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下作文教学面临一个令师生纠结的问题:周周作作文,不见文起色,其中令人头疼的地方就有“学生写一篇扔一篇”。教师草草一句话评价,学生冷冷看一眼评语,就把写过的作文封死在抽屉里不愿再看了。笔者主张作文最起码要写两次,写一次修改提升一次。苏教版教材编写者曹勇军老师在一次讲座结束后和我们进行问答交流,他建议一篇作文起码要写一次、再写一次,并形象地打个比喻:写作文要三步走,就要 “让子弹飞(初写)、让子弹飞一会儿(修改)、让子弹穿过胸膛!(三写)”专家一语击中作文教学靶心:高中作文要进行“二次作文”训练,要走反思式作文教学的路子。
一、反思式作文教学阐释
反思式写作是指学生在写作之后进行反思、修改、提升,是“再稿写作”;反思式写作又是师生互动的循环交流:学生对老师的评语进行再思考并作出“回应”、教师对学生的“回应”进行再批阅——回应学生的“反思”。
二次写作的反思式写作教学,可以是连续的:初写和再写连续进行;又可以是间隔的:这个作文题在下一轮写作再写一次。不论是连续的还是间隔的二次写作教学,其共同特点是学生要对写过的作文进行反思,使写作达到深刻的层面。
二、为什么要一篇作文二次写作?
(一)作文要精写:一次作文、两次训练、一次震撼。
教學一线的语文教师都非常重视提高学生作文质量。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主要有:要求学生写日记、进行课外阅读、练笔等。不可否认这些提高学生作文质量的做法的有效性,然而进行课外阅读等途径要花费学生很多的时间和精力,是个慢功夫。教师指导监督也特别有难度。事实上师生是没有充足的课堂时间来组织来提高写作的阅读训练的。笔者在教学实践中摸索,发现“一篇作文二次写”这种方法对提高学生的作文质量有很好的效果。
写一次作文,如果学生自己的文章感动不了自己,不能获得心灵的震撼与感动,那么费时费力的作文训练就会显得苍白无力,长此以往更会钝化学生写作的悟性而渐生惧怕。如果把写作文比作是挖水井,那么写一次作文必须要“插掀见水”,拟定了一次写作训练,就要把作文锤炼出一定的深度,不能写一次作文,不痛不痒的触及不到心灵的震撼。所以,作文要以一当十地写。高中学习时间相对较为紧迫,更需要写一篇成一篇,不能写一篇废一篇。笔者认为,一篇作文,至少要进行“写一次修一次”的二次写作训练。
(二)作文要细批:师生双向评语的双边写作。
语文教师对学生的作文批语往往呈现“一次性”现状,也就是说,学生作文训练往往止于语文教师为作文写好批语。学生看一眼老师给自己的是好评还是差评,再也不对写过的作文有所反思;老师则把作文发到学生手中就算完成了作文教学。实际上,语文教师为学生作文批注好之后的环节尤为关键,笔者的做法是,学生必须认真思读评语并写出对老师批语的认识,也就是说,学生要为老师的批语再做出自己的思考评价,在上交作文的第二稿时一并交到老师手中。如若需要,评语的再评语可以交流多次直至作文修改成功。
三、反思式写作教学之践行
1、两个时段同题写作的重写模式
同题写作,也就是一题两写,在作文教学过程中发挥“熟悉并陌生着”的功效。笔者在两个时段组织学生重写作文训练,收到很好的效果。 仅截取下表示例说明
反思式作文教学践行效果体现在下面几个方面:
一是学生一题两写,在重写中能够很好地反思一稿习作,由于一稿习作的存在,学生有一个反思的附着物,比较容易的做到在前稿的基础上完成提升训练。再者,学生的“两稿意识”本身对反思写作就有一个促进的功效。
二是两次训练有时空间隔,学生潜意识中存有对一稿习作的锤炼目标,就会在生活中时时留意、处处关注。二稿重写训练时,容易现出作文的宽度和深度。学生在两次作文的间隔期间,积累素材就有一个“提纲”、有一个整理生活的“话题”。学生的生活积累直接与写作能力挂钩,真正实现搭建了生活与作文之间的桥梁。
2、一次习作多次修改的反思写作模式
笔者仅以前一时段一次作文训练为例来呈示“反思”之于写作教学的效度:
目标:用景语寓意叙文主题
题目:一缕阳光
学生习作(原文略)
教师提出修改建议:
用爱编织的阳光温暖你的心里、照亮你前行的道路,结尾点题,揭示景语寓意,深化主题。习作尚需润色:① 文题中“一缕”要予以关注,毕竟不是大片大片的阳光。② 文章前部分需要为“阳光”的出现做好铺垫,为“阳光”的出场布设“场地”。例如要有一段自己内心的“阴暗历程”③你感受到爱的温暖时尚需一个细节来体现“阳光”对你的影响。
学生反思:
感谢老师的指点!让我明白作文要“瞻前顾后”。对于“修改建议③”,我在写作文时,也感觉到我感动的有些“突然”。就是您的“修改建议①”如何落实到这篇作文的修改中?
教师再建议:
“一缕”即“一束”,阳光虽不是大片的,其实更见得阳光的“力量”。“一缕”更能表现阳光的“驱赶”黑暗或者困境的意义。
学生再反思,呈交第二稿习作(略)
以上是笔者平时一个反思式作文训练的案例,想用此说明反思式作文教学能够把作文批改真正地落到实处,学生写后能够真正地进行修改提升,学生的写作、教师的批阅都能够在这种双向交流中溅出灵感的火花。
四、反思式作文教学之意义再反思
置于应试环境下的高中作文教学面临学时短、任务重、效度差的短板,提出反思式作文教学的尝试,意在践行“写一当十”的作文教学有效性。当下作文教学常常遭遇“低效”,低效写作训练在不断钝化师生对作文的兴趣,所以探讨写作的效度关乎语文教学的含金量。
作文教学思路探微任重道远,反思式写作训练也存在一些不便于操作的环节,例如“师生双边交流的课时与场所”、“首稿作文与再稿作文的比较评价”“精炼一篇与写作数量的矛盾”等等问题,这些环节都需要语文教师智慧地处理,以期完善反思式写作训练的环节。
结语:
高中写作普遍存在机械重复写作、零散随意作文教学的弊病,一稿再稿的反思式写作训练针对作文教学的病症,对症下药。诊视作文教学的效度,唯有师生潜下心来、用心灵感触生活,才能沿着反思式写作训练的思路,享受这种良性循环给我们带来的快乐。
一、反思式作文教学阐释
反思式写作是指学生在写作之后进行反思、修改、提升,是“再稿写作”;反思式写作又是师生互动的循环交流:学生对老师的评语进行再思考并作出“回应”、教师对学生的“回应”进行再批阅——回应学生的“反思”。
二次写作的反思式写作教学,可以是连续的:初写和再写连续进行;又可以是间隔的:这个作文题在下一轮写作再写一次。不论是连续的还是间隔的二次写作教学,其共同特点是学生要对写过的作文进行反思,使写作达到深刻的层面。
二、为什么要一篇作文二次写作?
(一)作文要精写:一次作文、两次训练、一次震撼。
教學一线的语文教师都非常重视提高学生作文质量。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主要有:要求学生写日记、进行课外阅读、练笔等。不可否认这些提高学生作文质量的做法的有效性,然而进行课外阅读等途径要花费学生很多的时间和精力,是个慢功夫。教师指导监督也特别有难度。事实上师生是没有充足的课堂时间来组织来提高写作的阅读训练的。笔者在教学实践中摸索,发现“一篇作文二次写”这种方法对提高学生的作文质量有很好的效果。
写一次作文,如果学生自己的文章感动不了自己,不能获得心灵的震撼与感动,那么费时费力的作文训练就会显得苍白无力,长此以往更会钝化学生写作的悟性而渐生惧怕。如果把写作文比作是挖水井,那么写一次作文必须要“插掀见水”,拟定了一次写作训练,就要把作文锤炼出一定的深度,不能写一次作文,不痛不痒的触及不到心灵的震撼。所以,作文要以一当十地写。高中学习时间相对较为紧迫,更需要写一篇成一篇,不能写一篇废一篇。笔者认为,一篇作文,至少要进行“写一次修一次”的二次写作训练。
(二)作文要细批:师生双向评语的双边写作。
语文教师对学生的作文批语往往呈现“一次性”现状,也就是说,学生作文训练往往止于语文教师为作文写好批语。学生看一眼老师给自己的是好评还是差评,再也不对写过的作文有所反思;老师则把作文发到学生手中就算完成了作文教学。实际上,语文教师为学生作文批注好之后的环节尤为关键,笔者的做法是,学生必须认真思读评语并写出对老师批语的认识,也就是说,学生要为老师的批语再做出自己的思考评价,在上交作文的第二稿时一并交到老师手中。如若需要,评语的再评语可以交流多次直至作文修改成功。
三、反思式写作教学之践行
1、两个时段同题写作的重写模式
同题写作,也就是一题两写,在作文教学过程中发挥“熟悉并陌生着”的功效。笔者在两个时段组织学生重写作文训练,收到很好的效果。 仅截取下表示例说明
反思式作文教学践行效果体现在下面几个方面:
一是学生一题两写,在重写中能够很好地反思一稿习作,由于一稿习作的存在,学生有一个反思的附着物,比较容易的做到在前稿的基础上完成提升训练。再者,学生的“两稿意识”本身对反思写作就有一个促进的功效。
二是两次训练有时空间隔,学生潜意识中存有对一稿习作的锤炼目标,就会在生活中时时留意、处处关注。二稿重写训练时,容易现出作文的宽度和深度。学生在两次作文的间隔期间,积累素材就有一个“提纲”、有一个整理生活的“话题”。学生的生活积累直接与写作能力挂钩,真正实现搭建了生活与作文之间的桥梁。
2、一次习作多次修改的反思写作模式
笔者仅以前一时段一次作文训练为例来呈示“反思”之于写作教学的效度:
目标:用景语寓意叙文主题
题目:一缕阳光
学生习作(原文略)
教师提出修改建议:
用爱编织的阳光温暖你的心里、照亮你前行的道路,结尾点题,揭示景语寓意,深化主题。习作尚需润色:① 文题中“一缕”要予以关注,毕竟不是大片大片的阳光。② 文章前部分需要为“阳光”的出现做好铺垫,为“阳光”的出场布设“场地”。例如要有一段自己内心的“阴暗历程”③你感受到爱的温暖时尚需一个细节来体现“阳光”对你的影响。
学生反思:
感谢老师的指点!让我明白作文要“瞻前顾后”。对于“修改建议③”,我在写作文时,也感觉到我感动的有些“突然”。就是您的“修改建议①”如何落实到这篇作文的修改中?
教师再建议:
“一缕”即“一束”,阳光虽不是大片的,其实更见得阳光的“力量”。“一缕”更能表现阳光的“驱赶”黑暗或者困境的意义。
学生再反思,呈交第二稿习作(略)
以上是笔者平时一个反思式作文训练的案例,想用此说明反思式作文教学能够把作文批改真正地落到实处,学生写后能够真正地进行修改提升,学生的写作、教师的批阅都能够在这种双向交流中溅出灵感的火花。
四、反思式作文教学之意义再反思
置于应试环境下的高中作文教学面临学时短、任务重、效度差的短板,提出反思式作文教学的尝试,意在践行“写一当十”的作文教学有效性。当下作文教学常常遭遇“低效”,低效写作训练在不断钝化师生对作文的兴趣,所以探讨写作的效度关乎语文教学的含金量。
作文教学思路探微任重道远,反思式写作训练也存在一些不便于操作的环节,例如“师生双边交流的课时与场所”、“首稿作文与再稿作文的比较评价”“精炼一篇与写作数量的矛盾”等等问题,这些环节都需要语文教师智慧地处理,以期完善反思式写作训练的环节。
结语:
高中写作普遍存在机械重复写作、零散随意作文教学的弊病,一稿再稿的反思式写作训练针对作文教学的病症,对症下药。诊视作文教学的效度,唯有师生潜下心来、用心灵感触生活,才能沿着反思式写作训练的思路,享受这种良性循环给我们带来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