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癌要避免“汤、糖、躺、烫”

来源 :家庭医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ttich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饮“汤”有节 “汤”已成为中华饮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富营养、易消化的品种之一。喝汤的时间也有所讲究,饭前喝汤会是更值得推荐的做法,而在饭后吃饱的状态下喝汤,容易导致营养过剩,汤水进入胃后,半个小时就可以到达小肠,高热量的营养物质在机体内堆积,这些多余的热量就会转化为脂肪使人发胖。肥胖会增加大肠癌、卵巢癌、乳腺癌、子宫癌、胆囊癌、肾癌、甲状腺癌和白血病的发生风险。
  过“糖”伤脾 糖类作为机体供给热能最主要的营养物质,对身体的健康具有重要意义。《素问·至真要大论》曰:“甘味入脾。”适度甜食,甘味的食物入脾经,有补益脾胃的作用,然而过食甘味会损伤脾胃。《素问·生气通天论》曰:“阴之所生,本在五味;阴之五宫,伤在五味。”过甜伤脾后,碍脾不运,痰湿不化,痰湿等病理产物是肿瘤发病的病理基础。《素问·五脏生成》:“多食甘,则骨痛而发落。”可见偏嗜甘味对脾肾皆有所伤,值得我们注意。
  久“躺”伤气 《黄帝内经·素问·宣明五气篇》中提出:“久视伤血,久卧伤气,久坐伤肉,久行伤筋,久立伤骨,是谓五劳所伤。”久卧、喜卧会导致气伤,气血运行不畅,经脉难以疏通,最终导致脏腑虚损。《活法机要》云:“壮人无积,虚人则有之。”适当的体育运动利于维持人体正气,可提高免疫力,加快新陈代谢,改善情绪,调节内分泌功能。研究表明,运动可能改变肿瘤患者体内适合肿瘤生长和转移的微环境,可降低乳腺癌、结肠癌和前列腺癌的疾病复发风险。
  食“燙”有度 在中国人的饮食文化中,特别讲究“趁热”,然而食道黏膜十分脆弱,在接触到65℃左右较高温的食物时,就会使得黏膜受到轻度灼伤。虽然受伤的组织会及时的脱落、增生、修复,但反复的增生-修复过程中,会产生功能不正常的“异形性”细胞,发生恶变,逐渐引发口腔溃疡、食道溃疡甚至癌变等可能,研究发现,长期喝烫水的人患食道癌的风险是其他人的近两倍。
  《素问·上古天真论》曰:“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饮食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倡导我们顺应自然规律,养生保健,合理运动,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收获健康的生活。
  (摘自人民健康网 文/左明焕)
其他文献
看着不断创造历史的哲古小学,巴桑罗布说自己很骄傲,自豪,也很欣慰。他说,自己深深爱上了这里的一草一木,只要不忘初心,继续奋斗,哲古小学的明天将更加辉煌灿烂。  回到措美  还记得十五年前,刚毕业的巴桑罗布被分配到山南市措美县古堆乡的一所基层学校工作。尽管他也是雪域高原上土生土长的人,但第一次到古堆乡小学的时候,心里却凉了半截。  古堆乡是国家级贫困乡,这里年降雨量少,气候恶劣,水资源严重不足。学校
教育的任务  教育的最大任务在于产生一个完整的人,能将生活加以整体地处理。  理论家就像专家一样,对整体毫不关心,他只关心某一部分。只要一个人追逐某种理论的模式,他便不是完整的;而大部分依持理论的教师都忽视了爱心,他们心中干枯无情。  为了研究孩子,一個人必须警觉、小心、自觉,而这么做比起鼓励孩子遵守一种理论,需要更大的智慧。  教育的另一个任务,是制造新的价值。仅仅将既存的价值置于孩子的心中,使
甲状腺是人体最大的内分泌腺,它分泌的甲状腺素是维持人体正常代谢和生长发育所必需的激素,可影响全身器官系统的功能和代谢状态。如果体内甲状腺素水平过低或过高,就会相应发生甲状腺功能减退(甲减)或亢进(甲亢),并引起各种症状,即罹患了甲状腺疾病。主要用于甲减,也能用于甲亢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是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甲状腺素產生不足或作用减弱,进而出现一系列的临床表现。典型的临床表现包括嗜睡、记忆力减退、容易
暑假结束,回到校园,同学们在七嘴八舌地诉说着,“陈老师辞职了,离开这个地方了”“陈老师不教我们了?这不可能!他对我们那么好!”我不相信地说,泪水模糊了双眼。我飞奔去陈老师的房间,睁大眼睛发现所有的东西已收拾干净,只在门口留下了喂猫的器具。“他真是一个伪君子,说好的要陪我们完成小学学业的,为什么言而无信?”我狠狠地说道,泪珠一串一串地从眼角落下,回到教室找出陈老師曾经给我批改过作业的本子,一把撕得粉
连续三年每周去长春的一所郊区村小支教,多次去特殊教育学校做志愿者,大二前往贵州铜仁思南县一所初中支教……虽然毕业后正式走上讲台仅短短两年,但胡帅男的教学经历却非常丰富。她说,她不仅要当老师,更要当一名好老师。  被忽略的中等生  走上讲台之初,一位中等生的故事让胡帅男对学生的认识有了更深刻的体会。中等生姓陈,陈同学内向安静,不善言辞,上课不活跃,平时也很少和胡帅男主动交流。在胡帅男的记忆中,每当她
博山区特殊教育中心学校是博山区残疾孩子的乐园,孩子们每天在这块特殊的园地里快乐地学习、生活。他们是幸运的,因为他们拥有着自己的学校,拥有着和正常儿童一样的权利,在这儿没有偏见,没有歧视,拥有的是平等和关爱。这里的每位教师都用无私的爱心呵护着他们,关爱着他们,教育着他们……20多年来,我一直从事聋童的教育教学工作,孩子们的进步与成长是我工作中的最大收获,这些收获,我都一点一滴地记录在了我的博客日志中
2017年,《中国好老师》杂志记者携同“寻找中国好老师”行动计划走进广东,与广东“好老师”们共话成長故事。刘卓平、孙华、黄宏伟等广东各地的校长名师纷纷响应,力将广东好老师的故事传递给更多人。
黄俊:甘肃省骨干教师、庆阳市教育名师、华池县师德标兵。1988年参加工作以来,一直坚守在乡村教育岗位上。曾任教思品、语文、数学、科学、美术等学科,担任过教研组长、年级主任、教研室主任。先后出版《漫漫追梦路》《岁月流进记忆的河》《探寻教育的密码》等教育专著。现为华池县柔远初中语文教师。  他是平凡的乡村教师,却有不平凡的教师梦。追梦教育30年,他不忘初心,誓做学校教学改革的排头兵,因此有了“语文读写
3月,新学年又开始,对教育人来说,代表全新的前行。在这种桃种李种春风的时刻,所有的告别与开始,都将是一种砥砺,一种投奔。  没有一次经历会白费,没有一声叹息不留下回响。我们大多数平凡的人生里,因为梦想而被喝彩。  回首2017年,是《中国好老师》的创刊元年,也是“中国好老师行动计划”行进的第三年。  以“发现好老师、书写好老师”为己任的《中国好老师》,在这一年里,完成好老师专访108次,好校长专访
改变的时代,凸现三大特征  首先我们要思考的一个问题是,这个变革的时代意味着什么?我个人认为,所谓的变革的时代可能呈现出三对比较大的矛盾。  第一,是快和慢的关系。外部压力每天就像一种无形的力量抽得我们像陀螺一样不停地旋转,但是在转的过程中,其实我们的内心在呼唤着一个慢下来的节奏。我们怎样去寻求内心的安宁与平静,可能是一个更重要的问题。  第二,是不确定性在大大增加。我记得在20多年前,我写的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