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宣战壮个胆

来源 :百家讲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ecra123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894年7月25日,护送清军到朝鲜的两艘军舰在返航时遭遇日本军舰。仇人见面,分外眼红。日本军舰首先开火,大清军舰被迫还击。最恶劣的是,日军将悬挂英国国旗、实为运送清军的“高升”号击沉,导致清军死亡达七百人。按说在这种情况下,清廷应不宣而战,但清廷并没有这样做。
  之所以没有立即宣战,是因为清廷在观望外国列强的态度,希望以夷制夷。当时英国已经与俄、法等国家商议,企图勒令日本在朝鲜退兵。英国公使欧格讷曾专门拜会大清总理衙门,告知英国已经与日本进行了交涉,可日本不但不听,反而更加嚣张。英国正联合其他国家向日本施加压力。
  后来听说日本逮捕了朝鲜的国王,内阁总理大臣奕勖带人立即到英国公使馆交涉,希望布告各国,声讨日本挑衅。这就有点宣战的味道了,但欧格讷又给劝了下来,说他们正在与其他各国商议,希望大清再等几天。
  因感觉各列强对日本都非常强硬,李鸿章电告总理衙门,希望驱逐日本驻中国大使、领事,正式与日本决裂。与此同时,李鸿章加紧备战,进行战前准备。另外,在全国范围内严查日本间谍,防止日本人刺探军情。同时,在威海口加强防卫,防止日本鱼雷偷袭。
  硝烟的味道越来越浓。军机处命令李鸿章,让总理衙门紧急召回大清驻日本大使。此时,朝鲜前线又传出了牙山大捷的假消息。清廷大爽,立即命令总理衙门照会各国,严厉谴责日本的挑衅行为。此时已经是7月30日。
  照会了各国,自然也会重点照会日本。日本也不示弱,当天向各国进行了照会,说中日两国已经进入战争状态。
  不知为何,朝鲜前线屡屡传来假消息,而且都是清军大胜的喜讯,就连逃跑的叶志超都成了英雄。正是这种假情报误导了决策者,8月1日,军机处发布光绪谕旨,正式向日本宣战。
  大清的宣战书大意是这样的,朝鲜本属于大清的藩属,无奈日本屡屡派兵干政,而且袭击大清的运船。日本的挑衅行为属于不遵条约,不守公法,专行诡计,大清实在难以姑容。同时,令李鸿章派出清军进行清剿。各省严加戒备,一旦发现日本人,必须全部歼灭。
  大清正式向日本宣战,日本立即进行强硬回应。同一天,日本明治天皇公布宣战诏书。当然,日本的宣战书全是指責大清的各种不是,说什么大清不断派兵干预朝鲜朝政,实属祸乱朝鲜。日本本想帮助朝鲜实现和平,无奈大清千方百计进行阻挠。同样,大清还率先挑衅,袭击日本的战船。为了东洋的和平,日本不得不选择开战。
  既然都下了宣战书,那就打吧,甲午战争就这样全面爆发了。其实,清廷与其说是被迫宣战,不如说是被迫应战。总是被动、挨打,叫“应战书”可能更贴切。但“宣战书”似乎可以壮胆,可能也是最好的选择。
其他文献
“今年的桃花,不是去年的颜色。”她在信笺上写道,字迹干净隽秀。一树树桃花仿佛听见了她的心声,纷纷摇动起来,花瓣飘飘荡荡落在她的发间,有暗香浮动。  当初他们便是在一树桃花下相识。她只是一个浣衣女,被满树的灿烂迷了眼,走到近处才发现那里还站着一个舞剑的少年。他面孔稚嫩,姿势却坚定,剑锋飒飒,翩跹的落花成了他的背景。少年的眼里没有她,没有桃花,只有手中的剑。  但是她眼里有他,他的每一步都飘摇成了她心
互联网堪称21世纪最伟大的发明,二维码更是改变生活的创举。托它的福,如今我们出门基本用不上现金。但若真推行全民无纸化,会如想象中那么美好吗?目前,上海至南京等4条城际高铁线路已陆续开展电子客票试行,引得很多人叫好。但又有谁留意到,每天依然有人站在机器前一筹莫展,尤其是上了年纪的人。这让我想起韩国电影《外婆的家》中,尽管小孙儿喜欢的洋快餐、游戏机,乡下的外婆一個都不认识,但她还是趁孙子睡着时琢磨积木
在1351年,距离忽必烈将国号定为“大元”已经过去了80年,这个中国历史上疆域最为广阔的铁血帝国逐渐散发出了腐臭的死亡气息。这年五月,在治理黄河决口的工地上,17万治河民工和军队以红巾为号发动大规模起义,正式拉开了全面反元战争的大幕。  或许是预感到了这场注定要将所有人都卷入的剧烈动荡,这年的暮春,当河工起义还在酝酿时,与黄公望等人并称为“元四家”的画坛巨匠倪瓒做了一个奇怪的梦。他梦见很多鬼怪,有
1909年春,上海滩刮起一股霍元甲旋风。旋风起源于前来中国走穴淘金的一位英国大力士,他主要在上海某戏院表演举重、健美等。严格地说,这名大力士无非是个走江湖、耍把势的洋艺人,在技击格斗方面,只会些花拳绣腿。  洋人卖艺当然也要吆喝,指望清朝百姓有钱的捧个钱场,没钱的捧个人场,但大力士的吆喝有点儿过头。他在舞台上公然表示,要与中国人打一场擂台。这一消息被报刊记者一炒作,成了对“东亚病夫”的挑衅与侮辱。
国民党要员何键自称“佛教徒”,每每升官晋职,他都会将其看成是佛的旨意,上苍的护佑。坐上湖南省主席的宝座后,他自然不敢怠慢,进香还愿成了必修科目。  有一次,何键来到一座名寺,虽没通报官职名讳,但住持毕竟见多识广,从阵势和派头就已猜出一二。于是住持不失时机,上前讨好地说道:“施主是有缘之人,若结善缘,日后必然扶摇直上,百事顺遂。”何键本就迷信,对住持的话自然深信不疑。为了得到佛的眷顾,何键还匪夷所思
绍熙三年(1192年),辛弃疾去福建做官,顺道去看望好朋友朱熹。两人见面,朱熹提议喝两杯,辛弃疾欣然答应。酒端上来了,却没有菜,辛弃疾说: “干喝没意思。”朱熹想了想,让仆人用盐水煮了一碟黄豆,喝一杯酒,吃一粒黄豆,如果喝一杯酒吃两粒黄豆,他的脸色就会沉下来……  朱熹为什么要这样对待朋友呢?第一种解释是他为了教育辛弃疾。辛弃疾豪奢之名播于天下,花钱如流水,娶了很多小老婆,影响很不好。朱熹请客如此
文徵明曾孙文震亨是家中的老来子,他出生那年父亲已经56岁,哥哥文震孟11岁。年事已高的父亲对待这个幼子已不像管教长子时那么严苛,给了他更多的私人空间。  作为“冠冕吴趋者,几近百岁”的书香世家,文家不仅以诗、书、画闻名于世,家中的藏书也极为丰富。自幼博览群书的文震亨小小年纪就显露出非凡的才情,只是他并没有像其他学子一样致力于科考,他读书涉猎的范围极广,喜欢看一些有趣的杂书。  长洲(今江苏苏州)文
顺治二年(1645年)夏,大清英亲王进至九江,命令降将金声桓进取江西。六月,金部进入南昌,随后平定江西大部,金声桓因此被任命为提督江西军务总兵官。次年十二月,清军袭取广州,南明永历朝廷退缩到湖南、广西一带苟延残喘。金声桓自以为立下收取江西的大功,至少可以割据一方,结果却只得了一个江西提督,因此相当不满,于是暗中与南明势力联络。  1648年,金声桓举兵反清,自称豫国公,其副将王得仁称建武侯,并任命
人们常说,要活出真实的自我,但受各种牵绊,很少有人能活得真实洒脱。纵使《水浒传》里的英雄豪杰们那样生猛豪爽,也都有各自的情不得已,但在108将里有一个人活出了本真。明朝思想家李贽评价道:“他是仁人、圣人、勇人、神人、罗汉、菩萨、佛。”金圣叹则评价他:“妙哉此公,令人神往,鲁达自然是上上人物。”  他就是鲁智深。  能集这么多标签于一身,纵观《水浒传》也找不出第二个人了。其实,鲁智深最大的特点就是简
“苏珑!”一声呼唤打破雾夜的宁静,说话的是一名男子,他脚步生风,颀长的身影快速地飘近。  少女苏珑轻轻地往后退了一步,身体恍若无形的风,穿透她背后的槐树。树旁还有一把玉骨的油纸伞,伞沿缓缓地滴着血,死人的血珠一颗一颗溅在凸起的树根上。尸体就倒在苏珑的脚边,死者是一个三十来岁的村妇。  男子逼近的时候,痛心地看了一眼尸体,道:“苏珑,你不能再杀人了!”苏珑皱眉盯着他,假装要辩解,却突然弯腰捡起伞转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