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语文的教与学

来源 :教育纵横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ushishu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初中语文教学正改变传统的单一的课堂授课形式,以学生自主参与活动为特征的语文活动课正异军突起,并以其生动活泼、切实有效而得到学生的欢迎。语文活动课的出现,是初中语文教学的一次大改革,是语文学科课程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质的有力举措,而语文教学的改革不得不引起我们对语文教法与学法的重新思考。下面就针对初中语文的教法与学法谈一点自己的体会。
  一、教师要有科学的教法
  新课程提倡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方式,但并没有否认传统的启发式、讲授式教学等,只是以往的教学方式太单一,不能满足不同特点、不同学生发展的要求。任何教学方式本身都是中性的,用得好是好方法,用得不好就是坏方法,它的功效发挥取决于多种因素的和谐,所以要克服形式主义。教师的教学方式在新课程教学中是否适用,一要看是否体现了新课程理念;二要看是否有利于实现教学目标;三要看是否与教学内容的性质相符;四要看是否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五要看教学技术手段的使用是否得当。所以,教师要根据实际情况,扬长避短地将各种教学方式有机融合。
  语文教师要做到科学的教法有两个重要的基础,首先要具备较强的一般能力,包括观察能力、记忆能力、思维能力、联想和想象能力,一般能力强,才能有好的教法运用与语文教学实践中。一个教师要使自己的方法得当,还必须具有较强的特殊能力,特殊能力强,方法才能优化,成功才有保证。作为一个语文教师,最重要的应该是具有阅读、写作的基本能力技巧,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阅读品位。
  除了具备这几种能力外,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还要发扬民主,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把情感交流当做课堂教学和谐统一的溶剂,要打破教师和教材的框框,师生之间积极的双边活动,构建和谐民主的教学氛围,教师要教给学生学会联想,推理和发现,还要善于用眼神、微笑等身体语言传达对学生的爱,激发他们的热情和求知的欲望。也要运用肯定语言,肯定学生的成绩和所做的努力,引导学生积极向上。
  二、学生要有高效的学法
  从语文学科的性质、语文教学的特点中我们可以看到,语文课最有可能,也最需要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最有可能,也最需要学生的自学。我们可以发现并总结出学习语文的一般方法来指导学生学习。这些方法是:
  1.重在学生自己对语言、对生活的感受。
  在语文学科的学习中,学生难以让教师牵着鼻子走。教师只能起点拨、启发、梳理、指导的作用,一字、一词、一句、一文都要由学生自己去反复体味之后才能灵活运用。古人提倡吟咏、朗诵,目的也是在提高对语文的感受力,通过咏、诵,溶入情感,感受会较深刻。语文课因其面广,头绪多,特别需要学生自己在学习过程中随时分析、结合、整理、融汇,特别需要独立思考、心领神会。
  2.重在学生平时的有心积累,检查复习时的总结提高。
  语文知识,字、词、句,有以系统的完整的同一的形式存在的,而更多的却是以不系统、不完整、不统一的形式存在的。语文能力也一样。这就要求学生平时要有意识地积累。积累应是经过思考,心有所得之后的积累,不是随意的积累。要在思考中阅读,在阅读中思考,在思考中写作,在写作中思考。读写要字字留意,句句关心。经过思考有所得然后有意识地积累之,语文知识才会与日俱丰,语文能力也会逐年提高。
  3.要关心生活、体验生活,关心社会、关心世事。
  有生活乃有语文,语文是为服务生活、服务社会而存在的。离开生活、离开社会,不能学到活的语文,有用的语文。
  4.培养循序渐进的学习方法。
  学习是要循序渐进的,不懂于前就不能晓于后,对于某一学科的学习,对于其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的学习,的确是要循序渐进的;不循序渐进,基础打不好,煮夹生饭,到头来还要重煮,还要从头学起。
  5.做到新旧联系,温故知新。
  各门知识、各种能力都从初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自成为一个系统。人们要从各门知识自身的前后联系中去掌握它,要从各种能力的基本能力与复杂能力的联系中去掌握它。这就需要树立新旧联系的学习观念,需要树立温故知新的学习观念。如文言虚词,读到初三课文中的文言虚词就要联系初二、初一课文中出现的同类文言虚词,加以比较,深化认识。
  6.要学会自主学习。
  要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使他们养成在学习中自觉遵循科学的规律,自定目标,自我管理、自我调节、自我约束、自我激励,如自订学习计划,合理安排学习时间,合理选择学习方法等等。
  三、教法和学法要有机统一
  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必须采取与之相适应的方法。一般来说,教法和学法是不能分割的。教法中包含着学法,学法里体现着教法,二者共处于教学过程之中。但是,教法和学法又是两个不同的教学主体,所以它们彼此又具有相对独立性,不可相互代替。
  教学方法是教师为了实现教学目的,在教学过程中所采用的一系列办法和措施。它是教师传授知识培养学生能力和素养的重要手段。教学方法和学生学法是有机统一的,这一点是现代教学方法区别于传统方法的最大特点之一,我们的有效课堂均需寓学法于教法之中。近年来,在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思想的指引下,学法、教法改革研究逐渐引起高度的重视。其实,教学方法理应包括教师教的方法和学生学的方法。因此,提出教法与学法的密切配合,教法必须服务于学法,更充分体现了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思想,这种思想是当前教育改革的重要发展方向。
  实践表明,在初中语文教学中体现了教法与学法的统一。要做到教法和学法的统一,首先要教会学生科学地思维,这也是语文教学的主要目的,语文教学尤其是阅读教学充分体现学生的思维过程,主要是根据学生的反馈,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教学。这样,不但减轻了学生的课外负担,使学生感到学语文轻松、有趣,而且提高了课堂教学的质量,是符合新时期语文教学要求的。
  总之,教师的“善教”和学生的“会学”是提高语文教学效果的关键,只有做到教法与学法的和谐统一,才会使我们的语文教学充满生机和活力。
其他文献
大会岭红枫古道  大会岭红枫古道始建于元代,为南北通道,旧时是文成县境北通青田县、景宁县、云和县、龙泉市,南达瑞安市、平阳县的重要交通要道。现存古道从文成县大峃镇岭脚村起,至百丈漈镇富垟村岭头自然村,长度5公里。  古道两侧遍布多种名木古树,有枫树、松树等,尤其是枫香树,有80余株,平均胸径85厘米左右,大多有数百年树龄,从岭头贯穿到岭脚,很是壮观,夏天浓荫蔽日,秋日丹枫似火,宛如长龙腾空,蜿蜒盘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期刊
摘 要 恰当地运用比喻,能够使抽象的知识形象化,枯燥的知识趣味化,具有一“喻”道破“天机”之神奇功效。生物教学中恰当地运用比喻,有助于增强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可以使一些难懂的知识通俗化,便于学生理解;有助于加强学生的道德教育,进一步达到素质教育的要求。总之,课堂重视挖掘并运用巧妙的比喻,是诱发学生积极思考,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率的重要方法。  关键词 比喻 运用 学习兴趣 理解
期刊
摘 要 搞好阅读教学,对于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和全面发展具有很重要的作用。语文教学现状不能令人满意,阅读教学存在诸多弊端。应该深入地研究阅读教学的规律,认真地去进行阅读教学,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关键词 阅读教学 现状分析 研究    阅读是人类特有的、最普遍、最持久的学习行为,是人类吸取文化财富、获得知识、认识世界的基本途径之一,被称为“智慧之源”。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主体,语文教学的各项任
HAZOP分析又名“危险与可操作性分析”,是对装置运行和操作进行危害识别的有效手段。本文以塔河油田四号联合站为例,针对联合站现有的工艺特点,利用 HAZOP 分析法对工艺系统中存
规划概念--灵性的水  水是万物之源,生命之本。而武汉向来以水文化著称,故整体规划设计取水的流线、优美之感,充分融入现代建筑设计的语言,体现现代化,流畅,丰富的空间意境。在单
摘 要 建立科学的高校考试运行机制,可以对学生进行正确的督导,这种正确的督导能够促进高校形成优良的学风。而优良的学风又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在当今提倡全面发展、素质教育大的时代背景下,本文着眼于如何把高校考试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联系起来,让其相互促进,培养出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如何利用高校考试活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最终达到综合素质全面提高的目的,推进大学生全面成才。  关键词 考试 学风建设
在生物接触氧化工艺的基础上形成的生物滤池工艺,运用给水快滤池的设计想法而产生的好氧废水处理工艺具有过滤、吸附和生物作用等各种净化作用。本文将主要介绍生物滤池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