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美文之境,品美文之情

来源 :师道·教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d535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德国伟大的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任何真正的教学都不仅是提供知识,而且是予学生以教育。”《月光曲》是一篇思想性强、意境隽永、文质兼美的好文章,是对学生进行德育和美育的重要篇章之一。在《月光曲》一文中,人、境、情水乳交融,共同构建了一个整体的和谐之美。
  
  一、入美文之境
  
  在品味作品诗一样的曼妙意境,思忖教学思路时,根据《语文课程标准》对高年级学生提出的“注重情感体验,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的要求,不妨先引导学生感受课文描述的自然美和欣赏作品塑造的艺术美。
  《月光曲》一文语言优美,意境深邃。细细赏品,引导学生反复诵读,令其进入物我两忘的境界时,不难发现课文描绘了三幅隽美的图景。第一幅——“明河共影图”。由文入景,启发学生展开想象:莱茵河环绕着一座小镇,河水清澈,河面静谧。夜晚时分,贝多芬借着月色在一条小路上散步的情景,展现的是一幅素月清辉、明河共影的恬然的自然美景。琴声引路,细语话凄凉。进入第二幅图景——“借月弹曲图”。淡淡的月光下,茅屋显得低矮而破旧,屋内的陈设更显得寒伧,但茅屋里却洋溢着和谐而祥乐的气氛。月光照进窗子来,茅屋里的一切都好像披上了银纱。贝多芬弹着琴,穷兄妹俩静静地听着,忘记了一切的痛苦和烦恼。“弹得多么纯熟啊!感情多深啊!”盲姑娘由衷地赞叹。这样,人物与环境构成了美的“整体”,美的“空间”,产生了美的“视觉效果”,给人留下了强烈的美的印象。“您爱听吗?我再给您弹一首吧。”多么亲切的话语,如慈母的手轻抚脸颊般轻柔,开启了第三幅图景——“月光海啸图”。这是全文的精华部分,是穷兄妹俩静听贝多芬的演奏时产生的想象。它与弹琴的旋律相一致,充分体现了乐曲的层次和节奏感:
  ——月亮初起,微风轻拂,微波初泛,粼粼银光,洒遍海面。由此可以想象,音乐旋律是徐缓的。
  ——月亮越升越高,穿梭于柔云之中,呈现出娇柔动态之美。不难想象,音乐节奏渐渐增强。
  ——海面上狂风乍起,掀起狂澜,雪亮的团簇的浪花拍击着岸石,呈现出波澜壮阔、气势轩昂的景象。从中可以感受到高昂激越的音乐旋律。
  透过“徐缓→增强→高昂”的节奏,我们可以体会到贝多芬对盲姑娘的感情变化经历了由“同情→激动→震撼”的过程。对兄妹俩而言,琴声止而意袅袅,盲姑娘“仿佛看到了她从来没有看过的景象,月光照耀下的波涛汹涌的大海”。美妙的琴声,把两人都陶醉了。对贝多芬而言,这次弹琴经过也是美妙的。他原本在幽静的小路散步,若有所思,也许是在探寻那段呼之欲出的乐韵。此刻,盲姑娘喜爱音乐、享受音乐的恬静、虔诚神情,竟然触发了他的灵感。于是,“飞奔回客店,花了一夜功夫,把刚才的曲子——《月光曲》记录了下来”。旷世名曲,应景而生。
  
  二、品美文之情
  
  教学中充分挖掘课文中蕴含的美,是因为美与德、智、体一样,都在于提高人的素质。德育主要侧重于对善的行为的逻辑判断,着重发展受教育者的意志约束力,将约定俗成的社会规范和行为规范灌输给具体的人,目的在于让社会成员获得社会的普遍道德,带有一定的强制性。美育则不同,它主要是通过人的情感的感发,让其个性情感得到表现和升华。它侧重于对美的对象的直觉体验,着重陶冶个体的特定情感和独创性。美的对象以自身不可抵挡的吸引力感染着鉴赏者,具有一定的自觉性。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同时,德与美也有着紧密的联系,“寓教于乐”就反映了这种关系。
  《月光曲》的“美”,在于“文”,在于“景”, 在于“曲”,在于“人性”,也在于它所隐含的“德”——作品的思想性。
  音乐,是“造化和心源的合一”。在教学中播放《月光曲》的音乐,让学生闭着眼睛静静地欣赏这“曲美”,让优美的旋律淌进心田,感受艺术的魅力,从而达到了突破难点、开掘内涵的目的。
  学生欣赏了隽永的意境,感悟了绝伦的音乐魅力后,获得了美的享受,得到了心灵的洗礼。回品《月光曲》,又总感觉到这种美似乎被罩上了一层哀婉、悲凉的情感,实质是蕴涵在字里行间的“文”之美的一种意旨,流露了作者的感情倾向。这种感情倾向,实质上就是作品丰富的道德内涵。教学中,“以浓情朗读为先导”,引导学生带着感情反复朗读,在读书中由文入景,展开丰富的想象,使学生认真品味、体悟自然意境的静谧美、和谐美和壮观美,从而达到培养学生的审美趣味,提高学生审美感受力的目的——感化身心,使之净化、升华和提高。
   责任编辑 黄日暖
其他文献
恙螨是恙虫病的唯一传播媒介。随着调查研究的深入,全世界已发现恙螨3000余种,我国有400余种,隶属恙螨科和列恙螨科的三个亚科46属。虽恙螨种类颇多,但传播恙虫病者为数寥寥。迄
中低压反应器多以简体和封头连接成型组成反应器的整体结构.如果两部件回转曲线不同.受内压介质作用时,在连接点处将有不同的变形特征.并由内力Nx、N1等组成较大的边界应力值,形成
本文讨论了一类新的殆急触黎曼流形的全殆切触脐半不变子流形,得到了这类子流形的微分几何方面的重要结果。
本文对福州地区师范院校普通话的口语水平测试情况进行总结,发现在普通话口语内部,出现较易成系统的语音错误或缺陷,并结合问题,提出推普工作的建议。
课堂教学是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核心所在,构建实效的课堂教学机制,是我们每个教育教学工作者面临的一个基本课题。教师应该娴熟驾驭课堂,化繁为简,使教学中的每一个环节都有实效。  一、导入形式灵活多样,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设问质疑是当前初中英语课堂中最常见和便捷的导入方式之一。  [片段一] 执教话题为“Travel ”时,首先播放家乡的一些风景图片,让学生猜测这些图片来自哪里,顺势引入问题:Do y
阐述在中学化学教学中如何加强学生的科学态度,逆向思维能力和实际能力的培养。
采用双波长锯齿扫描法测定复方芪参颗粒中黄芪甲甙的含量,平均回收率101.11%,RSD为3.1%,方法稳定,可靠。
本文给出一个求函数极值的方法。它对求解由代效式所表达的函数的极值有特效。
摘 要:音乐课堂教学是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通过音乐课堂教学中有意识地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是一种积极的探索。在实践中,需要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做全面的思考,以融入心理健康的理念,其中不可或缺的是在思想上遵循一定的原则。本文便是在这一点上展开对其基本原则的讨论,以期能引起在音乐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更深层次的思考。  关键词:心理健康 音乐 教育 基本原则    心理健康教育对中小学生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老师,今天怎么比赛?”这是每次我走进教室学生们都会问的一个问题。每节课我都会让学生进行比赛,或小组比赛,或男女生比赛,或师生竞赛。这也是我从其他教师身上学习到的一种方法。虽然只是一个小小的比赛,但是它对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控制课堂气氛是很有帮助的。如果说课堂活动是主旋律的话,这个小小的比赛就是乐谱上的五条线,控制着这个音乐的起伏。  1. 促进积极学习的途径  好胜之心人皆有之,为了给自己的组争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