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生倾听能力的培养

来源 :七彩语文·教师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shuai82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让学生们学会倾听是培养一切良好习惯的基础。无论是好的学习习惯抑或是行为习惯,都源于最初的倾听。《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要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努力了解讲话的主要内容,听故事、看音像作品能复述大意和精彩情节。由此可见,培养学生的倾听能力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
  
  一、 倾听准备
  
  小学生对一样事物的注意力持续时间一般只有20分钟左右,低学段学生注意力持续的时间则更少。由此可知,要让学生在40分钟内都全神贯注是一件困难的事情。
  1 心静是前提。学生如果不能做到心静如水,那就谈不上倾听了。那么,我们教师如何才能使学生做到心静呢?如听到上课铃声后,迅速奔进教室的学生,个个面红耳赤,额头上布满着汗珠,此时的他们是心神不定的。因此,我们需要的是教学机智,引导大家定下神来上课。
  2 和谐是必要。要让学生专心听讲、勤于思考,必须得让他们喜欢教师。试想一下,如果我们经常批评或者过分严厉,学生就会产生惧怕心理,对这些课就不感兴趣,课上注意力就不能集中,学习效果必然很差。所以,教师要多关心学生,真心地和学生相处,做他们生活和学习上的知心朋友,为他们的倾听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
  
  二、 倾听习惯
  
  有效的教学是从倾听开始的,当倾听成为一种习惯,那么他拥有的不仅是认真倾听、主动学习的态度,而且也具备了倾听的能力,两者互为动力,让课堂熠熠生辉。
  1 小小游戏引倾听。低年级学生注意力集中时间少,对抽象的语言不敏感,但对操作性强的动作比较感兴趣。因此,从学生上一年级的第一堂语文课开始,我就把训练学生听的能力当做首当其冲要做的事。我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小小游戏来引导学生倾听。如做一做“耳听八方”的小游戏,先让他们和我一样把手放在耳朵旁边做一个顺风耳的动作。接着,我说上几句简短的话让他们仔细听,再让他们重复,最后是表扬拥有顺风耳的学生。经过几次练习,当学生一看到我做顺风耳的动作,就会有意识地调整自己的注意力,认真倾听起来。
  2 合理拒绝助倾听。在教学中,教师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很多事情说了一遍又一遍,结果还是有部分学生搞不清楚。其实不是学生记不住,是根本没有专心听教师的要求。我想,这个时候教师能做的不是一遍遍的重复、唠叨,合理的拒绝就能改变这些不良的习惯。比如布置家庭作业,训练前期我会先说:“每条作业老师只说一次,你们要听仔细了,不记牢的话自己要负责哦!”然后便用缓慢的语速,强调重点的语气布置作业;再请几个不太注意听的学生来复述我的话,其余学生补充;最后把作业写在家校联系本上。这样的方法既培养他们认真倾听的习惯,又杜绝了班级平时抄写作业参差不齐的现象。
  3 适度压力促倾听。课堂上,学生若只是动耳听教师的讲解和同伴的发言,而没有动脑加以思考,就不能领悟和理解别人说的是什么,不能接受知识经验,这样就等于没听。因此,在平时的课堂上,我要求学生必须做到:当同伴在发言时,你不管能不能听懂都要认真听他的发言,等他讲完了你再发表自己的看法。当他们发表了自己的观点后,我便会利用加分的形式给予鼓励。有了这样的任务,有了这样的“待遇”,学生们就不会出现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态度,他们会用心地去聆听、去理解同伴的发言,并在自己的知识结构中重新建构。
  4 巧用评价成就倾听。正确适当的评价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重要因素,也是培养他们倾听的重要手段。课堂中,我们千万不要吝啬自己的赞扬,我们应该经常运用恰当评价的手段来激励学生认真倾听,养成边听边思考的习惯。在平时的教学中,我总喜欢这样来鼓励他们:“你听得最认真,这可是尊重别人的表现呀!”“你听得真仔细,连这么小小的错误都听出来了,大家都要向你学习哦!”“大家看,他不仅听懂了别人的发言,还加进了自己的想法,多好呀!”……在这样的过程中,学生品尝到了成功的喜悦,获得了成功的满足感。如此的课堂,学生怎么会不认真听讲呢?
  
  三、 倾听互动
  
  关注与倾听是实现理想课堂有效互动的必要修养。教师不仅自己要关注学生,还要培养他们学会关注。教师是他们的偶像,一举一动都会带来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教师要为人师表,从自己做起。当学生在发言的时候,老师应当带头倾听,决不做其他事,更不应该在学生发言的过程中打断回答。
  一个学生就是一个世界。我们都应学会倾听,倾听他们的话语,倾听他们的心声,倾听他们对世界的理解和对未来的梦想。课堂是焕发生命活力的地方,这种活力在师生、生生的对话中涌动。而真正的对话需要的不仅仅是说,更重要的更多的是善于倾听。只有倾听别人的发言才能不断和自己的思想融合重组,生成新的思想观点。
  (作者单位:浙江省桐乡市第一实验小学)
其他文献
本文对人力资源管理系统与组织绩效进行了研究。文章针对中国情境,分别对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及其系统产出、组织学习和组织绩效等核心概念进行了内涵界定,构建了人力资源管理系统
识字教学中我借鉴“趣味识字”法,让课堂教学充满“磁性”,寓教于乐,以便更好地提高识字课的教学质量。  一、 快乐游戏法让识字情趣化    1 玩玩字卡。学生小组协作学习,通过玩字卡认读生字。一边摆一边读,一人一张,不会的可请教小组同学。一般分三步走:读——在小组长的组织下,学生齐读自己的字卡,可找出难认字拿在手里或摆在一旁;考——学生互相考认字卡,自己不会的跟人学,别人不会的想法教会他;收—
学校更名后,我们的办学思路、目标更清晰:必须把叶圣陶教育思想精髓,作为极为珍贵的精神财富传承下来;把实践叶圣陶教育思想作为立校之本和兴校之路,并激励全体教师人人争做实践叶圣陶教育思想的后来人。    课题研究为抓手,引领教师积极实践    我们开始确立的课题“叶圣陶‘两善三育’教育思想实践研究,”是苏州市重点课题。课题中的“两善三育”提法源自叶圣陶先生离开甪直五十多年后再次踏上第二故乡这片热土
叶圣陶先生精辟地论述道:“凡为教,目的在达到不需要教。”他以父母“导儿学步”为喻,教导我们既要悉心护携,又会适时放手,从而让学生达到 “疑难能自决,是非能自辨,斗争能自奋,高深能自探”的境界,这与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基本宗旨是一致的。    一、 课堂进行启发诱导,教给阅读方法    叶老反对灌输教学,他认为“滔滔汩汩连续到三十五十分钟,往往不及简单扼要地讲五分十分钟容易使学生印入得深切。” “教
一些教师对阅读教学第一课时与第二课时的区别究竟在哪里的问题认识模糊,甚至存在误区,影响着阅读教学质量的提高。  误区之一是认识僵化。有些教师认为在第一课时的教学中,不就是破题激趣、扫清字词障碍、初步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吗?认识上的片面性,八股式的教法,直接造成了教学的僵化,不利于创新,更不利于促进学生的发展。  误区之二是目标满化。一些教师在第一课时抓的重点太多,时而字词教学,时而听说读写训练,时而重
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常看到少部分学生对授课教师所提出的问题个个谈吐不凡,成为课堂上的“小明星”,后进生则是望尘莫及。所以他们包揽课堂的发言权自不在话下,课堂因为他们而亮点迭出。可是,冷静看来,他们难道不正是我们目前课堂中的“热岛”吗?他们在课堂上对其他学生的掩盖与抑制现象,难道不正是一种令人深思的“热岛”效应吗?不难想象,若任由发展,直接后果将是教学最终走向两极分化。这样所谓的精彩课堂其实是以牺牲绝
在当前全球经济不景气的情况下,世界航运物流并没有因电子商务的活跃而带来繁荣,恰恰相反从2014年的3月份开始世界各大船运公司出现巨额亏损经营情况每况愈下,在国际经济低迷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