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

来源 :俪人·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wh_bb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教师的一项重要任务,不仅要教数学知识,而且要教如何学数学知识,如何教给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关键词】认真审题的习惯习  课前预习的习惯  探究的学习习惯
  多年的教学实践使我们深刻体会到,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习知识、培养能力、发展智力的重要条件。学习习惯不仅直接影响学生当前的学习,而且对今后的学习乃至工作都会产生重大影响。《小学数学教学大纲》中也明确提出:“在小学 ,使学生学好数学,培养起学习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于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教师的一项重要任务,不仅要教数学知识,而且要教如何学数学知识。下面就谈谈在教学基础知识的同时,如何教给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一、小学生学习习惯的现状
  目前小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存在着许多不良习惯。如一些学生写字歪七扭八,潦草、字迹很难让别人看懂:添字、漏字、错字、漏掉数字或运算符号、点错小数点,也常有发生。有些学生计算粗心大意、经常出错,计算后也不检查验算。有些学生做作业不善于独立思考、爱抄袭别人的。更为严重的是有些学生对作业中做错的题目,不找其原因,及时纠正,二是走马观花、一带而过。
  二、培养学生课前预习的习惯
  课前预习是指学生在上新课前的一定时间里,先自己对教师所要教学的知识内容进行学习,能提高学生学习新课的兴趣,使学生掌握学习主动权,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新知识,既是学好新课、取得高效的学习成果的基础,也是培养自学能力的有效途径。 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加强预习指导。首先,要求学生边读边思,了解要学的是什么内容,与学过的什么知识有密切联系,自己理解的是哪些, 不理解的是哪些;然后对不理解的内容进行思考分析,看看是旧知识还是新知识,该查资料的查资料,该向他人请教的请教他人,力争在教师讲课前理解教学内容; 最后在实在弄不懂的地方作上记号或者把它记下来,等课堂上在老师的帮助、引导、点拔下进行理解和掌握。为促使学生按时完成预习,教师可以拟出有效而科学的督学措施对学生加以约束,还可以不时召开家长会,与家长取得联系,争取家长的支持与 配合,让家长帮助督促学生完成。此外,教师还要对学生的预习进行适当的检查。长此以往,才能使学生养成自觉预习的良好习惯。
  三、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的习惯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学运算占了相当大的比重。在作业与考试中,我发现许多学生做错题目的原因不是不会做,而是没有看清题目要求,如在计算中把运算符号看错,抄错题目,乘法口诀背错等,在解决问题中一些关键的词语被忽视或者没看懂,致使学生造成解题差错;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很有必要对学生审题能力的培养。所以,我在学生解答应用题时,首先要让学生仔细读题,初步了解题意。读题是了解题目内容的第一步,也是培养审题能力的开始。然后仔细推敲字、词、句,准确理解题意,在这个基础上再列出算式计算;学生容易遗忘,所以隔三差五背乘法口诀,时不时来点口算关,这样,既提高了做题的速度,又提高了计算的准确性。通过审题训练,可以养成认真严谨的习惯,引导学生灵活的选择正确合理的计算方法,提高做题的质量与速度。所以,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审题习惯是非常重要的。
  四、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学习习惯
  课堂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阵地。课堂上学生是否专心学习,是否具有学习主动性,主要在于教师充当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的水平如何,也就是教师驾驭课堂的能 力如何。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带着新课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和预习中不懂的地方,有目的地认真倾听;可以把课前自己的理解与教师的讲解进行比较,纠正自己理解上的错误,加深理解和记忆;还可以要求学生将课上没有机会解决的问题记下,以便课后解决。这样学生才能始终保持高度集中的注意力,积极思考,当堂消化学习内容。为此,教师要重视以下几点:1、进行必要的课堂常规教育与训练;2、学会适当的表扬与巧妙的批评相结合,树立学习的榜样;3、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力求使教学语言简洁精练、科学准确、规范化,并且生动活泼,具有亲和力、趣味性和幽默感,使学生欲罢不能;4、让学生有尽可能多的机会回答问题,使学生始 终处于积极主动的学习状态;5、设法调动学生的各种感观,使其脑、耳、眼、口、手齐头并进,以增强注意的持久性,让学生在良好的学习环境的熏陶下轻松、愉 快地学习。这样学生才能养成专心听课、主动探究的学习习惯。
  五、学生认真倾听的好习惯
  课程改革实施以来,我们惊喜的发现,孩子们变得活泼了,胆子大了,课堂变得活跃了,学生都敢于提问,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見和看法。自古以来,培养学生倾听能力和品质一直是我国教育的精粹,古今教育家无不强调“听”在学习生活中的重要性。在活跃的数学课堂里,学生光有表达是不够的,如何倾听别人的意见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学生在课堂上能认真倾听----倾听老师的讲课、倾听同学的发言,才能积极有效的参与教学活动过程,开启思维的火花,获取知识,培养能力,才能保证课堂活动有效地进行。所以,我特别注意培养孩子们的听课习惯,我会时不时让孩子们重复我和同学的话,“刚刚姬老师问了一个什么问题?”“刚刚某某同学是怎么回答的?”对认真听的学生进行鼓励、表扬,加以强化,而对于不认真倾听的学生及时给与纠正,必要时还给与适当的惩罚。总之,培养学生的倾听能力,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倾听习惯会对自己的人生产生不可估量的作用,会对人的全面素养的提高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学会倾听,也就学会了尊重别人,学会了真诚处事,学会了关心,也学会了与他人合作。
  六、培养学生认真独立的完成作业和自觉检查的习惯
  我认为学生的作业最能反映出一个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良好的作业习惯应该包括:态度认真、及时检查验算、书写工整、独立完成、富有创见等。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高低不仅仅是体现在对问题的分析与解答,还体现在对解答过程的反思和检验。所以,在平时的作业中,可以经常看到我的一些批语:“方法太好了,可要细心呀!”、“解得巧,真聪明”,尽量地发现他们的闪光点,以鼓励的语气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你准行!“看到你在进步,我万分高兴,希望你更上一层楼。”这种带感情色彩的评语使学生感受到了老师对他的关爱,充满了希望。除此我在学生的作业书写、格式以及算理过程中严格把关。我常跟学生说,“细节决定成败”,对于学生由于粗心出错,首先要肯定其长处,增强自信,再提出殷励希望,改正缺点。这样,一方面不打击其自信,另一方面使其纠正不良倾向,培养严谨的治学态度。
  经过这一学期的努力,现在这个班在数学课堂上的表现大有改观,当然习惯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要持之以恒,使学生不但学会知识,而且会学知识,做学习的主人。
其他文献
本文通过对山美水库库区茶树种植管理的研究,结合闽南茶叶主产区茶树栽培管理的相关经验总结,分析茶叶优质丰产构成因素.指出影响乌龙茶优质丰产的内在因素、外在因素和本地
【摘要】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和方法非常重要。阅读,实际是一种书面交流活动,通过阅读可以在整体上提高学生的语言素质,包括学生的听说和写作水平都能得到提高。阅读的材料内容多数都涉及到了,不同题材、不同风格和不同生活中的各个领域,向学生们展现异国的风土人情、社会风俗、悠久的历史、文化、经济发展、政治变迁、科技成果等,满足了学生的求知欲、好奇心,提高了他们的学习兴趣。还能让学生掌握了听读内容,丰富了知识
经济发展战略的转型,意味着内需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开发国内市场,尤其是农村市场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我国农村市场还存在一定缺陷,文章就农村市场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对
【摘要】在语文课中指导学生审美,应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发现美的形象,美的意境,美的语言乃至美的结构,从内容到形式进行美的探求。遵循学生审美的规律,引导寻美,让学生发现美,引导入境,让学生感受美,引导想象,让学生拓展美。  【关键词】语文教学 引导 学生 发现美  新课程改革后,教师角色的转换,不意味着完全放手,任其自由。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不应无序,不能盲从,不走形式,不为做秀。鉴于学生知识储
【正】中国明清以降,知识分子具有强烈的忧患意识和历史使命感,尤以晚清涌现出来的一大批福州籍精英人物为著,如林则徐、沈葆祯、严复、林纾、林旭、林觉民等,故有'晚清
【摘要】在如今快速的生活节奏中,阅读已经是一种能力,是一种应该从小开始培养的能力。但是现在的很多成年人却已经缺失了这些能力,那么我们应该怎么从小开始培养这种兴趣,又应该怎么做才能让学生们更开心的阅读?  【关键词】小学语文 培养兴趣 扩大视野  阅读是一项基本能力,可是根据联合国关于世界各国读书阅读的调查,中国每人大概一年只有读2.5本。这种数字是非常可怕的,一个国家,作为一个拥有悠久历史的国家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改革和创新,小学体育教学在整个小学教育中的重要性越来越明显。本文作者结合多年来的工作经验,对小学体育教学质量提高的途径与策略进行了研究,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关键词】小学体育 教学质量 途径与策略  小学阶段以语文、数学以及英语为主要学科,体育是一门副科,导致大多数学生与家长忽略这一学科,这也是教学质量一直提不起来的原因之一。直到升了初中,考试体育成绩与中考成绩挂钩,人
【摘要】近年来,随着教育体系进一步完善,新课改的日渐深入,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备受教师器重,但由于教育理念的不断深化,使得高中信息技术课程面临的局面更加复杂,一系列全新的挑战也深刻着影响其教学,严重制约其教学效率提高。本文将通过分析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现状,探讨高效教学对策。  【关键词】高中教学 信息技术 教学问题 应对策略  科技发展是以计算机网络通信技术为基础,而顺应时代发展需要高中信息技术教育
【摘要】数学学习离不开思维,数学探索需要通过思维来实现,在初中的数学的教学中要逐步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培养思维能力,从而形成良好的数学思维习惯,数形结合的思想贯穿初中数学教学的整个教学过程。  【关键词】初中数学 数形结合 教学渗透  在数学教学中,数形结合的思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建立适当的数学模型﹙主要是方程、不等式、函数图像或几何图形﹚。2.与函数有关的代数、几何综合性的问题。3.以图
【摘要】本文围绕课前预习、课堂自主学习、课后复习和情感态度四方面全面阐述了初中英语学习策略的培养。强调学会自主学习,为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关键词】学习策略 自主学习 情感态度  多年的教学实践告诉我们帮助学生形成适合自己的学习策略,能有效地提高学习成绩,而且还有助于形成自主学习的能力,为进一步学习奠定基础。那么,如何培养初中生英语的学习策略?我们认为,应立足于国情、校情、班情,在遵循教学原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