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境创设在物理教學中的应用

来源 :中学物理·初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jt5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情境教學就是教师利用生活中的真实现象,应用多种技术创设出能激发學生问题意识和探究欲望的教學环境,物理新课程标准指出:“教师要紧密联系學生的生活环境,从學生的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创设生动的物理教學情境……”
  心理學研究表明,良好的情境能使人产生愉快的情绪,提高大脑的活动效率,不良的情境会使人注意力难以集中,从而干扰认知过程,降低智力活动的水平,知识具有情境性,知识是在情境中通过活动而产生的,學习情境的性质决定了所學知识在以后情境中再运用的可能性,所以,在课堂中创造积极良好的教學情境非常重要。
  1 虚拟情境教學
  有些物理知识从正面理解较为抽象,若以虚拟法从反面去理解,可以帮助學生正确、迅速地去掌握,所谓虚拟法,就是虚设一个与真实情况相反的物理条件,由此推出一系列想象性的、荒谬的结果,从而证明虚设条件不成立,从反面证实并强化真实的物理结论,这在某种程度上,有助于培养學生丰富的想象能力,起到发散思维的作用。
  例如,在“重力”概念教學时,我引导學生讨论:假如地球上没有重力,会出现一些什么样的生活场景?这个虚拟的情境的设计,使學生兴趣大增,他们给出了很多有趣的回答:泰山压顶腰不弯,人轻轻一跳就离开了地球……在讲“摩擦”概念时,引导學生讨论:假如生活中没有了摩擦力,请说出几个合理的生活场景,學生们畅所欲言,积极的讨论出:人无法走路、吃饭、睡觉,无法写字、穿上衣服……在讲“电流的磁场”时,引导學生讨论:假如没有了电流的磁场,会给人们带来哪些不便?有的说:“就不会有电磁起重机了”,有的说:“就不会有电铃、电话了,”……这一个个虚拟情境的设计,不仅使學生理解了一些物理概念,而且大大提高了他们學习物理的兴趣,提高了他们的想象力和思维能力,让學生更加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學习中来。
  2 实验探究情境教學
  學生是充满心理活动的有机个体,教學效果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能否调动學生的全部心理因素和生理因素的投入,初中生具有活泼、好奇,乐于动手动脑的特点,故课堂教學中应尽可能多的创设实验探究情境,在學生亲自经历实验探究的过程中,培养他们的探索精神,实践能力,实事求是的科學态度,所以,有必要作好课本上的所有演示实验和學生实验,不能以说代之,更不能黑板上“讲”实验,还可以让學生自己设计一些小实验,让他们投身其中,如:在學习“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时,可以让學生用两手“搓一搓”使手发热和用嘴“哈一哈”使手暖和来体会做功和热传递这两种改变物体内能方式的等效性,不可因为这些实验學生“早已知道”而不“动动手”,學生在实验中大都表现非常活跃,通过实验激发了他们的好奇心和兴趣,學生变被动學习为主动學习。
  3 故事情境教學
  很多大家耳熟能详的故事中都含有有关的物理知识,通过创设故事情境,引导學生挖掘故事中的物理知识,探究物理规律,能为學生创设悬念,激发學生兴趣。
  如:“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教學时,我给學生讲刻舟求剑的故事;“速度”教學时,给學生讲龟兔赛跑的故事;“浮力”教學时,讲曹冲称象的故事,阿基米德辨别真假皇冠的故事,“重力”教學时,讲苹果落地的故事、比萨斜塔不倒之谜……一个个引人入胜的故事,使學生处于典型的物理情境中,出现疑惑,产生冲突,激发动机,从而为发挥學生主体作用创造了条件。
  4 问题情境教學
  利用學生熟悉的生产、生活情境以及所关心的热门科技话题提出问题、创设问题情境,可以使學生感到學有所得、學有所用,这样容易激发學生的愉悦心情,激发學生的情感和求知欲,更能提升學生探究學习的兴趣。
  如在进行“浮力”教學时,我提出问题:为什么有时候浮力大到可以托起一艘万吨巨轮,而有时候小到托不起一片薄薄的铁片?问题的提出立刻引起了學生激烈的讨论,在进行《光的反射》教學时,教师可提问:①我们为什么能看见物体?②汽车前面的挡风玻璃,为什么要安装成倾斜的,而不安装成竖直的呢?在复习“物态变化”时,从學生身边的实际生活出发,提出问题:①为什么吃冰棒解热?②我国北方冬天菜窖里为什么要放几桶水?③水能灭火是因为水浇在燃烧的物体上发生了怎样的物态变化?④炎热的夏天,从冰箱里拿出的茶叶能否立即打开包装?再如:學生學完了功、功率和机械效率之后,我设计了有序的课堂提问:①做功多的机械,功率一定大吗?②功率大的机械,一定省力吗?③省力的机械,机械效率一定高吗?④功率大的机械,机械效率一定高吗?⑤做功多的机械,机械效率一定高?等等,这些问题从生活出发,极易引发學生的关注和思考,提高學生探究學习的兴趣,同时还可引导學生关心社会、了解物理在社会发展和人类活动中的重要作用。
  5 激“趣”情境教學
  教师要善于寻找生活中的物理因素,创设有“趣”的生活化情境及良好的心理态势和思维环境,激发學生的求知欲望,使學生趣味十足地积极开动脑筋去思索、去探究,让學生把生活体验同物理知识结合起来,并且上升为理性认识。
  如:在“大气的压强”的教學中,除了做一些有趣的演示实验之外,我还引导學生到生活中去找原型,让學生说出证明大气压存在的有关生活事例,學生们经过回忆列举出大量事例中仅与“吸盘”有关的常见事例就有:(1)带有塑料吸盘的玻璃茶几,能把桌架和桌面紧紧吸附在一起,甚至只抬桌面就能把桌架带起来,(2)疏通下水道用的橡皮吸盘,挤压出空气后,需要用很大力气才能向上提起,(3)把带有挂钩的塑料吸盘按在玻璃上,能挂很重的衣服而不掉下来,又如在演示水是热的不良导体的实验中,在原来装水的试管底部放一条小鱼,然后用酒精灯对试管的上部的水加热,当上部水已沸腾了,下部水中的小鱼却安然无恙,这些事例既配合补充了教材上的内容,又调动了學习探究的欲望。
  多年的教學实践告诉我,创设良好的教學情境,有利于學生主动参与、合作學习,还學生以學习的主动权,拓宽學生的发展空间,引导學生挖掘自己的创造潜能,开发自己的创造力,同时也将极大地激发學生主体作用的发展,大大提高教學效率。
其他文献
摘要: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院校和高水平高职专业建设(“双高计划”)是高职教育发展的新标杆,“双高计划”的首要任务是高水平专业建设,文章分析了高水平专业群的基本特征,阐述了汽车特色专业群建设背景、建设思路、建设内容以及汽车特色专业群建设的预期效益。  关键词:双高;产业链需求;汽车特色专业群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20)16-0242-02 
[摘 要] 立德树人成效是检验高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必须将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三者融为一体、不可割裂。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就是要寓价值观引导于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之中,帮助学生塑造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是人才培养的应有之义,更是必备内容。教学设计模式创新是高校实施课程思政的首要环节,也是确保课程思政有效落地的关键。以“区块链金融应用”课程教学为例,将思想政
随着物理新课程的启动和推进,我校作为一所实验初级中学,在实施物理新课程的过程中,遇到了新的问题和困难.特别是对于新课程提倡的探究性实验,在学生学和老师教的过程中,困惑最大.针对此现状,我校物理组成立了《谈谈初中物理教学中的趣味性》课题组.经过几年的实践和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在总结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如下报告.  1 课题提出的背景  (1)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一直被认为是能帮助
每年中考结束,静心学习各地中考物理试题,评味并享受着一道道美题,是教学的一种幸福,今年,一道考察观察能力的试题尤为令我眼前一亮,其光芒直接激励着我向着新课改的方向奋力前行,坚定着我实行课改的信念它就是扬州市2010年中考物理试题第23题,下面是试卷的原题及参考答案。   23.如图1所示,将两手的食指放在铅笔的两端下面,尽量使铅笔保持水平,向铅笔的中部移动手指(也可以用直尺做),重复几次,你观察到
[摘 要] 该文简述国内外高校职业道德教育现状,例举了我国高等院校的职业道德教育课程与国外职业道德教育课程、国内高校思政课程、高职院校职业道德教育的不同,并以西安财经大学“统计职业道德”课程为例,分析了课程特点和课程设置情况,提出了存在问题及相应的改进措施。  [关键词] 高等院校;职业道德教育;课程建设   一、序言   我国高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是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培养合格建设者和可靠
[摘 要] 当前,生物学硕士研究生培养存在培养目标定位不清、课程内容的先进性与前沿性不够突出等方面的不足,制约了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以重庆师范大学生物学硕士研究生培养为例,创建了基于“生物产业化学院”“生物行业企事业单位”“生物技术协同创新中心”三方平台的协同育人模式,建立科教结合、产学融合、校企合作的协同育人机制,搭建三方育人平台,拓展育人途径,联合共建适应生物产业需求的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体系
摘要:文章以《莎士比亚戏剧选》为例,介绍了“以演促学”模式下的英语教学改革。实践证明,该模式能够提高课堂参与度,提升学生的语言能力、思维品质、文化素养和学习能力。  关键词:以演促学;大学英语;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20)21-0181-02  培养学生的语言实际运用能力和可持续自主学习能力是大学英语教学的重要目标
物理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在物理教学利用好实验可以给学生创造主动获取知识,发展能力的环境,可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也可以更好地解决学习中的难点,提高课堂效率,实验在物理教学中的重要性和作用不言而喻,但在农村初中,实验室提供的仪器不可能一应俱全,有些器材已经陈旧,跟不上现在物理教学的需要,作为一名农村初中的物理老师,我们更应该根据新教材的实验要求,利用实验室现有的器材与生活资源
[摘 要] 创新师范生教学技能训练模式,提升教学实践能力,造就党和人民满意的高素质创新型教师队伍是时代的新要求。以宁夏师范学院92名学生为研究对象,通过小组合作形式,模拟真实课堂教学情境,对教学技能的训练结果表明,学生在教学设计与课堂教学技能各维度的能力均有显著的提升,这一研究结果也为师范院校提升师范生教学技能提供了实践参考。  [关键词] 师范生;模拟情境;教学技能  [基金项目] 2016年度
[摘 要] 针对高等学校工科本科生基础理论知识相对薄弱而不具备完全案例式教学的特点,提出了案例式教学与BOPPPS模型融合实践的教学方法,基于BOPPPS教学模型的六个环节,以实际工程案例作为导入和后测环节的设计内容,贯穿基础理论知识学习的全过程,以培养学生扎实掌握基础理论知识并解决实际问题的思维和能力,实现工科学生理论知识和工程实践的统一。同时,将课程思政融入工程案例教学中,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