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设情境 鼓励联想 增强信心

来源 :新课程改革与实践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shi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创造思维是创造力的核心,是人类思维发展的高级阶段,是意识能动性的最高表现。发现问题是思维活动中最重要的环节。当个体感到需要问个“为什么”,“是什么”,“怎么办”时,思维才算真正发动,否则,思维就难以展开和深入。诺贝尔奖获得者海森堡深有体会地说:“首先是问题的提出,其次才是问题的解答”。纵观科学发展的历史,不难发现科学进步的历程就是人们在实践中不断提出问题、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因而提出问题对创造思维的培养显得尤其重要。
  
  一、培养学生敢于提出问题,增强学生提问的信心
  
  传统的教育思想、教学方式注重的传授知识,培养的是求同思维和习惯思维。这往往会造成学生缺乏主动性和创造性,造成思维途径狭窄、呆板,易误入死记硬背的歧途。而创造思维是求同思维和求异思维高度发展与和谐的产物。敢于提问,先求同后求异,往往易得到最佳的思维效果。但学生发现了问题,却不愿提出来的现象很普遍。学生有问题不向老师主动提出的原因,除缺乏提出问题的能力和独立思考的品质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学生的害羞心理,怕同学讥笑,怕老师说笨。总之,就是缺少提问的信心。
  学生提问的信心,来自于教师的肯定和鼓励。要让学生多问,首先就要增强学生提问的信心。教师要放下“教师的权威”,创设一个民主平等的、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保护学生的自尊心、积极性,不断鼓励学生,这样才能促使学生提出问题。
  提出问题就是向常识挑战,要敢于质疑,它是刺激人脑积极向上的有效方法。如高二必修课本中讲“在相同温度下,分子的能量并不完全相同,有些分子的能量高于分子的平均能量,属于活化分子。”这一说法不严密。“活化分子是指那些能量较高,能够发生有效碰撞的分子,活化分子具有的最低能量与分子的平均能量的差叫做活化能。”另外,“化学平衡状态是指在一定条件下的可逆反应,正反应和逆反应的速率相等,反应混合物中各物质的浓度保持不变的状态。”该浓度是指什么呢?质量分数、体积分数还是物质的量浓度,显然是很模糊的。只要用心思考,不难发现还有其它值得商榷之处。在化学教学中,要鼓励学生大胆思考,敢于提出问题和自己的看法,展开讨论,为学生提供发表不同的学习感受和见解的机会。
  
  二、营造问题环境,多给学生提问的机会
  
  创造思维都是在提出问题中表现出来的,因此营造积极思维的问题环境便成了培养学生创造思维的重要方式之一。
  在平时的化学教学中,要认真钻研教材,精心设计教案,巧设疑问,以趣激疑,以问设疑,以疑导思。如在学习苯酚的性质时,可以通过边实验边引导学生提问突破知识点。首先要学生来确定常温下苯酚溶解性的大小,学生会想到取一定量的苯酚放入少量水中,观察它是否会溶解。当看到此时形成的浑浊液时,学生可以根据初中的知识联想,苯酚是不是也会像大多数物质一样随温度的升高而溶解性增强呢?为此加热后可以看到浑浊液变成了澄清溶液,冷却了又变成浑浊液,这说明苯酚随温度的升高溶解性增强,并从书中查出苯酚在温度高于63?C时可以与水混溶。随后,学生会进一步设问,加热可以使浑浊液变澄清,有没有其他方法也可以使浑浊液变澄清呢?实验中加碱也可以使浑浊液变澄清,这说明苯酚具有酸性,能够与碱发生反应。利用学生感受后的兴奋状态,引导学生对问题作深层的思考,挖掘学生大脑潜在的能量,使学生能在一种轻松愉快的情绪下保持旺盛的学习热情,激发了学生的思维积极性,便于点燃学生求异思维的火花。学生能否提出问题,能否提出好的问题,关键是创设学生提问的情景。
  
  三、发挥好奇心,鼓励他们自己解决疑问
  
  中学时代是青少年身体成长、知识进步的时代。学生们的求知欲旺盛、好奇心强,这是培养创造思维的有利条件。如在学习氢氧化铝的两性时,学生会问:“既然氢氧化铝是两性的,实验室该怎样制备氢氧化铝呢?”学生在预习了教材之后知道,可以用可溶性的铝盐与氨水来制备。课堂下让学生通过实验进行验证,使他们达到对教材知识的理解,明确氢氧化铝的两性是指其能在酸或强碱溶液里溶解,而在弱碱溶液中氢氧化铝则不会溶解,所以可以利用弱碱氨水来制备氢氧化铝。让学生自己亲自动手做实验解决问题,既可以满足他们的好奇心,也可以进一步激发他们学习化学的兴趣,并鼓励他们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总之,创造思维能力是中学化学教学中必须培养的重要能力之一,而提出问题在此过程中尤为重要。促使学生提问,不是教师多问几个“为什么”就能办得到的,教师应该在提供有助于学生发现问题的感性材料上多下功夫;应该在营造学生提问的氛围上多下功夫;应该在如何回答学生提问,才能促进学生思维方面下功夫。只有学生问得多了,学生提问的能力才有可能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才能得以发展。
其他文献
班主任在有效地进行班级管理的过程中。不能依靠一个或几个教师严格管理。关键是要数育和指导学生学会自我管理,使每个小学生做到既是管理的对象,又是管理的主体,达到“管,是为了不管”的目的。    一、学生自我管理的意义。    1、实行小学生自我管理是班集体教学的基本要求。自从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在他的《大教学论》中提出“班级授课制”的集体教学形式以来,世界各国【下转第75页】【上接第106页】的各类教学
期刊
二 十一世纪是科学的世纪,是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全面发展的世纪,是需要大量人才的世纪。技工教育要与时俱进,培养出社会所需要的优秀技工人才,必须对现在的课程设置进行改革。  我国技工技术教育的课程设置,实际上主要存在三种模式:第一种是以学科为中心的从传统教育发展而来的课程模式;第二种是从国外借鉴来的以专业实践活动为中心的课程模式;第三种是介于传统的学科中心模式与借鉴国外模式之间的“探索型”课程模式。
期刊
当代教学改革的主题是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突出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研究能力的培养。它是对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的一场“革命”。然而,在这场“革命”中,往往由于教师的轻易“退位”,学生一时缺少“自主”能力,而引起教学秩序的“动荡”,一些课堂教学改革搞得“轰轰烈烈”,而最终又回复到原来的模式。  我在几年来的历史课堂教学改革探索中,也经历了多次的曲折和反复。从中总结出一些经验教训。认识到要让学生在教学中能真
期刊
我们今天必须倡导的新的学习方式,即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学习方式。这也是实施新课程最为核心和最为关键的环节。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就是要转变目前学生总是被动、单一的学习方式。我们应该提倡多样化的学习方式,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使学生的主体意识、能动性和创造性不断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这就需要提倡自主、实践、探索、合作的学习方式。    一、“自主学习”方式的实践途径与策略    1.教师
期刊
朱永新说过:“从总体上说,学生学习知识的主要目的已经不是学以致用,而在于学习知识的过程本身,在于通过学习而成为一个聪明的人,文明的人,有高尚精神生活的人。”也就是说,教育的本质在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但纵观我们的教育现状,却往往只注重对学生知识和技能的传授,缺乏对生命的关怀、对精神的烛照。因此使教育由一种基于信念的崇高行为,变成了一种单纯的技术行为,恰恰忘记了教育的最重要的本质使命是促进人的精神健康
期刊
据我国心理学家调查研究显示,现阶段中学生存在课堂问题行为具有很大的普遍性,其中高中生经常有的占21.7℅,有时有的占69.8℅。相对而言,中等职业学校(以下简称职业学校)的学生课堂问题行为更集中、更严重。  一、职业学校学生课堂问题行为的表现  在职业学校有相当一部分学生上课存在以下一些行为:讲废话、思想开小差、做小动作、看课外书籍、吃东西、睡觉等等。如果对学生的课堂问题行为不问不管,长期以往,学
期刊
在提倡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我们诸城市的新课程语文课堂教学改革进行的如火如荼。我们每一个教师在这几年都走过了这样一条路:学习、借鉴、模仿、改变、反思、完善。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曾有过疑问,有过困惑,有过很多的不适应。但是,我们终于有了理解、有了认同、有了参与、有了课堂教学的质的改变,并在摸索与反思中有了创新。但是,语文课堂教学改革不是一日之功,在诸多环节还需要不断完善。下面是我自己的几点体会。    
期刊
现代教学模式要求以“学生为中心,主张从教学思想、教学设计、教学方法以及教学管理等方面均以学生为中心,这种教学思想和模式随着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通讯技术等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学生中心论”的教育模式迅速发展起来。多媒体和网络技术由于能提供界面友好、形象直观的交互式学习环境,能以图、文、声、像并茂的多感官综合刺激,还能按超文本、超链接方式组织管理学科知识和各种教学信息,不仅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
期刊
【摘要】 高三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面临很多压力,自信心的培养是成功的关键。需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自信心教育:1、接纳、合理宣泄不良情绪,是建立自信的基础。2、使学生不断体验到成功的感觉。3、引导学生把在一个领域里取得的成功经历“移植”到需要自信心的新领域中来。4、在活动中适时激发学生的自信心。5、以信任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自信心。  【关键词】 高三;压力;自信    当今时代,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
期刊
语文新“课标”把能否提高学生能力和创新意识作为检验课堂教学效果的一条重要标准。把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作为课堂教学的一条重要理念。面对新“课标”鲜明的理念、全新的框架,语文教学将进行一场新的革命。我们应该重新定位语文课堂,要达到这一目的,应从以下三方面着手。    一、教师是课堂的主导,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当今语文教学令人悲哀的是:学生的思维惰情乃至僵化。造成这一现象的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