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皮下脂肪率与体质健康的生物学研究

来源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bdelphi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探讨大学生皮下脂肪率,对大学生群体进行生物学研究,评估他们的体质指数,从而为改善大学生体质提供切实有效的数据,为增进大学生体质、改善机体健康提出科学的建议。本文采用人体测量的方法,对赤峰学院生物专业286名大学生进行皮褶测量,获得其身高、体重以及肱三头肌、腹部、大腿部和肩胛下角部的皮褶厚度数据,并进行分析研究。
   关键词:体质健康;BMI;皮褶;皮下脂肪率
  中图分类号:G80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60X(2021)06-0076-04
  1 引言
   体质是一种人体特征,是人体的质量,是在遗传性和获得性基础上表现出来的人体生理功能、形态结构以及心理因素,是综合的、相对稳定的特征[1]。世界卫生组织早已提出健康的概念,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衰弱的状态,乃是一种在身体上和精神上以及社会中良好的适应力的完满状态[2]。
   国际公共卫生组织已将肥胖列为影响人类健康的问题之一,及时监控肥胖和体质量超标,有助于采取积极地干预,防治肥胖及其并发症的发生。体质量指数即BMI,是目前国际上常用的测量人体是否健康的一个标准,为了能够更好地反映机体的脂肪含量还需要进行皮褶厚度的测量。
   脂肪大多分布于人体的皮下组织,是人体重要的组成成分,皮褶厚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反映人体全身脂肪的含量,从而了解体脂发育状况,即肥胖程度[3,4]。不同的人群,受其遗传因素、长期的生活习惯以及改变生活方式等原因,体脂分布及其占体重的多少均可能发生改变[4]。皮褶厚度测量方法较多,使用皮褶厚度计来测量人体皮褶厚度,其测量结果准确系数很高,操作起来简单方便,被学术界广泛应用。
   越是经济体系发达的国家对人体体质健康的要求越高,而大学生未来是国家建设的中流砥柱,大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研究大学生体质健康,并根据其体质健康状况对其生活习惯提出一些意见和建议非常重要。
  2 材料和方法
  2.1 研究对象
   在遵循知情同意的原则下,在被测试者完全自愿的前提下,以大学生为研究对象,分别测量了286名在校大学生,其中男生98名、女生188名,年龄18-24岁。选取6项体质指标,包括身高、体重、肱三头肌、腹部、大腿部和肩胛下角部的皮褶厚度。
  2.2 测量方法
   用皮褶厚度计,在测量前先调整仪器并归零,再将皮褶厚度计的两个接点间的压力调整到国际规定的10g/mm2范围内。按照《人体测量方法》(第二版)中的相关方法进行测量。按照专人专项原则,测量人员统一右手拿皮褶厚度计,将两臂张开的同时用左手捏起被测试者需测量的皮肤,同一部位测量两次,测量时注意不要将皮肤下的肌肉提起。根据脂肪分布特点,女性测量部位有肱三头肌、腹部和大腿部位;男性测量部位有肩胛下角部位、腹部和大腿部。统一测量受测试者身体右侧[5]。
   测量身高和体重时要求被测试者穿着变装和拖鞋,站在体重计上,身体直立,手臂保持自然下垂平视前方,记录体重(kg)和身高(m)。
   肩胛下角部皮褶(T1)测量方法:测量者先触摸肩胛骨,手指向外下方倾斜与水平面成近45°角,拇指和食指夹起肩胛下皮褶。用左手夹起皮褶使其成水平位,右手拿起皮褶钳,钳夹部位距拇指lcm,记录数据,测量两次,误差≤2mm。
   腹部皮褶(T2)测量方法:受试者站立,平静呼吸,腹壁肌肉尽量放松,使其体重均匀分布于两足,选脐中点右侧外3cm、向下1cm处,用左手夹起皮褶使其成水平位,右手拿起皮褶钳,钳夹部位距拇指lcm,记录数据,测量两次,误差≤2mm。
   大腿部皮褶(T3)测量方法:受试者站立屈髋,测量部位在大腿前的中线上,腹股沟韧带与髌骨上缘之间的中点。测量侧的小腿放松,膝轻度弯屈,平站在地板上,体重偏移到另一侧。若不能保持身体平衡,受试者可扶测量者的肩,用左手夹起皮褶,右手拿起皮褶钳,钳夹部位距拇指lcm,记录数据,测量两次,误差≤2mm。
   肱三头肌部皮褶(T4)測量方法:定位于臂后面中线、肱三头肌表面、肩胛骨肩峰与尺骨鹰嘴下端之间的中点。用左手夹起皮褶,右手拿起皮褶钳,钳夹部位距拇指1cm,记录数据,测量两次,误差≤2mm。
  2.3 研究方法
   运用Excel2010和SPSS17.0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身体质量指数,即BMI=体重(㎏)/身高(m2)。身体密度D(男)=1.0991-0.0005*(腹部+大腿部位)-0.0004*(肩胛部位)-0.0003*(年龄)。身体密度D(女)=1.0837-0.0004*(肱三头肌部位+腹部+大腿部位)-0.0003*(年龄)。Siri公式:脂肪率%=(4.95/D-4.50)*100%。
  3 测量结果分析
  3.1 数据处理结果
   学生身高体重及皮褶厚度的测量结果分布如表1所示。测量98名男生后,计算得到BMI 26.525±9.995,脂肪率16.93%±9.49%;测量188名女生后,计算得到女生BMI24.6±8.6,脂肪率21.55%±6.85%。按照我国标准BMI范围及我国标准人体脂肪范围进行对照,男生消瘦率为15.31%,正常率52.04%,体质量过重18.37%,肥胖率14.29%;女生消瘦率为15.96%,正常率为71.28%,过重率为10.11%,肥胖率2.66%,如图1所示。以上计算结果表明,学生的体质量大部分是正常的,少部分体质量过重,极少部分过于消瘦或者过于肥胖。
  3.2 BMI与皮褶厚度的多元回归分析
   以BMI为因变量,以各部位皮褶厚度、年龄和脂肪率为自变量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见表3和表4所示。
   由表3和表4可以看出,经过多元回归分析,男生和女生的不同部位皮褶厚度与其体质量指数(BMI)有不同的关联性,男生的肩胛下角部皮褶、腹部皮褶和大腿部皮褶厚度与BMI是呈显著正相关,与女生BMI呈显著正相关的是腹部皮褶厚度和大腿部皮褶厚度。   3.3 BMI与皮下脂肪率的相关分析
   以BMI与脂肪率为双变量分析其相关性及相关系数,如表5所示。相关分析例数98,**表示在0.01水平(双侧)上显著相关。
   如表6所示,Pearson相关系数男生为0.822,女生为0.967,显著水平P男生女生都为0.000,小于0.05,显著相关且正相关。用折线图表示BMI和脂肪率的关系,如图1所示,BMI越低时脂肪率相对越低,BMI高时脂肪率相对较高。
  3.4 各部位皮褶厚度与皮下脂肪率两类型间的相关分析
   对生物专业的在校男生和女生的皮褶厚度与皮下脂肪率两类型进行相关分析,其结果见表7所示。在接受测量的男生和女生中,不同部位的皮褶厚度之间正相关,p<0.01。相关性具有统计学意义。不同部位的皮褶厚度与皮下脂肪率之间同样存在正相关,p<0.01。相关性具有统计学意义。
  3.5 不同年级之间皮褶厚度、BMI和脂肪率分析
   将生物专业的在校生按照年级分组,分为大一组、大二组、大三组和大四组,再将每个组再细分为大一皮褶厚度组、大一BMI组和大一脂肪率组,大二组、大三组和大四组同上。将分好的组别按照年级逐步分析,结果如图2和图3所示。
  
   由图2和图4可以看出,生物专业四个年级的男生和女生的各部位皮褶厚度随着年龄的增长呈上升趋势。其中男生肩胛下角部皮褶、腹部皮褶和大腿部皮褶3项的增长幅度较平缓,且各个部位皮褶厚度間的增长幅度相似,而女生的腹部皮褶和大腿部皮褶的增长幅度较为平缓,且两个部位皮褶厚度间的增长幅度相似,而肱三头肌部皮褶增长幅度最为明显,幅度最大。从图3和图5中可以看出,所测量的生物专业的四个年级段的男生和女生的BMI和脂肪率也有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上升的趋势,且BMI和脂肪率的上升幅度相近。
  4 讨论
   体质包括人体的体格、体能、生理机能、适应能力和精神状态等内容的发展水平[6]。身体脂肪作为构成人体成分的主要元素,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变化。而人体皮褶厚度是反映身体脂肪的指标之一,其影响因素主要是遗传因素、生理因素和环境因素。遗传因素是带有家族史的,很多人的肥胖程度与其父母非常相似。生理因素是在人体成长过程中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内的组织以及器官自然的生理变化和生长,而且在激素的作用下,男性和女性的脂肪分布不同。环境因素,比如饮食习惯、生活习惯和身体锻炼等都会影响人体脂肪率的变化。
   相对遗传因素和生理因素的影响,环境因素的影响显得更具有可控性,可以通过工作生活人为地进行改变,控制体脂和体重。在本文研究中,大学生的体质量以及脂肪率随着年龄的增长呈现上升趋势,其很大因素是由于我国学生在初高中时代的生活非常规律,饮食营养相对均衡,基本符合平衡膳食宝塔的要求。而到了大学时代,由于课程相对减少,娱乐休闲的时间变得充裕,许多大学生不自觉地选择了每天有课去上课,没课就在宿舍,很少出门参加运动锻炼。这种习惯会使体脂上升,不仅体态有了改变,而且在体质方面也会发生很大的变化,有的学生甚至会患上肥胖病。所以改变大学生这种生活方式迫在眉睫[7]。
   养成良好饮食习惯,在日常生活中食物不能过于单一,应该符合多样性营养获取原则。以谷类为主,多吃蔬菜水果,每天补充优质蛋白质,减少食用油脂含量多的食物。三餐进行合理搭配。限制饮酒,吃新鲜卫生的食物,少吃生冷食物。就餐后要适量地运动,保持健康体重,避免晚七点后加餐。要科学锻炼身体,遵循渐进原则和反复原则,根据个人的体质逐步增加锻炼强度。要保持良好的作息时间,保证充足的睡眠,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养成良好作息习惯,使大学生养成科学的健康观[8]。
  参考文献:
  〔1〕雷文秀.科普中国[M].北京体育大学,2009.
  〔2〕马蕲.大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指标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1.
  〔3〕徐杰舜.雪球_汉民族的人类学分析[M].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
  〔4〕包金苹,郑连斌,张兴华.海南琼海汉族成人皮褶厚度的年龄变化[J].人类学学报,2015,34(02):34-36.
  〔5〕席焕久,陈昭.人体测量方法[M].科学出版,2010.
  〔6〕百度文库.体质健康[OL].https://baike.so.com/doc/4257065-4459621.html.2014.
  〔7〕百度文库.关于大学生生活习惯对身体健康状况影响的调查报告[OL].https://wenku.baidu.com/view/083e81ccba1aa8114531d9a9.html,2013.
  〔8〕海向军,何烨,何进全.甘肃农村汉族成人皮褶厚度现状[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4,34(02):452-455.
其他文献
[目的/意义]针对医疗问答社区数据量大、规范性差、数据稀疏等特性,综合利用双向长短记忆神经网络(BiLSTM)、条件随机场(CRF)、双向门控循环单元(BiGRU)等深度学习模型,对社
摘 要:为了达到准确预测河北省旅游客流量的目标,首先利用量子Bloch球面坐标和逻辑自映射混沌对樽海鞘群算法(SSA)进行修正,得到改良的樽海鞘群算法(ISSA)。然后利用ISSA对快速学习网(FLN)的输入权值和阈值进行寻优,建立泛化能力更好的混合智能模型(ISSA-FLN)。利用建立的ISSA-FLN模型预测河北省旅游客流量,并与其他模型进行比较,结果表明,ISSA-FLN比其他模型更能准确地
缘起不记得是二零一几年的哪一天,段平泰先生跟我说,上海音乐出版社请他翻译一本对位法教材,但他年事已高(段先生幽默的原话是怕他有生之年翻译不完,现在回想,当时段先生确已是八十好几的高龄),而我从美国留学回来不久,有英文优势,因此他希望我来完成这本教材的翻译.我的直接上级、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复调学科主任杨勇教授也鼓励我接受任务.于是,我在繁重的作曲与复调教学工作之余着手翻译,也因此付出了远超我想象的漫长劳动.
期刊
【目的/意义】政务微信公众号是政府沟通民众的重要通道,对政务微信公众号信息质量进行评价研究,有助于政府树立威信形象、提升政府的公信力。【方法/过程】基于"5W传播"模型从信息生产力、信息内容、信息表现、用户、信息影响力五个维度初步获取39项评价指标,利用粗糙集理论(RS)约简为11项核心指标并进行综合评价,将评价结果作为输入数据对BP神经网络进行仿真模拟训练,训练成功后生成政务微信公众号RS-BP
[目的/意义]移动互联网环境下,科研社交平台成为科研工作者信息获取和学术交流的重要平台.探究科研用户的科研社交平台使用行为及其影响因素和内在机制,对改善科研社交平台的
唐宋之际中国与日本,在乐律、乐调上至少有三个不同之处:一是中国十二律名与日本十二律名不仅律(调)名称上有很大不同,而且在实质性方面也有不少差异.二是中国乐调通过隋初郑译与苏祗婆琵琶音阶的对应,产生了八声音阶,作为那时乐调运用的基本音阶,对后世中国传统音乐产生了极大的影响;日本则仍保持郑、苏对应时"三声不同"的状况,作同主音方式对应,产生出日本所特有的律调与吕调两种运用形式.三是中国乐调以商调为主,日本以羽调为主,由于中、日在总体乐调高度上相差四度,所以在正、反调概念上产生出差异来,同时,也致使日本产生出对
摘 要:我国有众多的资源型城市,在过去的几十年间为国家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经济的发展。但是由于长期的粗放经营,忽视对环境的保护,造成了严重的环境破坏,对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产生了极为不利的负面影响。本文介绍了我国对于资源型城市的界定,并在总结我国资源型城市现状特点及历史贡献的基础上,探讨分析了我国资源型城市面临的环境问题,提出了对我国资源型城市的治理建议。   关键词:资源型城市;环境
[目的/意义]针对已有期刊影响力评价指标忽略引文数据均衡性特征的不足,本文提出一种基于被引质量及其均衡性(Quality&Equilibrium)的期刊影响力评价指标—QE指数.[方法/过程
摘 要:复杂网络中社区结构的发现是数据挖掘领域的研究热点,也是进一步发现社区关系知识的前提。根据网络的系统局部信息和全局信息,计算通过网络系统节点之间的贴近度矩阵,并将网络节点可以按照贴近度和模块度指标划分为两个不同的簇。在四个实际网络数据集以及计算机生成网络的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相比Newman、GN等[1]算法具有更高的准确率。   关键词:复杂网络;节点贴近度;簇划分;簇结构  中图分类号:
摘 要:通过对企业教育培训的一般理论和先行研究的检验,以在华韩资企业中国员工为研究对象,从企业教育培训项目的构成要素视角出发,采用抽样方法,对位于北京、上海、天津的韩资企业进行调研,探讨企业教育培训对组织成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受训者的学习动机、上司及同事的支援都对职务满足和组织投入产生正相关。教育培训者的教学能力以及教育内容的合理性对职务满足、组织投入的关系上,与其他因素相比,具有相对较小的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