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经典文本学习的思维主线

来源 :中学语文·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wy_p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多年的文本教学,让笔者发现一个问题,那就是如果纯粹地让学生自己去根据文本结构理清文本线索,让学生在分析人物的过程中进一步品味文本的语言的教学思路,理论上可以让学生对文本的学习有一个完整的理解,但在实际解读的过程中,因其思维并不能面面俱到,所以很多时候会出现顾此失彼的现象。要想真正让学生走入文本,最关键的还是要从学生学习的角度出发,寻找到一条最为适合学生的思维主线。下面以《最后一课》为例,谈谈怎样为学生寻找一条经典文本学习的思维主线。
  一、整体感知,尊重学生的所有认识
  课程改革以来,语文教学强调整体感知。实际教学中我们发现,学生在遇到一则文本尤其是优秀的文本的时候,总会在解读的过程中不断地借助自己的经验去加工文本,从而形成最初的认知。《最后一课》对于初中学生来说具有一定的吸引力,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文中的描述往往符合学生的一种心境能够抓住学生的心。如课文的第一段“况且他说过要问我们分词,要是我连一个字也说不上来”“我想就别上学了,到野外去玩玩吧”。
  笔者非常重视像这样的文字对学生所产生的吸引力,因为可以让学生在第一时间亲近文本,为学生感知文本的主题奠定坚实的基础。而且从学习心理的角度来看,绝大部分学生都能够在这种直觉兴趣与文章主题之间形成一个良好的认知通道。确实,在“天气那么暖和,那么晴朗”的情况下“到野外去玩玩”,不仅是作者都德在文中表达出来的意思,更是当下学生的一种“梦想”,于是文章开头所给出的“画眉在树木边宛转地唱歌;锯木厂后面的草地上,普鲁士兵正在操练”就可以让学生进入一种轻松惬意的意境,坦率地说,尽管此时学生大多已经看到了文章的标题,但丝毫感受不到“最后一课”所带来的那种情感上的“压力”,而这样的认知恰恰又可以为后面的学习提供认知失衡的机会,进而可以让学生对课文的主题产生更为深刻的印象。
  事实上,学生对文章前一部分的描述确实非常感兴趣,即使到了第8自然段看到“一切偏安安静静的”,此时心中仍然有着一种“逃脱学校”的美好想象。此时,这样的想象与愿望,实际上已经成为学生感知文本前半段的一个思维主线,这条主线在后面的学习中将继续延伸。
  二、用心引导,建立学习的思维主线
  随着文本解读的进一步深入,文本进入了一个起承转合的阶段,文中的“我”在“一纵身跨过板凳就坐下”之后,“心稍微平静了一点儿”,然后看到了“我们的老师”一身异于平常的打扮。在笔者教学的经验中,发现相当一部分学生此时的思维开始发生变化。这样的描写从文中的“我”的角度来看,还只是一种视觉所接受到的信息的变化,这种变化虽然“异常”,但还不足以让文中的“我”认识到情形不对;而对于文外的“我”(学生)来说,这样的描述已经足以让他们感到有些不对,这种不对与文中的“我”在文中所感受到的“一种不平常的严肃的气氛”并不完全相同,因为这个时候,作为阅读者的学生,实际上已经感受到课文标题“最后一课”所带来的一种隐隐约约的感受。这种认识其实就是思维主线的一部分,将继续驱动学生进行下一步的阅读。
  韩麦尔先生正式说出“我的孩子们,这是我最后一次给你们上课了……”此时,学生的思维会一下子进入文本——这是笔者多年教授此文一直关注的学生的一个心理活动,事实上也是笔者每次阅读此文时的一个感受。“我的最后一堂法语课!”这句话单独成段,成为了本文承上启下的最重要的一句话!于是后面的解读既是文中的“我”的一种独白,也是学生阅读时最重要的一段心理旅程,尽管学生读的时候并没有法语、鸟窝、萨尔河上溜冰这样的情境,但“几乎还不会作文”“还觉得那么讨厌的课本”“韩麦尔先生所给的惩罚与戒尺”,也就成为学生阅读过程中的感同身受。“可怜的人”也成为学生心中产生的与文中的“我”一样的共鸣。而在笔者的引导之下,当学生看到文中的“我”背不出书的时候,韩麦尔先生所说的那一段话,就又成为学生思维主线的重要组成部分:把学习拖到明天,这正是阿尔萨斯人最大的不幸;法国语言是世界上最美的语言;亡了国当了奴隶的人民,只要牢牢记住他们的语言,就像拿着一把打开监狱大门的钥匙……这个时候,文中所阐述的对祖国语言的描述,已经成为学生基于自己思维而理解文本的重要推动力。用学生的话说,“课文开头那段轻松的描述,丝毫无法掩饰阅读课文后的沉重”。笔者以为,有了这样的认识,那就意味着学生在文本感知的过程中,思维已经自然走向深入了。
  三、分析归纳,形成学习的主体认知
  经由以上两个阶段,笔者看到了学生思维的深入,尽管其中有着老师一定程度上的引导,但学习的主体仍然是学生。在理解文本主旨的时候,笔者让学生思考一个问题:课文以“最后一课”为题,看起来强调的是“最后”与“课”这两个关键词,但实际上文中韩麦尔先生所强调的又是被称作世界上最美的语言的法语。你认为,“语言”与“课”有着什么样的关系?
  这个问题给了学生分析归纳的机会,学生在原有思维主线上,可以进一步思考并形成认知:一个国家的语言其实就是这个国家的历史,语言的传承除了生活自然使用之外,最重要的就是学校教学。因此在课堂上不仅在学习作为工具使用的语言,也是在继承自己国家的历史。当然今天的学校学习也容纳了世界史,但无论是国史还是世界史,其实都是为了继承人类的文化。有了这样的情怀,才会认识到学校学习的意义,而反过来也才会感受到《最后一课》一文中,普鲁士人强迫学校教授德语的语言与历史的征服动机。
  [作者通联:江苏南通市海安县墩头初中]
其他文献
不少经典文本的细节具有全息性,对它的细读往往能窥见原著的整体。统编九年级上册课文《刘姥姥进大观园》就是这样的经典。本文尝试细读课文第七段。   贾母这边说声“请”,刘姥姥便站起身来,高声说道:“老刘,老刘,食量大似牛,吃一个老母猪不抬头!”说完,却鼓着腮帮子,两眼直视,一声不语。众人先是发怔,后来一想,上上下下都一齐哈哈大笑起来。湘云掌不住,一口茶都喷了出来。黛玉笑岔了气,伏着桌子只叫“嗳哟!”
周国平说:“凡大哲学家都十分重视教育,他们致力于人性和人类精神的提升,而唯有凭借正确的教育,这个事业才有成功的希望。”长期的哲学人文思想熏陶,让他的教育观点深刻而独到。《周国平论教育2:传承高贵》系《周国平论教育:守护人性》的姊妹版,是他写给中小学教师的教育随笔集,书中提倡教师(父母)应成为一个有文化底蕴的人,把自己的文化底蕴带入所传授的知识中,对学生(子女)发生潜移默化的作用,使他们人性中的高贵
《像山那样思考》作为一篇写于上个世纪中期的生态伦理随笔,其观点在互联网发达的21世纪已经很难说有多新鲜了。但在课堂上,高中生们依然被深深地吸引住了,读得投入,读得动情,个中原因恐怕主要是利奥波德表达的魅力。其中“像山那样思考”的诗意表述已被多家提及,这里笔者从其他几个角度谈一谈文章表达的特色。  一、主题的呈现策略:吞吞吐吐  第1段写一声狼嗥,一声悲鸣。这个特写用“对抗”“苦难”引出读者的思考,
文言文教学中字词和句式的教学得到了高度重视,但是文言文的文化内涵探究学习在教学中却没有得到充分重视。《烛之武退秦师》的第二课时,笔者试图在文言文的文化内涵探究教学上做一些探索。  环节一:勾连文本信息,引发探究话题。教师要求学生重读第一节和第三节并思考郑国、晋国和秦国的关系前后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学生通过第一段和最后一段的比较,有学生发言:“第一节‘秦晋围郑’可以看出秦晋联军攻打郑国;第三节中‘秦伯
一位青年教师上《斑纹》,第一次上效果不明显。一堂课似乎完成了设定的教学目标,教学各环节推进还算顺利,也有一定的师生互动,但课堂各环节都在赶进度,向着自己预设的目标前进;有的问题大,学生无从回答,时有冷场的情况。因而,很多问题答案是直接告诉学生的,学生没有自己的阅读领悟和深入思考,整堂课缺少深度生成,师生的互动也只是学生对教师预设问题的回答,且问题间缺少层次性,教学内容不集中,气氛沉闷、不活跃。某些
深度对话是语文有效教学的重要保证。语文教学中实施深度对话,可使学生对文本产生积极真切的情感体验,生发更为鲜活深刻的审美认知,从而使其在不知不觉中磨砺思维能力,牧养审美情趣,提升审美品位。  古典诗歌璀璨瑰丽、神妙深邃,是深度对话的绝佳素材。清初诗论家叶燮在《原诗》里说:“诗之至处,妙在含蓄无垠,思致微渺,其寄托在可言不可言之间,其指归在可解不可解之会,言在此而意在彼,泯端倪而离形象,绝议论而穷思维
著名教育家顾之川在《语文课堂 文化窗口 改革旗帜——2016年高考語文试题综述》中提到:“高考语文试卷中的这些变化(指创新题型设计的变化,如新的文本形式与题型等),都标志着语文高考改革永远在路上,始终行进在以‘稳中求新、稳中求变’为特色的康庄大道上。”2017年教育部考试中心发布《关于2017年普通高考考试大纲修订内容的通知》,对语文学科提出四点修改意见,具体为:(1)能力目标设计学科化,注重考查
有教育家指出,什么样的阅读才算是成功的阅读呢?没有其他评判标准,主要看是否在阅读中将自己当成作者,用作者的眼观文,用作者的耳听声,用作者的心察情。文本的整个事件中,或是整个场景中,是否有阅读者作为第二作者的身份到场。这其实已经高出普通的阅读程度,上升到鉴赏的层面。有效的鉴赏,是需要读者的现场介入的,品味其中的语言,发挥想象力,使自己如临其境,寻觅作者在文章中所下的鱼饵线索。所以,在进行高中语文鉴赏
一、研究问题的来源  最近几年,有机会教了多个版本的初中语文教材,因而得以先后教了一些同时入选这些版本当中相同篇目的课文。古代诗歌《题破山寺后禅院》是其中最令我回味的一篇。  《题破山寺后禅院》是唐代诗人常建的一首题壁诗,载于《全唐诗》卷一四四,并入选《唐诗三百首》,是唐代山水诗中独具一格的名篇。此诗抒写清晨游寺后禅院的观感,以凝练简洁的笔触描写了一个景物独特、幽深寂静的境界,表达了诗人游览名胜的
朱自清先生的《荷塘月色》是中学语文教材里的精美散文,其文词之典雅、用语之丰采、造句之奇特,令人心旷神怡。特别是文章中两处运用通感手法写出的美妙句子造成的奇妙感受,更让人回味无穷。对这种手法的理解和分析,就成为我们增长知识、提高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  可惜的是,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2002年审查通过的人教版必修本却有意淡化“通感”的提法。在课后练习第二题中将运用通感手法的句子说成是比喻句,又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