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富有生命力的课堂

来源 :新课程·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ashi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程改革以来,为了深化课程改革,创建富有生命的高效课堂。我校根据课改和实际情况研制出教学的方针:先学后教,精讲多练,当堂巩固,及时检测,面向全体,全面发展。在我们的美术教学也依据这个方针教学实践,经过实践取得初步的成效。
  什么是生命课堂?就是关爱生命历程(时间维度),共享生命体验(价值维度),实现生命价值(质量维度)。依据生命课堂的理解。
  我校十六字方针内涵:先学后教:就是让学生课下提前预习或找资料。了解所学内容,找出自己不懂的地方。精讲多练:就是在课堂上教师的讲授不得超过15分钟。在15分钟内把目标、重难点讲清楚,让学生进行大量的练习。当堂巩固:把课中所讲的内容在课堂中巩固扎实,不要留到课下进行。及时检测:及时对学生所学内容进行及时检测,扎实学生学到的知识。面向全体,全面发展就是教师的教要让所有的学生都参与,都有收获并且都有自己的作品。这就是我校方针的教学理念。
  下面我就用我的教学案例来说明我是怎样应用这个方针的。
  一、先学后教,精讲多练,当堂巩固,及时检测
  小学四年级上册五单元《大嘴先生》先学后教:首先我在前一节课布置让学生回家查阅关于青蛙是怎样的一种小动物?它们有哪些生活习性?等。学生经过查阅资料都了解了青蛙,所以在上这节课直接让学生说说你查阅的青蛙的知识,就节省不少时间。上课时我就直接出示几张青蛙的图片,让学生研究一下青蛙的外形特征是怎样的呢?因为学生课下收集了资料,外形特征很快就被找出来了。嘴大,眼睛大而突出,身上有花纹,前腿短,后腿长。青蛙的外形特征找出来了,今天老师用彩纸和纸盘材料制作立体手工青蛙。这时出示教师制作的手工作品青蛙。
  让学生研究,探讨这些手工作品是用了哪些步骤制作出来的。整节课讲解一共用了13分钟,这就是我校提倡的精讲多练。剩下大部分时间留给学生进行青蛙的创作练习。学生足足有20分钟的创作过程。当堂巩固,及时检测我把这一环节改成作品展示和评价环节,是通过展示学生的作品巩固所学美术知识要点,检测学生本节课有多少收获,制作的作品是否有新意,作品是否独具特色。通过展示作品还能促进学生之间互相学习的平台。通过看其他同学作品来检验自己的作品的优点在哪,不足之处在哪。评价就是促进学生的发展,也是适应不同个性和能力的学生学习美术的状况,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能力和水平,激发美术创作的热情,提高他们的创作能力。达到以评促教,以评促改。
  二、精讲多练,高效课堂,面向全体,全面发展
  美术这门学科,不单单是画一幅画,创作一件作品那么简单,它包含着学生的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创造能力、动手能力,所以就出现了学生存在的差异性。有的学生这方面能力很强,所以对美术的想象、创造、动手就强。我们要在做上教,在做上学。“在做上教是先生,在做上学是学生。”这就需要老师在课上讲授和展示的时候要有阶段和层次之分。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设计不同层次的图片、作品和作业,让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作品来完成。作品完成的情况也应该以本学生所处的层次为基准。
  下面我就以小学二年级上册十四课《做一道拿手“菜”》为例,讲述一下我在课上是怎样体现的。首先我创造一个家的环境。让学生感受到家的温暖,爸爸妈妈对我们的爱。那我们怎么回报父母对我们的爱呢?就是为父母做一道拿手菜。用什么做呢?用橡皮泥制作。再欣赏爸爸妈妈平时最爱吃的四道菜的图片,找出菜的形状和颜色,这四张图片是从简单到复杂,让每个学生都能观察出图片中菜的形状,每个学生都有发言的机会。欣赏教师用橡皮泥设计的几道“菜”,让学生从中找出形状和颜色和橡皮泥制作方法。边听学生说边演示。教师演示白菜的制作方法并做成一道有营养价值的“蘑菇油菜”。布置作业让学生做一道自己最拿手的“菜”。用橡皮泥制作的菜也是由简单到复杂,主要是面向全体。为了下面制作过程中每个学生都能动手参与制作,都能有自己的作品。展示作品的时候我也是展示了低—中—高三个阶段学生的作品。让每个学生都有展示的机会,让每个学生都有成就感,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本节课学生作品完成的效果特别好,100%的学生都有自己的作品,都体现了自己的价值,而且都通过努力给自己的爸爸妈妈做了一道拿手“菜”,我感觉到他们每一个人脸上都洋溢着成功的喜悦。
  这节课是低年级一节造型表现课,学生用橡皮泥制作“菜”,他们从这节课中体会到了应该回报父母的爱,也体验了造型活动课的乐趣。既体现人文精神,也让所有的学生都感到了快乐。虽然我们还在创建富有生命力的课堂中不断摸索,但我相信只要我们不断努力改进,我坚信在以后的美术课堂中会更进一步。
  参考文献:
  李宁.浅谈小学生色彩感受能力的培养[J].新课程:小学,2013(01).
  ?誗编辑 谢尾合
其他文献
摘 要:《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小学第三学段的阅读目标中提出:阅读叙事性作品,了解事件梗概,能简单地描述自己印象最深的场景、人物、细节,说出自己的喜爱、憎恶、崇敬、向往、同情等感受。阅读诗歌,大体把握诗意,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作品的情感。阅读说明性文章,能抓住要点,了解文章的基本说明方法。将小学语文第三学段中的课文文体分成叙事性作品、诗歌、说明性文章三大类,初步开展积极与语用
摘 要:“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荀子的这句话,说的是环境之于人的重要性。在教育这片园地上,教师更是教育的重要环境之一。结合我校开展的“正字树人”教育,谈一谈认识。  关键词:教师;教育;环境文化  一、教师是环境文化的点睛之笔  任何一所学校在打造校园文化时,都会花大气力改造校园环境,突出自己的文化主题,但这些内涵丰厚的环境布置就像画好的一条龙,只有教师与之相辅相成才能激活它,
我国的古典诗歌源远流长,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具有极高的思想艺术价值。在数千年的传诵过程中,陶冶、教育了一代又一代炎黄子孙,为华夏文明的辉煌,作出了不可估量的巨大贡献。  诵读中华文化经典是近年来学校开展课外读书活动的一大亮点。在新课改精神的指导下,我校开展了“中华经典诗文的诵读”活动。中华诗文的诵读活动,是培育民族精神的重要途径。在学生心灵中不断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可逐渐培养学生的高尚品德,开启学
摘 要:语文是小学基础教育的重要科目之一,能锻炼学生的语言沟通和表达,开通他们的情感之门。但是聋校的孩子由于生理缺陷,在学习方面的能力比正常孩子要发展滞后些,可能正常孩子一年级能掌握的语文基础能力,对于聋生而言要多花十几倍的时间去学,反复练习,不能松懈,才能达到比较好的效果。条件好的聋生才能如此,学困生就要付出更多的努力才可以。因此,作为聋生的指导老师应该关注如何更好地开展聋生的语文课堂,让他们克
摘 要: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的教育问题一直是我国社会近年来的热点问题。大多数学者关注的是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的义务教育问题,关注他们知识的学习和智力的发展,但人的全面发展特别是审美教育容易被忽视。通过长期的调研,对随迁子女占学生数98%以上的三所公办小学进行调查分析,重点研究随迁子女的美术表现力。认为与同龄城市儿童相比,随迁子女在创造性思维方面存在不足。深入剖析原因,并对其进行探索性教学实验研究,
校运会后,大家都为同学小陈拍手叫好,因为她跑了年级第一,所以我让他们把当时精彩的场面书写下来,不失为一篇佳作。在进行一节课的书写后,作文新鲜出炉,全班一起讨论评讲。重点品评了当事人小陈的习作如下:  跑第一真不容易  “嘟——”的一声,紧张的比赛开始了,我像离弦的箭一样冲了出去,心中的一个念头不断在提醒我:要跑第一,为班级争光!  观众席上的呐喊声此起彼伏,大家挥舞着拳头,大声喊着:“加油!加油!
多读书,不仅能使人变得视野开阔,知识丰富,而且还能使人具有远大的理想,执着的追求。下面主要介绍我在阅读方面和孩子们的收获。  一、雅言传承文明,经典浸润人生  在这样良好的氛围中,我觉得我们应该更深入地挖掘经典诵读的内在潜力:(1)将继承文化与熏陶育人相结合。经典,是历代先贤的文化与思想的结晶,不管是文学或是厚德,它都具有强烈的吸引力和号召力,及早从文本中感悟人类丰富的精神财富,只要慧根已拨下,他
摘 要:在日常课堂教学中,常会为个性鲜明的“问题”学生而烦恼,如果能加以合理的引导、转化,或许就能激发数学课堂中的“鲶鱼效应”。  关键词:数学课堂;鲶鱼效应;引导  “鲶鱼效应”起源于挪威,据说挪威人喜欢吃沙丁鱼,市场上活沙丁鱼的价格要比死鱼高得多,然而绝大部分沙丁鱼在运输中途因窒息而死亡。唯有一位渔农每次都能带回满船的活沙丁鱼,原来是他在装满沙丁鱼的鱼舱里放进了一条以沙丁鱼为食的鲶鱼。鲶鱼进入
谈及作业,网上流行的“举头望明月,低头写作业;洛阳亲友如相问,就说我在写作业”等关于作业的说说,发笑后总会让人深思。作业量多是不争的事实,“为了考试分数”的功利作业也比比皆是。事实上,我们不缺少作业,而是缺少尊重学生天性和个性的好作业,缺少对学生综合素质提升、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好作业。作为基层学校,我们在关注课堂的同时,更应该在作业改革上做文章。  一、立足儿童发展,明晰改革思路,“421”自主作
摘 要:近几年,“翻转课堂”成为教育和社会各界热切关注和探讨的话题。对于“翻转课堂”这种新的教学模式,存在各种不同的声音和态度。“翻转课堂”能否开展,与教育密切相关的两个群体——教师和家长的态度非常重要。通过调查对比分析这两个群体对“翻转课堂”的态度和相关诉求,并提出一些针对性建议。  关键词:翻转课堂;态度;调查;分析  一、引言  “翻转课堂”是什么?“课堂”也能“翻转”?  起源于美国的“翻