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历史主动精神的人民指向

来源 :湖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usanbus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十九届六中全会《决议》强调党的历史主动精神,回应了唯物史观的基本要求;是对唯物史观与新时代中国发展的伟大历史相结合的创新观点和重要阐述;是中国共产党精神品格和状态的重要内容,充分彰显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特质;是关于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的内核、底色的最新概括和总结,凸显党的精神谱系的精神形态的个性和特点;是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赢得伟大斗争、开创伟大事业的精神财富和重要法宝.历史主动精神具有深刻的人民指向,为党和人民提供精神指引,有着重大的理论和实践价值,从历史和现实去理解和把握历史主动精神的人民指向在新时代具有尤为深刻的意义.
其他文献
承认智能软件“产品”属性符合立法目的,且将软件集成到机器上可满足“产品”应为有形物之要求,故而运用产品责任制度规制人工智能侵权具有合理性,但也面临能否适用严格责任原则、难以证明产品“缺陷”以及难以合理确定责任承担主体的困境.对此,从比较法、经济发展和司法实践的角度审视,应当坚持严格责任原则;在产品缺陷认定标准上需要进一步建立“消费者期待标准”,同时减轻人工智能产品缺陷与损害结果因果关系的举证责任,排除人工智能产品的发展风险抗辩.为合理确定责任主体,立法应明确生产者、销售者的基本概念与主要类型,同时增设运营
北魏文学自迁都洛阳之后有了较大的发展,这表现为文学风气的形成以及诗歌文学功能的恢复.促成这种变化的直接原因是南方文化的北传,根本原因是北魏为塑造自身的正统地位,而在思想层面开展的“绍晋”运动.与北魏复归西晋的文化转向密切相关的是文人雅集在洛阳的重新上演以及谈玄之风在洛阳的复兴,这促进了文学作品向着表达情性以及书写山水的方向转变.“绍晋”作为国家精神,塑造了北魏文学的面貌,也推动了北方文学向着更成熟的方向迈进.
中国共产党在百年历史征程中,先后作出了三大“历史决议”.在这三大“历史决议”中党的自我革命是贯穿三大经典文本中的主线.在第一个“决议”中,我们党实现了对自我革命的认知和“中国化”命题的自觉;在第二个“决议”中,我们党实现了对自我革命的省思与拨乱反正;在第三个“决议”中,我们党实现了对自我革命的深化与守正中前行.百年的风云变幻使我们党在推进自我革命的过程中,不断经历着时代背景与历史方位更新交替的逻辑演进,不断进行着螺旋式上升的华丽嬗变.中国共产党对百年征程中的自我革命进行了全面而深刻的诠释与总结,不仅能够丰
《孟姜女调》在中国传统音乐中具有一定曲牌意义,它的起源有“春调”说、“凤阳歌”说和“月子弯弯照几(九)州”说三种.经过对《中国民间歌曲集成》为主要曲谱来源进行统计,目前《孟姜女调》主要的流传有:作为《孟姜女调》“拟母曲”的江苏民歌《孟姜女》,主要流行于苏南地区;以唱词为“孟姜女故事”的同词同曲之《孟姜女调》,主要流行于江苏省、秦陇晋地区以及关东与齐鲁燕赵地区;唱词内容为孟姜女故事,但曲调却与《孟姜女调》调系南辕北辙的一系列民间曲调的同词异曲之《孟姜女调》,主要流行于秦陇晋地区以及其他零散分布.从音乐形态角
典籍成书年代久远,文字意义多发生变迁,加上通常流传版本众多,这些都为典籍译介带来诸多困难.蒙娜· 贝克的叙事理论强调翻译在跨越时间和文本的叙事中发挥的作用,为典籍翻译提供了新的理论视角.《老子绎读(汉英对照)》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它使用了文本选择、标示式建构和人物事件再定位等策略,证实了叙事理论对典籍翻译的指导意义.分析研究发现:叙事建构策略可以跨越时间和文本,加强或削弱原文叙事,引导英语读者更好地理解、接受中国典籍,有利于中国典籍英译以及文化传播.
统一战线与全过程人民民主具有重要的历史关联、实践关联、逻辑关联.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追求和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历程,也是巩固、发展和壮大统一战线的历程.统一战线夯实了人民民主的制度基础,丰富了人民民主生动实践,增进了人民民主治理效能.推进和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要求统一战线彰显人民性、增强时代性、扩大包容性、强化制度性.新时代,要充分发挥统一战线优势,不断践行和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精辟概括了“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伟大建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在长期奋斗中构建起来的精神谱系之源,是百年牺牲与奋斗的历程中创造的宝贵精神财富,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展的基因传承,也必将是中华民族继续前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动力源泉和行动指南.在新时代,我们要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读懂、弘扬和践行伟大建党精神,赓续红色血脉.
20世纪90年代以来,很多国家采取积极提高退休年龄的方法有效应对劳动年龄人口供给下降、社会保障财务压力和预期寿命延长的挑战.虽然各国延迟退休政策的规则各不相同,但政策调整工具和路径优化呈收敛特征,主要体现在退休政策调整目标的多重性、调整内容的趋同性、退休政策调整配套措施的立体化、改革路径的渐进性和政策设计的弹性化五个方面.由于各国政治经济体制、人口老龄化水平、福利制度、劳动力市场结构和文化传统等的差异,退休政策调整的效果和老龄劳动参与情况仍具有明显的国别差异.国外延迟退休政策的调整实践对推进我国“十四五”
五胡十六国开启了中华民族历史上大迁徙、大碰撞、大融合时期.在这场波澜壮阔的民族融合大潮中,文化的融合是其中主要内容.少数民族统治者在接受儒家文化过程中,有一个认知和接受的过程.这个过程并非一帆风顺、一蹴而就的,有时候也会出现质疑和反思.在慕容氏建立的后燕政权中,就出现过后燕主慕容盛与臣下讨论周公和伊尹等儒家圣人是否忠圣的问题.这一讨论不仅具有现实的政治意义,而且具有深远的文化意义,是魏晋南北朝时期民族融合、文化融合的缩影,体现了文化接受学的规律和特点,反映了少数民族政权对以儒家为主的汉文化的接受是全方位的
参政党民主监督是各民主党派经过血与火的考验,与中国共产党风雨同舟、携手前行,在长期合作和共同奋斗中逐渐形成的,是一种特殊的党际监督,也是一种具有合作性、协商性、建设性、时代性等特征的政治监督,发挥着咨询、表达、反馈、警示等功能.可以结合建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话语体系这一宏观视角,从民主理论基石、多党合作历程以及中国政治制度发展等多个层面探析参政党民主监督的学理性,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监督体系的大格局中把握好参政党民主监督的理论基础、政治目标、运行方式、监督效能、发展特征以及建设路径等理论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