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应激对东北野猪成纤维细胞周期和凋亡的影响

来源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luebluewat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猪成纤维细胞为研究对象,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4、15、25和32℃不同强度冷应激条件下细胞周期和细胞凋亡情况。结果表明,在冷应激的低温处理过程中,细胞主要出现G0/G1期阻滞,随低温强度的增加而作用加强;低温培养诱导细胞凋亡,随低温强度的增加而作用加强,但在检测的2、4、6和8 h中,细胞凋亡率达到一定程度后,不再随低温处理时间延长而增加,细胞对低温产生耐受。复温培养过程中主要引起细胞G2/M期阻滞,随低温强度的增加而作用加强;细胞凋亡出现在复温培养的2-6 h,是延迟和渐进过程,与低温处理强度密切相关。
其他文献
探讨盐酸埃克替尼对2型神经纤维瘤病(NF2)神经鞘瘤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运用0~80μmol·L^-1盐酸埃克替尼处理NF2听神经鞘瘤原代细胞及大鼠神经鞘瘤细胞系RT4,孵育48 h后
类黄酮-3'-羟化酶(F3'H)催化二氢堪非醇生成二氢栎皮黄酮,是花青素合成途径关键酶之一,主要参与决定植物花色、种皮和茎叶着色等性状。利用生物信息学手段对植物类黄酮-3'-羟化酶
以培养到第三代的牛成纤维细胞为研究对象,经TSA处理后,进行细胞生长曲线绘制及形态、活力、周期的检测,并通过Real-Time PCR检测Oct4和Cdx2的表达情况。当TSA浓度高于50 nmo
以中国长江流域天然四倍体泥鳅为父本,大连农贸市场二倍体泥鳅为母本,通过倍间杂交获得杂交三倍体泥鳅,对早期胚胎、6月龄及12月龄染色体核型进行初步分析。结果表明,早期胚
试验旨在通过不同浓度的脂多糖(LPS)处理奶牛乳腺上皮细胞,研究LPS对奶牛乳腺上皮细胞及乳蛋白信号通路关键基因的影响。采用MTT法,LDH活性检测和细胞形态学观察,研究LPS对奶牛
利用琼脂法、整株法测定黑龙江省6个地区19个萤蔺种群对苄嘧磺隆和吡嘧磺隆抗性水平。结果表明,两种方法测得同一地区抗性指数不同,但趋势相同。供试地区萤蔺对苄嘧磺隆产生
‘东农冬麦1号’是目前黑龙江省高寒地区首个可越冬冬小麦品种,建立高效稳定组织培养再生体系,对品种改良和功能基因组学研究具有重要意义。研究以‘东农冬麦1号’成熟胚为外
文章探讨嗜酸性乳杆菌不同成分在抗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TGEV)中的作用,并分析益生菌抗病毒可能存在的机制。试验分离嗜酸乳杆菌不同成分和TGEV氨肽酶受体抑制剂Bestatin,按照感
为探明不同施肥模式对大麦-双季稻三熟种植模式中大麦干物质积累、分配及产量影响,以通0306和蒙啤麦1号为材料,系统比较研究化肥、秸秆还田+化肥、习惯施肥和无肥4种施肥模式
采用抗寒性不同的两个冬小麦品种“东农冬麦1号”和“济麦22”为试验材料,设置土壤绝对含水量15%±2%、30%±2%、45%±2%和对照(CK,35%~40%)4个水分处理,对越冬期间低温与水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