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引导学生在习作中张扬个性

来源 :教师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ngle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出:“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学生的个体差异,满足不同程度学生对语文学习的需要,开发他们学习潜能,发展个性。”而作文是最富有个性的学习和创造活动。作文教学打破模式化,倡导个性化,应当不是一件十分艰难的事。因为每个孩子本来就有着独特的个性。他们的精神世界都是一本独特、耐读而又不易读懂的书,需要教师用智慧和理性去理解。如能这样做,小学生的作文就不难回归到抒发个性、自由表达的本真。那么,教师应当如何引导学生在习作中张扬个性,焕发生命的色彩呢?
  一、 营造个性张扬的氛围
  教学活动是教师和学生的双向交流活动,学生是课堂的主体。倘若学生慑于教师的威严,主体意识得不到展现,思维的火花就不能爆发。因此,还学生一个民主的课堂氛围,给学生一个宽松的学习环境,学生的个性才能得以发挥和张扬,其作文的独创性才能得以发挥。在作文教学中,我们要充分营造让学生张扬个性的氛围,给学生个性的形成创设更多的机会。首先,教师要鼓励不同的见解。课堂教学中,对学生敢于表达的不同见解,要大张旗鼓地表扬,要对其敢想敢说的精神给予充分的肯定。批改作文时,尊重学生的原始表达,力求改在错误处,动在不当处,能不改的、不动的尽可能不改不动。其次,倡导真情流露教学中,大力倡导学生做真人、写真人,写真事、抒真情。作文教学中,要引导学生重视自己的内心感受,把握自己喜怒哀乐的情绪。引导学生透过平凡的日常生活表面,去发现生活的本质和真谛,只有让学生用自己的心灵去写作,才能写出真正属于自己的充满个性、充满创意的习作来。
  二、 指导个性张扬的路径
  每次批改学生习作时,许多教师都在抱怨:学生作文内容空泛,语言口号化,模仿甚至照搬书中范文。其实学生习作的这种结果,教师有着不何推卸的责任。因为在作文教学中,我们许多教师沉迷于教材中文本范例格式,而不思其创新。这种穿新鞋走老路的教学方式也使得众多学生深受其害。学生习作时又哪会有创新之举呢?《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引导者和合作者”。因此,要让学生在习作时张扬个性,呈现出千人千面的喜人之态,教师要有创新意识,要善于对学生进行积极的引导。
  1. 在体裁上凸显个性
  体裁是文章的表现形式。传统的作文教法大多是同一次作文训练,体裁一致,且记叙文居多。其实,同一内容,同一中心的作文,可鼓励学生用不同的体裁来表现。如“我的玩具”可写成说明文,就比较平铺直叙,改成记叙文,告诉大家玩具的由来或关于文具的一段小故事,这样写出的文章也十分生动,还可选择童话的形式来说,让文具通过自己的叙说,告诉大家文具的作用,也能使读者听了耳目一新。
  2. 在顺序安排上巧创新
  好的内容,要有好的表达方式,还要有好的形式组合,也就是说,我们还可以通过巧妙的组织材料,安排文章顺序来达到千人千面的效果。如同样的事情,由顺序改为倒叙或插叙,可给人以悬念和想象的空间,增强阅读兴趣;同样的材料,用“总分”的方式进行组织是一种感觉,而用“分总”或“总分总”会给人另外一种感觉。同样介绍一处景点,如果我们选用的顺序不同,则也会给人的感觉也会大不一样。
  3. 在谋篇布局上巧构思
  “文似看山不喜平”,作文最忌平淡无奇。以练写人物为例,传统的作文教学方法一般是先介绍人物的外貌,再通过一件或两件事情来反映人物的特点,最后对所写人物进行一个简单性的总结或评价。所以,我们在看到学生写人的文章时,大都千篇一律,给人一种千人一面之感。其实,写人的文章,我们完全可以跳出这一传统的定势,还可采用先贬低后赞扬,为扬而先抑的方法;也可采取误会法,即通过误解,产生纠葛,制造矛盾,推动情节,渲染某种气氛;还可采用悬念法,即在叙事过程中,先设一个扣人心弦的悬念,使读者产生一种迫不及待读下去的欲望等等。谋篇布局的多样化,能直接导致学生对生活更多的观察和积累,知识越多,学生就有了更多更广的想象空间,习作就能张扬学生想象的灵魂——自由和个性。
  三、 珍视个性张扬的灵性
  童年,是一个可以感受真诚和纯洁、任意和率性的黄金时代。那一颗颗不事雕琢的童心,流露出令人羡慕的天真和勇气;那一句句娇憨逗人的童言稚语,充满了童趣和灵性。世界上最拨人心弦的,莫过于童言稚语了。童话大师安徒生的作品《皇帝的新装》中的那个孩子的一句真话,不知触动了多少人的心怀。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世界上没有任何东西比人的个性更复杂,更丰富多彩。”面对学生作文常常出现一些虽显稚嫩,但颇具智慧灵光的句子;面对着孩子习作中出现的一篇篇独具匠心的文章;面对着孩子那充满灵性的表达,作为教师要倍加珍惜,细心呵护。杜甫有诗云:“繁枝容易纷纷落,嫩蕊商量细细开”。教师要精心呵护、培育学生灵性的“嫩蕊”,让他们自由地表情达意,还孩子一个自由想象、自由表达的空间,那些富有灵气、充满想象和张力的句子就会越来越多,孩子的文字中就会到处洋溢着童心、童趣、童韵,显出多姿多彩的个性文章。珍视孩子个性化作文,教师可以采用激励的方法,激发孩子的兴趣,使孩子在作文中永葆创新的劲头。如可采用开辟“个性化作文芳草园”。在班级板报或学校的“文化橱窗”开辟了“个性化作文芳草园”,定期展出学生富有个性化的作品;指导学生自制《作文集》,收集自己和同学的佳作等。
  此外,个性化作文还要求教师引导学生做生活中的有心人,时时处处留意生活,观察生活,感悟生活,以形成自己独特的感受。通过对生活条分缕析,由此及彼,从生活现象到问题本质进行系统深入的体验,把生活濡沫于情感之中。用自己独特的感悟,将身边的琐事写出“典型”、写出新意来。引导学生用自己的眼光看世界,用自己的心理感悟生活,就会发现平静的湖面下,荡漾着动人的激情,雄奇的深山里孕育着鸟语花香;汩汩的流水中,倾诉着无尽的愁思……如此,学生的习作便会焕发出鲜活的色彩。
  (作者单位:句容市袁巷中心小学)
其他文献
新课程标准指出:“要把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强有力工具,致力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是学生乐意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  随着社会信息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活动中也广泛使用。在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指导下,以多媒体计算机和通讯网络为标志的信息技术必将成为教学活动的首选。利用多媒体技术对文本、声音、图形、图像、动画等的综合处理及其强大交互式特点,为数学
期刊
知识教学是思维训练的载体,如何更好地借助载体促进思维?精心设问便是其中的一种适合的方法。心理学研究得出:在学习中附加一些问题,可以通过这些问题激发学生的注意,而且问题与思维是联系在一起的,学生对问题进行思考的过程也就是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问题启动了学生的思维,并决定思维发展的方向和性质。而问题的位置和问题的类别对学生注意及思维均有不同的作用,因此要善于设问、注重问题的定位、定类,从而发挥问题的催化
期刊
故事一:做一个自己喜欢的角  使用教材:苏教版国标本第四册《角的认识》。  过程:  师:你能想办法做出一个角吗?  学生小组讨论。  全班交流,得出4种做角方法:① 剪角;② 折角;③ 画角;④ 搭角。  师:请你做一个自己喜欢的角。  学生小组活动:先每人做一个自己喜欢的角,再在自己的小组中交流自己做角的方法。  师:你的角是怎么做的?  (学生边演示,边说自己的做法。)  生1:我用剪刀在纸
期刊
合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是提高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手段之一。下面,我就信息技术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合理运用谈一些实践体会。  一、 创设生动语言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育心理学表明:兴趣能使学生集中注意力,产生积极的情绪,更好地感知、记忆、思维和想象,从而获得较多、较牢固的知识与技能。优美动听的英文歌曲,绚丽多彩的图片,形象的动画能创设出生动的语言环境,引起学生的兴趣牢牢地抓住学生的注意力,
期刊
农村小学生学习信息技术课,往往无电脑、无网络。针对这种情况,如何激发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呢?笔者在学习邮箱的使用中做了一些尝试,采取“头痛不能只医头”、“关键问题细讲解”、“及时评价增信心”、“同伴互助增友谊”、“综合测试验真功”等方法,在实际的教学中取得了良好效果,学生信息应用的能力不断提高,差异不断缩小。  四十三个邮箱是我所任教的五(1)班所有学生所
期刊
形成性评价的目的是“激励学生学习,帮助学生有效调控自己的学习过程,使学生获得成就感,增强自信心,培养合作精神”。那么,在英语教学中,应该遵循什么样的评价原则进行形成性评价呢?我觉得,作为一线英语教师,在评价学生时应该遵循情感性原则、激励性原则及科学性原则,从而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提高英语学习的质量。以下就谈谈我对这三个原则的实践与体验。  一、 情感性原则  在进行英语教学评价时,我们要特别
期刊
长期以来,小学作文教学耗时很多却收效甚微,学生怕写、教师怕教的现状是不争的事实。那么,小学作文教学为什么如此劳心劳力以收效甚微?这与缺乏情感的支撑有很大的关系。本文拟从情感入手,对作文教学的素材、构思、评改三个方面做一些探讨。  一、 快乐情绪促学生积累写作素作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素材的积累在写作中是最基础的。如何积累素材?其实,生活中遍地都是素材。作文就来源于生活,学生的欲望、情感
期刊
新课程的理念倡导品德教学要回归生活。在“生活德育”的理念指导下,学校要使知识化的德育回归生活已经成为一种共识。本文通过一些课例,说明品德教学怎样回归生活。  一、 课前布置作业,使学生在实践中获得切身感受  任何一节课都不应该从零开始,学习者原有的认知结构只有和所学的有意义材料结合起来,才是有效的学习。因此,在授新课前教师要根据教材内容的需要,布置学生课前作业,为新课作预备,使德育课更有实效。  
期刊
践行新课程标准就要把新程理念真正落实到日常的课堂教学之中,巧妙利用动态生成的教学资源使课堂诞生意料之外的精彩。  一、 善待学生上课插嘴,让课堂生成精彩  上课时学生的插嘴现象,一些教师认为是学生习惯不好,当然这是一方面。其实更多时候是学生“情不自禁”的真情流露。当学生能脱口而出时,我们为什么一定要他闭好嘴,等老师抽问时再说呢?岂不压制了学生天性!因此,对于学生上课插嘴,教师应采取宽容的态度。学生
期刊
体育学科是学校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学校的其他课程比较,具有自身鲜明的特征。体育学科为学生提供了独特的、开阔的学习和活动环境,以及充分地观察、思维、操作、实践的表现机会,对于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具有自身的优势。在教学中,我们常用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一、 发现引导法  创新贵在发现。要善于发现学生的创新萌芽,把他们的随意创新转变为有意创新。学生经常爱自发性开展新的游戏活动,教师要做有心人,细心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