍他们的育儿经验与感想。让他们成为全体家长和学生学习的典范。
  通过活动,让学生可以及时发现自己的优缺点,扬长避短,又给他们提供许多身边学习的榜样。同时促进家庭与学校形成教育合力,让学生德育素质的养成进一步升华,使我校德育教育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5.积极开展社会德育实践活动,力促学生的品德养成
  仅依靠书本上的知识,我们只能让学生停留在道德品质的认知上。我校还组织学生积极开展社会德育实践活动。如,慰问孤寡老人、清洁街道、学雷锋等活动。通过这些活动让学生力所能及地帮助别人,并感觉到帮助别人的愉悦之情。又如,我校兴办了一个《开心农场》,并得到了新会教育界的认可。学生通过在“开心农场”里劳动,不仅增长了许多课外知识,又掌握了一些劳动技能,还懂得了“一份耕耘一份收获”的道理;在劳动过程中,学生既明白了“一粥一饭来之不易”,又从小养成了热爱劳动的好习惯。通过社会德育实踐活动,力促使学生的品德养成。
  德育养成教育工作永远在路上,任务还很艰巨,“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为让学生养成良好的思想品质,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合格的接班人,笔者必将身体力行,采用适当的优化策略,为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奉献自己的青春,呕心沥血在所不辞。
其他文献
在碧绿碧绿的森林里,树爷爷和花姐姐是好朋友。树爷爷的叶子非常地绿,花姐姐的花是五颜六色的,真美麗,就像彩虹一样美丽。  一天,下起了大雨,花姐姐快要被风刮走了。这时,树爷爷用手把花姐姐紧紧抓住了。天晴了,天上出现了一道彩虹。花姐姐笑着说:“谢谢您了。”树爷爷说:“没事啦,反正我们都是好朋友嘛。”“要是没有你的话,我早就被风刮走了,真是太谢谢您了。”“要是我能坐到小河边看看就好了。”花姐姐说。树爷爷
【摘要】数学学科具有严谨、抽象的特点。通过引入和有效运用教学情境,可以让抽象的数学知识形象化,易于让学生理解接受,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数学运用实践能力。  【关键词】情境教学;初中数学;数学课堂  数学是一门模式的科学,具有严谨、抽象的特点。当前,传统数学课堂的教学方法多采取演示法,课堂的主要时间都用在释概念、讲公式、解题目,但是这样的教学形式过于单一、机械。对初中生而言,这是一个枯燥乏味的学
【摘要】众所周知,小学阶段正是学生们的身体和心理快速生长发育的重要阶段,同时,也是培养和锻炼学生们的数学思维能力的黄金时期,将数学游戏有机融入到小学数学教学中将有效提升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引导学生养成浓厚的数学学习兴趣。因此,本文首先针对数学游戏融入小学课堂教学中的必要性进行深度的分析,接着就数学游戏融入到小学课堂教学中的有效措施进行合理探讨,旨在有效提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数学
【摘要】近年来,我校开展了《校园文化设计与建设的美学实践研究》课题研究。课题研究目标是用美丽的色彩、图案、事物,美好的语言、环境、德行,和美的人际、人物、身心关系,美的方式设计,追求美的效果,通过美的文化感染人,用美的艺术熏陶人,用美的形象塑造人,用美的活动引导人,形成鲜明的“正雅美”校园文化特色,实现培育学生“完整的人格、高尚的品德、良好的行为”的“正人、正品、正行”办学理念。  【关键词】校园
【摘要】目前的小学班级管理工作要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否则会影响学生未来的发展。作为小学班主任,在管理工作中要注意将管理的理念与当下的新课改生本教育理念相合,保证管理的有效性。同时,还需要注重德育教育的开展,使学生在班级中得到全面提升。本文介绍了小学班级管理工作的实施策略,以期提高班级管理效益,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关键词】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策略  班级是小学生在校学习和生活的主要场所,班主
【摘要】现阶段世界经济处于技术革命向商业化转变的关键期,我国经济也从高速发展向高质量发展进阶,而支撑这些转变与发展的关键因素在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创新型人才需要有创新的思维,而创新思维就像一颗种子,需要一定环境的孕育和科学的栽培,才能发芽成长。项目式教学模式为这颗种子的成长提供最为科学的手段,它代表着一种教育思潮;是一种教育技术的革新;是一种新的教学模式。新教学模式要与现行课堂教学更好融合需要结合
【摘要】品德教学应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在教学中,教师要尽可能地挖掘并放大学生的闪光点,让他们思想行为的火花散发出耀眼的光芒;同时通过各种有效的活动,建构起以学生为本的课堂,让学生从课堂走向生活,对学习产生足够的兴趣,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由狭窄的课堂教学变为融入生活的生活化教学,让课堂生活成为一种快乐、积极、有意义的生活,从而让课堂散发艺术的魅力。  【关键词】艺术;课堂;观察力;表现  一说
本报综合消息 6月27日上午,由广东省教育研究院、广东省教育技术中心联合主办的“同一堂课·走进南海”2019年信息技术和体育与健康深度融合专题网络教研活动在佛山市南海区石门实验小学举行。广东省教育研究院教学教材研究室主任曾令鹏和省教育技术中心副主任李昶,以及南海区教育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禹飚等出席开幕式并致辞。活动由佛山市教育局、南海区教育局承办,狮山镇教育局、石门实验小学、广东音像教材出版社、网易新
【摘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写作教学是其重要部分,通过写作教学的有效开展,能够培养小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增強小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当前,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为写作教学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在写作教学中有效融入信息技术,能够增强学生的写作兴趣,激发学生的写作灵感,从而能够为学生更好地开展写作学习奠定基础。因此本文从信息技术背景下探究小学语文写作教学方面的内容,并根据具体情况提出一系列有效的写作教学策
【摘要】2016年9月,我国公布了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以“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各个学科据此再提炼自己的学科核心素养。美术学科提炼出了图像识读、美术表现,审美判断、创意实践、文化理解五个美术核心素养,各学校教育改革要求围绕核心素养实现转型,同其它学科相比,美术学科对课堂教学环境、手段的要求有其特殊性。如何满足其特殊要求,达到最佳课堂教学效果,是当下中小学美术教育值得深刻反思的问题。教室和画室,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