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信息化抢占职教改革的制高点

来源 :广东教育·职教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ili10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世界著名的未来学家阿尔文·托夫勒(Alvin Toffler) 1980年出版的《第三次浪潮》,被称为解读人类现在和未来的永恒路标。在这本书中,他将人类发展史划分为第一次浪潮的“农业文明”,第二次浪潮的“工业文明”以及第三次浪潮的“信息社会”,他认为人类应该在思想、政治、经济和家庭领域里来一场革命,以应对信息化的到来。时过境迁,如今托夫勒的预言竟大多已成为现实。目前,我们的生活正处于第三次浪潮波涛汹涌之际,信息化,已经渗透到经济社会的各个领域,深刻地影响着我们每一个人的生活。
  七月上旬,“金智杯”2012年广东省中等职业学校教师信息化教学大赛顺利落下帷幕。教师信息化大赛,正是我省不断加大职业教育信息化力度的重要举措之一。教育信息化,已成为目前职业教育改革的重要命题。
  信息化带来了职教理念变革。教育的信息化,不仅意味着师生生活和学习过程文化载体的改变,而且越来越明显地影响着我们的教育观念和教学行为。现代科技的发展及其在生产领域的应用,加速推进了产业的转型升级和结构调整,职业教育也必须面向急剧发展的社会作出及时的反应。职业教育偏重实践,偏重和社会的紧密结合,这正是职教信息化实现的关键所在。因此,职业院校要以关键技术应用为突破口,以信息技术促进教育与产业、学校与企业、专业与岗位、教材与技术的深度结合,以适应企业的多样化需求。
  信息化影响着课堂教学方式。多媒体技术、计算机网络等手段在职教领域的应用,推动了职业教育从传统走向现代,从封闭走向开放。现在的学生是深受网络影响的一代,他们是在互联网蓬勃发展的背景下成长起来的,无论在课堂还是课外,学生随时随地可以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根据自己的爱好与兴趣,搜索资料进行创造性学习,“弟子不必不如师”的状况会更多地出现。因此,职校教师要重新审视自己的教学对象,根据专业特征,使教学过程转化为以学生为中心的个性化的过程,在自由、开放的交互状态中,实现与学生“视界”的融合。
  信息化改变着学校育人机制。教育信息化使师生获取信息的环境更为开放,多元的文化和多元的价值观相互交汇,各种信息以最快的速度和最直接的方式传播着。职校生的世界观、人生观还未完全形成,对真善美、假恶丑的辨别力、鉴别力还不强。因此,我们的育人机制应从封闭转向开放,充分发挥信息选择和文化整合的功能,从教导学生被动接受信息,向培养学生主体意识及其对信息的辨别和选择能力方面转化。同时,加强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和价值观教育,这种教育在信息社会是任何技术都不能替代的,并且显得更加重要。
  在经济发展领域,广东省的工业化道路是与信息化相融合的过程,在职教领域,同样如此。近两年来,我省出台了一系列关于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政策和措施,信息化建设的步伐明显加快,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效。全省中职学校生机比达到5.2∶1,全省100%的中等职业学校基本建成了校园网,信息化教学手段在中职学校广泛应用,信息化教育教学软件水平明显提高,2011年全国中等职业学校教师信息化教学大赛比赛成绩全国领先。信息化,不仅成为职业教育现代化的鲜明特征,而且成为带动我省职教改革的深层动力。
  责任编辑 魏家坚
其他文献
广州市交通运输职业技术学校围绕广东省产业调整升级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需求,根据教育规律和职业教育的特点,积极创新办学模式和人才培养模式,深化教学模式改革,把教学环境创新作为改革的重要环节,努力探索构建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理论与实践一体化,具有鲜明职业教育特色的教学环境,有效地推动了教学改革、专业建设和师资队伍建设。    一、创新教室环境,建立技能教室,实现学习过程与工作过程相结合    中等职业
广东海燕电子音像出版社的中职教材经过10年的发展,已具有一定的规模,在社会上享有一定的声誉,是广东省教育厅推荐使用的教学用书。目前已出版有语文、数学、英语、计算机专业、旅游专业等五个系列,共71种,年销售总量超百万册。各系列教材均由职教专家、专业教授和一线的职校资深教师共同编写,为中职教学量身订做,内容选取深浅适宜,讲述方式生动易懂,并注重实际应用和技能培养,在专业教材中引用大量实际案例,充分体现
合力构建现代职教体系加快打造职教强省    7月21日,全省职业技术教育工作会议在广州隆重召开。本次会议是继去年全省教育工作会议之后的又一次教育盛会,是在我省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建设幸福广东的发展新阶段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会议的主要任务是全面落实国家和省教育、人才工作会议精神,深入贯彻国家和省中长期教育、人才规划纲要,总结交流我省“十一五”期间职业技术教育工作取得的成绩和经验,表彰全省职业技术教育工
摘要:本文以河源市为例,围绕创新高校与地方的合作模式,推进地区文化产业发展进程问题,提出四大措施:实施文化产业人才培养工程,保证人才优势;结合地方文化资源,推动高校学科创新;共建科技合作平台,提升文化产业竞争力;打造文化创意团队,推进文化精品的建设。  关键词:文化产业;高校;合作模式    自1947年法兰克福学派的阿多诺和霍克海默两人在合著的《启蒙的辩证法》一书中提出“文化产业”一词后,文化的
每天接送孩子,上幼儿园,一路上有很多潜在的教育机会,你可别错过了!    认识标志    游戏目的:    学会阅读标志,并培养孩子从小遵守交通规则保护自己的安全。
2011年版《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在积极的思维、情感互动中,学生可以加深对祖国语言文字的感悟和体验,积淀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基因。古人云:“三分文章七分读。”笔者认为,引导学生与文本展开有效对话,深入到文本表达的句段甚至字词中去,可以为课文阅读、师生对话、生生对话构建厚实的交流平台,承载更多的文化气息,为学生学习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提供发展和
会议  2011年全国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视频工作会议召开    5月16日, 2011年度全国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工作视频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重点研究了如何加强政府主导、行业指导和企业参与,着力推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促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等问题,明确了“十二五”时期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新任务,研究部署了2011年的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工作。教育部副部长鲁昕出席会议并讲话。  鲁昕指出,当前职
摘 要:在专业课的教育教学中不可能采用单一的教学方法,本文指出,教学方法的使用是:没有最好,只有最合适。教师应找到或总结出适合自己、适合所教科目、适合所教学生的方法。  关键词:中职;教学方法;措施  “学无定法,教无定法”。当前,作为身处职业教育大力推行改革时期的教师来说,在专业课的教育教学中绝对不能采用单一的教学方法。笔者认为,教学方法的使用是:没有最好,只有最合适。教师要找到或总结出适合自己
统编本教材中的插图作为教材的第二语言,非常丰富,几乎每篇课文都配有插图,图文并茂,以图示义,以图解义。但很多教师在教学中没有对插图过多关注,只是在教学时点到即止或直接忽略。中、低年级学生对直观的图画比较敏感,教师如果能充分利用这些丰富的插图资源,正确引导学生巧用课文插图,整合文本图文信息,就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有效性。下面笔者就结合教学中的经验,谈谈在教学中巧用课文插图的一些思考。  一、曲径通幽
2011年全国中等职业学校信息化教学大赛在沈阳举行  广东11名参赛选手获得1个一等奖、4个二等奖、6个三等奖  广东省教育厅获最佳组织奖    11月23—26日,由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工业和信息化部人事教育司、辽宁省教育厅主办的2011年“神州数码杯”全国中等职业学校信息化教学大赛在辽宁省沈阳市举行。来自全国3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以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365名教师报名参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