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政课堂中学生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之我见

来源 :教育界·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kgoo19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素质教育的核心和关键是创新教育,中学生思维活跃、参与意识强、富有想象力,故中学时期是培养中学生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关键时期。本文主要从思政课教学的角度,探讨如何开发中学生的创造潜能,培养中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
  【关键词】思政课堂 创新能力 创新精神 中学生 培养
  21世纪是人才竞争、科技竞争和创新意识竞争的时代,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已经成为新时期对高素质人才的迫切要求,同时也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而高中思政课因内容丰富、涉及知识面广,具有先天优势。故如何提高思政课教学质量,提高中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是每位思政教师普遍关注的问题。现笔者结合思政教学实践对如何培养中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谈谈自己的粗浅看法。
  一、构建利于中学生开展创新思维的教学氛围及师生关系
  相关研究表明,学生在心情舒畅没有精神压力及心理负担时,大脑皮层易形成兴奋中心,思维相对活跃,潜能易被激发。在课堂中,教师若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学生难以产生学习兴趣,失去独立思考的能力,抑制学生的创造潜能。所以教师应倡导师生互动,营造平等民主活跃的课堂氛围,消除师生间的隔阂,拉近师生距离。首先,教师应充当教学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充分尊重学生的地位和个性差异,鼓励学生敢于提出自己的观点,对于想法独特、异想天开的见解,教师应给予鼓励和赞扬。学生若表述错误,教师在教育时应注意措辞,保护学生的自尊心,用人格魅力来影响学生。其次,教师应开放心态,在教学中引导学生钻研教材,允许学生畅所欲言,甚至针锋相对,以表明自己的想法,将创新能力贯彻在整个教学中。此外,还要明确思政课堂的目标,端正学生的学习动机,帮助学生树立社会责任感,将思政课堂变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基础的素质教育中心。
  二、创设问题环境,以疑促思,激发创新能力
  教学过程是一个设疑、质疑、解疑的过程。学源于思,培养创新能力的关键是思考。教师应善于启发引导中学生独立思考,创设问题环境,使课堂充满新意,激发中学生的创新意识。教师在设疑时应注意,问题要生动有趣且具有一定难度,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之乐于思考;问题还要遵循学生认知规律,循序渐进,由浅入深,同时要联系实际生活,以激发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另外,还要鼓励中学生大胆质疑,并努力探求新方法。教师可采用以辩促思的教学方法,结合教学内容,在课堂中采用集体讨论或辩论,组织学生对社会热点或学生关注的话题展开讨论,师生双方也可进行互动式的双向交流,吸收对方创新思维的火花,产生新的想法,并引导中学生积极思考,表明自己的观点与看法。与老师单纯讲解相比,以辩促思,以辨明理的方法,可使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敏捷性、发散性等各方面的创新能力得到有效提高。
  三、利用多媒体教学等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提高中学生的创新能力
  思政课是一门集理论性、系统性、趣味性为一体的综合学科,它通过抽象的观点和深刻的道理对中学生的思想道德进行教育。进行新课程改革后,教材中增加了诸多时代性较强反映当代科技发展的内容,进而要求教师及时更新观念,运用现代教育手段进行教学,包括电视、录像、录音、多媒体课件等,利用多媒体教学可使学生更加直观形象地了解教学内容,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将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相结合,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将抽象枯燥的理论转变为形象趣味,利于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综合能力。另外,利用互联网技术,可为学生构建更为广阔的知识空间,如在讲述就业问题时,可在课前安排同学上网查询并收集各地区就业情况的相关资料,并进行整理分析后,提出自己的解决办法,在此过程中,可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创新精神。
  四、开展实践活动,在理论联系实际的过程中培养中学生的创新能力
  思政课的生命力在于理论联系实际,若脱离了实际,教材中的理论就毫无意义。随着高考改革的深入和社会的发展,思政课的教学不再禁锢于传统的教学模式,而是需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并能使学生学以致用。思政教师应引导学生多做些联系社会实践活动如看报纸、上网时浏览新闻等,寻求知识与实际的结合点,能在实践中归纳理论,用理论来分析实践。另外,教师还应组织学生参加社会调查研究、参观、课外讲座等活动,使学生运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理论和观点细致地观察社会现象,进而掌握知识、增强分析能力,提高政治觉悟。在进行社会调查时,可由教师带领学生走出学校进行调查,可由学生带着问卷回家乡调查,也可由学生对在线师生进行调查等。例如在学习公司、股票等基本知识时,笔者曾带领学生到国盛证券公司参观学习。在讲“消费者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时,学生自主地组织调查问卷,利用周末时间对在校师生进行调查,统计消费者在进行哪种消费活动时易出现权益侵害,当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他们常采用何种方式等,最后学生分析如何能避免合法权益受到侵害等。通过开展实践活动,增强学生的感性认知,用实际的事实材料来验证教材中理论的正确性,进而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
  综上所述,若要实现教育创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每位教育工作者都要学习科学的教育理论及现代教育技术,深入教学改革,积极参与创新教育实践。在思政课的教学中,教师也应与时俱进,在实践中敢于创新、锐意进取,为培养适应时代要求的人才,逐步提高中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而不懈努力。
  【参考文献】
  [1]扎西卓玛. 高中思想政治课堂中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J]. 新课程(上),2012(03):86.
其他文献
如何让年轻教师尽快成长和成熟起来成为制约学校进一步发展的一个关键。为此,我校积极开展师德建设活动,抓紧对年轻教师培训,重视给年轻教师“树梯子、搭台子、结对子、压担子”
不断增强教学效果,提高学生学习效率,是每一位教师的不懈追求.本文从科学取舍教学内容、巧妙导入新课、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合理选择教学方法四个方面入手,对如何增强藏区小学
目的为提高精神科的护理记录质量,使之适应新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实施的要求,减少护理记录缺陷引起的纠纷,加强护理人员自我保护的意识.方法通过对本院2003年5月~2004年4月出
【摘 要】科教兴国重在教育,人才培养重在德育。加强和提高中学德育工作,不仅是学校的责任,更是时代赋予全社会的光荣使命。中学生的德育素质直接影响到学习及生活态度,并上升至价值观层面。加强中学生德育教育,是培养社会主义合格接班人的重要保证,对于实现我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的战略目标具有重要意义。但是近年来随着素质教育的进一步推进,中学德育工作实效性明显减弱,在实践中有效开展德育工作难度较大。本文针对提高
重症急性胰腺炎是一种起病急、发展快、病情重、严重危害患者健康和生命的疾病,据统计,病死率可达20%~30%[1].我科自1990~2002年共收治青年重症急性胰腺炎13例,疗效良好,现结合
【摘 要】语文课堂应是师生互动和心灵对话的舞台,是师生共创奇迹的时空,是向每一颗心灵都敞开温情的怀抱,是点燃学生智慧的火把。怎样去点燃小学生情感的火花,让我们的语文课堂焕发活力呢?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课堂焕发生命活力  课堂应是师生互动和心灵对话的舞台,应是师生舒展灵性的空间,应是师生共同创造奇迹、探索知识的窗口。在新课程背景下,教师需要树立这样一种理念:那就是课堂是灵动的、情景化的、富有个
激光原位角膜磨削术是否可以应用到青光眼患者是一个重要临床问题,屈光手术所造成角膜厚度和角膜曲度的改变可影响眼压的测量从而影响青光眼的诊断和治疗;在手术过程中一过性但
微生物燃料电池(MFCs)阳极性能受生物膜的影响,而生物膜则直接与阳极表面积有关。以不同长度和数量的碳纤维丝作为阳极,研究了阳极构造和表面积对MFC输出功率的影响。当阳极为单
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central retinal artery occlusion,CRAO)是一种严重致盲性眼病。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玻璃体切除联合眼内光凝术后中央动脉阻塞的临床表现及预后有其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