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课导入的几种方法

来源 :教育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efenggeg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高中思想政治课的新课导入, 对于提高课堂效益有重要的作用, 新颖的、变幻的、生活化的课堂导入, 可以引导学生快速进入学习的氛围。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 成功的导入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古希腊哲人亚里士多德曾说过:“思维自疑问和惊奇开始。” 在几十分钟的课堂教学中, 开头的十分钟效果是最佳的, 抓住新课导入这一环节, 使学生从一开始就进入“角色”, 以积极的心态投入到学习中去, 会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精心设计新课的引入, 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 认为以下几种导入方法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质量。
  一、故事导入法
  学生都喜欢听故事, 讲新课之前, 教师先精讲一个与本节课内容相关、有趣、有教育意义的小故事, 通过故事引出本节课要讲的内容。这种导入方法, 能起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引发思考的作用。一则生动有趣的故事, 可以使学生整节课处于情境体验之中, 从而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和活跃的思维状态。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利用小故事导入是激发学生学好思想政治课的有效方法。例如在《培养创新精神》这一课时, 我用了这样一个故事引入。“三个画家为独眼、瘸腿的国王画像, 甲、乙两个画家都因为‘美化’ 或‘丑化’ 了国王而被杀, 现在轮到丙了, 他冥思苦想, 灵机一动。原来他的创新杰作是: 国王林中打猎图——他那只瘸腿踮在一棵树根上, 眯起那只瞎眼瞄准远方的猎物。丙是怎样躲过此劫、化险为夷的? 欲知答案, 请探究本课的知识。”此问一出, 教室里顿时“活” 了起来, 学生迫切地想知道答案, 带着问题, 进入了本课的学习。
  二、角色扮演法
  《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明确指出: “本课程要立足于学生现实的生活经验, 着眼于学生的发展需求, 把理论观点的阐述寓于社会生活的主题之中, 构建学科知识与生活现象、理论逻辑与生活逻辑有机结合的课程模块。” 课堂教学生活化是新课程改革的要求, 我们如果能够将生活体验渗透到课堂导入中, 使枯燥的理论学习与鲜活的社会生活实践紧密联系起来, 就会让学生感到政治就是生活。
  例如在讲授“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时, 我设计了这样一个小品: 小王同学过生日, 其他五个同学准备庆祝他的生日。有的要给他买个元祖蛋糕, 有的要送给他一副网球拍, 小张本人也表示要花上五六百块钱好好请好他们吃一顿。表演完后, 我让班上其他同学对他们各自的做法谈谈自己的看法, 同学们踊跃发言, 指出他们各自消费行为的合理之处和不当之处。在对这些不同角色的分析讨论过程中, 学生进入了正确消费观的学习。这样就拉近了课本与现实的距离, 让学生从生活的体验中观察生活、感悟生活、研究生活。
  三、辩论引入法
  以教学内容为中心, 设置辩论, 通过辩论进入新知识的探究。如在讲《面对经济全球化》一课时, 针对“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有利还是有弊” 这一辩题, 我让学生辩论, 双方各执一词, 通过课本知识探究就会找到答案。以辩论导入教学内容, 促使学生在活跃的思维状态下, 产生探究知识的欲望。
  四、设置悬念法
  悬念有很大的诱惑力, 或揭示矛盾, 或让人迷惑不解,或出人意料, 能给人造成一种跃跃欲试和打破砂锅问到底的紧迫情境。在导入新课时精心构思, 巧布悬念, 能够激起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如在《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新课导入时, 我给学生再现了这样两个事例。2006 年发生在南京的“彭宇案” 和2010 年发生在兴化市老人倒地长达15分钟无人问津一事, 并让学生讨论。如果遇到老人倒地,我们该不该扶起? 学生的积极性一下子就被调动起来了,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 有的说该扶, 有的说不该扶。于是,我就很自然地引出课题: “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这样的难题, 老人倒地究竟该不该扶呢? 我们在进行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时候应该以什么为依据呢? 让我们就一起通过探究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来寻求正确的答案。”
  五、音乐欣赏法
  冼星海先生说过: “音乐, 是人生最大的快乐; 音乐,是生活中的一股清泉; 音乐, 是陶冶性情的熔炉。” 在思想政治课导入时运用音乐, 可以创设良好的导入情境, 活跃学生的思维, 增强教学内容的吸引力、感染力, 让学生在情感陶冶中进入学习情境。如在讲授《世界是普遍联系》新课导入时, 我让学生欣赏歌曲《国家》并在投影上同步显示出了歌词, “一玉口中国, 一瓦顶成家, 都说国很大,其实一个家, 一心装满国, 一手撑起家, 家是最小国, 国是千万家……” 我要求学生以“家” 和“国” 的关系来说明事物之间的普遍联系, 既把抽象的哲学原理生活化, 同时又体现了思想政治课的德育功能。
  六、热点导入法
  政治课承担着对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 帮助学生及时了解国家的大政方针。把握课堂教学的政治方向,同时与社会热点、焦点结合, 便于学生把握政治形势。如在《政府的职能: 管理与服务》新课导入时, 我给学生播放了视频“温总理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上的政府工作报告”, 让学生认真学习, 并以此为参照, 组织了一场新闻发布会: 由一名学生担任市长, 三名学生担任记者, 学生分成若干组。
  情境一: 由“市长” 首先通报上一年市政府工作完成情况。接着, 市长再承诺在新的一年将继续为群众办好20件实事。其中有:
  1.加快城镇化建设步伐, 努力改善硬件环境。行政村通水泥路比例达到94.6%, 年内渡改桥开工项目达到50个, 建设300 个文明生态村。
  2.新增就业岗位5 万个, 实现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3万人。安置就业困难对象5000 人, 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0%。全年培训下岗失业人员2 万人以上。
  3.推进县域特色产业集中区建设。力争全市园区工业总产值达225 亿元以上, 税收达10 亿元以上。
  4.筹措4800 万元, 实施基本公共卫生保障工程, 使年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标准达到15 元, 使城乡居民逐步享有均等化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
  5.全面落实以县为主的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 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绩效工资基本落实。大力实施校舍安全工程, 创建标准化小学133 所, 建成布局调整项目学校20所, 新建、改扩建校舍19.2 万平方米。
  情境二: 由“记者” 向“市长” 提问。
  记者提问1: 请问在这些承诺中政府将履行哪些职能?
  记者提问2: 市长, 你最关注的问题是什么?
  记者提问3: 请问市长作出公开承诺的目的是什么? 有什么意义?
  记者提问4: 政府将如何实现这一目标?
  情境三: 各小组讨论根据市长的承诺来回答记者的提问, 得出结论, 各小组派学生分别发言。
  这样的新课导入与探究知识相衔接, 节约时间, 减少课堂投入, 有效利用教学资源。
  导入新课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 只要我们在教学中尽可能地将其思想性、知识性、启发性、趣味性结合起来,注重形式与内容的有机统一, 勇于探索, 大胆创新, 就能设计出新颖独特的导入方法, 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激起学生思维的火花, 集中学生的注意力, 把学生引入探究新知的磁场。
其他文献
20世纪末,日本在教育领域开始建立独立的国立大学法人.目前,日本国立大学正在迎来行政法人化改革的关键时期.法人化改革的基本目标是建立具有丰富个性和国际竞争力的教育机构
中国企业正随入世后在世界经济体系中地位的提升而进入一个跨国界成长的新阶段,中国企业与世界跨国公司的联系正变得越来越紧密。近年来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热”,特别是外出购并
通过对某厂房加固方案的比选,解决了结构由于设计、施工、材料、使用功能改变等原因不能满足安全、适用耐久要求的问题,经实践证明,加固效果良好.
空间与图形“领域”,将几何学习的视野拓宽到学生生活的空间,突出探究性活动,强调数学学习活动的情景设置和学生的主动参与,使学生亲身经历“做数学”的过程。那我们在实际教学中
作为为学校教育教学中心工作和改革与发展大局服务的教研室图书资料工作,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承担着空前艰巨而光荣的使命,需要以全新的精神风貌、全新的管理模式和全新的服务意识
与以往的先张法工艺逐一进行对比,介绍了精轧螺纹钢拉杆系统整体张拉、放张工艺,经多项工程实践证明,其性能稳定可靠、工效高,并受到了业主、监理及施工单位的一致好评.
<正>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现代通信技术的不断成熟,网络渗透到了各行各业,不可避免地引发一波又一波的业界革命。网络环境下,中小学图书馆事业的发展情势发生
分析高职院校重点学科文献资源建设的不利因素,提出高职院校图书馆如何在网络环境下建立重点学科建设的文献保障体系的构想,主张进行重点学科文献资源导航,有效利用馆藏文献资源
<正> 最近,党中央印发了《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这是我国思想道德建设、宣传思想工作和群众性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件大事。中小学图书馆(室)必须认真学习《纲要》,加强馆员职
一、终身学习及其意义 1972年5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委员会出版了一本书,书名为《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这本书的一个重要思想就是提出了终身教育观。终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